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宋 正覺 頌古
                元 行秀 評唱

    從容錄重刻四家語錄序

  自佛祖拈花。迦葉微笑。雖云默露宗風。殊覺渾淪透漏。更逢後來好事兒孫。不知重惜家寶。各各拚身失命。平地生塵。澄波動浪。亂散空華。欺搖捏目。訛傳眾口。公案多端。天童雪竇殘唾。既苦不收。圜悟萬松夢語。又多不醒。幸得清涼老人。久知祖禰不了之殃。今日門徒。古顏盡將骨董搬出。分化四家。從新翻刻。嗚呼贓私現在。真賊難逃。敢請寶劍金剛。便與一齊砍斷。然後將他零碎評詞。共四海蒼生。作個太平歌唱也。

                      南城近溪羅汝芳題
                      丁未中秋長洲沈咸書

    重刻四家評唱序

  自夫佛祖拈花。迦葉微笑。機鋒雲變。宗旨淵停。蓋教外別傳。個中真諦。殆非人世語言可形容萬一。然開發後學。說法利生。則此尤易于迎機入悟。舊刻四家語錄。殺青者不甚工。規局隘陋。評註拘迫。閱者苦之。然已如登大寶山入華藏海。儘力摸索不恤也。帝京禪伯。揮麈談宗。往往而是。近且磨糊莫辨矣。講師覺虛。發大弘慈。欲重命棗人。而力不逮。謀于予。予實有夙願。敢不畢力。於是鳩工梓其三。僧俗同志者梓其一。而當日頂針棒喝揚眉豎指之機。更自透漏洞朗。則覺公之意滿。而功德亦無邊。予惟無能為役是懼。又何思議之有。

        萬曆丁未歲菊月吉旦。雲南楚雄府知府華亭徐琳書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序

  昔予在京師時。禪伯甚多。唯聖安澄公和尚。神氣嚴明。言辭磊落。予獨重之。故嘗訪以祖道。屢以古昔尊宿語緣中所得者叩之。澄公間有許可者。予亦自以為得。及遭憂患以來。功名之心。束之高閣。求祖道愈亟。遂再以前事。訪諸聖安。聖安翻案不然所見。予甚惑焉。聖安從容謂予曰。昔公位居要地。又儒者多不諦信佛書。惟搜摘語緣。以資談柄。故予不敢苦加鉆鎚耳。今揣君之心。果為本分事以問予。予豈得猶襲前愆不為苦口乎。予老矣。素不通儒。不能教子。有萬松老人者。儒釋兼備。宗說精通。辯才無礙。君可見之。予既謁萬松。杜絕人跡。屏斥家務。雖祁寒大暑。無日不參。焚膏繼晷。廢寢忘餐者。幾三年。誤被法恩。謬膺子印。以湛然居士從源目之。其參學之際。機鋒罔測。變化無窮。巍巍然若萬仞峰莫可攀仰。滔滔然若萬頃波莫能涯際。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迴視平昔所學。皆塊礫耳。噫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者。豈虛語哉。其未入閫域者。聞是語必謂。予忘本好異也。唯屏山閑閑。其相照乎。爾後奉命赴行在。扈從西征。與師相隔。不知其幾千里也。師平昔法語偈頌。皆法兄隆公所收。今不復得其[蒿/禾]。吾宗有天童者頌古百篇。號為絕唱。予堅請萬松評唱是頌開發後學。前後九書。間關七年。方蒙見寄。予西域伶仃數載。忽受是書。如醉而醒。如死而甦。踴躍歡呼。東望稽顙。再四披繹。撫卷而歎曰。萬松來西域矣。其片言隻字。咸有指歸。結款出眼。高冠今古。足為萬世之模楷。非師範人天權衡造化者。孰能與於此哉。予與行宮數友。旦夕游泳於是書。如登大寶山入華藏海。互珍奇物廣大悉備。左逢而右遇。目富而心飫。豈可以世間語言。形容其萬一耶。予不敢獨擅其美。思與天下共之。京城唯法弟從祥者。與僕為忘年交。謹致書。請刊行于世以貽來者。迺序之曰。佛祖諸師。埋根千丈。機緣百則見世生苗。天童不合抽枝。萬松那堪引蔓。湛然向枝蔓上。更添芒索。穿過尋香逐氣者鼻孔。絆倒行玄體妙底腳跟向去。若要腳跟點地鼻孔撩天。卻須向這葛藤堿儮L始得。

        甲申中元日。漆水移刺楚才晉卿。敘於西域阿里馬城。

    評唱天童從容庵錄。寄湛然居士書。

  吾宗有雪竇天童。猶孔門之有游夏。二師之頌古。猶詩壇之李杜。世謂雪竇有翰林之才。蓋採我華。而不摭我實。又謂不行萬里地。不讀萬卷書。毋閱工部詩。言其博贍也。擬諸天童老師頌古。片言隻字。皆自佛祖淵源流出。學者罔測也。柏山大隱集。出其事跡。間有疏闊不類者。至於拈提。苟簡但據款而已。萬松昔嘗評唱。兵革以來廢其祖[蒿/禾]。邇來退居燕京報恩。旋築蝸舍。榜曰從容庵。圖成舊緒。適值湛然居士勸請成之。老眼昏華。多出口占。門人筆受。其間繁載機緣事跡。一則旌天童學海波瀾。附會巧便。二則省學人檢討之功。三則露萬松述而不作非臆斷也。竊比佛果碧巖集。則篇篇皆有示眾為備。竊比圓通覺海錄。則句句未嘗支離為完。至于著語出眼筆削之際。亦臨機不讓。壬午歲杪。湛然居士書至。堅要拈出。不免家醜外揚。累吾累汝也。

        癸未年上已日。萬松野老因風附寄。不宣。

從容庵錄目錄

卷一

  (一)世尊陞座(說法)   (二)達磨廓然(帝王)
  (三)東印請祖(帝王)   (四)世尊指地(伽藍)
  (五)清源米價(問法)   (六)馬祖白黑(祖教)
  (七)藥山陞座(說法)   (八)百丈野狐(因果)
  (九)南泉斬貓(貓犬)   (十)臺山婆子(尼女)
  (十一)雲門兩病(法身)  (十二)地藏種田(田地)
  (十三)臨際瞎驢(遷化)  (十四)廓侍過茶
  (十五)仰山插鍬(田地)  (十六)麻谷振錫(瓶錫)

卷二

  (十七)法眼毫釐(對機)  (十八)趙州狗子(貓犬)
  (十九)雲門須彌(遊山)  (二十)地藏親切(悟道)
  (二一)雲巖掃地(搬掃)  (二二)巖頭拜喝(參學)
  (二三)魯祖面壁(禪定)  (二四)雪峰看蛇(免蛇)
  (二五)鹽官犀扇(鏡扇)  (二六)仰山指雪(獅象)
  (二七)法眼指簾(簾帳)  (二八)護國三[忏-千+麼](骨董)
  (二九)風穴鐵牛(宰臣)  (三十)大隋劫火(水火)
  (三一)雲云門露柱(佛祖) (三二)仰山心境(勘辨)

卷三

  (三三)三聖金鱗(龜魚)  (三四)風穴一塵(示眾)
  (三五)洛浦伏膺(菴居)  (三六)馬師不安(問疾)
  (三七)溈山業識(勘辨)  (三八)臨濟真人(人境)
  (三九)趙州洗缽(齋粥)  (四十)雲門白黑(對機)
  (四一)洛浦臨終(遷化)  (四二)南陽淨瓶(瓶錫)
  (四三)羅山起滅(悟道)  (四四)興陽妙翅(飛走)
  (四五)覺經四節(經教)  (四六)德山學畢(佛祖)
  (四七)趙州柏樹(祖教)  (四八)摩經不二(門戶)
  (四九)洞山供真(真像)  (五十)雪峰甚麼(菴居)
  (五一)法眼舡陸(舟楫)  (五二)曹山法身(法身)
  (五三)黃檗[口+童]糟(示眾)

卷四

  (五四)雲巖大悲(心眼)  (五五)雪峰飯頭(衣缽)
  (五六)密師白兔(牛鹿)  (五七)嚴陽一物(悟道)
  (五八)剛經輕賤(經教)  (五九)青林死蛇(兔蛇)
  (六十)鐵磨牸牛(齋粥)  (六一)乾峰一畫(橋路)
  (六二)米胡悟否(悟道)  (六三)趙州問死(人境)
  (六四)子昭承嗣(法屬)  (六五)首山新婦(佛祖)
  (六六)九峰頭尾

卷五

  (六七)嚴經智慧(經教)  (六八)夾山揮劍(佛祖)
  (六九)南泉白牯      (七十)進山問性(骨董)
  (七一)翠巖眉毛(解結)  (七二)中邑獼猴(飛走)
  (七三)曹山孝滿(服飾)  (七四)法眼質名(經教)
  (七五)瑞巖常理(悟道)  (七六)首山三句(示眾)
  (七七)仰山隨分(圓相)  (七八)雲門餬餅(餬餅)
  (七九)長沙進步(骨董)  (八十)龍牙過板(祖教)
  (八一)玄沙到縣(骨董)  (八二)雲門聲色(餬餅)

卷六

  (八三)道吾看病(問疾)  (八四)俱胝一指(菴居)
  (八五)國師塔樣(帝王)  (八六)臨濟大悟(棒喝)
  (八七)疏山有無(草木)  (八八)楞嚴不見(經教)
  (八九)洞山無草(解結)  (九十)仰山謹白(說法)
  (九一)南泉牡舟(花果)  (九二)雲門一寶(珍寶)
  (九三)魯祖不會(珍寶)  (九四)洞山不安(問疾)
  (九五)臨濟一畫(糧食)  (九六)九峰不肯(遷化)
  (九七)光帝袱頭(帝王)  (九八)洞山常切(說法)
  (九九)雲門缽桶(齋粥)  (一百)瑯琊山河(經教)

從容庵錄目錄(終)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一

                侍者離知錄
                後學性一校
                生生道人梓

第一則  世尊陞座

  示眾云。閉門打睡接上上機。顧鑑頻申。曲為中下。那堪上曲淥木弄鬼眼睛。有箇傍不肯底。出來。也怪伊不得。

【舉】世尊一日陞座(今日不著便)。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知佗是何心行)。世尊便下座(別日再商量)。

  師云。圓收十號。出世獨尊。抖擻眉毛。昂藏鼻孔。講肆謂之陞座。禪林號曰上堂。諸人未到法堂。萬松未出方丈。向那時薦得。已是落三落四了也。不見雪竇道。眾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點檢將來。雪竇不合索鹽。萬松那堪奉馬。直饒七佛祖師。道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也須眼堜滶v腦後拔楔始得。至今開堂末後。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舉此例也。世尊便下座去。且救得一半。那一半分付天童。頌云。

  一段真風見也麼(莫教飄入眼特地出還難)。綿綿化母理機梭(參差蹉了交綹)。織成古錦含春象(大巧若拙)。無柰東君漏泄何(陰陽無曲徇節氣不相饒)。

  師云。天童道。一段真風見也麼。為復世尊陞座處。是一段真風。天童舉頌處。是一段真風。萬松請益處。是一段真風。恁麼則卻成三段了也。如何是一段真風。況諸人各各有分。也好參詳。又道。綿綿化母理機梭。化母化工造物之別號。儒道二教。宗於一氣。佛家者流。本乎一心。圭峰道。元氣亦由心之所造。皆阿賴耶識相分所攝。萬松道。此曹洞正宗。祖佛命脈。機紐銜於樞口。轉處幽微。綿絲吐於梭腸。用時綿密。何得與邪因無因同日而語哉。向下頌世尊蘊藉將來道。織成古錦含春象。雖是如蟲禦木偶爾成文。其柰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末後文殊與折倒。卻道。無柰東君漏泄何。文殊白槌。世尊便下座。及至迦葉白槌。便現百千萬箇文殊。一等是恁麼時節為甚麼。收放不同。爾道。那箇是東君漏泄處。慇懃為解丁香結。放出枝頭自在春。

第二則  達磨廓然

  云眾云。卞和三獻。未免遭刑。夜光投人。鮮不按劍。卒客無卒主。宜假不宜真。差珍異寶用不著。死貓兒頭拈出。看。

【舉】梁武帝問達磨大師(清旦起來不曾利市)。如何是聖諦第一義(且向第二頭問)。磨云。廓然無聖(劈腹剜心)。帝云。對朕者誰(鼻孔婸{牙)。磨云。不識(腦後見腮)。帝不契(方木不入圓竅)。遂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家無滯貨不富)。

  師云。般若多羅嘗囑達磨大師曰。吾滅後六十七載。當往震旦設大法藥直指上根。慎勿速行衰於日下。又汝到時。南方勿住。彼唯好有為功德。不見佛理。汝縱到彼。不可久留。果有游梁涉魏鈍滯九年之事。近代磁州衣法付人山。山曰。某甲不是恁麼人。州曰。不是恁麼人。自不殃及伊。山以法乳情深。俛仰而受。州復曰。汝既如是。第一不得容易出世。若躁進輕脫。中間必有轗軻。此與多羅三囑達磨九年。彼此一時也。霅溪頌云。不惜過秋霜。圖教滋味長。縱然生摘得。終是不馨香。可以為來者之誡。若是本色道人。出處自知時節。武帝雖不契。置箇問端。不妨^剞。至今諸方。開堂白槌。尚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只如第一義諦。還許觀麼。還許武帝達磨問答麼。萬松道。第一義且置。爾要聖諦作麼。天皇道。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楞嚴道。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只這達磨道廓然無聖。石火電光中。不妨手親眼辦。武帝頑涎不退。更問對朕者誰。於他梁王分上。也是好心。殊不知。達磨分上。劈面被唾相似。不免更奉箇不識。早是花嬌易謝。那堪雪上加霜。達磨見伊眼目定動。即時轉身。別行一路。古人或出或處。或默或語。皆為佛事。後來武帝果然過後思君子。自撰碑文云。見之不見。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悔之恨之。朕雖一介凡夫。敢師之於後。自武帝蒙塵之後。達磨西歸以來。第一義諦無人舉著。賴有天童。為眾拈出。頌云。

  廓然無聖(一迴飲水一迴著噎)。來機逕庭(面赤不如語直)。得非犯鼻而揮斤(好手手中誇好手)。失不迴頭而墮甑(已往不咎)。寥寥冷坐少林(老不歇心)。默默全提正令(猶自說兵機)。秋清月轉霜輪(高著眼看)。河淡斗垂夜柄(誰敢承攬)。繩繩衣缽付兒孫(莫妄想)。從此人天成藥病(天行已過使者須知)。

  師云。廓然無聖。來機逕庭。此語本出莊子。大有逕庭。不近人情。初祖當時。也少些子方便。殊不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起初便下霹靂手。而今已早私恂姑息。所以得非犯鼻而揮斤。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瞑目恣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失不迴頭而墮甑。後漢孟敏客居太原。曾荷甑墮地。不顧而去。郭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遊學。意謂武帝若自肯。達磨未嘗屈己從人。梁王若不契。拂袖便行而無恨。黃金殿上放沒面目。道得一半。少林九年口掛壁上。始是八成。如秋清月轉霜輪。暗用法眼到頭霜夜月。任運落前溪。發明理極無喻之道。河淡斗垂夜柄。天童上堂云。一點環中照極微。智無功處卻存知。緣思淨盡無餘事。半夜星河斗柄垂。此兩句如啞人作通事。指似向人吐露不出。那堪師資傳授。藥病相治。轉沒交涉。如何得全提正令去。空花幾費龜毛線。石女空拈莨[卄/碭]針。(咄)。

第三則  東印請祖

  示眾云。劫前未兆之機。烏龜向火。教外別傳一句。碓嘴生花。且道。還有受持讀誦分也無。

【舉】東印土國王。請二十七祖般若多羅齊(往往償口債去也)。王問曰。何不看經(無功受祿寢食不安)。祖云。貧道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上來講讚無限勝因)。

  師云。二十七祖初名瓔珞童子。因二十六祖不如蜜多。與東印土堅固王同輦。問童子曰。能憶往事否。對曰。我憶往劫與師同居。師演摩訶般若。我持甚深修多羅。以相代正化故。俟師於此。祖告王曰。此非小聖。大勢至之應身也。王命登輦至宮供養。以至披削。祖取般若修多羅事。命名般若多羅。梁朝以達磨為觀音。西國以祖師為勢至。唯阿彌陀佛至今無下落。良久云。豐千饒舌。後因皇家展會。尊者主席。這老漢顯異惑眾。當時好與掀倒。打斷葛藤。直待問尊者何不看經。果然放不過。這老漢也無大人相。把葫蘆馬杓翻騰一上王便禮拜。識甚痛痒。萬松道。國王貪他一粒米。尊者失卻萬年糧。只知鐵脊撐天。不覺腦門著地。若要扶起。除是天童。頌云。

  雲犀玩月璨含輝(暗通一線文彩已彰)。木馬游春駿不羈(百花叢媢L一葉不沾身)。眉底一雙寒碧眼(不曾趁蛇蜉隊)。看經那到透牛皮(過也)。明白心起曠劫(威音前一箭)。英雄力破重圍(身射兩重關)。妙圓樞口轉靈機(何曾動著)。寒山忘卻來時路(暫時不住如同死人)。拾得相將攜手歸(須是當鄉人)。

  師云。破題兩句。頌不居陰界。不涉眾緣已了。且藏教法數。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喚作三科。尊者略舉首尾。攝其中間。梵語安那般那。譯云出息入息。其法有六。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具如天台止觀。預備不虞者不可不知。溈山警策道教理未嘗措懷。玄道無因契悟。寶藏論可怜。無價之寶。隱在陰入之坑。何時得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去。天童雲犀玩月燦含輝。古詩有犀因玩月紋生角。好言語可惜。折合向文才情思上。木馬游春駿不羈。此頌出息不涉眾緣。可謂善行無轍跡也。眉底一雙寒碧眼。洛浦道。單明自己法眼未明。此人只具一隻眼。若要雙眼圓明。除是不居陰界不涉眾緣。無影林中。高懸日月。不萌枝上。暗辨春秋始得。看經那到透牛皮。長慶云。眼有何過。楞嚴經云。汝今諦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這媮庣L。藥山道。底牛皮也須穿透。萬松道。卻具金剛眼。明白心超曠劫。三祖道。但不憎愛洞然明白。一念萬年受持不盡。鹿門道。遍大地是學人一卷經。盡乾坤是學人一隻眼。以這箇眼。讀如是經。千萬億劫常無間斷。萬松道。看讀不易。英雄力破重圍。後漢王莽遣弟王尋王邑。至昆陽。圍光武數十重。光武兵弱而欲降尋邑。邑不肯。光武乃益堅諸將。出兵卻戰。尋邑大敗。尊者文武雙全。出將入相。陰界眾緣。非但重圍也。妙圓樞口轉靈機。爾雅樞謂之椳。郭璞注云。門扉樞也。流水不腐。中樞不蠹。言其活也。尊者未點先行。不撥自轉。這邊那邊無可不可。天童披沙揀金。分星擘兩。花判了也。末後兩句更有餘才道。寒山忘卻來時路。拾得相將攜手歸。此頌國筵海眾鑽紙穿窗。尊者老婆略與。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用寒山詩。若合符節。詩云。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下有斑白人。嘮嘮讀黃老。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閭丘胤訪後與拾得相攜。出松門更不還寺。有本云。喃喃讀黃老。此頌弱喪忘歸與迷人指路也。後唐莊宗皇帝。請華嚴休靜禪師。入內齋。大師大德總看經。唯師一眾默然。帝問何不看經。靜曰。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帝曰。師一人不看即得。徒眾何亦不看。靜曰。獅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狐蹤。帝曰。大師大德為甚麼總看。靜曰。水母元無眼。求食須賴蝦。帝大悅。況祖師尊者從遠劫來。號大勢至。誦甚深脩多羅。因此從師名般若多羅。元來習氣也不除。輸他華嚴卻有衲僧巴鼻。萬松到此不覺失笑。且道。笑箇什麼。雲居羅漢披襟處。鞏縣茶瓶接嘴時。

第四則  世尊指地

  示眾云。一塵纔舉。大地全收。疋馬單槍。開疆展土。便可隨處作主。遇緣即宗底。是甚麼人。

【舉】世尊與眾行次(隨他腳跟轉)。以手指地云。此處宜建梵剎(太歲頭上不合動土)。帝釋將一莖草。插於地上云。建梵剎已竟(修造不易)。世尊微笑(賞罰分明)。

  師云。世尊因布髮掩泥。獻花於然燈佛。佛指布髮處云。此一方地。宜建一剎。時有賢首長者。插標於指處云。建剎已竟。諸天散花。讚歎庶子有大智矣。天童舉話。大同小異。萬松道。世尊祖業轉典與然燈。便有長者承頭收後。如今交付與天童。須要出箇合同文契。頌云。

  百草頭上無邊春(夾山猶在)。信手拈來用得親(入荒田不揀)。丈六金身功德聚(不審)。等閑攜手入紅塵(逢場作戲)。塵中能作主(一朝權在手)。化外自來賓(看取令行時)。觸處生涯隨分足(不從人得)。未嫌伎倆不如人(面無慚色)。

  師云。天童先以四句頌公案了。然後鋪舒梗概。展演化風。趙州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世尊當風指出。帝釋信手拈來。天童人境交加頌出。非但古聖。爾即今塵中作得主。化外亦來賓。且道。風流劉駙馬。起此報恩院。與帝釋插草同別。師豎起拂子云。千年常住一朝僧。

第五則  清源米價

  示眾云。闍提割肉供親。不入孝子傳。調達推山壓佛。豈怕忽雷鳴。過得荊棘林。斫倒栴檀樹。直待年窮歲盡。依舊盂春猶寒。佛法身在甚麼處也。

【舉】僧問清源。如何是佛法大意(小官多念律)。源云。盧陵米作麼價(老將不論兵)。

  師云。吉州清源山行思禪。師初參六祖便問。當何所務即得不落階級。祖云。汝曾作甚麼來。源云。聖諦亦不為。祖云。落何階級。源云。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祖深器之。會下學徒雖眾。師居首焉。亦猶二祖不言。少林謂之得髓矣。據這僧問佛法大意。也是本色乍入叢林底人。要隨文殊遊鐵圍山。清源是聖諦亦不為底人。卻只作尋常相見顧問道。盧陵米作麼價。有者道。盧陵米價不許商量。殊不知。已入斛斗行鋪了也。要得不入這保社。問取天童。頌云。

  太平治業無象(旄頭星現也未)。野老家風至淳(爭如我這媞堨迣梮熙臐^。只管村歌社飲(窮鬼子快活不徹也)。那知舜德堯仁(始成忠孝)。

  師云。唐文宗太和六年時。牛僧孺為相。上曰。天下何時太平。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致交侵。百姓不致離散。雖非至治。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所及。退而累表請罷。出為淮南節度使。萬松道。已是起模畫樣。所以野老家風。擊壞謳歌。禮樂文章。翻成特地。盧陵米價。可曬深玄。舜德堯仁。淳風自化。村歌社飲。得其所哉。月白風清。各安其分。還會麼。逐便歸堂。

第六則  馬祖白黑

  示眾云。開口不得時。無舌人解語。抬腳不起處。無足人解行。若也落他彀中。死在句下。豈有自由分。四山相逼時。如何透脫。

【舉】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某甲西來意(若識這僧問頭省人多少心力)。大師云。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已有舡中月)。問取智藏去(更添帆上風)。僧問藏(卻受人處分)。藏云。何不問和尚(好本多同)。僧云和尚教來問(可曬靈利)。藏云。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海兄去(我不可作馬師弟子不得也)。僧問海(苦瓠連根苦)。海云。我到這堙C卻不會(甜瓜徹蔕甜)。僧舉似大師(索取草鞋錢)。大師云。藏頭白。海頭黑(更參三十年)。

  師云。六祖謂讓和尚曰。西天二十七祖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病在汝心。不須速說。後磨塼打牛。神駒入廄。號為馬祖。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輪文。法嗣一百三十九人。各為一方法主。智藏海兄乃西堂百丈也。看來這僧。也是箇學佛法人。將四句百非。勘當教外別傳宗旨。攝大乘論說。有是增益謗。無是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謗。四句若離。百非自絕。黃蘗道。欲要直捷會。一切總不是。萬松道。端的委細會。一切無不是。翻覆看來。不離四句。不絕百非。西來祖意。於何不明。龍樹大師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卻道。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這僧道。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諸方謂之鎖口問。馬祖不忙只道。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問取智藏去。惜得自己眉毛。穿卻那僧鼻孔。那僧不免被他驅使。真箇去問。智藏亦不謀而合道。何不問和尚。這僧不開眉眼。道和尚教來問。藏云。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海兄去。可謂非父不生其子也。僧問海。海云。我到這堳o不會。將謂侯白更有侯黑。這僧雖無血性。卻有首尾。還來舉似馬祖。祖云。藏頭白海頭黑。這句疑殺天下人。東林照覺頌云。百非四句絕無言。黑白分明定正偏。萬松道。暮四朝三。妄生喜怒。一日三人與南泉玩月。次祖云。正當恁麼時如何。丈云。正好修行。藏云。正好供養。南泉拂袖便行。祖云。經入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這堳o宜緇素分明。萬松道。藏頭白海頭黑。鴨頭綠鶴頭赤。十影神駒立海南。五色祥麟步天北。諸方且莫假狐靈。天童自有真消息。頌云。

  藥之作病(胡人飲乳返怪良醫)。鑒乎前聖(師多脈亂)。病之作醫(以藥下藥以毒去毒)。必也其誰(莫是天童麼)。白頭黑頭兮克家之子(一窯燒就)。有句無句兮截流之機(更使溈山笑轉新)。堂堂坐斷舌頭路(一死不再活)。應笑毘耶老古錐(只得一橛)。

  師云。四句為四謗。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四句為四門。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萬松昔年在大明作書記。時潭柘亨和尚過大明。昏夜扣門告侍者。燒香結緣。潭柘便放相見。萬松請益如何是活句。如何是死句。柘云。書記若會死句。也是活句。若不會活句。也是死句。當時自念。老作家手段終別。今日看這僧問。碇碇要離四句百非之外別指出祖意。三箇老漢頭腦相似。若便作離四句絕百非會好。與這僧一坑埋卻。後來天童。頌仰山夢中白槌道。離四句絕百非。馬師父子病休醫。萬松道。是何心行。白頭黑頭兮克家之子。周易蒙卦。九二子克家。能荷家業也。有句無句兮截流之機。萬松道。只有湛水之波。且無滔天之浪。堂堂坐斷舌頭路。應笑毘耶老古錐。梵語毘耶離。譯云廣嚴。維摩所居城名。文殊問不二法門。維摩默然。這僧問馬師父子。葛藤遍地。且道。那堿O應笑處。但能莫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第七則  藥山陞座

  示眾云。眼耳鼻舌。各有一能。眉毛在上。士農工商各歸一務。拙者常閑。本分宗師如何施設。

【舉】藥山久不陞座(動不如靜)。院主白云。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便重不便輕)。山令打鐘。眾方集(聚頭作相那事悠悠)。山陞座良久便下座歸方丈(一場話霸)。主隨後問。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云何不垂一言(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可惜龍頭蛇尾)。

  師云。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是以三家五請。菩薩上堂。半偈全身。夜叉陞座。豈悕法哉黃龍南禪師云。蓋今之人。容易輕法者眾。欲如田夫時時乾之。令其枯渴。然後溉灌方得秀實也。藥山久不陞座。又且不然。覺範道。一菴深藏霹靂舌。從教萬象自分說。永嘉道。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院主頭頭蹉過。白云。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仁義道中。主賓分上。也未為分外。山令打鐘。只見雷霆施號令。眾方集。豈知星斗煥文章。山陞座良久下座歸方丈。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主隨後問云。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云何不垂一言。翠巖芝云。藥山下座。院主當初怪不為眾說法。可謂誤他三軍。萬松道。正是將頭不猛。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瑯琊覺云。藥山下座不妨疑著。及乎院主拶著。失卻一隻眼。萬松道。再得完全能幾箇。而不知換得兩隻眼。雪竇道。可惜藥山老漢。平地喫交。盡大地人扶不起。萬松道。和尚也須出隻手。無餘頌云。丈室未離已喫交。悄然歸去轉無憀。經師論師猶相告。一款分明便自招。萬松道。曹司易勘。公案未圓。解與天童。如何判斷。頌云。

  癡兒刻意止啼錢(堪作何用)。良駟追風顧影鞭(踢起便行)。雲掃長空巢月鶴(樹下底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寒清入骨不成眠(開眼作夢)。

  師云。涅槃經說。嬰兒啼時。母將黃葉。云與汝金。兒即止啼。此頌久思示誨與云何不垂一言。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便作禮云。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佛。外道見何道理。而言得入。佛言。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藥山與世尊。一等舉鞭。院主率眾僧。禮讚有分。卻怪不垂一言。可謂東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天童恁麼頌。萬松恁麼說。盡是止啼黃葉。只為諸人熱夢未醒。睡輕者一呼便覺。睡重者搖撼方驚。更有一等。椓抄起來猶自寱瞪。比他藥山睛巢月鶴。清不成眠。雲泥有隔。雖然如是。睡語不少。

第八則  百丈野狐

  示眾云。記箇元字腳。在心入地獄如箭射。一點野狐涎。嚥下三十年。吐不出。不是西天令嚴。只為獃郎業重。曾有誤犯者麼。

【舉】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鬧中取靜)一日不去(從來疑著這漢)。丈乃問立者何人(事不解交客來須待)。老人云。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元是當家人)。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對他道不落因果(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墮野狐身五百生(爾道不落因果)。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著甚來由)。丈云。不昧因果(一坑埋卻)。老人於言下大悟(狐涎猶在)。

  師云。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每至陞座。常有一老人。聽法迦葉佛時曾住此山。錯對學人一轉語。至今墮野狐身。良由自己倚牆貼壁。送人墮坑落塹。見大智有抽釘拔楔手段。便舍已從他。請大智代一轉語。大智施無畏辯。輕輕撥轉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據實而論。不落因果是撥無斷見。不昧因果。是隨流得妙。稍解教乘者。舉著便見。要且雖脫毛衣。猶披鱗甲。不見道圓禪師。在南禪師會中。聞二僧舉此話。一僧曰。只如不昧因果。也未脫得野狐身。一僧應聲曰。便是不落因果。亦何曾墮野狐身耶。師悚然異其語。急上黃蘗積翠菴頭。過澗忽大悟。見南公敘其事。未終涕交頤。南公令就侍者榻熱寐。忽起作偈曰。不落不昧。僧俗本無忌諱。丈夫氣宇如王。爭受囊藏被蓋。一條楖栗任縱橫。野狐跳入金毛隊。南公大笑。恁麼看來。當初見道今請和尚代一轉語。只樂道不落因果。免使初心墮在解阱。百丈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蘗便問。古人錯答一轉語。墮五百生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甚麼。丈云。近前。與爾道。蘗近前與丈一掌。丈拍手笑云。將謂狐須赤。更有赤須狐。仰山道。百丈得大機。黃蘗得大用。名不虛得。溈山舉問仰山。黃蘗常用此機。為復天生得。從人得。仰云。亦是稟受師承。亦是自性宗通。溈云。如是如是。看他百丈父子。游行無畏。如師子王。豈向野狐窠塈@活計。萬松已是尾骨彌露。更放天童弄爪牙。看。頌云。

  一尺水。一丈波(幸自河清海晏)。五百生前不奈何(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不落不昧商量也(頑涎不斷)。依前撞入葛藤窠(纏腰繳腳)。阿呵呵(堪笑堪悲)。會也麼(按牛頭喫草)。若是爾灑灑落落(如蟲禦木)。不妨我哆哆和和(偶爾成文)。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拍是令)。拍手其間唱哩囉(細末將來)。

  師云。立修證分因果。一尺水一丈波。墮在五百生野狐精魅。積翠庵下二僧縱有逸群之辯。點檢將來。未免撞入葛藤窠堙C天童此句有兩字未穩。何不道依前撞入野狐窠。阿呵呵。此頌明百丈悟處。露自己胸襟道會也麼。但問天童會也未。若是爾灑灑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幸有一陰地。何勞不為人。哆哆和和。嬰兒言語不真貌。又法華釋籤云。多跢學行之相。[口+婆]和習語之聲。涅盤經有病行嬰兒行。有本云婆婆和和。石室善道禪師云。涅盤十六行中。嬰兒行為最。哆哆和和時。喻學道人離分別取捨心。與下神歌社舞。皆一意也。且道。是何曲調。萬籟有心聞不得。孤巖無耳卻知音。

第九則  南泉斬貓

  示眾云。踢翻滄海。大地塵飛。喝散白雲。虛空粉碎。嚴行正令。猶是半提。大用全彰。如何施設。

【舉】南泉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南泉見遂提起云。道得即不斬(誰敢當鋒)。眾無對(直待兩淋頭)。泉斬卻貓兒為兩段(抽刀不入鞘)。泉復舉前話問趙州(再來不直半文)。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好與一刀兩段)。泉云。子若在。恰救得貓兒(心斜不覺口喝)。

  師云。法雲圓通秀禪師。見二僧並立說話。將拄杖。到連卓數下云。一片業地。何況兩堂眾首。因貓致諍。南泉也不與解勸。亦不與懲罰。本色道人。以本分事。為人遂提起貓兒云。道得即不斬。正當恁麼時。盡十方界有情無情。一齊向南泉手中乞命。當時有箇出來展開兩手。不然攔胸抱住云卻勞和尚神用。縱南泉別行正令。敢保救得貓兒。這一窟死老鼠既無些子氣息。南泉已展不縮。盡令而行。遼朝上人[辰+殳]作鏡心錄。訶南泉輩殺生造罪。文首座作無盡燈辨誤。救云。古本以手作虛斫勢。豈直一刀兩段。鮮血淋迸哉。這兩箇批判古人。文公罪重。[辰+殳]公罪輕。南泉依舊。水牯牛隊裡。搖頭擺尾。不見。佛日禪師與眾茶座次。見貓來。袖中擲鵓鴿與之。貓接得便去。日云俊哉不可也是假作虛用。南泉自念。曲高和寡。舉前話問趙州。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果然敲唱俱行。節拍成就。泉云。子若在恰救得貓兒。這些子用處。雖難會卻易見。爾但向拈匙舉V處覷破。便見斬貓兒戴草鞋更無兩樣。不然更看。天童別作甚麼伎倆。頌云。

  兩堂雲水盡紛拏(有理不在高聲)。王老師能驗正邪(明鏡當臺物來斯鑑)。利刀斬斷俱亡像(消得龍王多少風)。千古令人愛作家(有一人不肯)。此道未喪(死貓兒頭堪作何用)。知音可嘉(不道無只是少)。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功不浪施)。鍊石補天兮獨賢女媧(闕一不可)。趙州老有生涯(信手拈來無不是)。草鞋頭戴較些些(且信一半)。異中來也還明鑒(衲子難謾)。只箇真金不混沙(是真難滅)。

  師云。兩堂雲水盡紛拏。至今不曾定交。若非天童會南泉例驗出端倪。往往邪正不分。邪正分明時如何判斷。便好。利劍斬斷一坑埋卻。非但勦絕一期不了公案。亦使千古之下風清寰宇。南泉當時師勝。資強。見眾無語。卻舉似趙州。表顯眾中有人。趙州脫草鞋頭上戴出。果然此道未喪。知音可嘉。孔子云。天將未喪斯文也。看他師資。道合。唱拍相隨。無以為喻。諡法。泉源流通曰禹。又受禪成功曰禹。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淮南子。共工氏兵強兇暴。而與堯帝爭功。力窮觸不周山而死。天柱為之折。女媧鍊五色石。補天。列子。陰陽失度名缺。鍊五常之精名補。雲蓋本拈洞山掇卻泰首座果棹話云。洞山雖有打破虛空底鉆鎚。要且無補綴底針線。南泉如大禹鑿山透海。顯出神用。趙州如女媧鍊石補天。圓卻話頭。萬松道。趙州十八上解破家散宅。不知有多少生涯。草鞋頭戴較些些。咄咄沒去處。作這箇去就。保福展云。雖然如是。也只是破草鞋。南泉平高就下道。子若在恰救得貓兒。翠巖芝云。大小趙州只可自救。放過一著。天童道。異中來也還明鑒。只箇真金不混沙。只能順水推舡。不解逆風把柁。而今爾這一隊上來。貓又無。爭甚狗。以拄杖趁下。

第十則  臺山婆子

  示眾云。有收有放。干木隨身。能殺能活。權衝在手。塵勞魔外盡付指呼。大地山河皆成戲具。且道。是甚麼境界。

【舉】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傍城莊家夾道兔)。凡有僧問。臺山路向什麼處去(一生行腳去處也不知)。婆云。驀直去(未當好心)。僧纔行(著賊也不知)。婆云。好箇阿師又恁麼去也(爾早侯白)。僧舉似趙州(人平不語)。州云。待。與勘過(水平不流)。州亦如前問(陷虎之機)。至來日上堂云。我為汝勘破婆子了也(我更侯黑)。

  師云。臺山路上婆子。慣隨無著出寺入寺。飽參文殊前三後三。凡見僧問臺山路向什麼處去。便當陽指出長安大道。云驀直去。其僧不作疑阻便行。婆云。好箇阿師又恁麼去也。這婆子也鉤錐在手。從來觸誤多少賢良。這僧既不奈伊何。拈來舉似趙州。州云。待與勘過。疑殺天下人。這老漢老不歇心。圖箇甚麼。也要定箇宗眼。州依前恁麼問。婆依前恁麼答。有底便話作兩橛。前段點這僧扶婆子。後段點婆子扶趙州。唯玄覺云。前僧也恁麼問答。後來趙州也恁麼問答。且道。甚處是勘破處。萬松道。勘破了也。又云。非唯被趙州勘破。赤被這僧勘破。萬松道。非但累及玄覺。亦乃累及萬松。瑯琊云。大小趙州去這婆子手裡。喪身失命。雖然如是。錯會者多。萬松道。切忌。以已方人。溈山哲云。天下衲僧只知問路老婆。要且不知腳下泥深。若非趙州老人。爭顯汗馬功高。雖然須假天童歌揚始得。頌云。

  年老成精不謬傳(切忌魔魅人家男女)。趙州古佛嗣南泉(鎮州端的出大蘿蔔)。枯龜喪命因圖象(靈鬼靈神返遭羅網)。良駟追風累纏牽(驟風驟雨不免羈韁)。勘破了老婆禪(幾箇男兒是丈夫)。說向人前不直錢(知根不聖)。

  師云。鬼魅以妖通成精。咒藥以依通成精。天龍以報通成精。賢聖以神通成精。佛祖以道通成精。南泉趙州乃佛祖向上人。那堪年老。所以道。年老成精也。趙州古佛嗣南泉。馬祖道。經入藏。禪歸海。唯有南泉獨超物外。趙州以長沙為友。以南泉為師。故勘辨中。非得失勝負之可品格。天下謂之趙州關。也不妨難過。雖然仲尼有言。神龜能現夢於元君。而不能免余且之網。智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而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莊子云。宋元君夢人被髮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覺占之。神龜也。漁者果有余且。網得白龜。其圓五尺。君欲活之。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乃其事也。洛浦曰。欲知上流之士。不將佛祖言教貼在額頭。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鳳縈金網趨霄漢。以何期。周穆王八駿。有乘雲而趨行越飛鳥者。故曰良駟追風也。此頌婆子能勘僧。而不免趙州勘破。趙州雖能勘婆。而不免瑯琊點檢。參禪謂之金屎法。不會如金。勘破如屎。所以道。說向人前不直錢。汝但離卻得失勝負情量。自然平欺婆子。下視趙州。若到萬松門下。不得點胸檐板。

第十一則  雲門兩病

  示眾云。無身人患疾。無手人合藥。無口人服食。無受人安樂。且道。膏肓之疾。如何調理。

【舉】雲門大師云。光不透脫。有兩般病(還覺口乾舌縮麼)。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白日見鬼莫是眼花)。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箇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早是結胸那堪喉閉)。又法身亦有兩般病(禍不單行)。得到法身為法執不忘。已見猶存。墮在法身邊是一(不唯邪崇更有家親)。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養病喪軀)。子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醫博未離門又早癇病發)。

  師云。越州乾峰和尚。法嗣洞山悟本。雲門遍參曾見師與曹山疏山。此則公案先有來源。乾峰示眾云。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得。更須知有向上一竅。雲門出眾云。只如庵內人。為甚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門云。猶是學人疑處。峰云。子是甚麼心行。門云。也要和尚相委悉。峰云。直須恁麼始得穩坐地。門云。喏喏。乾峰道。法身有三種病。雲門道。法身有兩種病。萬松行腳時。諸方商量道。未到走作已到住著。透脫無依。是三種病。今言二種。少未到走作。後二種病顯然大同。佛眼和尚道。騎驢覓驢是一。騎驢了不肯下。亦是病。乃前二病少後一種。師家一期應病施方。各垂方便。其二種光。與光不透脫有兩般病。無別。且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者。洞山道。分明覿面別無真。爭奈迷頭還認影。若具把定乾坤眼。綿綿不漏絲毫。方得少分相應。又道。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箇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溈山所謂。無一法可當情。見猶在境。楞嚴經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南院顒道。我當時如燈影埵甈萓。所以道。亦是光不透脫。洞上宗風。靜沈死水。動落今時。名二種病。爾但出不隨應。入不居空。外不尋枝。內不住定。自然三病。二光一時透脫。然後透脫不透脫。拈放一邊。子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如何得安樂去。更請天童診候。頌云。

  森羅萬象許崢嶸(聽他何礙汝識得不為冤)。透脫無方礙眼睛(閃捧著榾朵)。掃彼門庭誰有力(拂跡成痕欲隱彌露)。隱人胸次自成情(心疑生暗鬼)。船橫野渡涵秋碧(死水浸卻)。棹入蘆花照雪明(住岸卻迷人)。串錦老漁懷就市(著本圖利)飄飄一葉浪頭行(隨流得妙)。

  師舉。法句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一即萬萬即一。即此物。非他物。一任崢嶸磊落。荒田不揀草。淨地卻迷人。直饒透脫無方正是礙眼睛處。圓覺經道。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洞山道。靈苗瑞草。野父愁耘。何必掃彼門庭。空一切法。雲門道。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不是教爾除幻境滅幻心。別覓透脫處。三祖道。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與圓覺經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便見作止任滅。如金剛與泥人揩背也。又道。隱人胸次自成情。此頌隱隱地似有箇物相似。正是圓覺存我覺我。潛續如命。細四相病。故普覺云。大悲世尊快說禪病。舡橫野渡涵秋碧。此頌得到法身。纜舡於澄源湛水。疏山以法身為枯樁。此真繫驢橛也。直待撥轉舡子。未免棹入蘆花照雪明處。到此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轉身還墮位。此頌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到此雲門道盡。天童頌徹也。然後要見雲門意旨天童眼目。這堳K是計利害處。如何是雲門意旨。不見道。子細點檢將來。有什麼氣息。亦是病。雲門但指其病不說治法。如何是天童眼目。述雲門治方。云。串錦老漁懷就市。飄飄一葉浪頭行。雲門大意。在入[(纏-糸)+(郊-交)]垂手不避風波。可謂自病既除。復愍他疾。淨名之心也。還知麼。病多諳藥性。得效敢傳方。

第十二則  地藏種田

  示眾云。才士筆耕。辯士舌耕。我衲僧家。慵看露地白牛。不顧無根瑞草。如何度日。

【舉】地藏問脩山主。甚處來(道不知來處得麼)。脩云。南方來(好與下載)。藏云。南方近日佛法如何(行說好話)。脩云。商量浩浩地(低聲)。藏云。爭如我這媞堨迣梮熙臐]少賣弄)。脩云。爭奈三界何(猶有這箇在)。藏云。爾喚甚麼作三界(南方猶可北方更曬)。

  師云。漳州羅漢院桂琛禪師。漳州牧王公。於閩城西石山。建地藏院。請師住。逾紀遷漳州羅漢。故師又名地藏。脩山主。法眼。悟空。進山主。結友之湖外。至漳州阻雨雪。溪漲。寓城西地藏院。圍爐視地藏。若無人。藏欲驗之亦附火。乃曰。有事相借問得否。脩曰。有事請問。藏曰。山河大地與諸尚座。是同是別。脩曰。是別。藏豎兩指。脩急曰。是同是同。藏亦豎兩指起去。法眼曰。院主豎兩指其意如何。脩曰。亂與。眼曰。不得粗心欺他。脩曰。鼠口豈有象牙。次日辭行。前至宿處。眼曰。兄輩前去。吾依地藏。或有長處。無則復來相尋。眼既久參。脩等三人亦至地藏。遂問。南方佛法近日如何。當時只好。道與此方常日一般。卻云商量浩浩地。自領出頭也不知。藏云。爭如我這媞堨迣梮熙臐C當時便好。道恁麼則非但南方也。更道爭奈三界何。帶累他南方禪客。俗氣也不除。藏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道爾喚甚麼作三界。不如只道箇老僧種田事忙。免得天童一狀領過。頌云。

  宗說般般盡強為(今日不著便。)。流傳耳口便支離(眾僧莫怪)。種田博飯家常事(不可別有)。不是飽參人不知(要知作麼)。參飽明知無所求(更須請益天童一遍)。子房終不貴封侯(也是靈龜曳尾)。忘機歸去同魚鳥(隨流得妙)。濯足滄浪煙木秋(受用不盡)。

  師云。清涼道。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本出楞伽經。佛告大慧。有二種通。宗通者。為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緣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云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如應說法。是名說通相。講徒云。說通。宗不通。如日被雲籠。宗通。說不通。如蛇入竹箇。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虛空。宗說俱不通。如犬吠茅叢。既分宗說。已是兩岐。那堪禪分五派。教列三乘。箇中一亦不立。皆強為也。何況出口入耳。請益拈頌。葛藤引蔓過新羅。鞏縣茶瓶湯不絕。非但南方商量浩浩地。若是道火不燒口底人。辯似懸河元無一字。種田博飯雖是家常。其奈不是飽參不知其趣。古人深山堙C钁頭邊。折腳鐺中。煮脫粟飯。富不過知足。一世不求人。貴不過清閑。何須印如斗。所以道。參飽明知無所求。子房終不貴封侯。史記漢六年封功臣。或謂張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使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計而幸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此頌不必開堂演法[學+(敲-高)]南方也。離騷經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此乃猿鶴共處。魚鳥同游。且道。是甚麼人。本色檐板漢。

第十三則  臨際瞎驢

  示眾云。一向為人不知有己。直須盡法不管無民。須是拗折木枕惡手腳。臨行之際合作麼生。

【舉】臨際將示滅。囑三聖(老婆臨死三迴別)。吾遷化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著甚死急)。聖云。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佯小心故大膽)。際云。忽有人問汝。作麼生對(虎口媥謒迭^。聖便喝(當機不讓父)。際云。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師云。臨際囑三聖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此與興化謂克賓維那汝不久為唱道之師。罰饡飯出院。機用一般。其實此事。千佛出世不增。千聖入滅不減。豈一三聖能興滅哉。古人臨終顯發此事。亦表眾中有人。果然三聖出云。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如人被罵不甘者承頭。當時便與本分草料。正法眼藏。未到滅卻。卻道。忽有人問汝作麼生對。當斷不斷返招其亂。聖便喝。上代下世。門堨X身。耳聾三日以來。不似而今這喝。際云。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當時臨際門風。自有正令。可惜放過。不知天童如何判斷。頌云。

  信衣半夜付盧能(賊兒賊智)。攪攪黃梅七百僧(上梁不正)。臨際一枝正法眼(半明半暗全在今朝)。瞎驢滅卻得人憎。(心甜口苦)。心心相印(販私鹽漢)。祖祖傳燈(鑿壁偷光)。夷平海嶽。(拳倒黃鶴樓踢翻鸚鵡淵)。變化[昆+鳥]鵬(翻手是雲覆手是雨)。只箇名言難比擬(猶嫌少在)。大都手段解翻騰(正法眼藏猶在)。

  師云。黃梅密付。二十年。南北紛爭。臨際明傳。至今有人不薦。這般手段。直得鯤鵬變化。海嶽夷平。大溈秀云。古者忍死待來。因何正法眼藏。卻向瞎驢邊滅卻。臨際行計速速。三聖又卻匆匆。因斯父子情忘。遂使後人失望。若不得流水。還應過別山。本錄三聖便禮拜。未當好心。臨際乃付偈曰。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偈畢儼然而逝。此公案天童拈到恰好處便休。三聖禮拜。臨際說偈。大有放過輕捨處。還有與古人出氣底麼。險。

第十四則  廓侍過茶

  示眾云。探竿在手。影草隨身。有時鐵裹綿團。有時錦包特石。以剛決柔則故是。逢強即弱事如何。

【舉】廓侍者問德山。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也(在你鼻孔堙^。山云。作麼作麼(迅雷不及掩耳)。廓云。敕點飛龍馬。跛鄨出頭來(家富兒嬌)。山便休去(饒人不是癡)。來日山浴出。廓過茶與山。山撫廓背一下(斷送上竿頭)。廓云。這老漢方始瞥地(覆車同轍)。山又休去(虎頭虎尾一時收)。

  師云。德山尋常。敲風打雨。呵佛罵祖。這僧過犯彌天。為甚卻放過。殊不知。撲牛不用索。殺人不用刀。幾曾放過來。老黃龍道。德山持聾作啞。雖然暗得便宜。廓公掩耳偷鈴。爭奈傍觀者醜。萬松道。豈止偷鈴。如九重淵底。驪龍頷下。抉珠正值龍睡。若覺時必為虀粉。大溈哲云。若不登龍門。焉知滄海寬。直饒浪擊千尋。爭奈龍王不顧。萬松道。纖鱗片甲不足為怪。佛果道。德山直是惡手腳。見這僧不是受鉆鎚底人。所以便休去。萬松道。古人遇物臨機。各有方便。山謂巖頭曰。爾已後向老僧頭上屙去在。巖頭後來。果謂大小德山不會末後句。古人抑揚縱奪。豈得失勝負可拘。黃龍大溈只舉大綱。更看。天童頌出深細。頌云。

  覿面來時作者知(昧者不覺)。可中石火電光遲(已過新羅)輸機謀主有深意(埋兵掉鬥)。欺敵兵家無遠思(深入虜庭)。發必中(慣得其便)。更謾誰(并贓捉獲)。腦後見腮兮。人難觸犯(曾經蛇咬)。眉底著眼兮。渠得便宜(佯打不知)。

  師云。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也。大似當面蹉過。德山道。作麼作麼。德山影草藏身。拈出曜眼鏡。昔七賢女游屍多林。一女云。屍在這堙C人在什麼處。一女云。作麼作麼。諸女相顧悉皆悟道。感得天帝散花供養。德山用此一機。借路經過。決不得恁麼會。所以道。可中石火電光遲。德山豈不知侍者放伊不過。下媒求鴿。著本圖利。果然出他彀中不得。忽有人問萬松甚麼處去也。攔腮掌云。在這堙C直教飛龍跛鱉縮項攢蹄。侍者德山亡鋒結舌。還識德山老漢麼。少年曾決龍蛇陣。潦倒還聽稚子歌。

第十五則  仰山插鍬

  示眾云。未語先知。謂之默論。不明自顯。謂之暗機。三門前合掌。兩廊下行道。有箇意度。中庭上作舞。後門外搖頭。又作麼生。

【舉】溈山問仰山。甚處來(不是不知來處)。仰云。田中來(你為甚落草)。山云。田中多少人(只父子兩箇)。仰插下鍬子。叉手而立(放去較危)。山云。南山大有人刈茆(打草驚蛇)。仰拈鍬子便行(收來太速)。

  師云。師資合道。父子投機。溈仰家風千古龜鑑。溈山問仰山。甚處來。溈山豈不知仰山田中來。垂此一問。要與仰山相見。仰山不負來問。只道箇田中來。且道。還有佛法道理也。無溈山深入虎穴。更問田中多少人。仰山插鍬子叉手而立。便衲僧相見。玄沙云。我當時若見。便與踏倒鍬子。萬松道。忍俊不禁。投子青禪師頌云。溈山問處少知音。插地酬他佛祖沈。踏倒玄沙傍不肯。免教蒼翠帶春深。萬松道。草枯鷹眼疾。南嶽法輪。平禪師頌云。狹路相逢避不及。插下鍬時叉手立。過得橋來岸上行。始覺渾身泥水濕。萬松道。不堪迴首月明中。二老宿頌處。只有千尺寒松。更看。天童放出抽條石筍。頌云。

  老覺情多念子孫(婆心太切)。而今慚愧起家門(三十年不少鹽醋)。是須記取南山語(貴人多忘)。鏤骨銘肌共報恩(恨心不捨)。

  師云。此頌如韓文毛穎傳。理事雙彰。真俗並舉。一往觀來。溈山為老覺。仰山以下為子孫。就塈Y不然。僧問長沙岑大蟲。本來人還成佛否。山云。爾道。大唐天子還割茅刈草否。是知。刈茆乃臣子邊事。而今慚愧起家門。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住持千嶂月。衣缽一溪雲。皆是得力兒孫紹承家業。是知。君臣父子。非特曹洞創立。溈仰父子已行此令。若不是溈山點破。一向光影門頭。弄粥飯氣。驢前馬後。以當平生。甚為可惜。所以天童教。記取南山刈茆一轉語。鏤骨銘肌報恩不盡。法燈云。野老負薪歸。催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誰力。問渠渠不知。特地生疑惑。傷嗟今古人。幾箇知恩德。知有後如何。斷臂不覺痛。立雪不敢倦。所以萬松老來住報恩院。

第十六則  麻谷振錫

  示眾云。指鹿為馬。握土成金。舌上起風雷。眉間藏血刃。坐觀成敗。立驗死生。且道。是何三昧。

【舉】麻谷持錫到章敬。遶禪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可曬有禪)。敬云。是是(且信一半)。谷又到南泉。遶禪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來朝更獻楚王看)。泉云。不是不是(也且信一半)。谷云。章敬道是。和尚為什麼道不是(棺木婺C眼)。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雪上加霜)。此是風力所轉終成敗壞(殺人須見血)。

  師云。昔日仰山到中邑謝戒。邑於禪床上拍手云。阿耶阿耶仰從西過東。從東過西。復向中心立。然後謝戒。邑云。甚處得此三昧。仰云。於曹溪脫印子學來。邑云。汝道。曹溪三昧接甚麼人。仰云。接一宿覺。仰復問。和尚甚處得此三昧。邑云。馬大師處得此三昧。蒲州麻谷寶徹禪師。恰如永嘉初見六祖。持錫到章敬。遶禪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也如曹溪脫印子學來。此名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皆從此生。章敬道。是是。萬松道。有何不可。勝默光和尚道。是無可是。非無真非。是非無主。萬善同歸。梟雞晝夜徒自支離。我無三寸。鱉得喚龜。迦葉不肯。一任攢眉。萬松道。多愁早老。麻谷要與諸方勘同。麻谷又曾到忠國師處。遶禪床三匝振錫而立。國師云。既能如是。何用更見貧道。谷又振錫。國師云。這野狐精出去。看他賓主相見。有照有用。有首有尾。良由熟處難忘慣得其便。又到南泉遶床。振錫依前而立。南泉卻道。不是不是。便似曾與章敬廝計會來。大溈哲云。章敬道是。落在麻谷彀中。南泉道不是。亦落在麻谷彀中。大溈即不然。忽有人持錫遶禪床三匝。卓然而立。但向伊道。未到這埵n。與三十棒。萬松道。不可口行人事。便打。谷云。章敬道是。和尚為什麼。道不是。不妨疑著。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見機而作。臨險推人。圓通善國師道。麻谷即是。南泉不是。此語正如鄧峰永庵主問僧審奇。汝久不見。何所為。奇曰。近見偉藏主。有箇安樂處。永曰。試舉似我。奇因敘其所得。永曰。汝是偉未是。奇莫測。歸語於偉。偉大笑曰。汝非永不非也。奇走質於積翠南禪師。南亦大笑。永聞之作偈曰。明暗相參殺活機。大人境界普賢知。同條生不同條死。笑倒庵中老古錐。覺範云。觀其語言。想見當時法喜游戲之逸韻。萬松道。麻谷章敬南泉。此興亦不淺。若聞此是風力所轉終成敗壞。更是好笑。這王老師。不唯把定乾坤。兼有出身之路。保寧勇和尚頌云。顏色規模恰似真。人前拈弄越光新。及乎入火重烹鍊。到了終歸是假銀。麻谷到此。瓦解冰消。若要冰河發焰鐵樹花開。須得天童別下一轉語。頌云。

  是與不是(細腰鼓子兩頭打)。好看裷樻(刺頭在堻\了也)似抑似揚(手銴漹怴^。難兄難弟(頭高頭低)。縱也彼既臨時(翻手是雲)。奪也我何特地(覆手是雨)。金錫一振太孤標(脫塵離俗)。繩床三遶閑游戲(因行掉臂)。叢林擾擾是非生(矮子看戲)。想像髑髏前見鬼(家有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怪)。

  師云。此箇公案。全在是與不是處。時人盡道。麻谷被草敬南泉調弄。唯大溈哲道。章敬道是。也落在麻谷彀中。南泉道不是。亦落在麻谷襭彀中。如金剛寶處於日中光色無定。天童道。好看裷樻。且麻谷落裷樻。南泉落裷樻。似抑似揚。難兄難弟。天童道。一往觀來。似抑似揚。點檢將來。難兄難弟。東漢陳元方子長文。即陳群也。與季方子孝光。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決。咨於太丘。太丘即陳寔。元方季方父也。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此謂章敬左眼半斤。南泉右眼八兩。金錫一振太孤標。永嘉證道經亦云。不是標形虛事治。如來寶杖親蹤跡。雪竇道。古策風高十二門。門門有路空蕭索。錫杖經云。十二環者。用念十二因緣修行十二門禪。十二緣易知。十二門。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古策風高。即太孤標也。六祖亦云。夫沙門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何方而來生大我慢。天童意道。不是標形亦。非我慢。繩床三遶閑游戲。章敬道是。南泉道不是。叢林擾擾是非堥咩@。若無把定乾坤眼。盡是髑髏前見鬼。不見。僧問九峰。如何是把定乾坤眼。峰云。乾坤在堻\。僧云。乾坤眼何在。峰云。正是乾坤眼。僧云。適來為什麼。道乾坤在堻\。峰云。若不恁麼。髑髏前見鬼無數。萬松這埵竟蝮T師。卓拄杖一下云。急急如律令。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一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二

                侍者離知錄
                後學性一校
                生生道人梓

第十七則  法眼毫釐

  云眾云。一雙孤雁搏地高飛。一對鴛鴦池邊獨立。箭鋒相拄則且致。鋸解秤錘時如何。

【舉】法眼問脩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汝作麼生會(誰敢動著)。脩云。毫厘有差天地懸隔(鬥百草有甚麼難)。眼云。恁麼又爭得(鐵山橫在路)。脩云。某甲只如此。和尚又如何(捩轉鼻頭)。眼云。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將謂別有)。脩便禮拜(將錯就錯)。

  師云。脩山主與法眼。同參地藏。深得傍參切磋之力。這箇公案如折倒則監院悟頭一般。金陵報恩玄則禪師。法眼問。曾見什麼人來。恩云。見青峰和尚。眼云。有什麼言句。恩云。某甲曾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峰云。丙了童子來求火。眼云。上座作麼生會。恩云。丙丁屬火。將火求火。如將自己求自己。眼云。與麼會又爭得。恩云。某甲只如此。未知和尚尊意如何。眼云。爾問我。我與爾道。恩云。如何是學人自己。眼云。丙丁童子來求火。恩於言下頓悟。法眼鉤錐在手。去則印住。住則印破。打破則監院情關。抽開脩山主識鎖。三祖信心銘。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不憎愛。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法眼將此。問脩山主。作箇敲門瓦子。今時問著一千箇。一千箇作道理會。不然一向打在無事界堙C是他不落尋思。只道箇毫厘有差天地懸隔。也大曬有蘊藉。法眼方復不許。道恁麼又爭得。此所以為法眼一派之源也。萬松到此常令學人分身兩下看。前段脩山主恁麼道。為甚不許。後段法眼卻為甚恁麼道。其間脩山主道。某甲只如此。和尚又如何。望箇斬新日月別作生涯。是他不蹉一絲。依前只道。箇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東禪齊云。山主恁麼祗對。為甚麼不肯。及乎再請益。法眼亦只恁麼道便得去。且道。淆訛在什麼處。若看得透。道上座有來由。萬松道。恁麼又爭得。所以道。只是舊時行底路。逢人說著便淆訛。脩便禮拜。得即得。情理難容。五祖戒代法眼。劈脊便打。萬松道。果然有本出法眼語云。山主徹也。萬松道。弄泥團漢二俱不了。萬松當時見法眼道恁麼又爭得。向道。久聞和尚有此機要。不然擺手便行。管取一時坐斷。待伊不信。試問天童。頌云。

  秤頭蠅坐便欹傾(謾他一星不過)。萬世權衡照不平(斗滿秤錘住)。斤兩錙銖見端的(莫錯認)。終歸輸我定盤星(領取鉤頭意)。

  師云。天童破題一句。便頌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廬山遠公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微涉動境。狀此穨山勢。三祖道箇嫌字。先自憎愛了也。卻道。但不憎愛洞然明白。諸人退步。就己子細點檢看。梵語三摩地。此云等持。不沈不掉。平等任持也。此可以為萬世權衡照不平者也。尚書治要圖說。秤有三義。準者繫也。衡者平也。權者錘也。楞嚴經云。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到此正恁麼時。不須嫌揀擇離憎愛。尚無毫厘之差。豈有雲泥之隔。斤兩錙銖者。八銖為錙。三錙為兩。十六兩為斤。是他權衡在手底人。爾將一斤來。我也一移教平。將一兩來。也一移教平。稍似錙銖增減便欹傾也。諸方道。領取鉤頭意。莫認定盤星。蓋定盤星上。本無斤兩。又如北辰鎮居其所。鉤頭加減。計在臨時。萬松道。有心而平。未若無心而不平。所以無星秤上饒人賣。雙陸盤中信彩贏。還會法眼道山主徹也麼。秤錘移到徹梢頭。忽然拶落翻斤斗。

第十八則  趙州狗子

  示眾云。水上葫蘆。按著便轉。日中寶石。色無定形。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有心知。沒量大人。語脈娷鄎o。還有免得底麼。

【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攔街趁塊)。州云。有(也不曾添)。僧云。既有。為甚麼卻撞入這箇皮袋(一款便招自領出頭)。州云。為他知而故犯(且莫招承不是道爾)。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一母所生)。州曰。無(也不曾減)。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憨狗趁鷂子)。州云。為伊有業識在(右具如前據款結案)。

  師云。若道狗子佛性端的是有。後來卻道無。端的是無。前來卻道有。若道道有道無且是一期應機。拶著說出。各有道理。所以道。明眼漢沒窠臼。這僧問處要廣見聞。不依本分。趙州道有。以毒去毒。以病醫病。這僧又道既有。為甚撞入這皮袋。不知自己生。入狗腹中了也。州云。為他知而故犯。一槌兩當。快便難逢。這僧將謂。依因判果。若恁麼會。作座主奴。也未得。後來有僧再問。便卻道無。是他得底人。道有也有出身處。道無也有出身處。這僧依文按本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似這一拶。敢道。撥天關底手。轉身無路。是他款款道。箇為伊有業識在。爾且道。這僧皮下還有血麼。天童不免。向赤肉瘢上。更著艾燋。頌云。

  狗子佛性有。狗子佛性無(打做一團鍊做一塊)。直釣元求負命魚(這僧今日合死)。逐氣尋香雲水客(穿卻鼻孔也不知)。嘈嘈雜雜作分疏(競齧枯骨啀喍嗥吠)。平展演(沒蹺欺休廝誺)。大鋪舒(材高語壯)。莫怪儂家不慎初(一言出口駟馬難追)。指點瑕疵還奪璧(白拈巧偷)。秦王不識藺相如(當面蹉過)。

  師云。狗子佛性有。狗子佛性無。兩段不同。一併拈出。正如雪竇道。一有多種二無兩般。天童要與趙州相見。故如是頌。應天真道。直鉤釣獰龍。曲鉤釣蝦蟆。後來逐氣尋香。如獵犬相似。嘈雜分疏。枯骨上有甚汁。趙州雖大開鋪席。要且只是平展商量。天童與趙州解腕。莫怪儂家不慎初。歸宗問秀才。業何經史。才云。會二十四家書體。宗向空中一點云。會麼。才云。不會。宗云。又道。會二十四家書體。永字八法也不識。刺史李渤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宗亦豎拳云。會麼。李云。不會。宗云。這箇措大。拳頭也不識。萬松道。翻身師子大家看。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無。只這知而故犯。業識性在。也大曬顧前盻後。慎初護末。史記趙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藺相如奉璧入。秦王喜傳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王無割城之意。乃前曰。璧有瑕。請示之。王授璧。相如因持起立。倚柱髮上衝冠曰。趙王齋戒五日。使臣奉璧送書於庭。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見。王禮節甚倨。得璧傳示美人。似戲弄臣無割城意。故臣復取璧。必欲急臣。臣頭與璧俱碎於柱矣。王辭謝按圖割城。亦齋五日。相如使從者衣褐懷璧徑道歸趙。趙州先縱後奪。有相如手段。天童別曾有頌云。趙州道有。趙州道無。狗子佛性。天下分疏。面赤不如語直。心真必定言粗。七百甲子老禪伯。驢糞逢人換眼珠。趙州心真語直。便是直釣。元求負命魚。周文王出獵。見姜子牙磻溪之谷。去水三尺。直鉤釣魚。王異之曰。直鉤如何得魚。子牙曰。但求負命之魚。驢糞逢人換眼珠。此如相如奪璧也。佛鑑拈出[木+患]子數珠云。諸人還見麼。良久云。此是老僧來京師。換得底。諸人各自歸堂摸索看。佛鑑用[木+患]子。趙州用驢糞。萬松既無用處。不曾移換。諸人若信得及。依舊眼在眉毛下。

第十九則  雲門須彌

  示眾云。我愛韶陽新定機。一生與人拔釘楔。為甚有時也開門。掇出膠盆。當路鑿成陷阱。試揀辨看。

【舉】僧問雲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言清行濁漢)。門云。須彌山(險)。

  師云。圓通善國師道。此箇公案諸方商量。或云。纔恁麼問。早是起念。過如須彌。或云。如須彌山八風吹不動。千古鎮常安。或云。為人難透。如須彌山。如此商量。要且未會雲門意在。若是桶子底脫。紅絲線斷。方知總不恁麼。不見道。三句明一句。一句明三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上路。佛果道。雲門答話多惹人識情。萬松道。以識情遣識情。非大手段為人。不能搆副。此須彌山天不能蓋。地不能載。風吹不入。水灑不著。唯金剛眼睛。一覷覷透。便見七穿八穴。直得碎如微塵。然後卻向眉毛眼睫上。孤迥迥峭巍巍。白雲端禪師頌云。須彌山兮塞宇宙。千手大悲看不透。除非自解倒騎牛。一生不著隨人後。萬松道。仰面獨揚眉。迴頭自拍手。其山寘和尚頌云。無事投人覓罪名。即時擒下喪全身。未招情款驅驅者。門外知他多少人。唯有天童不在此限。頌云。

  不起一念須彌山(一句便了)。韶陽法施意非慳(天童也不少)。肯來兩手相分付(只恐爾承當不下)。擬去千尋不可攀(徒勞斫額)。滄海闊(涵天浴日無涯岸)白雲閑(伴鶴隨風得自由)。莫將毫髮著其間(已太多生)。假雞聲韻難謾我(真不掩偽)。未肯模胡放過關(西天令嚴)。

  師云。爾問我不起一念有過無過。我便掇出一坐須彌山。在爾面前相似。其法施之利。固非慳吝。永嘉道。大施門開無壅塞。非但今日也。梵語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曰妙。獨出眾峰曰高。四天下山中。須彌最為第一。爾若自肯。我便兩手分付。古詩道。待伊心肯處。是我命通時。其實此事常顯露。如須彌山突屼崢嶸。誰能蓋覆。未分付時。爾豈無分。分付與爾。豈是新得。不見。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天童頌。到這堣j有含蓄功夫。爾若擬議不來。千里萬里仰望不及。璩源道。此事如崖穨石裂。壁立千仞。不可攀攬。其實爾亦不曾離。我亦不曾奪。此與上句迷悟相反。對偶分明。教中說。須彌山入水八萬瑜繕那。出水八萬瑜繕那。非娑竭海。不能涵容。山既古今不動。雲亦出沒常閑。洞山道。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白雲終日倚。青山總不知。天童餘才。頌須彌山如海闊雲閑。曲盡奇妙。這堮e得一念起滅麼。所以道。滄海闊。白雲閑。莫將毫髮著其間。此又與雪竇道眼裡著沙不得。同參。若論韶陽不慳法施。卻又眼媯蛘o須彌山也。此須彌山頌中。築著磕著。血脈貫通。拍拍是令。非妄生穿鑒增長識情也。其實不起一念底人。豈可更問有過無過。直饒常在不起一念處。點檢將來。堪作什麼。所以道。假雞聲韻難謾我。未肯模胡放過關。孟嘗君入秦為相。人或說王。孟嘗君賢。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王囚君欲殺。君因幸姬求解。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裘已獻王。下客能為狗盜者。取裘獻姬。君得出。夜半至函谷關。關法雞鳴而出客。下客憑諼善為雞鳴。群雞皆鳴。君脫秦難。師拈拄杖云。萬松今日把關也。有學雞鳴者。出來。復靠卻拄杖云。放過一著。

第二十則  地藏親切

  示眾云。入理深談。嘲三[抨-平+羅]四。長安大道。七縱八橫。忽然開口說破。舉步踏著。便可高掛缽囊拗折拄杖。且道。誰是其人。

【舉】地藏問法眼。上座何往(羅織人作麼)。眼云。迤邐行腳(索草鞋錢去也)。藏云。行腳事作麼生(果然放不過)。眼云。不知(何不早恁麼道)。藏云。不知最親切(就身打劫)。眼豁然大悟(險費盤纏)。

  師云。楊無為問芙蓉楷和尚。相別幾年。蓉云。七年。公云。學道來參禪來。蓉云。不打這鼓笛。公云。恁麼則空游山水。百無所能也。蓉云。相別未久善能高鑒。公大笑。南泉道。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今人見道不知最親切。更是法眼悟頭。便一向不知不會。只這是也。殊不知。古人一句子。如天普蓋。似地普擎。既不知最親切。荷澤道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又作麼生。爾但是則總是。莫坐在是處。不是總不是。莫坐在不是處。兼通五位正偏。豈可死在句下。只這法眼悟處。也是偶爾成文。柏山大隱和尚道。因禍致福也在。地藏接人手段。鉤在不疑之地。驀下一釣。法眼猛省。元來卻在這堙C磁州老師道。爾但行堙C坐堙C心念未起時。猛提起覷見即便見不見。且卻拈放一邊。恁麼做功夫。休歇也不礙參學。參學也不礙休歇。投子青和尚道。既金龍失水。妙翅急提。地藏時節因緣。絲毫無間。天童筆端有舌。更為重宣。頌云。

  而今參飽似當時(吾猶昔人非昔人也)。脫盡簾纖到不知(猶有這箇在)。任短任長休剪綴(枉費工夫)。隨高隨下自平治(不勞心力)。家門豐儉臨時用(闕鹽醋不得)。田地優游信步移(要行即行)。三十年前行腳事(沒可思量)。分明辜負一雙眉(依舊在眼上)。

  師云。宗鏡道。從來迷悟似迷。今日悟迷非悟。所以道。悟了還同未悟人。地藏問時。要知發足道理。法眼答處。亦非謙讓推辭。地藏就便。一提道。不知最親切。法眼大悟元來這不知卻親切。臨濟問洛浦甚處來。浦云。欒城來。濟云。有事相借問得否。浦云。某甲不會。濟云打破大唐國。覓箇不會底不得。臨濟常用殺人刀。亦有活人劍。不似地藏殺人見血為人為徹。這箇不知不會。脫體迥別。直須脫盡簾纖方到不知不會處。溈山普請開田。仰山問。這頭得恁麼低。那頭得恁麼高。溈曰。水能平物。但以水平之。仰曰。水也無憑。和尚但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溈然云。肇公般若無知論曰。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為無異哉。所以道。任短任長休剪綴。隨高隨下自平治。張無盡道。萬般支準費工夫。一切順隨成善巧。只麼信口便道。信手便用。信腳便行。春月花開。秋時葉落。恁麼會得。行甚驢腳。所以玄沙不出嶺。保壽不渡河。不出門知天下事。覺範頌云。一箇面如楪子大。眼耳鼻舌分疆界。髑髏裡頭都不知。聽汝外邊爭捏怪。口問鼻曰。飲食在我。言語在我。汝有何功。在吾之上。鼻曰。五嶽之中。中嶽居尊。鼻復問眼。汝何在上。眼曰。吾同日月。寔有照鑒之功。敢問眉。有何功處於吾上。眉曰。我寔無功。慚居上位。儻容在下。眼在眉上看。爾甚麼面孔。是以寶月明禪師上堂云。古者道。在眼曰見。在耳曰聞。且道。在眉毛。喚作什麼。良久云。憂則共慼。樂則同歡。人皆知有用之用。不知無用之大用。且道。賓頭盧尊者兩手撥眉意旨如何。師撥眉云。貓。

第二十一則  雲巖掃地

  示眾云。脫迷悟絕聖凡。雖無多事。立主賓分貴賤。別是一家。量材授職。即不無同氣連枝作麼生會。

【舉】雲巖掃地次(沙彌行童不得氣力)。道吾云。太區區生(埋兵桃鬥)。巖云。須知有不區區者(可惜話作兩橛)。吾云。恁麼則有第二月也(豈止第二百千萬箇)。巖提起掃帚云。這箇是第幾月(水晶宮堨X頭來)。吾便休去(盡在不言中)。玄沙云。正是第二月(一人傳虛萬人傳實)。雲門云。奴見婢殷勤(隨邪撲簸箕)。

  師云。道吾屈折雲巖。如佛果激勵佛鑑。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他雲巖掃地。道吾閑點檢他。雲巖道。須知有不區區者。好諸仁者爾喫飯。煎茶。把針。掃地。時識取箇不區區底。便得世法佛法打成一片。洞上謂之兼帶去。時中自不虛過。道吾便見破綻。道恁麼則有第二月也。雪竇別云。洎合放過。二老人恐人離卻色身別立法身。忠國師謂南方禪客曰。我此間佛性全不生滅。汝南方佛性半生半滅。半不生滅。客曰。如何區別。師曰。此則身心一如。心外無餘。所以全不生滅。汝南方身是無常。神性是常。所以半生半滅半不生滅。到這媔楫齒竟褅鄖韭N父底時節。巖遂豎起掃帚云。這箇是第幾月。此語本出首楞嚴經。經云。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道吾便休去。有本云。道吾拂袖便行。萬松道。勘破了也。且道。是雲巖勘破道吾。道吾勘破雲巖。明眼底試點檢看。玄沙云。正是第二月。此老子口埵頂蛚嚏C舌上有利劍。長慶云。被他倒轉掃帚攔面撼。又作麼生。沙休去。羅山云。噫。兩箇老漢不識好惡。雲巖箇漢縛手腳。死來多少時也。萬松道。德山門下。不道不得。洞山門下。要且未在。雪峰行腳時。三到投子。九上洞山。一日淘米次。洞山問。淘砂去米。淘米去砂。峰云。砂米一時去。山云。大眾喫箇什麼。峰乃覆卻盆。山云。得即得。須見別人始得。後果嗣德山。玄沙長慶嗣雪峰。羅山嗣巖頭。皆出德山門下。故一抑一揚。言逆意順。而今雲門洞上兩派齊行。豈有優劣者哉。雲門云。奴見婢殷勤。保福云。雲巖大似泥堭嬤悄B步區區。二老宿亦嗣雪峰。自然言氣相合。意謂雲巖不能用掃帚撼打斷葛藤。殊不知。爛泥中有刺。萬松披玩拈提未遍。不覺失笑云。雲巖道吾。發明洞上機緣。這一隊老漢。眾口銷金。無一人為渠雪屈。賴有天童拔劍相助。頌云。

  借來聊爾了門頭(當處發生)。得用隨宜即便休(隨處滅盡)。象骨巖前弄蛇手(欲道他人)。兒時做處老知羞(先治自己)。

  師云。若論此事。如石火電光。雲巖提起示人。長慶攔面便撼用處雖殊。同歸變滅。洞上所以貴迴機轉位也。雪峰有象骨巖。雪峰曾示眾云。南山有一條鄨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雲門以拄杖。攛向面前。作怕勢。此豈不是奴見婢殷勤也。雲巖掃地。提起掃帚云。這箇是第幾月。盡與從良變為得力兒孫了也。雲門至今在籬簷下。所以天童放伊不過。道象骨巖前弄蛇手。兒時做處老知羞。勝默和尚道。這箇頌子有搜人短處。有為人長處。此天童勝默。點罰雲門。萬松今日翻案去也。不見。天童頌弄蛇話。褒獎雲門全機大用雲中不下。為甚如此。抑揚皆在我。殺活更由誰。

第二十二則  巖頭拜喝

  示眾云。人將語探。水將杖探。撥草瞻風。尋常用底。忽然跳出箇焦尾大蟲。又作麼生。

【舉】巖頭到德山。跨門便問。是凡是聖(這賊)。山便喝(裂破髑髏)。頭禮拜(未當好心)。洞山聞云。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厚幣甘言)。頭云。洞山老漢不識好惡(卻又著忙)。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捺(我豈不知)。

  師云。德山尋常打風打雨。一日巖頭展坐具。德山以拄杖挑向階下。頭下階收坐具便行。次日上德山侍立。山云。那媥Дo這虛頭來。頭云。某甲終不敢自謾。山云。汝已後向老僧頭上屙去在。父聞子健恨不殺身。見過於師方堪傳授。此問諸方謂之跨門之機。未必當初真跨門問來。昔有外道。手中藏活雀兒。問世尊曰。手中雀兒為活為死。世尊以足跨門云。汝道。吾欲出欲入。問是凡是聖。真有此理。昔曰普化曾指聖僧問臨濟。且道。這箇是凡是聖。濟便喝化云。河陽新婦子。木塔老婆禪。臨濟小廝兒。卻具一隻眼。濟云。這老賊。化出僧堂云。賊賊。首山云。這兩箇賊有箇正賊。且道。那箇是正賊。代云。劉盆子巖頭。問是凡是聖。德山便喝。便是與臨濟商搉。勘同來相似。頭禮拜。亦與臨濟小廝兒卻具一隻眼一般。雪竇道。當時纔禮拜。劈脊便打。非唯勦絕洞山。亦乃把定豁老。此又與臨濟道這老賊同參。洞山聞舉云。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佛果著語云。傍人具眼。又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萬松見處即不然。佛果道。洞山傍人雖具眼。只見錐頭利。萬松道。佛果和尚雖具眼。不見鑿頭方。洞山故將承當。贓誣巖頭。要發明當初禮拜有權有實。果然巖頭火到頭上。急忙撲撒道。洞山老漢不識好惡。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捺。方始點燈喫飯。兩家分明也。不見。保寧勇和尚頌云。平川走兔放蒼鷹。此頌跨門之問也。一捺便啗雙眼睛。此頌德山喝巖頭拜。毒手奪來人買去。此頌洞山著價利。奈何斤兩未分明。正是萬松道底。欲得斤兩分明麼。其實佛果萬松不爭頭高頭低。更看天童稱盤一上。頌云。

  挫來機(風行草偃)。總權柄(符到奉行)。事有必行之威(佛手遮不得)。國有不犯之令(誰敢當頭)。賓尚奉而主驕(下以風剌上)。君忌諫而臣佞(上以風化下)。底意巖頭問德山(雖然父子興師)。一抬一捺看心行(未免干戈相待)。

  師云。此頌三人皆挫來機。各總權柄。唯巖頭德山有必行之威。有不犯之令。賓奉主驕。在洞山巖頭。君忌臣佞。在巖頭德山。末後兩句。在洞山巖頭。此箇榜樣。諸方喚作揀詁。水中擇乳須是鵝王。便見天童針線功夫。巖頭知德山有必行威不犯令。故不奪機。且順情禮拜。洞山知巖頭不受探拔。不受點罰。子承父業。亦有必行威不犯令。故鉤頭著餌道。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豈非尚奉主驕。忌諫臣佞。臨濟宗風。喚作紅線套索。碧玉阱坑。陷虎之機。埋兵掉鬥。諸方盡謂。巖頭一抬一捺。洞山錯下名言。殊不知。洞山一抬一捺。更甚分明。此非久參作者。決難領略。今時一等脫白沙彌。見天童頌道一抬一捺看心行。便道怪得禪家不肯為人說破。元來都是心行。故作機巧誑賺學人。萬松道。一分心行。是一分慈悲。不喫一交。不學一便。可謂果從花堭o。甘向苦中來。巖頭抬捺。洞山賺出。洞山抬捺。萬松說破。忽有箇出來禮拜。萬松卻放過不打。何也為伊皮下無血。

第二十三則  魯祖面壁

  示眾云。達磨九年。呼為壁觀。神光三拜。漏泄天機。如何得掃蹤滅跡去。

【舉】魯祖凡見僧來便面壁(相見了也)。南泉聞云。我尋常向他道。空劫以前承當(不考自招)。佛未出世時會取(和尚會也未)。尚不得一箇半箇(只為漏栓索)。他恁麼驢年去(忙者不會)。

  師云。池州魯祖山寶雲禪師。凡見僧來。便面壁。自達磨九年之後。無人再行此令。且教諸方問佛。問祖向上向下底。大家識些痛痒。南泉是他同參。見人針錐不動。便與打傍通注破。我尋常向他道。空劫以前承當。佛未出世時會取。不得一箇半箇。意似放開一線。其實替他侍者傳法旨了也。又道。他恁麼驢年去。意似責他太孤峻生。其實賞他覿面分付。不見道。直饒說得十分。爭似一迴親到。所以靈山如畫月。曹溪如指月。爭似魯祖在水晶宮中。廣寒殿裡。披襟相見。保福見南泉魯祖破綻。問長慶道。只如魯祖。節文在什麼處。被南泉恁麼道。萬松道。保福如何道節文二字來。若非不萌枝上解辨春秋。難置此問。長慶對云。退己讓人萬中無一。萬松道。古人得恁麼眼明。玄覺云。南泉為復是唱和語。不肯語。萬松道。半遮半掩。謾渠一點不得。翠巖芝云。何勞如此。萬松道。已是起模畫樣了也。又云。若有僧來見箇什麼。萬松道。猶嫌少在。復云知時好。萬松道。若是陶淵明。攢眉便歸去。又云。我即不然。未具胞胎不得會。會得則打折爾腰。萬松道。和尚棒教誰喫。羅山云。王老師當時若見。背上與五火抄。為伊解放不解收。萬松道。五更侵早起。已有夜行人。玄沙云。我當時若見。也與五火抄。萬松云。惱亂春風卒未休。雲居錫云。羅山玄沙。總恁麼道。為復一般別有道理。萬松道。共計十火抄。又云。若揀得出。許尚座佛法有去處。萬松道。好與五火抄。諸仁者爾看。南泉恁麼貶屈魯祖。長慶卻道。正是退己讓人。魯祖把斷關津。羅山卻道。解放不解收。盡是魚前布網。賊過張弓。更看天童別作甚麼向當。頌云。

  淡中有味(誰教爾添鹽著醋)。妙超情謂(別日爾商量)。綿綿若存兮象先(已落第二)。兀兀如愚兮道貴(無人著價)。玉雕文以喪淳(和尚手高)。珠在淵而自媚(少賣弄)。十分爽氣兮清磨暑秋(體露金風)。一片閑雲兮遠分天水(好事多魔)。

  師云。昔徒單二駙馬赴南京任。道過磁州大明。入堂隨喜。見僧面壁而坐。駙馬曰。一箇好淡漢。詮大師曰。淡中有味。水性本淡。加之以茶蜜。甘苦生焉。性亦恬憺。派之以迷悟。則凡聖立焉。雖曰淡中有味。斯乃無味之味。其味痤M妙超情謂。情字從心。謂字從言。到此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法眼道。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道德經。谷神不死章云。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又曰。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衲僧為言。綿綿若存。不可一向斷絕去也。象帝之先者。空劫以前佛未出世時也。如愚道貴。暗用雪竇道貴如愚。頌云雨過雲凝曉半開。數峰如畫碧崔嵬。空生不解巖中坐。惹得天花動地來。此頌空生宴坐天帝雨花。今魯祖不能省事。惹得南泉玄沙一隊老漢點檢。此正是玉雕文以喪淳。不若他珠在淵而自媚。晉書陸機崇文賦曰。石蘊玉以山輝。水懷珠而川媚。石中蘊玉而為南泉輩琢開。水中懷珠而為玄沙輩漉出。幸自十分爽氣清磨暑秋。剛為一片閑雲遠分天水。萬松不曾面壁。爾這一隊來覓什麼節文。自代云。聽說天童頌古。

第二十四則  雪峰看蛇

  示眾云。東海鯉魚。南山鄨鼻。普化驢鳴。子湖犬吠。不墮常塗。不行異類。且道。是什麼人行履處。

【舉】雪峰示眾云。南山有一條鄨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提起坐具云。這箇不是倩來底)。長慶云。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聞風便颺)。僧舉似玄沙(壘不過三)。沙云。須是我稜兄始得(狐朋狗黨)。然雖如是我即不恁麼(別有一條長便請拈出)。僧云。和尚作麼生(毒蟲頭上措痒)。沙云。用南山作麼(只者鼇鼻猶為分外)。雲門以拄杖攛向峰面前作怕勢(何得自傷己命)。

  師云。南山鄨鼻雖是死蛇。象骨巖前解弄也活。雪峰拈來示眾。本要以毒去毒。長慶只解順水推舡。道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若解逆風把柂。雪峰須入涅槃堂始得。玄沙聞舉云。須是我稜兄始得。這埵釣リl淆訛。若道玄沙許長慶。為甚麼。卻道我即不恁麼。不唯順水推舡。更解逆風把柂。這僧不顧危亡。便間和尚作麼生。玄沙只道。箇用南山作麼。這堳K見弄活蛇手。雲門便攛拄杖作怕勢。用得最親。雲巖掃地話頌中。曾舉象骨巖前弄蛇手。兒時做處老知羞。為雲門道奴見婢殷勤。便騎賊馬趁賊。也不妨惡手腳。今日再頌弄蛇話。誇拏龍手。看他大斧斫了手摩挲。頌云。

  玄沙大剛(當機不讓父)。長慶少勇(見義不為)。南山鄨鼻死無用(擔條斷貫索)。風雲際會頭角生(時來蚯蚓作蛟龍)。果見韶陽下手弄(忍俊不禁)。下手弄(弄不出即休兩迴三度)。激電光中看變動(眨眼喪身失命)。在我也能遣能呼(少賣弄)。於彼也有擒有縱(七寸在手)。底事如今付阿誰(萬松老漢)。冷口傷人不知痛(阿耶阿耶)。

  師云。玄沙專使馳書上雪峰。峰拆開乃見三張白紙。示其僧云。會麼。僧云。不會。峰云。不見道。君子千里同風。僧迴舉似沙。沙云。山頭老和尚蹉過也不知。玄沙承嗣雪峰。尋常證父攘羊。當仁不讓。道要南山作麼。此又果毅無前。太剛之甚。長慶隨邪便道。大有人喪身失命。不解師子返擲。此真見義不為。是無勇也。風雲際會頭角生。果見韶陽下手弄。此頌雲門覿面拈出一條活蛇。不同諸師弓柸現影。能遣能呼者。俚諺有云。呼蛇即易。遣蛇即難。有擒有縱者。此頌既攛向面前復作怕勢。已能擒縱必解遣呼。天童末後道。底事如今付阿誰。冷口傷人不知痛。但凡拍頌歸於自己。拈向面前。始是作家。雪竇亦云。如今藏在乳峰前。來者一一看方便。師高聲喝云。看腳下。萬松道。雪竇貪觀腳下。不知穿過髑髏。天童冷口傷人。明人不作暗事。我當時若作雲門。以拄杖攛向雪峰懷堙C擬議不來。隨後教伊自作自受親遭一口。為什麼如此。今朝二月二。暫放龍抬頭。

第二十五則  鹽官犀扇

  示眾云。剎海無涯。不離當處。塵劫前事。盡在而今。試教伊覿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什麼處。

【舉】鹽官一日喚侍者。與我過犀牛扇子來(要且少他不得)。者云扇子破也(未舉時卻完全)。官云。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不見道破也何不領話)。者無對(扇子猶在雖有如無)。資福畫一圓相。於中書一牛字(出巧新行能做會賣)。

  師云。杭州鹽官縣。鎮國海昌院齊安禪師。本唐皇宗枝。宣宗在潛為僧。將謁師。師預知告主事。大禁雜言。止約橫事。帝住久。忽辭。師密謂曰。時至矣。無滯泥蟠。兼囑以佛法後事。武宗滅教六年。宣宗復興。師有力焉。帝將詔師歸宮供養。師化已久。帝惻愴追諡悟空禪師。師一日喚侍者。與我過犀牛扇子來。侍者道。扇子破也。也是平實父子說話。師云。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此乃全身入草養子之緣。侍者無對。卻也因邪打正。只是自不知有。投子代云。不辭拈出。恐頭角不全。萬松道。善能修補。雪竇拈云。我要不全底頭角。萬松云。乃吾家之舊物。石霜云。若還和尚即無也。萬松道。當面諱卻。雪竇拈云。犀牛兒猶在。萬松道。明眼難謾。保福云。和尚年尊別請人好。萬松道。恩多怨深。雪竇拈云。可惜勞而無功。萬松道。好心不得好報。據這一隊老漢。空說道理。扇子與牛兒。終拈掇不出。唯資福畫一圓相。於中書一牛字。扇子犀牛。斬新不動。雪竇拈云。適來為甚不拈出。其實道扇子破也。何曾動著分毫。適來不拈出。又何曾少。而今拈出也不曾添。天童賞資福拈得出用得親。標名挑請。特為煎點一上。頌云。

  扇子破索犀牛(一不做二不休)。棬攣中字有來由(強如說道理)。誰知桂轂千年魄(埋根千丈)。妙作通明一點秋(現世生苗)。

  師云。諸方謂。扇畫犀牛玩月。或云。犀角為扇。或云。以犀為柄。皆得名為犀牛扇也。鹽官當時開箇舖席。各人拈出一柄。獨資福親手新樣。脫體偏別。師嘗示眾云。隔江見資福剎竿便迴後。腳跟下好與三十棒。豈況過江來。時有僧纔出。師云。不堪共語。大抵講肆貴說到。宗門貴用到。以棬攣中字最有來由。玄沙示眾云。吾有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猶如畫月。曹溪豎拂子。猶如指月。桂轂乃月也。涅盤經世尊放月愛光。阿闍世王熱惱清涼。所以道。誰知桂轂千年魄。妙作通明一點秋。可謂大柄若在手。清風常及身。犀牛扇話。拈頌最多。要且端的不曾與鹽官相見。萬松若作侍者。見道與我過犀牛扇子來。有甚羽蒲紙竹綾絹蒱龤C信手拈來便與一柄。何者縱有千般巧。終無兩樣風。

第二十六則  仰山指雪

  示眾云。冰霜一色。雪月交光。凍殺法身。清損漁父。還堪賞玩也無。

【舉】仰山指雪師子云。還有過得此色者麼。(仰山不覺平地喫交)。雲門云。當時便與推倒(不奈舡何打破戽斗)。雪竇云。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師云。古人臨機遇物。發明空劫以前一段大事。法華經云。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說者以謂。白是眾色之本。一乘是諸乘之源。而不說白色向上更有事在。故仰山指雪師子。示眾云。還有過得此色者麼。且白是眾色之本。雪色至白。如何更有過此色者。萬松道。既稱為色。必與眼對。過白之色。唯無色者。不與眼對。雲門所以道。當時便與推倒。若便向至白無白處。認著正是墮在無色界中。雪竇所以別指出一條活路。向推倒處。卻教扶起。佛眼云。若向這塈葖飌_來。甚生次第事。萬松道。若是他宗異派。不道不得。更須知有洞上宗風正倒時便起。正起時便倒底時節。然後起倒同時。起倒不立。更買草鞋。行腳三十年不見。佛覺頌云。一色無過指示人。白銀世界媕W申。超然推倒還扶起。爭似東風煦日新。萬松道。日出後一場[忏-千+麼][忏-千+羅]。一等學人。見雲門推倒雪竇扶起。便作機鋒轉換。大用無方會。見向一色邊不得色邊會。以為宗旨血脈。已有佛覺為證。如或不信。更問天童。頌云。

  一倒一起雪庭師子(恰似箇活底)。慎於犯而懷仁。(識法者恐)。勇於為而見義(路見不平)。清光照眼似迷家(東西不辨)。明白轉身還墮位(更上一層樓)。衲僧家了無寄(且過一生)。同死同生何此何彼(刀斧斫不開)。暖信破梅兮春到寒枝(收得返魂香)。涼飆脫葉兮秋澄潦水(來撾塗毒鼓)。

  師云。雲門一倒。雪竇一起。仰山指師子。要過此色。三箇鼎足闕一不可。三玄三要盡在於茲。仰山恐人坐在明白堙C豈非慎犯懷仁也。指似於人令過此色。豈非勇為見義也。魯語曰。見義不為無勇也。雲門又恐坐在一色邊也。豈非慎犯懷仁。便與推倒。亦勇為見義也。雪竇恐人只解推倒。乃慎犯懷仁也。更能扶起。勇為見義也。不見。趙州道。老僧不在明白堙C良以清光照眼猶自迷家。明白轉身未免墮位。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而堪作什麼。本色衲僧如珠走盤。雖同死同生而不居生死。雖無彼無此而權立彼此。末後兩句。有時。太陽門下。有時。明月堂前。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朝菌蟪蛄。且道。而今是什麼時節。且隨老木同寒瘠。將逐春風入燒瘢。

第二十七則  法眼指簾

  示眾云。師多脈亂。法出姦生。無病醫病。雖以傷慈。有條攀條。何妨舉話。

【舉】法眼以手指簾(莫道不知莫道不見)。時有二僧。同去捲簾(同行不同步)。眼云。一得一失(劍下分身)。

  師云。法眼齋前上參。以手指簾。二僧同去捲簾。眼曰。一得一失。東禪齊云。上座作麼生會。有云。為伊不明旨。便去捲簾。亦有道。指者則會。不指而去者則失。恁麼會還可不可。既不許恁麼會。且問。上座阿那箇得。阿那箇失。萬松道。泥堿~土塊。此非但法眼。南泉一日謂僧曰。夜來好風。僧亦曰。夜來好風。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僧亦曰。吹折門前一株松。泉次謂一僧曰。夜來好風。僧曰。是什麼風。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僧曰。是什麼松。泉曰。一得一失。指簾話極有為人作略。二僧捲簾。在當人分上。自有兩條路子。法眼先與一印。印定更無移改。在法眼分上。明暗相參。殺活機。大人境界普賢知。諸方皆以離得失忘是非為上。法眼走入是非海堭o失坑中。作活計。蓋無得失人。可以定天下之得失。萬松恁麼。提唱也有得有失。諸人恁麼。上來也有得有失。唯深明利害之端者。可以較其損益。孫箇喚做現成公案。不勞再勘。為伊不能倒斷。不免天童引惹詞訟。頌云。

  松直棘曲鶴長鳧短(不得動著)。羲皇世人俱忘治亂(葫蘆提鏨得肥)。其安也潛龍在淵(佛眼覷不見)。其逸也翔鳥脫絆(斫頭望不及)。無何祖禰西來(上梁不正)。堻\得失相半(下柱參差)。蓬隨風而轉空(業識茫茫無本可據)。舡截流而到岸(順水張帆難逢快便)。箇中靈利衲僧(罵街醉漢誰敢承頭)。看取清涼手段(我這堣]有只是罕遇其人)。

  師云。古人不得已。強名本分事。松直。棘曲。鵠白。烏玄。本出楞嚴經。天童點化鶴長鳧短。莊子云。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俗諺云。要不悶依本分。豈直羲皇世人俱忘治亂。孔子謂。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治亂者得失也。三祖云。得失是非一時放卻。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九四或躍在淵。秦臺記。王次仲年弱冠。變蒼頡古文為隸書。秦始皇徵之不起。上怒檻車囚之赴國。路化作鳥脫羈絆。飛至西山落二翮。今媯川縣有大翮碢。即其處也。此頌上古之風。出處行藏。各安其分。佛未出世。有多少經論公案。及至祖師西來。便有得有失。何不向未指簾時會取。隨風轉空。截流到岸。此二句點出二僧得失。天童大有功夫不易。恁麼道。若無活人手。爭能殺得人。是故又道。箇中靈利衲僧。看取清涼手段。且道。據什麼令。便得如此。待爾喫棒了。向爾道。

第二十八則  護國三[忏-千+麼]

  示眾云。不挂寸絲底人。正是裸形外道。不嚼粒米底漢。斷歸焦面鬼王。直饒聖處受生。未免竿頭險墮。還有掩羞處麼。

【舉】僧問護國。鶴立枯松時如何(步步登高易)。國云。地下底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心心放下難)僧云。滴水滴凍時如何(法身無被不禁寒)。國云。日出後一場[忏-千+麼][忏-千+羅](雪消露出死人來)僧云。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甚麼處去也(點即不到)。國云。三門頭兩箇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到即不點)。

  師云。隋州隋城山護國淨果大師。諱守澄。與二世演化大師諱知遠。同在湖南報慈。慈陞座。師問如何是真如佛性。慈曰。誰無。參退。首座問。汝適來問和尚話還會麼。師曰。不會。座曰。和尚恁麼慈悲。汝為什麼不會。真如佛性誰無。乃至四生六道悉皆具足。師曰。感謝首座為某說破。淨果在傍咬齒曰。這老漢自家無眼更瞎他人。乃召師問。首座適來說箇什麼。師曰。某當時不會得他說破。具如前舉。淨果曰。上座佛法不是這箇道理。汝若不信去問取堂頭。師上堂頭具說前解。慈亦曰。佛法不是這箇道理。師曰。適來問第三座。他亦不肯。故教來問。且望慈悲為某決破。慈曰汝去問取第三座去。師下來禮問。淨果曰。汝但問來。師便問。如何是真如佛性。淨果曰。誰有。師於言下契悟。再拜謝了。乃曰。首座或在眾。或出世。某誓願佐助。後遂相繼住持。此話諸方謂之護國三[忏-千+麼][忏-千+羅]。與保福四謾人為對。未透關者。極難奔湊。不見。僧問雲居簡禪師。孤峰獨宿時如何。居云。九間僧堂堣ㄙ蛂C誰教爾孤峰獨宿。此話雖無玄妙甚有開發。舉此一隅。三隅可見。洞山玄中銘。峰巒秀異。鶴不停機。靈木迢然。鳳無依倚。這僧卻問。鶴立孤松時如何。這僧癡坐功夫既到。將這些子本地風光。貼在額頭。逢人呈似。殊不知。孤危不立。道方高。天台教中謂之頂墮。所以護國道。地下底一場[忏-千+麼][忏-千+羅]。這僧不向孤危處作活計。又將冰枯雪老處呈上。又不知乾曝曝時。還生津潤。冷清清處。卻要溫和。所以道。日出後一場[忏-千+麼][忏-千+羅]。這僧戈中兩翻。上來兩被護國格下。既沒奈何。卻問教門興廢。疑難道。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什麼處去也。唐武宗好仙。沙汰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會昌五年八月下旬。勒令歸俗。帝服方士丹藥。性加躁急。喜怒不常。至六年三月初。纔及半年以丹毒死。宣宗即位。佛寺復增三倍之多。以神道為論。不假武宗小廢。何致宣宗大興。善神權巧之方斷非凡下可及。若以衲僧見處。法門本無興廢。善神豈有去來。所以道。三門頭兩箇一場[忏-千+麼][忏-千+羅]。萬松恁麼道。錯為人下注腳了也。又不見。僧問。心法雙忘時如何。國云。不洗面。僧云。月落寒潭時如何。國云。不洗面。僧云。光境俱忘時如何。國云。不洗面。不可總從頭注解將去也。不注解時如何。自有天童頌古。

  壯士稜稜鬢未秋(恨天不到)。男兒不憤不封侯(貪程太速)。翻思清白傳家客(已太多生)。洗耳溪頭不飲牛(末後太過)。

  師云。三祖道。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昔有二僧同行。性急者在前。呼在後者云。光陰迅速疾走上來。後僧云。大道廣闊。忙作甚麼。萬松嘗見。圓通善國師手書二頌云。光陰迅速疾走上來。路頭踏著。優缽花開。大道廣闊。忙作什麼。放開肚皮。一時包裹。此圓通善國師二頌。如這僧恁麼問護國恁麼答。各具一隻眼。天童頌中前兩句。如銳氣貪榮。後兩句如退身致仕。後漢班超家貧常傭寫書。乃投筆曰。大丈夫當效張驀傅介子立功異域。以取封侯萬里之外。焉能久事於筆硯間乎。後討西國。封定遠侯。此喻這僧三問探頭太過也。後漢楊震任荊州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欲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史記。許由隱於箕山。依山而食。就河而飲。堯讓帝位。由聞之臨河洗耳。巢父飲牛問曰。凡人洗面。公獨洗耳。由曰。聞堯請我為九州長。故洗是非。父曰。豫章之木生於高山。工人莫得。子欲避世。何不深藏。今游人間苟求名譽。行待下飲。恐污牛口。乃牽上流飲之。天童以楊震許由巢父三人。頌三[忏-千+麼][忏-千+羅]。卻被同安道濁者自濁。清者清。菩提煩惱等空平。這僧與護國放下了也。不干諸人事。各請逐便。

第二十九則  風穴鐵牛

  云眾云。遲棋鈍行。爛卻斧柯。眼轉頭迷。奪將杓柄。若也打在鬼窟堙C把定死蛇頭。還有變豹分也無。

【舉】風穴在郢州衙內。上堂云。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針劄不入)。去即印住(拽迴鼻孔)。住即印破(截斷腳跟)。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泥堿~土塊)。時有廬陂長老出問云。某甲有鐵牛之機。請師不搭印(宛有逆水之波)。穴云。慣釣鯨鯢澄巨浸。卻嗟蛙步展泥沙(引魂幡子搐氣袋)。陂佇思(已過鬼門關)。穴喝云。長老何不進語(已臨崖岸更與一推)。陂擬議(許多時節甚處去來)。穴打一拂子云。還記得話頭麼。試舉看(為人為徹殺人見血)。陂擬開口(猶自不伏燒埋)。穴又打一拂子(仍少三十棒)。牧主云。佛法與王法一般(不會做官看傍州例)。穴云。見箇什麼(卻好與一拂子)。牧云。當斷不斷返招其亂(自罵自招)。穴便下座(得意濃時正好休)。

  師云。無盡居士。舉。臨際辭溈山。仰山侍其傍。溈曰。此人他日法道如何。仰曰。他日法道大行吳越。遇風即止。又問其嗣之者何人。仰曰。年代深遠未可言耳。溈固問之曰。吾亦欲知。仰云。經不云乎。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居士曰。吾以此知。風穴仰山之後身也。穴初參雪峰五年。一日請益臨濟會下兩堂上座舉頭相顧各下一喝。僧舉問際。未審具賓主眼否。際曰。雖然如是。賓主歷然。雪峰敘與巖頭欽山。進途而值臨濟已逝不及參。則曰。汝欲會當問取他子孫。穴舉似南院顒。院云。雪峰古佛也。師後住汝州風穴山廣慧禪院。五代離亂。郢州牧主請師衙內住夏。一日牧主請陞座。示眾云。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不同石人木馬玄唱玄提。直下如鐵牛。無爾近傍處。爾纔去鉤迴。纔住打教百雜碎。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可謂鉤頭有餌。盧陂長老亦是際下兒孫。便拈轉他話頭。置問不妨奇特。道某甲有鐵牛之機。請師不搭印。其奈風穴據令而行。便道。慣釣鯨鯢澄巨浸。卻嗟蛙步展泥沙。鯨鯢橫海大魚也。莊子任公子五十犗為餌。曾得此魚。蛙步展泥沙。有說。漢武帝時有暴利長。渥洼水傍見群野馬。中有奇者來飲水。因作土人。持勒絆于傍。習以為常。以人代之。收得其馬。欲神異其馬。謂從水出。遂傳為龍種。穴謂馬出清水反偃展泥沙中。此說迂迴風穴眾吼集。明作蛙步。不見。雪竇頌犀牛扇話了。復云。若要清風再振。頭角重生。請禪客下轉語乃云。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時有僧出云。大眾參堂去。竇喝云。拋鉤釣鯤鯨釣得箇蝦蟆。以此兩句對風穴上下兩句。蛙字無疑也。陂佇思。問話呈機。要與風穴相見。而忽遭點。要別尋出長投。至爾施呈槍法。一t檐打倒也。此不解奪機行令賓主互換之過也。牧主久參風穴。不無見處道。佛法與王法一般。風穴收得安南。又憂塞北。便問牧主道。見箇什麼。這堳K好。與盧陂雪屈。卻只道。當斷不斷反招其亂也。不妨說到。風穴為伊是俗官。飲氣吞聲便下座。二尊宿一龍一蛇。做剛做柔。篁鼓臨際宗風。更著天童斷和。頌云。

  鐵牛之機(哮吼也未)。印住印破(鉤錐在手)。透出毘盧頂[寧+頁]行(將上不足)。卻來化佛舌頭坐(匹下有餘)。風穴當衡(世情看冷暖)。盧陂負墮(人面逐高低)。棒頭喝下(豈容分說)。電光石火(不待消停)。歷歷分明珠在盤(不撥自轉)。眨起眉毛還蹉過(和聲便打)。

  師云。鐵牛之機。印住印破。閩王遣使送朱記到。保福上堂曰。去則印住。住則印破。僧曰。不去不住。用印奚為。保福打之。僧曰。恁麼則山鬼窟堨因今日也。保福默然。萬松道。可惜龍頭蛇尾。風穴若不超證無住無依大解脫門。不能透出毘盧頂[寧+頁]行也。唐肅宗問忠國師。如何是無諍三昧。國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此明法身向上非枯椿邊事。風穴先據此令。卻來佛事門中。掌莫大威權。斷不了公案。掃除凡聖情量。坐斷報化佛頭。臨際廣語云。山僧見處。坐斷報化佛頂。恁麼當衡。直饒盧陂作家亦有時負墮也。西天外道立義。不成者謂之負墮。斬頭截臂。以謝不敏。此棒頭喝下鈷鎚。電光石火機變。皆暫時光境。慎勿以定奪得失決斷勝負。如珠走盤。貶眼蹉過也。師以拂子擊禪床云。了

第三十則  大隨劫火

  云眾云。絕諸對待。坐斷兩頭。打破疑團。那消一句。長安不離寸步。太山只重三斤。且道。據甚麼令。敢恁麼道。

【舉】僧問大隨。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愁人莫向愁人說)。隨云。壞(早是那堪)。僧云。恁麼則隨他去也(目前可驗)。隨云。隨他去(下坡不走更與一推)。僧問龍濟。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同病相憂)。濟云。不壞(打破契頭捩轉鼻孔)。僧云。為甚不壞(又恁麼來)。濟云。為同大千(生鐵鑄成)。

  師云。益州大隨法真禪師。或云福州西院。亦曰長慶。大安之子。百丈大智之孫。參見六十餘員尊宿。在溈山會中。作火頭。溈問。子在此數年。不解致箇問頭。隨云。教某甲問箇甚即得。山云。爾不解問道如何是佛。隨以手掩溈山口。山云。爾以後有片瓦蓋頭。覓箇掃地人也無。後於棚口路。煎茶接待往來三年。開山住大隨。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此問本出仁王護國經。斑足王信外道羅陀語。取千王頭。淫祀塚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冀延國祚。普明王請一日假。依七佛法齋百法師。第一法師為王說偈。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此偈凡三十二句。王赴死轉為諸王說。斑足疑問。亦聞此偈心開悟解。以國付弟出家得忍。據教中說。三千大千世界同一成壞。漢武帝鑿昆明池。得灰問東方朔。朔曰。請問西域道人。至後漢明帝。摩騰竺法蘭來。問之曰劫灰也。雲庵問講師。火災起時世間虛空。許多灰燼將置何處。罕有答者。止觀。羅漢如炭。辟支如灰。菩薩如餘少灰。佛如劫火無炭無灰。此問這箇壞不壞。佛果道。這僧元來不知話頭落處。且道。這箇是甚麼。隨云。壞。此語反常合道。極難咬嚼。僧云。恁麼則隨他去也。這僧也好笑。不知執鞭墜鐙多少時也。隨云。隨他去。萬松道。僧隨大隨去。大隨隨僧去。雪竇與脩山主同時。未見脩山主答。後段不壞為同大千話。單頌大隨話云。劫火光中立問端。衲僧猶滯兩重關。這句人多錯會道。大隨道壞是一重關。脩山主道不壞。是兩重也。爾不看前話。單頌大隨。雪竇未見脩山主語錄。但以問頭這箇壞不壞已是兩重關也。可憐一句隨他語。萬里區區獨往還。此頌這僧不會大隨語直往舒州。問投子。子云。西川有古佛出世。汝速迴彼。僧迴隨已化。唐僧景遵題云。了然無別法。唯道印南能。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雪竇用此聯意。道頌後一聯也。寒蛩鳴砌葉。靜夜禮龕燈。吟罷孤窗月。徘徊恨不勝。天童頌古。更添脩山主話道不壞為同大千。有本道。為他不同大千。這話最好看。道同也得。不同也得。將錯就錯無可不可。脩山主又云。壞也礙塞殺人。不壞也礙塞殺人。萬松道。大隨道壞。也有出身處。脩山主道不壞。也有出身處。不是一向無意度。不可一向情識會。不見。江西志徹禪師。問六祖涅盤經中常無常義。祖曰。無常者佛性也。有常者善惡一切諸法分別心也。徹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生疑惑。祖曰。佛性若常。更說甚善惡諸法。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則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處。吾說常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也。今時初心。見大隨道壞隨他去。未免熒惑。傍參六祖。可以無疑也。況大隨百丈親孫。脩山主地藏嫡子。超情離見。曲為今時。雪竇當時只頌一半。天童今日始得完全。頌云。

  壞不壞(佛手揀不出)。隨他去也大千界(沒量大人語脈娷鄎o)。句堣F無鉤鎖機(粘牙帶齒亦不少)。腳頭多被葛藤礙(誰教爾生枝引蔓)。會不會(心忙手急)。分明底事丁寧曬(是盲者過非日月咎)。知心拈出勿商量(牙人見販子)。輸我當行相買賣(堂屋堻c揚州)。

  師云。雪竇頌這僧問這箇壞不壞。道衲僧猶滯兩重關。天童頌首言壞不壞。其意不同。雙舉二僧問端。雙收二師答處。一時拈向面前。唯隨他去也。大千界就大隨語。出二師鉤線。點二僧趁塊。雲居示眾云。言語如鉆。如挾。如鉤。如鎖。須教相續不斷始得。今頌二師答處。直捷便與不涉廉纖。爭奈諸方已被葛藤絆倒也。真點胸嘗客南昌漳江寺政禪師席下。一日摳衣露脛緩步而過。政怪問之。真曰。前廊後架皆是葛藤。真恐絆倒耳。政為大笑。天童道。我恁麼分明頌出。爾會那不會。若是久參上士如當行買賣不索商量。萬松今日只諕得離家。

第三十一則  雲門露柱

  示眾云。向上一機。鶴沖霄漢。當陽一路。鷂過新羅。直饒眼似流星。未免口如匾檐。且道是何宗旨。

【舉】雲門垂語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落七落八了也)。眾無語(卻與露柱同參)。自代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張翁喫酒李翁醉)。

  師云。本錄雲門問僧。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僧無語。門云。爾問我與爾道。僧遂問。門云。一條絛三十文。僧云。如何是一條絛三十文。門云。打與。代前語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唐宋開府璟。善羯鼓歌。有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借用。如觀世音菩薩將錢來買餬餅。放下手元來卻是饅頭。全似睦州機鋒。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豈容詮注話會。天童能向詮注不及處詮注。話會不到處話會。頌云。

  一道神光(上柱天下柱地)。初不覆藏(淨裸裸赤灑灑)。超見緣也是而無是(烈火焰中休眨眼)。出情量也當而無當(劍輪鋒外莫迴頭)。巖華之粉兮蜂房成蜜(神通廣大)。野草之滋兮麝臍作香(變化無方)。隨類三尺一丈六(主山高。案山低。拄杖長。拂子短)。明明觸處露堂堂(拶破面門無處迴避)。

  師云。雲門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又道。虛空包不盡。大地載不起。楞嚴此見及緣。皆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肇公般若無知論云。夫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故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也。此頌明依一經一論。暗指超情離見人境交參。古佛既與露柱相交。自然南山起雲。北山下雨。蜂採花而成蜜。麝食草而作香。高低嶽瀆共轉根本法輪。大小鱗毛普現色身三昧。劬尸羅長者睹三尺而無盡。無邊身菩薩窮上界而有餘。無一時不現。無一處不遍故云。明明觸處露堂堂。師復云。還見麼瞎。

第三十二則  仰山心境

  示眾云。海為龍世界。隱顯優游。天是鶴家鄉。飛鳴自在。為甚麼困魚止濼。鈍鳥棲蘆。還有計利害處麼。

【舉】仰山問僧。甚處人(閉門刷會)。僧云。幽州人(公驗明白)。山云。汝思彼中麼(恰待忘了)。僧云。常思(熟處難忘)。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元來更立能所)。彼中山河大地。樓臺殿閣。人畜等物。反思思底心。還有許多般麼(仁者自生分別)。僧云。某甲到這媮`不見有(猶有這箇)。山云。信位即是。人位未是(庭前殘雪日輪消。室內紅塵遣誰掃)。僧云。和尚莫別有指示否(便恁麼來)。山云。別有別無。即不中(射透兩重關)。據汝見處。只得一玄(已有舡中月)。得坐披衣向後自看(更添帆上風)。

  師云。仰山昔嘗問僧甚處來。僧云。幽州來。仰云。我恰要幽州信。幽州米作麼價。僧云。某來時無端穿市中過。踏折他橋梁。仰便休。仰山小釋迦。接人非止一路。此箇公案正是學人入門之勢。下手得力處。山問幽州僧。汝還思彼中麼。當時被他道不思。又作麼生。仰山必然別有長處。僧卻云。常思。實語當懺悔。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境則千差。能思底心有多番麼。雲門曾道。仰山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果然僧也靈利。道。某甲到這媮`不見有。今時人萬一不到這境界。若到即點胸擔板。不知途路之樂終不到家。仰山曾行山下路來。故別指一條活路。仰山昔年僧堂前三昧次。夜半不見山河大地寺宇人物以至己身。全同空界。明晨舉似大溈。溈曰。我在百丈時得此境。乃是融通妄想銷明之功。汝向後說法有人過者。無有是處。萬松道。非仰山不證。非溈山不識。楞嚴經云。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此又見溈仰父子妙契佛心也。仰山一日呈解云。若教某自看。到這媯L圓位。亦無可斷。溈曰。據汝見處猶是法在。亦未離心境。仰曰。既無圓位。何處更有心境。溈曰。適來汝作恁麼解是否。仰云是。溈云。若恁麼具足是心境法。爭得道無。仰山見這僧有這箇在。依理判斷道。信位即是。人位未是。別本云。信位即得。行位即未多。舉金剛三昧經。信位。思位。修位。行位。捨位。今言信位人位。未必全同。竹庵珪和尚道。向開口合口處。分這邊那邊。有言無言處。分信位人位。此又別一家也。溈山問仰山。寂子速道。莫入陰界。仰云。慧寂信亦不立。溈云。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云。只是慧寂更信阿誰溈云。若恁麼則是定性聲聞也。仰云。慧寂佛亦不見。清居皓昇禪師。牧牛圖至第六章云。信位漸熟。邪境覺疏。雖辨淨穢。如劍利泥。猶存鼻索。未可憑信。故白黑相半。頌曰。野牧雖云久。牽繩手漸離。行持非暗昧。進習不依隨。淨地于于樂。長鞭每每持。青山香草細。一味日充飢。至十二章。人位本空。身心無著。得失淨盡。玄玄道路。邈無分別。向上一句。擬議即墮。頌曰。妄起勞看牧。牛非人亦非。正中忘想像。向上有玄微。大海纖塵起。洪鑪片雪飛。相逢求解會。不墮汝心機。萬松道。仰山信亦不立。清居人位本空。若向二師話中。揀得出。信位人位。昭然可見。所謂退步就己萬不失一也。僧云。和尚莫別有指示否。爛泥埵釣諢C仰云。別有別無即不中。有即雪上加霜。無即死在句下。所以指一玄。教伊自看。湧泉空處為座萬行為衣。有以。坐謂安禪靜慮。衣謂衲帔蒙頭。有以。坐謂開堂陞座。衣謂法服嚴身。皆有理在。且道。向後自看。看箇什麼。問取天童。頌云。

  無外而容(大無不包)。無礙而沖(細無不入)門牆岸岸(莫探頭好)。關鎖重重(不消彈指)。酒常酣而臥客(喚醒來打)。飯雖飽而穨農(一坑埋卻)。突出虛空兮風搏妙翅(穿開碧落天)。踏翻滄海兮雷送游龍(驚蟄二月節)。

  師云。天童先頌返思能思底。豈有多般。雲門道。會得也目前包裹會。不得也目前包裹。此無外而容也。山河樓閣人畜等物。一多無礙。人境交參。此無礙而沖也。韶國師道。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通玄峰頂。所思境也。不是人間。能思心也。心外無法。總不見有也。滿目青山。只此一句。這僧與韶國師。相隔信位人位一玄三玄。直得。門牆岸岸。關鎖重重。卒難相見也。又頌。這僧見處。如醉客頹農。仰山指處。如妙翅游龍。法華經。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堙C其人醉臥都不覺知。逍州云。曾聞一飽忘百飢。今日山僧身便是。趙州一飽忘百飢。合受人天妙供。這僧飯飽頹農。滴水難消。明眼人辨取。梵語迦樓羅。此云妙翅鳥。搏風闢海。直取龍吞。孔子問禮於老聃。謂見老子其猶龍也。游龍雲煙出沒。非同潛蟄者。此頌人位未是。只得一玄。向後自看。教渠移身換步何也。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二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三

                侍者離知錄
                後學性一校
                生生道人梓

第三十三則  三聖金鱗

  示眾云。逢強即弱。遇柔即剛。兩硬相擊。必有一傷。且道。如何迴互去。

【舉】三聖問雪峰。透網金鱗未審。以何為食。(不待垂綸自上鉤)。峰云。待汝出網來。向汝道(逢人且說三分話)。聖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靈山授記也不似今日)。峰云。老僧住持事繁(腦後見腮)。

  近代長蘆了和尚。天童同參。住一千七百眾。與竹庵珪。開粥過夏。分寮入室。雪峰三聖。異世同風。大溈哲云。三聖可謂龍門萬仞慣曾作客。雪峰大似孟嘗門啟豈懼高賓。三聖置箇問頭。不妨向荊棘林中。掇出箇膠盆子。雪峰先在三十步外。看爾自沾自惹道。待汝出網來即向汝道。奇怪。正如國手下棋先見數著之前。三聖見這一段不分勝敗。別行一路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用法窟爪牙。生擒活捉。雪峰款款。只道箇老僧住持事繁。保福云。爭不足。讓有餘。雪竇云。可惜放過。好與三十棒。這棒一棒也較不得。直是罕遇作家。此二老一縱一奪。各有出身之路。高郵定和尚。有問。透網金鱗以何為食。郵云。乾屎橛。雪巖先師聞云。謝供養。此法喜禪悅不減古人。天童分上。又作麼生。頌云。

  浪級初昇。雲雷相送(恨天不到)。騰躍稜稜看大用(速禮三拜)。燒尾分明度禹門(急著眼看)。華鱗未肯淹虀甕(更有侯黑)。老成人不驚眾(妥妥帖帖穩穩當當)。慣臨大敵初無恐(受辱如榮視死如生)。泛泛端如五兩輕(遠觀不審)。堆堆何啻千鈞重(近睹分明)。高名四海復誰同(天上揀月)。介立八風吹不動(恰似不曾)。

  師云。絳州龍門山。禹鑿也。亦曰禹門。而有三級。水經云。鱣鮪出鞏穴。三月則上度龍門。得度為龍。否則點額而迴。浪級初昇。三級浪也。易文言曰。雲從龍。風從虎雲雷相送成龍也。二大士騰躍威稜。三聖如浪級初昇。雪峰如雲雷相送。三聖既度禹門。雪峰肯淹虀甕。臨際送洛浦云。臨濟門下有箇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也。向誰家虀甕淹殺也。向下正頌雪峰老僧住持事繁。兼頌三聖二問。老成人不驚眾。慣臨大敵初無恐。光武紀王尋王邑兵號百萬。進圍昆陽。光武自將作先鋒。殺數十人。諸將皆喜曰。劉將軍平日見小敵怯。今日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乍看五兩也不到。子細參詳。千斤秤上。打不動。後來雪峰門下。出零門法眼兩派。豈非源深流長耶。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也。於他本分宗師。如耳邊風過。潭柘性和尚。謂慶壽顗和尚曰。喚爾作箇爺。又作麼生。

第三十四則  風穴一塵

  示眾云。赤手空拳。千變萬化。雖是將無作有。奈何弄假像真。且道。還有基本也無。

【舉】風穴垂語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得之本有)。不立一塵家國喪亡(失之本無)。雪竇拈拄杖云(是立不立)。還有同死同生底衲僧麼(不道無只是少)。

  師云。雪竇舉拄杖。意在立塵處。頌云。野老從教不展眉。且圖家國立雄基。謀臣猛將今何在。此頌還有同死同生底衲僧麼。萬里清風只自知。野老不展眉。此話舉不全。錄中風穴上堂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安貼。於此明得。闍梨無分。全是老僧。於此不明。老僧即是闍梨。闍梨與老僧。亦能悟卻天下人。亦能迷卻天下人。要識闍梨麼。左邊一拍云。這塈Y是要識老僧麼。右邊一拍云。這塈Y是。雲門云。這塈Y易。那塈Y難。瑯琊覺云。杓卜聽虛聲。萬松道。雲門矢上加尖。瑯琊腦後拔楔。此亦一塵廢立。家國興亡也。其實中心樹子。何曾少動。雪竇於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天童兼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兩法齊行。一併拈出。頌云。

  皤然渭水起垂綸(老不歇心)。何似首陽清餓人(少不努力)。只在一塵分變態(拈起拄杖云看)。高名。勳業。兩難[王+民](放下拄杖云。雪竇猶在)。

  師云。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熊。非羆非彪非虎。霸王之輔。果獲呂尚於渭水之陽。與語大悅曰。自吾先君大公嘗云。當有聖人適周。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太公望。立為師也。伯夷叔齊孤竹君二子。讓國俱亡。武王伐紂。叩馬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平殷。天下宗周。夷齊恥之。不食周粟。採薇首陽餓死。太公伐殷宗周。家國興盛者也。夷齊讓位餓死。家國喪亡者也。賢首國師。只立一塵變態。說百門義海。高名夷齊也。勳業太公也。洛浦云。野老門前不話朝堂之事。故安貼農桑。未嘗顰蹙。何也。無用處成真用處。好因緣是惡因緣。

第三十五則  洛浦伏膺

  示眾云。迅機捷辯。折衝外道天魔。逸格超宗。曲為上根利智。忽遇箇一棒打不迴頭底漢。時如何。

【舉】洛浦參夾山。不禮拜當面而立(相逢不下馬各自有前程)。山云。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一手推一手拽)。浦云。自遠趨風。乞師一接。(探竿在手)。山云。目前無闍梨。此間無老僧(影草隨身)。浦便喝(盡筋截力)。山云。住住且莫草草匆匆(會者不忙忙者不會)雲月是同。溪山各異(斜街暗巷生客頭迷)。截斷天下人舌頭。即不無(只見錐頭利)。爭教無舌人解語(不見鑿頭方)。浦無語(長蛇陣前弓梢撲地)。山便打(不意夾山卻作臨際)。浦從此伏膺(藝壓當行)。

  師云。祖燈諸錄皆云。夾山未見舡子時。已出世。住潤州京口竹林。而不著嗣法師名。獨佛果擊節云。傳明初嗣石樓。即汾州石樓也。傳明即夾山諡號。灃州洛浦山元安禪師。久參臨濟。為侍者。濟嘗曰。臨濟門下一隻箭。誰敢當鋒。一日辭濟。濟問。何往。曰南方去。濟拄杖一劃云。過得這箇便去。浦乃喝。濟便打。浦作禮而去。游歷罷至夾山頂上。卓庵經一年。夾山知遣侍僧。馳書到。浦接得便坐卻。再展手索。僧無語。浦便打云。歸去舉似和尚。僧迴舉之。山云。這僧看書三日內必來。不看書不可救也。浦三日後來。不禮拜當面而立。山云。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各負撥草瞻風眼。浦見夾山遣遣卻是留。既來豈可空迴。又見門庭峻硬各不相下。便軟計就他道。自遠趨風乞師一接。山別有一副鑪[韋+(備-人)]道。目前無闍梨。此間無老僧。山知久參必行臨濟正令。然後別用超宗越格鉆鎚。浦果然便喝。爾且道。只這箇更別有。山云。住住且莫草草匆匆。未要著忙。雲月是同。溪山各異。一般麵草由人做造。截斷天下人舌頭。即不無。只有千尺寒松。爭教無舌人解語。更須要抽條石筍。山曾有語。論門庭施設入理深談。浦門庭施設也。山入理深談也。浦貪觀白浪失卻手橈。卒搆不上。山也好。卻將臨濟正令。為他生澀鑰匙投舊鎖。浦家常釅醋曾喫知酸。於是伏膺。興化云。但知成佛愁甚麼眾生。萬松道。爭奈獨樹不成林。雪竇云。這僧可悲可痛。鈍滯他臨濟。萬松道。養子不及父。家門一世衰。他既雲月是同。我亦溪山各異。萬松道。南山秋色氣勢相高。說甚無舌人不解語。萬松道。猶是通事舍人。坐具劈口摵。萬松道。被他接住爛毆一頓。又作麼生。夾山是箇知方漢。必然明窗下安排。萬松道。不如還他本分草料。五祖戒云。更說道理。看便出去。萬松道。蛇蠍性靈生便毒。大陽延云。也要和尚證明。萬松道。芝蘭氣味老終香。師復云。藥山一宗實難紹舉。雲巖掃地塵埃亙天。洛浦伏膺。稱冤不已。好在無舌解語。無手行拳。直饒棒喝交馳。只得傍提一半。扶持此道。分付天童。頌云。

  搖頭擺尾赤梢鱗(口貪香餌身掛網羅)。徹底無依解轉身(今目拽在網底)。截斷舌頭饒有術(君方掃雪尋松子)。拽迴鼻孔妙通神(我已開棒得茯苓)。夜明簾外兮風月如晝(不借三光勢)。枯木巖前兮花卉常春(潛消一色功)。無舌人無舌人(鼻孔媕鹵捸^。正令全提一句親(暗堜熅謚屆^。獨步寰中明了了(真光不耀)。任從天下樂欣欣(紜紜自彼於我何為)。

  師云。洛浦辭臨濟。濟云。臨濟門下。有箇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也。徹底無依解轉身。乃濟下事。非轉位轉功全同也。臨濟廣錄云。唯有聽法無依道人。是諸佛之母。所以佛從無依生。若悟無依佛亦無得。若如是見得者。是真正見解。萬松道。若是洛浦轉身不得。如何解喝夾山。若道轉得身。為甚末後無語。試定當看。天童許他具眼有術。夾山亦不無他截斷天下人舌頭。善能據令。只爭教無舌人解語。撩天鼻孔。輕輕拽迴。佛果見夾山念咒語相似。乃著語云。那堭o這一落索來。萬松道。只這便是。夾山教無舌人解語也。佛果無這一落索也。只能截斷天下人舌頭。直饒別有轉身吐氣處。未必是無舌人語。且道。如何是此人境界。頌道。夜明簾外兮風月如晝。枯木巖前兮花卉長春。此是無舌人受用也。漢明帝起光明殿。以珠璣為簾箔。金戺玉階。晝夜長明。同安察云。枯木巖前差路多。洞山云。直須枯木上摻些花子。此頌棒頭喝下不無孤峻。得到百尺竿頭。更須進一步了。始得無古人解語也。是知。無舌人出底語。方是正令全提一句親切也。到這堬敦炙|海。獨步寰中。後來洛浦云。任從天下人樂欣欣。我獨不肯。直饒天下人。甘心被他截斷舌頭。夾山道。向上更有一竅在。如何是向上竅。無舌人解語。即向爾道。

第三十六則  馬師不安

  示眾云。離心意識參。有這箇在。出凡聖路學。已太高生。紅爐迸出鐵蒺黎。舌劍唇槍難下口。不犯鋒鋩。試請舉看。

【舉】馬大師不安(未必似維摩)。院主問。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常住事忙少得問候)。大師云。日面佛月面佛(莫是轉筋霍亂麼)。

  師云。古人病中猶為佛事。南嶽思大病障忽生。便就病作一則因緣。參云。病從業生。業從妄生。妄從心生。心本無生。病從何有。作是念已。忽然平復。萬松道。從如來禪。得安樂處。西京奉聖深禪師。有尼總持作略。病起作頌云。氣絕絕情緒。舉意無意路。瞬目尚無力常年不出戶。雖是祖師禪。大似布袋埵挩~。芙蓉楷和尚道。只此一頌自然紹得吾宗。萬松道。雖然已是太多。不妨更有事在。馬大師又不然。院主不敢直問病體增損。微取覆和尚近日尊位如何。是他不說如來禪祖師禪。只道箇日面佛月面佛。且道。他意作麼生。佛果云。如今多有人道。馬大師接院主。有般底努眼云。在這堙C左右眼是日面佛月面佛。有底道。點平胃散來。有甚麼巴鼻。壽禪師道。無一名不播如來之號。無一物不闡遮那之形。萬松道。佛名經中有此二佛名。大師意旨畢竟如何。不見道。馬駒踏殺天下人。天覺頌云。什邡駒子氣生獰。蹴踏毘盧頂上行。正患脾疼指頭痛。病來猶有巧心情。萬松道。本性難移。山河易改。此頌馬祖雖病假中。亦以本分事為人。我輩色身強健。切莫辜負馬祖怠慢天童。頌云。

  日面月面(覷著即瞎)。星流電卷(已過新羅)。鏡對像而無私(一點難謾)。珠在盤而自轉(拏捉不住)。君不見。鉆鎚前百鍊之金(瓶盆釵釧券盂盤)。刀尺下一機之絹(衾被衣冠襟領袖)。

  師云。此日面月面二佛。如星流電卷不容擬議。昔秦宮以玉為鏡。照群僚。肝膽臟腑皆現。又狐狸為人。鏡中唯現本形。此無私隱也。物類相感志。閬風浦出珠。置器中自轉。謂之走珠。此頌馬祖心如古鏡。機似走珠。不留影跡也。百鍊之金。在作家鉆鎚。一機之絹。在工巧刀尺。僧問雲巖。大保任底人與那箇。是一是二。巖云。一機之絹。是一段。是兩段。洞山代云。如人接木。此乃境與神會。智與理冥。天水同秋。君臣道合。絹得刀尺。則裁剪由人。金得鉆鎚。則鍛鍊在己。且道衲僧分上成得箇甚麼邊事。日面佛月面佛。

第三十七則  溈山業識

  示眾云。驅耕夫之牛。拽迴鼻孔。奪飢人之食。把定咽喉。還有下得毒手者麼。

【舉】溈山問仰山。忽有人。問一切眾生但有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子作麼生驗(馬是官馬不須印)。仰云。若有僧來即召云。某甲(腦後一椎不知來處)。僧迴首(頂門上去卻三魂)。乃云。是甚麼(趁爐灶熱更與一下)。待伊擬議(腳板底鑽了七魄)。向道。非唯業識茫茫。亦乃無本可據(生擒活捉)。溈云。善哉(苦口出親言)。

  師舉。僧問雲庵。華嚴論。以無明住地煩惱。便為一切諸佛不動智。理極深玄絕難曉達。庵曰。此最分明易可了解。時有童子。方掃除。呼之迴首。庵指曰。不是不動智。仰山召僧迴首。正是這箇時節。雲庵卻問。如何是汝佛性。童左右視惘然而去。庵曰。不是住地煩惱。若能了之。即今成佛。童子惘然與擬議不別。無明住地煩惱。業識茫茫亦同。雲庵仰山勘僧驗人。剋的如此。萬松見處即不然。童子與僧徹底皆不動智。雲庵仰嶠。從頭業識茫茫。若人辨得親見天童。頌云。

  一喚迴頭識我不(真白拈賊有甚難見)。依俙蘿月又成鉤(藏身露影)。千金之子纔流落(屏風雖破骨骼猶存)。漠漠窮途有許愁(小器不大量)。

  師舉。百丈上堂。眾方集。以拄杖一時打下。復召大眾。眾迴首。丈云。是甚麼。諸方目為百丈下堂句。也好參詳。王荊公曰。我得雪峰一句語。作宰相。人固請益。公曰。這老子常向人道是甚麼。此一句頌召僧迴首。并是甚麼。識我不者。不字甫鳩切。弗也。意問識我也無。仰山用無義手。打不防家。這僧若石火光中瞥地。可謂鬧市媄悃天子也。忽若擬議不來。則依俙蘿月又成鉤也。黃蘗上堂眾方集。以拄杖一時打下。復召大眾。眾迴首。蘗云。月似彎弓少雨多風。頌意用此。石室善道。與仰山玩月。仰問。月尖時圓相甚麼處去。圓時尖相又甚麼處去。室云。尖時圓相隱。圓時尖相在。雲巖云。尖時圓相在。圓時尖相無。道吾云。尖時亦不尖。圓時亦不圓。成鉤尖相也。駱賓王詩。既能圓似鏡。何用曲如鉤。華嚴宗名祕密隱顯俱成門。又教中說十地菩薩見性。如隔羅穀觀月。若作羅月亦可。然李白詩。有蘿月挂朝鏡。松風鳴夜絃。蘿字義長。天童以朦朧新月。隱映煙蘿。雖不圓明。已露圭角。頌出這僧半明半暗。若存若亡處。萬松大似鹽鐵判官。良以天童。深細針線。若不絲頭不斷。難成織錦之文。密師伯與洞山行。次見白兔過。密曰。俊哉。山曰。作麼生。密云。如白衣拜相。山云。老老大大作這箇語話。密云。爾又作麼生。山云。積代簪纓暫時落薄。司馬相如上林賦。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阮籍常坐以柴車。逢窮途輒慟哭而迴。萬松道。若能就路還家。便得轉身歸父。不見道。一念迴光便同本得。既然如是。為甚麼。諸佛不動智。到一切眾生分上。喚作業識茫茫。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第三十八則  臨濟真人

  示眾云。以賊為子。認奴作郎。破木杓豈是先祖髑髏。驢鞍橋亦非阿爺下頷。裂土分茅時如何辨主。

【舉】臨濟示眾云。有一無位真人(安基定腳了也)。常向汝等面門出入(背後底聾)。初心未證據者看看(還具眼麼)。時有僧問。如何是無位真人(還解語麼)。濟下禪床擒住(爾更諱)。這僧擬議(鈍滯他真人)。濟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乾屎橛(大似持缽不得)。

  師舉。臨濟廣語道。五蘊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髮許間隔。何不識取。心法無形。通貫十方。既言通貫十方。不止在五蘊身田面門出入。初心未證據者看看。萬松道。無位真人。看眾僧。眾僧看真人。時有僧問。如何是無位真人。諸方喚作和聲送事。爭奈騎驢者。不見坐下。濟下禪床擒住。且道。真人在那頭。好與一掌。這僧擬議。真人不在。可惜許。濟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乾屎橛。當面諱卻。雪峰云。臨濟大似白拈賊。萬松道。敗也。雪竇云。夫善竊者鬼神莫知。既被雪峰覷破。臨濟不是好手。復召大眾。雪竇今日換爾諸人眼睛了也。爾若不信。各自歸寮舍。摸索看。萬松道。雪竇和眉毛失卻。要解賊手中作賊。問取天童始得。頌云。

  迷悟相返(不隔絲毫)。妙傳而簡(已犯風煙)。春坼百花兮一吹(放去較危)。力迴九牛兮一挽(收來太速)。無奈泥沙撥不開(我眼本正)。分明塞斷甘泉眼(因師故邪)。忽然突出肆橫流(掀倒禪床怪不得)。師復云。險(擲下拄杖云放過一著)。

  師云。圓覺云。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其實方本不移。悟時亦只依舊。宗鏡云。從來迷悟似迷。今日悟迷非悟。此真妙傳而簡。惠而不費。薦得則亦肉團。便是無位真人。不薦則真人依舊面門出入。這僧也有。只是拈不出。用不行。卻與真人。作奴傳言。送語問消問息。勞他臨濟降尊就卑覿體全用。這僧既措手不及。臨濟亦抽身不顧。見得匙抄不上。便道。無位真人是甚乾屎橛。此能放能收。呼得聚。喝得散。終不繫綴死在句下與人胸次作病。天台云。吹一吹即世界成。喝一喝即世界壞。更道。當吹時便喝。當喝時便吹。列子公儀子以力聞。周宣王備禮聘之。既至。懦夫也。王問。卿力何如。對曰。臣能折春蟲之股。堪秋蟬之翼。王作色曰。吾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猶憾其弱。爾如是而以力聞何也。對曰。臣之名不以負其力者。以能用其力者也。此頌臨濟收放力用。法眼開井。被沙塞卻泉眼。問僧。泉眼不通沙塞。道眼不通。被甚麼物礙。僧無對。自代云。被眼礙。且道。是這僧塞斷泉眼。臨濟塞斷泉眼。忽然突出時如何。師拈拄杖下座。大眾一時走散。

第三十九則  趙州洗缽

  示眾云。飯來張口。睡來合眼。洗面處拾得鼻孔兜鞋時。摸著腳跟。那時蹉卻話頭。把火夜深別覓。如何得相應去。

【舉】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叢林於爾亦不惡)。州云。喫粥了也未(渾金璞玉)。僧云。喫了(久慣衲僧不如上座)。州云。洗缽盂去(不得左猜)。

  師云。直鉤釣龍。已是不快。漆桶離鉤三寸。已輪舡子夾山占斷。不道時人無分。大都貪餌吞鉤。看。他趙州亦不拗折釣竿。亦不蹋翻舡子。石橋上閑坐。略彴邊度時。自有上岸來入手底。本錄中。有其僧因此契悟。可謂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趙州任公。得志於前。更看。天童鳴桹於後頌云。

  粥罷令教洗缽盂(快便難逢)。豁然心地自相符(非但今日)。而今參飽叢林客(依舊喫粥了洗缽盂去)。且道。其間有悟無(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師舉。靈雲見桃花悟道。呈頌於溈山。山云。從緣入者永無退失。玄沙聞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雲聞云。和尚徹也未。沙云。恁麼始得。天童頌這僧契悟心地相符。這僧乍入叢林。稱大悟大徹。飽叢林禪客。且道。有悟無悟。此謂之徵問。雪竇云。本無迷悟數如麻。獨許靈雲是作家。玄沙道未徹。雪竇獨許作家。徐六擔板。各見一邊。且道。洗缽盂。僧有悟也無。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

第四十則  雲門白黑

  示眾云。機輪轉處。智眼猶迷。寶鑑開時。纖塵不度。開拳不落地。應物善知時。兩刃相逢時如何迴互。

【舉】雲門問乾峰。請師答話(空頭沒頂堙^。峰云。到老僧也未(早箇答汝了也)。門云。恁麼別某甲在遲也(讓則有餘)。峰云。恁麼那恁麼那(切忌恁麼會)。門云。將謂侯白。更有侯黑(好手手中無好手)。

  師云。彌闌王問那先尊者。我將申問。師能答否。先云。請王致問。王曰。我已問竟。先云。我已答竟。王曰。師何所答。先云。王何所問。王曰。我無所問。先云。我無所答。此猶可尋究。雲門問處。如晴空激電。乾峰答處。如旱地奔雷。及乎雙放雙收。卻見有頭有尾。此所以非衲僧不知。非作家不見。天童和尚深入此門。頌云。

  弦筈相啣(高低普應)網珠相對(左右逢原)。發百中而箭箭不虛(對揚有準)。攝眾景而光光無礙(獨耀無私)。得言句之總持(出語成章)。住游戲之三昧(舉動合拍)。妙其間也宛轉偏圓(如珠走盤)。必如是也縱橫自在(看取令行時)。

  師云。失在弦上。不可不發。此頌雲門問處機鋒不可觸。網珠相對。此頌乾峰答處賓主交參問在答處。答在問處。百發百中。頌雲門某甲在遲。智覺道。如人射地無有不中之理。交光相羅。事事無礙。頌乾峰恁麼那。華嚴疏。帝釋殿貫珠成網。光影互現。重重無盡。此頌公案大意。不必句句配屬膠柱調絃也。雲門道。將謂侯白。更有侯黑。隋朝有侯白字君素。滑稽辯給之士也。大將軍楊素見知。撰旌異記。人神報應甚詳。亦可尚也。唐朝有李白。能詩。後有李赤效之。甚不類也。人傳為笑。今言侯黑。亦其類也。有本云。我早侯白。伊更侯黑。言更甚也。總持有三。多字一字無字。總持一切法門。三昧正定也。天童偏圓猶事理。也觀國師云。理圓。言偏。言生。理喪。天台止觀云。圓伊三點。非如點水之縱。亦非列火之橫。又豎窮三際名高。橫遍十方名廣。故法華云。其車高廣。天童傍通教海。洞貫義天。雲門乾峰。立無字碑。天童歌詠入無言詩。可謂。楊脩見幼婦。一覽便知妙。

第四十一則  洛浦臨終

  示眾云。有時忠誠。扣已苦屈難申。有時殃及。向人承當不下。臨行賤折倒。末後最慇懃。淚出痛腸。更難隱諱。還有冷眼者麼。

【舉】洛浦臨終示眾云。今有一事。問爾諸人。(猶自說兵機)。這箇若是即頭上安頭(恁麼也不得)。若不是即斬頭覓活(不恁麼也不得)。時首座云。青山常舉足。白日不挑燈(語得分明出轉難)。浦云。是甚麼時節。作這箇說話(失錢遭罪)。有彥從上座。出云。去此二途。請師不問(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浦云。未在更道(詩到重吟始見功)。從云。某甲道不盡(不教人見轉風流)。浦云。我不管爾道盡道不盡(放沒底未不得不休)。從云。某甲無侍者祇對和尚(影草隨身)。至晚喚從上座。爾今日祇對甚有來由(只管習粘頭)。合體得先師道。日前無法。意在目前(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他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月落來相見)。那句是賓那句是主(切忌話作兩橛)。若揀得出。分付缽袋子(把棒喚狗)。從云。不會(正合分付)。浦云。汝合會(將成九仞之山)。從云。實不會(不進一簣之土)。浦喝云。苦哉苦哉(賺殺一舡人)。僧問。和尚尊意如何(失火處拾膚炭)。浦云。慈舟不棹清波上。劍峽徒勞放木鵝(弄巧成拙)。

  師云。洛浦臨終。婆心太切。首座盡情吐露。返責非時。彥從不出脣皮。許伊合會。直得再三撈漉。可憐一向沈埋。克賓甘罰饡飯錢。瞎驢故滅正法眼。玄覺云。且道。從上座實不會。為復怕缽袋子沾著伊。故燈錄收從。入法嗣之列。浦嘗示眾云。直須旨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則。僧問行不思議處如何。浦云。青山常舉足。白日不移輪。以斯驗之。首座從公皎然可見。洛浦分上還有人收後也無。百年之後卻有天童。頌云。

  餌雲鉤月釣清津(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年老心孤未得鱗(氣急作麼)。一曲離騷歸去後(在甚麼處)。汨羅江上獨醒人(洛浦猶在)。

  師云。古人以長虹為竿。新月為鉤。斷雲為餌。清津可以棹慈舟。劍峽先須放木鵝。杭州五雲和尚坐禪箴云。沿流劍閣無滯木鵝。蓋劍水嶮隘迅流。如二舡相觸必碎。故先斫木浮下。謂之木鵝。諸方異說難憑。莫若禪箴為良證也。年老心孤未得鱗。不知者。以謂洛浦無嗣。浦凡得一十一人。烏牙青峰等皆白眉老作。莫莫庵訥和尚詩。今古利名酒。沈醉皆豪英。憔悴澤畔者。未足為獨醒。屈原字平。仕楚懷王。為三閭大夫。靳尚所譖。貶長沙。獨行江畔。謂漁父曰。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沈汨羅江而卒。江在潭州羅縣。文選離騷經。屈原所作。洛浦臨終。彥從鈍滯。下釣未分文入手。抗衡終水米無交。還會麼。不得封侯。也是閑。

第四十二則  南陽淨瓶

  示眾云。洗缽添瓶。盡是法門佛事。般柴運水。無非妙用神通。為甚麼不解放光動地。

【舉】僧問南陽忠國師。如何是本身盧舍那(汝豈是替名)。國師云。與我過淨瓶來(莫忘了話頭)。僧將淨瓶到(莫得錯認)。國師云。卻安舊處著(重宣此義)。僧復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甚處去來)。國師云。古佛過去久矣(離此不遠)。

  師舉。石霜問道吾。如何是觸目菩提。吾喚沙彌。彌應喏。吾云。添淨瓶水著。良久卻問石霜。汝適來問甚麼。霜擬舉。吾便歸方丈。霜乃有省。道吾先用隔身句。後用拋身勢。若不傷鋒犯手。石霜有省。國師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只是知恩者少。天童所以採汲華水也。頌云。

  鳥之行空(築著磕著)。魚之在水(左使右使)。江湖相忘(這邊那邊)。雲天得志(無可不可)。擬心一絲(只在此山中)。對面千里(雲深不知處)。知恩報恩(念茲在芘)。人間幾幾(一子親得)。

  師云。鳥之行空。魚之在水。所託愈安。其生愈適。莊子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白兆通慧珪禪師道。譬如空中飛鳥。不知空是家鄉。水底游魚忘卻水。為性命。圭峰云。魚不識水。人不識風。迷不識性。悟不識空。尋常本身盧舍那。滿淨覺者。現相人中。纔起問時。忽然影現。忘恩失行。背親向疏。果能除卻靈床。始解子承父業。且道。如何是父業。拈來無不是。用處莫生疑。

第四十三則  羅山起滅

  示眾云。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若知金鐵無二。凡聖本同。果然一點。也用不著。且道。是那一點。

【舉】羅山問巖頭。起滅不停時如何(金刪與泥人揩背)。頭咄云(星落雲散)。是誰起滅(識得不為冤)。

  神州羅山道閑禪師。先問石霜。起滅不停時如何。霜云。直須寒灰枯木去。一念萬年去。函蓋相應去。純清絕點去。師不契。往問巖頭。頭喝云。是誰起滅。山於此有省。蓋巖頭只貴見地明白。石霜置枯木堂。要伊親到一迴始得。不見。瑞巖問巖頭。如何是本常理。頭云。動也。巖云。動時如何。頭云。不見本常理。巖佇思。頭云。肯即未脫根塵。不肯即永沈生死。巖亦領悟。巖頭英靈倜儻。打發學人。剋的精敏不減德山。後來出羅山法寶。冰寒於水。溈山所謂。只貴子見處。不問子行履也。羅山問處。天下人榜樣。而今初機。往往在這堙C作活計。水上捺瓜相似。伏斷煩惱。智覺道。莫與心為伴。無心心自安。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謾。伴即伴妄心。無亦無妄心。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是教爾普州人送賊。認奴作郎來。羅山問處。迷真執妄。巖頭咄處。即妄即真。若是萬松。咄了便休。真妄向上有事在。楞嚴經。阿難言。如來見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此喝如金剛王寶劍也。巖頭一喝。如踞地師子。全威大用不欺之力。龐居士云。一群六箇賊。生生欺殺人。我今識汝也。不與汝為鄰。汝若不伏我。我即到處。說教人盡識汝。使汝行路絕。爾若肯伏我。我即不分別。共汝一處住。同證無生滅。巖頭道。是誰起滅。雲巖提掃帚。這箇是第幾月同參。天童貴伊善能點化。重說偈言。頌云。

  斫斷老葛藤(轉生枝蔓)。打破狐窠窟(更吐頑涎)。豹披霧而變文(脫卻皮毛)。龍乘雷而換骨(別改軀殼)。咄(一喝萬機罷三朝兩耳聾)。起滅紛紛是何物(好客無疏伴)。

  師云。截斷話頭。鏟卻問意。照用同時。人境俱奪。巖頭有超師之作。楊子云。聖人虎別。其文炳也。君子豹別。其文蔚也。辯人狸別。其文萃也。狸變即豹。豹變即虎。南山玄豹。隱霧而變文。漢劉向列女傳曰。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抱兒而泣。姑怒以為不祥。妻曰。妾聞。南山有玄豹。隱霧而七日不食。欲以澤其衣毛。成其文章。至於犬豖。不擇食。故肥。以肥取禍。期年果被誅。任昉述異記。漢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火然。地燋黃。暴雨後得龍骨一具。羅山遭破家冤賊。陳詞過狀。巖頭招安。已後變作得力兒郎。且道。那箇是招安處。咄。起滅紛紛更是誰。

第四十四則  興陽妙翅

  示眾云。師子擊象。妙翅搏龍。飛走尚別君臣。衲僧合存賓主。且如冒犯天威底人。如何裁斷。

【舉】僧問興陽剖和尚。娑竭出海乾坤靜。覿面相呈事若何(披鱗曲鱔帶角泥魷)師云。妙翅鳥王當宇宙。箇中誰是出頭人(展翅崩騰六合雲搏風鼓蕩四溟水)。僧云。忽遇出頭時。又作麼生(許爾破膽)。陽云。似鶻捉鳩。君不覺。御樓前驗始知真(好勸不聽)。僧云。恁麼則叉手當胸退身三步(更待第二鎚)。陽云。須彌座下烏龜子。莫待重教點額痕(再犯不容)。

  師云。郢州興陽山清剖禪師。嗣大陽明安。凡一十五人。皆先下世。後因浮山圓鑒。得投子青和尚。陽乃十五之一。青公之兄也。這僧問處。如牢度差與舍利弗。創給孤獨園。時鬥勝。差現獰龍。欲傷弗。弗現妙翅鳥擭裂食之。龍亦鱗蟲之長。奈何妙翅唯龍為食。娑竭梵語此云海也。平原君。趙勝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家起重樓。臨民家。民有躄者。美人笑之。躄者請美人之首。君諾而不行。賓客去半。君斬囚人代之。賓固不至。遂臬美人首。懸御樓前驗其真也。周歲賓集。此洞上家風不貴棒喝親行。要假傍來通信。這僧罪不重科。方能迴互。還知麼。蒲鞭示恥尤難犯。畫地為牢不忍欺。官法如爐心似鐵。天童從此費鉆鎚。頌云。

  絲綸降(聽聖旨)。號令分(有違者斬)。寰中天子(君臨萬國)。塞外將軍(獨鎮一方)。不待雷驚出蟄(五更侵早起)。那知風遏行雲(已有夜行人)機底聯綿兮。自有金針玉線(難謾具眼)。印前恢廓兮。元無鳥篆蟲文(字義炳然)。

  師云。敕遍天下。王不流行。禮記緇衣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也。娑竭出海。妙翅當權。號令既分。君臣定位。馮唐曰。上古王者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韋昭曰。此郭門之閫也。雷驚出蟄。頌此僧探頭太過。不待驚蟄二月節。早起龍頭。不知浮雲將隨龍而行。而為妙翅威風。遏絕不覺頭撞也。有謂不因僧話墮。爭顯興陽機鋒者。不待那知四字。極不穩順。機底聯綿。此非機鋒之機。謂錦機之下。必有巧婦針線。雪巖先師嘗舉。穴細金針。纔露鼻。芒長玉線。妙投關。此乃洞上血脈。非其中人。不易知也。當印不當風。如印印空不彰文彩。蒼頡仰觀奎宿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文。後自蝌蚪為二篆。周宣主太史籀造大篆。秦相李斯造小篆。今之印篆。號曰方填。且道。興陽還刻劃也無。皓玉本無瑕。雕丈喪君德。

第四十五則  覺經四節

  示眾云。現成公案。只據現今。本分家風。不圖分外。若也強生節目。枉費工夫。盡是與混沌。畫眉缽盂安柄。如何得平穩去。

【舉】圓覺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不)。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不)。

  師云。圭峰科此一段。謂之妄心頓證。又名忘心入覺。萬松下四箇不字。謂不起不滅不知不辨。此四八三十二字。諸方皆為病。此處為藥。且諸方病者。不起妄念。豈非焦芽敗種。不滅妄心。豈非養病喪軀。不假了知。豈非暫時不在如同死人。不辨真實。豈非顢頇佛性籠桶真如。且道。如何是四藥。須是天童修合將來。頌云。

  巍巍堂堂(更窮須道鄒搜字)。磊磊落落(撩天鼻孔)。鬧處刺頭。(床窄先臥)。穩處下腳(粥稀後坐)。腳下線斷我自由(信步過滄洲)。鼻端泥盡君休斲(彼此著便)莫動著(已是蹺手亂下)。千年故紙中合藥(大有神效)。

  師云。黃蘗初參百丈。丈云。巍巍堂堂。來為何事。蘗云。巍巍堂堂不為別事。巍堂磊落。皆大丈夫相。干戈叢裡橫身直過。荊棘林中擺手便行。腳跟下無五色線。舌頭上無十字關。鼻端無泥痕。眼中無金屑。豈不是安樂快活底漢。試將天童莫道著三字。換萬松四箇不字。便見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德山道。一大藏教。是拭不淨故紙。為已了者恐透牛皮也。千年故紙中合藥者。為未了者不妨遮眼也。慈覺道。圓覺楞嚴甯陘w伴。況世尊入滅至庚辰歲。已二千一百七十年。豈但千年故紙。仙傳葛由能刻木羊。騎羊上綏山。後遇浮丘公。曰。若不腳 下線斷。爾也不得自由。暗合永嘉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雖然如是。猶欠作云何梵在。

第四十六則  德山學畢

  示眾云。萬里無寸草。淨地迷人。八方無片雲。晴空賺汝。雖是以楔去楔。不妨拈空挂空。腦後一槌。別看方便。

【舉】德山圓明大師。示眾云。及盡去也。(有這箇在)。直得三世諸佛口掛壁上(留取喫被)。猶有一人呵呵大笑(且道是誰)。若識此人(是何面目)。參學事畢(與碗茶喫)。

  師云。鼎州德山第九世圓明大師。諱緣密。雲門嗣中唯師傳嗣最廣。師創三句。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今傳為雲門三句者。檢討不審也。一日示眾云。及盡去也。直得三世諸佛口掛壁上。此言廣長舌相話會不及。猶有一人呵呵大笑。且道。是何人笑箇甚麼。若識得此人。參學事畢。是真箇更有事在。投子青和尚拈云。藏盡楚天月。猶存漢地星。萬松道。車也去了。藉甚油缸。此可與竿頭進步者道。寶峰照和尚道。直須如大死底人死了更死。僧云。莫是死中卻活麼。師云。爾且死莫活。爾但喫飯堳璁菪h屙屎。爾飯也未喫。早問屙屎作麼。此乃貴大休大歇親到自證。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也。只如行不得處作麼生說。問取天童。頌云。

  收(向甚處著)。把斷襟喉(正好轉身吐氣也)。風磨雲拭(纖塵必去)。水冷天秋(打成一片)。錦鱗莫謂無滋味(腥羶不少)。釣盡滄浪月一鉤(不犯清波意自殊)。

  師云。圓明示眾不消。天童下箇收字。和圓明。盛在布袋堣]。思大云。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度。此水洩不通。凡聖路絕也。正恁麼時。盡空法界。如一面古鏡用壞劫毘嵐風。磨瑩成劫金藏雲揩拭。水天一色。雲月交光。皆取純清絕點邊事。這堥必H而無味。如月鉤雲餌。魚龍無可吞噉成湯祝網從君意。呂望垂鉤信我緣。不見道。山田脫粟飯野菜。淡黃虀。喫則從君喫。不喫任東西。

第四十七則  趙州柏樹

  示眾云。庭前柏樹。竿上風幡。如一華說無邊春。如一滴說大海水。間生古佛。迥出常流。不落言思。若為話會。

【舉】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多羅閑管)。州云。庭前柏樹子(焦塼打著連底凍)。

  師舉。趙州一日。上堂云。此事的的沒量大人。出這堣ㄠo。老僧到溈山。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溈云。與我將床子來。若是宗師。須以本分事接人始得。僧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云。庭前柏樹子。僧云。和尚莫將境示人。師云。不將境示人。僧云。然則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庭前柏樹子。楊州城東光孝寺。慧覺禪師。到法眼處。眼問。近難何處。覺曰。趙州。眼曰。承聞趙州有柏樹子話是否。覺曰。無。眼曰。往來皆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庭前柏樹子。上座何得道無。覺曰。先師實無此語。和尚莫謗先師好。諸方名為覺鐵嘴。勝默和尚。必須教人先過此話淘汰知見。嘗曰。三玄五位。盡在其中。真如方禪師悟此話。直入方丈。見瑯琊廣照覺禪師。照問。汝作麼生會。如曰。夜來床薦煖。一覺到天明。廣照可之。真如悟得此話最好。天童頌得此話亦不惡。頌云。

  岸眉橫雪(喫鹽多如喫米)。河目含秋(一點難謾)。海口鼓浪(有句非宗旨)。航舌駕流(無言絕聖凡)。撥亂之手(也是柏樹)。太平之籌(也是柏樹)。老趙州老趙州(為甚不應)。攪攪叢林卒未休(天童第二)。徒費工夫也造車合轍(將來使用恰好)。本無伎倆也塞壑填溝(買盡風流不著錢)。

  師云。七百甲子。經事多矣。所以岸眉橫雪。古人以眉目為巖電。天童用河眸海口故事。成四句偈。如見活趙州指柏樹子相似。眉如蘆花岸。眼如秋水碧。古句野水淨於僧眼碧。遠山濃似佛頭青。海口鼓浪。航舌駕流。浪即能覆航。航即能駕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故次之。以撥亂之手。太平之籌。州嘗云。有時將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時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此話本與人決疑。而今多少人疑著。趙州豈欲攪叢林哉。人見趙州答話應聲便對。如不假功用。唯天童知八十行腳。三歲孩童勝如我。我從他學。此乃閑時造下。忙時用著。不是苦辛人。不知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道。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恁麼看來塞壑填溝底事。又作麼生。如今拋擲西湖堙C下載清風付與誰。

第四十八則  摩經不二

  示眾云。妙用無方。有下手不得處。辯才無礙。有開口不得時。龍牙如無手人行拳。夾山教無舌人解語。半路抽身底是甚麼人。

【舉】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問處第幾)。文殊師利曰(好與劈口築)。如我意者(醞造將來)。於一切法。(更嫌少)。無言無說(把火照看)。無示無識(有也來)。離諸問答(面皮厚多少)。是為入不二法門(如何是)。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我等各自說已(能說快說)。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一遞一刮不賭惡發)。維摩默然(甚麼處去也)。

  師云。梵語維摩詰。此云無垢稱。亦曰淨名。妻名金姬。子名善思。女名月上。僧問雲居簡和尚。維摩是金粟如來。為甚麼卻預釋迦會下聽法。居云。他不爭人我。廣本維摩經。三萬二千菩薩。各說不二法門。今唯三十二菩薩。末後文殊無卓錐之地。維摩錐也無。保福展云。文殊也似掩耳偷鈴。力盡烏江。維摩一默。未出化門。萬松道。人出是非難。又云。大小維摩。被文殊一坐。至今起不得。萬松道。要起有甚難便掌。瑯琊覺云。文殊恁麼讚善也是。杓卜聽虛聲。維摩默然。爾等諸人。不得鑽龜打瓦。萬松道。杜撰不少。唯雪竇於文殊問罷處。不言默然良久據座。直云維摩道甚麼。復云。勘破了也。萬松道。不解作鬼。白日現身。天依懷頌。維摩不默不良久。據坐商量成過咎。至今諸方見呈似此事。猶曰良久云。有僧問一師。錄中多云良久者。良久乃何人也。答云。良久乃梁八之弟也。傳者以為笑。天依後兩句。忒曬峭拔。道吹毛匣塈N光生。外道天魔皆斬首。萬松道。暗度神鋒。不覺痛痒。白雲端頌云。一箇兩箇百千萬。屈指尋文數不辦。暫時留在暗窗前。明日與君重計算。萬松道。有甚閑功夫。天童頌馬祖藏頭白海頭黑話。末後道。堂堂坐斷舌頭路。應笑毘耶老古錐。今日維摩來也。不管面譽。頌云。

  曼殊問疾老毘耶(仁義道中)。不二門開看作家(衲僧分上)[王+民]表粹中誰賞鑒(大辯若訥)。忘前失後莫咨嗟(大智若愚)。區區投璞兮楚庭臏士(獻直得曲)。璨璨報珠兮隋城斷蛇(夜光投人鮮不按劍)。休點破(幸自完全)。絕玼瑕(一任指點)。俗氣渾無卻較些(相上觀人失之多矣)。

  師云。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梵音楚夏也。此云妙吉祥。毘耶離廣嚴城名。肇公涅盤無名論。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斯皆理為神御故口。以之默。豈曰無辯。辯所不能言也。燕[王+民]次玉者。今涿郡靠水石也。亦名奪玉石。維摩外雖似訥。其不言之辯。精粹其中。言其石隱玉也。忘前失後者。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云。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無盡燈末。未詳法嗣中。有開封府夷門山廣智禪師。諱本嵩。別無語緣。全舉此段。文公不知出永嘉集。謂嵩創設。因辨之於此。學者知之。此箇忘前失後。正是三祖信心銘。言語道斷。非去來今也。韓子卞和於荊山崑岡谷得璞。獻楚厲王。王曰。石也遣刖一足。及武王即位又獻之。又刖一足。至文王立。和抱璞哭於荊山之下。王召問。和曰。不怨刖足。而怨真玉以為凡石。忠事以為慢事。王使剖石乃真玉也。文王歎曰。哀哉二先君。易刖人足。難剖於石。今果是璧乃國寶也。史記隨侯祝元暢。因之齊。見一斷蛇將死。遂以水洗摩之。傳之神樂而去。忽一夜中庭現光。意謂有賊。遂按劍視之。乃見一蛇啣珠在地而往。知蛇感報也。維摩橫身為眾。不免禍出私門。那堪文殊點破已靈瑕玼。直饒天童道現居俗塵而無俗氣。也是掩鼻偷香。

第四十九則  洞山供真

  云眾云。描不成畫不就。普化便翻斤斗。龍牙只露半身。畢竟那人是何體段。

【舉】洞山供養雲巖真次(誰道是假)。遂舉前邈真話(一迴拈出一迴新)。有僧問。雲巖道祇這是。意旨如何(且喜不錯認)。山云。我當時幾錯會先師意(以己方人)。僧云。未審雲巖還知有也無(折草量天)。山云。若不知有。爭解恁麼道(日出連山)。若知有爭肯恁麼道(月圓當戶)。

  師云。洞山辭雲巖。山問。和尚百年後。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祇對。巖良久云。祇這是。山沈吟。巖云。價闍梨。承當這箇大事。直須子細。山亦不言便行。後因過水睹影。方始悟徹。乃作頌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山在眾。供養雲巖真。舉前邈真話了。僧問雲巖。道祇這是意旨如何。山曰。我當時幾錯會先師意。若向良久祇這是處領略。正是替名通事。所以見影知形。過水方悟。僧曰。未審雲巖知有也無。若道一向知有。是左右人。不見道。知有底人始解奉重。若道一向不知有。這埵釦Q害。有全不知有有知有了卻不知有有不知有去成知有山云若不知有。爭解恁麼道。若知有爭肯恁麼道。華嚴宗謂理圓言偏言生理喪。此乃重玄復妙。兼帶[口+十]通。不偏枯。無滲漏底血脈也。山於唐大中末。初住新豐百吉。後遷豫章高安之洞山。為第一代。因為雲巖作忌齋。僧問。師於先師處得何指示。山曰。雖在彼中。不蒙他指示。僧曰。又用設齋作麼。山曰。雖然如是。焉敢違背。僧曰。和尚發跡南泉。為甚卻與雲巖設齋。山曰。我不重先師道德佛法。只重他不為我說破。僧曰。和尚嗣先師。還肯他也無。山曰。半肯半不肯。僧曰。為甚麼不全肯。山曰。我若全肯。則辜負先師。萬松道。雲巖二十年在百丈。卻嗣藥山。洞山發跡南泉。卻嗣雲巖。一等異苗翻茂。密固靈根。得芙蓉而宗派中興。至天童而文彩方備。那箇是具文彩。頌云。

  爭解恁麼道(暗堜熅謚屆^。五更雞唱家林曉(金烏東上)。爭肯恁麼道(明中坐舌頭)。千年鶴與雲松老(玉免西沈)。寶鑑澄明驗正偏(事窮的要)。玉機轉側看兼到(交互明中暗)。門風大振兮規步綿綿(西天令嚴)。父子變通兮聲光浩浩(見過於師方堪傳授)。

  師云。洞山囑曹山云。吾於雲巖先師。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授汝。汝善護持。寶鑑澄明驗正偏。豈非雞唱家林。鶴老雲松。正偏之驗耶。鏡雖明而有背面。唯玉機轉側遞相綺。互雙明雙暗兼到之方也。易繫辭曰。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洞山父子規行矩步。至今門風大振者。源深流長之效歟。

第五十則  雪峰甚麼

  云眾云。末後一句。始到牢關。巖頭自負。上不肯於親師。下不讓於法弟。為復是強生節目。為復別有機關。

【舉】雪峰住庵時。有兩僧來禮拜(尋香逐氣)。峰見來以手托庵門。放身出云。是甚麼(此猶是拋身勢隱身勢作麼生)。僧亦云。是甚麼(果然不識)。峰低頭歸庵(莫道無語好)。僧後到巖頭(傳消寄息)。頭問。甚麼處來(不鑽不穴)。僧云。嶺南(這堿O嶺北)。頭云。曾到雪峰麼。(熟處難忘)。僧云。曾到(更諱不得)。頭云。有何言句(不醋不休)。僧舉前話(一字入公門八牛拽不出)。頭云。他道甚麼(卻好低頭便出)。僧云。他無語。低頭歸庵(恁麼則不曾到雪峰)。頭云。噫當時不向他道末後句(而今道了未)。若向伊道。天下人不奈雪老何(何不道我便是雪老)。僧至夏末。再舉前話請益(好酒醒人遲)。頭云。何不早問(貪瞌睡)。僧云。未敢容易(可曬慣叢林)。頭云。雪峰雖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索另者先窮)。要知末後句只這是(旋蒸熱賣)。

  師云。雲巖傍參道吾。雪峰傍參巖頭。君子不恥下問。今雲巖雪峰之道大行。亦退己讓人之餘慶也。而巖頭天資英邁。抑揚德山之道。天下橫行。無敢當鋒者。蓋見處洞達蘊養成就。故得如是。看他二僧。雪峰門下。箭鋒相直。也是箇行腳漢。為甚直至夏末。尚疑末後句。只為眼鈍頭迷當面蹉過。巖頭與他說出許多道理。雪峰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一法雖無異。三人乃見差。這僧與雪峰。一時道是甚麼。及至論末後句。說與也不知。豈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也。且道。這僧實不會。要放這話行。溈山哲云。大小雪峰巖頭。卻被這僧勘破。萬松道。冷眼不防。巖頭雪峰。猶可恕也。後來又點德山亦不會末後句。直是難甘。是故天童兩次頌出。頌云。

  切瑳琢磨(不因一事)。變態殽訛(不長一智)。葛陂化龍之杖(已聞過海穿雲)。陶家居蟄之梭(猶見倚牆貼壁)。同條生兮有數(世相近也)。同條死兮無多(習相遠也)。末後句只這是(且信一半)。風舟載月浮秋水(切忌垛根)。

  師云。毛詩淇奧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於周。美而作是詩也。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瑳如琢如磨。註曰。治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德山雪峰得巖頭。發明末後句。至今此話大行。切磨通變之力也。雪峰如化龍之杖。這僧如居蟄之梭。巖頭點出至今不知。所以同條死者無多也。或謂巖頭如化龍之杖。雪峰如居蟄之梭者。請細看前話。雪竇佛果以雙明雙暗。頌此話結。非飽參者不知。東漢方術傳。費長房。汝南人。嘗為市掾。遇壺公。斷青竹杖。偽為長房縊死於家。遂同入深山。學道不成。辭歸。公與竹杖。騎此至家。投葛陂。長房投杖於陂。化龍而去。又晉陶侃少時。漁於雷澤。網得一梭。掛壁。後聞雷電。化為龍而去。雪峰如杖。這僧如梭。巖頭如風舟載月。萬松似箇甚麼。鞏縣茶瓶。

第五十一則  法眼舡陸

  示眾云。世法堮帖o多少人。佛法堸g卻多少人。忽然打成一片。還著得迷悟也無。

【舉】法眼問覺上座。舡來陸來(大似有兩般)。覺云。舡來(深談實相善說法要)。眼云。舡在甚麼處(恐怕不實)。覺云。舡在河堙]果然有下落)。覺退後。眼卻問傍僧云。爾道適來這僧。具眼不具眼(可惜許)。

  師云。黃龍晦堂問。黃魯直正窘迫次。一人至。堂問。誰遣汝來。人云。大林葉秀才。問。有書否。人云。有。又問。書何在。人即引手背。抽衣領舉書。呈堂。堂云。學道到此人田地方可。黃有愧色。法眼問覺上座。舡來陸來。覺云。舡來。眼云。舡在甚麼處。這堣@百箇。九十九箇。呈機顯示。是他穩實平貼底人。那婸P爾干戈相待。是他道舡在河堙C磁州老師道。恰似沙地堜髜蝷K腳鏊子。更無些子不穩當處。覺退後眼卻問傍僧云。爾道。適來這僧。具眼不具眼。只這一問大曬淆訛。若道具眼。有甚奇特玄妙。若道不具眼。見甚麼破綻。試教天童定當看。

  水不洗水(絕點澄清)。金不博金(鍊做一塊)。昧毛色而得馬(不得相取)。靡絲絃而樂琴(非可聲求)。結繩畫卦有許事(法出姦生)。喪盡真淳盤古心(弄巧成拙)。

  師云。水不洗水。金不博金。佛不求佛。法不說法。此談其神駿。略其玄黃。得琴趣者。忘其絃徽。淮南子秦穆公。使伯樂舉九方堙求馬。三月而返曰。得馬在沙丘。牡而黃。及馬至則牝而驪。公謂伯樂。子所求馬者。毛色牡牝。不知敗矣。伯樂太息曰。以至於此乎。堙之所觀者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見其內而忘其外也。果千里馬。晉陶潛字淵明。不解琴蓄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曰。但得琴中趣。何勞絃上聲。易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又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畫八卦。萬松道。盤古初分天地。已成對待。結繩畫卦。轉喪真淳。釋迦未出世。祖師不西來。還有真諦俗諦世法佛法麼。舒州海會齊舉禪師。得法之後。嘗到瑯琊覺處。覺問。上座近離甚麼處。舉曰。浙江。覺曰。舡來陸來。舉曰。舡來。覺曰。舡在甚麼處。舉曰。河堙C覺曰。不涉程途。一句作麼生道。舉曰。杜撰長老如麻似粟。便下去。萬松道。行說好話。洞山初和尚問僧。甚處來。僧曰。汝州。山曰。此去多少。僧曰。七百。山曰。踏破幾緉草鞋。僧曰。三緉。山曰。甚處得錢買。僧曰。打笠子。山曰。參堂去。僧應喏。萬松道。便是手眼通身看爾不破。且道。這僧眼在甚麼處。眉毛下。

第五十二則  曹山法身

  示眾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若到比不得類難齊處。如何說向他。

【舉】曹山問德尚座。佛真法身猶若虛空(官不容針)。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私通車馬)。作麼生說箇應底道理(叉手近前云喏)。德云。如驢覷井(落花有意隨流水)。山云。道即大曬道只道得八成(欲窮千里目)。德云。和尚又如何(更上一層樓)。山云。如井覷驢(流水無心送落花)。

  師云。撫州宜黃曹山本寂禪師。或名耽章。必是賜名謚號。初離洞山。入曹溪。禮祖塔。迴吉州之吉水。眾嚮山名。遂請開法。師擬曹溪。凡隨所居立曹為號。洞山之宗至師最隆。故有曹洞之稱焉。山問德上座。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說箇應底道理。此四句讚佛。本出古本金光明經。既如虛空。如何應物。覺範贊提婆尊者道。應緣而現。不落思惟。是故缽水以針投之。德云。如驢覷井。此豈情識計校可及。非久經淘鍊具衲僧巴鼻。不許到這田地。若是小作無向上關[木+戾]子。滿口許他也。山云。道即大曬道。只道得八成。如秤稱斗量來相似。德云。和尚又如何。這一拶詞窮理盡。敢道出他驢覷井一句不得。是他款款地。只與倒過。可謂觸類而長之。此所以稱曹洞宗派之源也。天童愛此兩轉語。翻覆一時頌出。頌云。

  驢覷井(五更侵早起)。井覷驢(更有夜行人)。智容無外(天下衲僧跳不出)。淨涵有餘(萬象莫能逃影質)。肘後誰分印(天眼龍睛不可窺)。家中不蓄書(真文不醋)。機絲不掛梭頭事(花又不損)。文彩縱橫意自殊(蜜又得成)。

  師云。般若無知。靡所不知。故淨涵有餘也。晉元帝永昌元年。王敦鎮武昌。舉兵犯闕。刀協勸帝。盡誅王氏。王導帥群從。詣臺待罪。周顗將入朝。導呼之曰。伯仁以百口累汝。顗不顧。及入極論導忠誠。申救甚至。及出導尚在門。又呼之不應。乃曰。今年殺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後。尋又上表。明導無罪。導不知甚恨之。敦兵既至。乃問導。周顗可得生否。導不應。敦乃殺顗。導後料中書。見顗救已表。流涕曰。幽冥之中負此良友。叢林又有肘後符。春秋後語。趙簡子告諸子曰。吾藏肘後寶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山上。求無所得。唯襄子母卹還曰。卹已得之符矣。他人皆不可分。簡子請奏之。母卹曰。從常山上下臨代可取也。簡子曰。母卹賢矣。立為太子。雲巖示眾云。有箇人家兒子。問著無有道不得底。洞山出云。他屋埵釵h少書籍。巖云。一字也無。洞山云。得恁麼多知。巖云。日夜不曾眠。洞山又云。問一段事得也無。巖云。道得即不道。肘後誰分印。深密自得之道。他人皆不可分也。家中不蓄書。得恁多知。生而知之上。學而知之次也。這驢覷井。井覷驢。還許分割領覽分也無。還許學解傳布也無。夾山云。聞中生解。意下丹青。目下即美。久蘊成病。青山與白雲。從來不相到。機絲不掛梭頭事。文彩縱橫意自殊。嘉祥一路智者知疏。瑞草無根賢者不貴。天童末後全用夾山一聯。以明此話不落思惟。文彩自備。且道。具何三昧。便得如斯。只箇無巴鼻。諸般沒奈何。

第五十三則  黃檗[口+童]糟

  示眾云。臨機不見佛。大悟不存師。定乾坤劍沒人情。擒虎兕機忘聖解。且道。是甚麼人作略。

【舉】黃蘗示眾云。汝等諸人盡是[口+童]酒糟漢(黃蘗門下)。與麼行腳何處有今日(今既不如昔後當不如今)。還知大唐國媯L禪師麼(眼高四海)。時有僧出云。只如諸方匡徒領眾。又作麼生(黃蘗兼身在)。蘗云。不道無禪。只是無師(且救得一半)。

  師云。此話就簡。若全舉當曰。一日上堂云。汝等諸人欲何所求。仍以棒趁之。眾不散。師乃曰。汝等諸人盡是[口+童]酒糟漢。唐時愛罵人。[口+童]酒糟漢。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上問。敢問公之所讀何言耶。公曰。聖人之典。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古人糟粕矣。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扁曰。臣也以臣事觀之。臣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於其間。臣不能喻臣之子。子亦不能受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者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矣。又云。恁麼行腳取笑他人。但見八百一千人處便去。不可只圖熱鬧也。山僧行腳時。或遇草根下有箇漢。便頂上一錐看他。若知痛痒。可以布袋盛米供養。可中總似汝等如此容易。何處更有今日事也。汝等既稱行腳。亦須著些精神好。還知道大唐國媯L禪師麼。黃蘗以來。巖頭羅山愛行此令。近代佛日。北來慶壽顗公。至死無可意者。寧絕嗣無人。香山俊和尚叔祖兒孫。亦行此令。不知者喚作點胸。可中要箇不憤底出來承頭。果有一僧出云。諸方尊宿盡聚眾開化。為甚道無禪師。蘗曰。不道無禪。只是無師。溈山問仰山云。作麼生。仰云。鵝王擇乳。素非鴨類。溈云。此實難辨。五祖戒出僧語。謝和尚說得道理好。萬松道。生言孰語冷脣淡舌。石門聰云。黃蘗垂示不妨奇特。纔被布衲挨拶。失卻一隻眼。萬松道。換了那僧兩隻眼。承天宗云。五祖戒眼照四天下。萬松道。也只是一隻眼。要見黃蘗。猶未可。萬松道。果然。若要扶豎正法眼藏。須是黃蘗宗師。萬松道。錦上更添花。翠巖真云。諸方商搉便道。黃蘗坐卻這僧。萬松道。不知扶起這僧。又道。黃蘗被這僧上來。直得分析不下。萬松道。緇素轉分明。何謂也。翠巖輒生擬議。霧豹澤毛。未嘗下食。庭禽養勇。終待驚人。萬松道。後五日看。蘗又云。闍梨不見。馬大師下有八十餘人。坐道場箇箇阿轆轆地。得大師正眼者。止三兩人。唯歸宗最較些子。夫出家須知從上來事分。且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關[木+戾]子。有此眼腦。方辨得邪正宗黨。略舉至此。要見此話始末。其後尚有百十餘言。此是最初。出世示人之語。故諸方盛行。雪竇頌。佛果評唱。最詳。尚闕本錄上堂正意。天童頌出。極盡善盡美。頌云。

  岐分絲染太勞勞(知事少時煩惱少)。葉綴花聯敗祖曹(議人多處是非多)。妙握司南造化柄(一朝權在手)。水雲器具在甄陶(看取令行時)。屏割繁碎(大象不遊兔徑)。剪除氄毛(大悟不拘小節)星衡藻鑑(纖毫不昧)。玉尺金刀(度量深明)。黃蘗老察秋毫(謾他一星不得)。坐斷春風不放高(預備不虞)。

  師云。列子說符篇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子追之。楊子曰。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既返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墨子梁惠王時。有道之人。出行見素絲染從餘色。悲之曰。人湛然同於聖體。為居惡俗。染之成累。岐分絲染太嘮嘮。敕交切鬧嘮嘮也。或作勞亦可。葉綴花聯者。達磨初祖頌云。吾本來此土。說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一花五葉。便是岐分絲染也。若大唐國媯L禪師。達摩也無出頭分。宗鏡錄司南之車。本示迷者。照膽之鏡。為鑑邪人。古今注。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作大霧。迷於四方。帝在車以指指南而示。士卒擒蚩尤而斬之。遂號指南車。甄陶。陳留風俗記。舜陶甄河濱。其後為氏。今姓甄。音真也。此玄鑪陶乎群象。智海總乎萬流也。屏割繁碎。剪除氄毛。去岐分之差路。剪綴葉之旁枝。斗為衡星。以運平四時也。藻鑑文明之鑑也。秤所以定輕重。鑑可以辨妍媸。玉尺。拾遺記。禹遊龍門。八神探玉簡。以授之。長尺二寸可以度量天地。金刀。古有金錯刀錢金刃書。此頌黃蘗品第諸方。秤尺在手。更兼聰聞蟻鬥明察秋毫。防微杜漸。坐斷春風不放高也。大聖安彝和尚竹筍詩。便好臨根下斤斧。免教節外更生枝。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三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四

                侍者離知錄
                後學性一校
                生生道人梓

第五十四則  雲巖大悲

  示眾云。八面欞櫳。十方通暢。一切處放光動地。一切時妙用神通。且道。如何發現。

【舉】雲巖問道吾。大悲菩薩用許多手眼作麼(爾恁麼問圖個甚麼)。吾云。如人夜間背手摸枕子(一上神通不同小小)。巖云。我會也(且莫詐明頭)。吾云。汝作麼生會(果然放不過)。巖云。遍身是手眼(無空缺處)。吾云。道即大曬道即得八成(某甲舌頭短)。巖云。師兄作麼生(理長即就)。吾云。通身是手眼(無隔礙處)。

  師云。李翱問鵝湖。大悲用千手眼作麼。湖云。今上用公作麼。昔有無目山人。貨卜。雨過泥。途著鮮白鞋入市。人問。山人失明。如何泥不污鞋。山人舉拄杖云。拄杖頭上有眼。以山人為證。夜間摸枕子。手上有眼。喫飯時舌上有眼。聽語識人耳中有眼。蘇子瞻與聾人說話。寫字而已。復笑云。我與彼皆異人也。我以手為口。彼以眼為耳。佛說六根互用。信乎不疑。無盡居士潞州紫巖大悲殿記。舉大悲經楞嚴經。最為詳細。嘗見一說。大悲昔為妙善公主。乃天人為宣律師說。然三十二應。百億化身。亦隨見不同。各據其說也。天覺曰。千手者示引迷接物之多也。千眼者示放光照暗之廣也。苟無眾生無塵勞。則一指不存。而況千萬臂乎。一瞬不具。而況千萬目乎。遍身通身。何必不必。似有淺深。實無損益。雲居示眾曰。老僧二十年前住三峰庵時。興化來曰。權借一問以為影草時如何。老僧當時機思遲鈍道不得。為伊致得箇問頭。奇特不敢辜他。當時伊曰。想庵主答這話不得。不如禮拜了退。而今思量當時不消道箇何必。萬松道。若教容易得。後有化主到興化處。化問。山中和尚住三峰庵時。老僧曾問伊話祇對不得。而今道得也未。化主舉前話了。化曰。雲居二十年只道得箇何必。興化即不然。爭如道箇不必。萬松道。鬥兔角之短長。三聖云。雲居二十年道得。猶較他興化半月程。萬松道。競空花之濃淡。僧問覺範。如諸老宿所示有同異否。範云。佛令訥鈍比丘誦苕帚。一日大悟得大辯才。於此當見先德為物之心。天童分上又作麼生。頌云。

  一竅虛通(豎窮三際)。八面櫺櫳(橫遍十方)。無象無私春入律(應時納祐)。不留不礙月行空(任運落前溪)。清淨寶目功德臂(顧前盻後拈東掇西)。遍身何似通身是(分疏不下)。現前手眼顯全機(賊臟已露)。大用縱橫何忌諱(無可不可)。

  師云。天童道。由一竅虛通。便得八面櫺櫳也。且如柳塘花塢暖日和風。春在何處。作何形段。然能應物乘時不留不礙。如月當天任運而轉。知。通身遍身。背手摸枕底是甚麼人。傀儡棚中。必有抽牽線索者。楞嚴說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八萬四千姥陀羅臂。八萬四千爍迦羅首。興化墮馬折臂頌云。大悲菩薩有千手。大丈夫兒誰不有。且道。那箇是通身底手眼。師以手擘眼云。貓。

第五十五則  雪峰飯頭

  示眾云。冰寒於水。青出於藍。見過於師。方堪傳授。養子不及父。家門一世衰。且道。奪父之機者是甚麼人。

【舉】雪峰在德山作飯頭(少不努力)。一日飯遲。德山托缽至法堂(老不歇心)。峰云。這老漢鐘未鳴鼓未響。托缽向甚麼處去(教得孩兒會罵娘)。山便歸方丈(盡在不言中)。峰舉似巖頭(家返宅亂)。頭云。大小德山不會末後句(父為子隱直在其中)。山聞令侍者喚巖頭問。汝不肯老僧那(潑油救火)。巖遂啟其意(人間私語天聞若雷)。山乃休去(果然不會)。至明日陞堂果與尋常不同(隨風倒柁)。巖撫掌笑云。且喜老漢會末後句(家醜外揚)。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鼻孔為甚在我手堙^。

  師云。雪峰低頭歸庵。德山便歸方丈。最好參詳。巖頭密啟其意。爾且道。道甚麼。德山又休去。可謂。相逢不拈出。舉意便知有。山至來日上堂。果與尋常不同。也是將錯就錯。頭下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切忌。蓋覆將來雖然如是。也只得三年。德山果三年遷逝。天覺頌。鐘鼓聲沈捧缽迴。巖頭一拶語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萬松道。知爾被底穿。曾共同床臥。明招代德山云。咄咄。沒處去。沒處去。萬松道。鼻孔在他人手堙C雪竇云。曾聞說箇獨眼龍。元來只具一隻眼。殊不知。德山是箇無齒大蟲。若不是巖頭識破。爭得明日與作日不同。諸人要會末後句麼。只許老胡知不許老胡會。半遮半掩漏逗。也不知。大溈哲云。巖頭大似高山石裂。直得百里走獸潛蹤。若非德山度量深明。爭得昨日與今日不同。萬松道。無齒大蟲。爪距尚在。魯祖凡見僧來便面壁。南泉聞云。我尋常向他道。空劫已前承當。佛未出世時會取。尚不得箇半箇。他恁麼。驢年去。若識得南泉。便見巖頭。更與天童把臂共行。頌云。

  末後句會也無(這堣ㄠo會不會打折腰)。德山父子太含胡。(外明不知媟t)。座中亦有江南客(勿謂秦無人)。莫向人前唱鷓鴣(休得也)。

  師云。末後句如此。難明峻硬若德山。穎俊如巖頭。至今分雪不出。不見道。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鄭谷詩。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天童用後兩句。不勞再舉底意也。舉著後如何。師下座便歸方丈。

第五十六則  密師白兔

  示眾云。寧可永劫沈淪。不求諸聖解脫。提婆達多。無間獄中受三禪樂。鬱頭藍弗。有頂天上墮飛狸身。且道。利害在甚麼處。

【舉】密師伯與洞山行次。見白兔子面前走過。密云。俊哉(爭奈荒草堥哄^。山云。作麼生(怪你遲也)。密云。如白衣拜相(自地昇空易)。山云。老老大大作這箇語話(幾乎放過)。密云。爾又作麼生(人無害虎心虎無傷人意)。山云。積代簪纓。暫時落薄(從空放下難)。

  師舉。洞山與潭州神山僧密禪師過水。山問。過水事作麼生。密云。不濕腳。山曰。老老大大作這箇語話。密曰。汝又作麼生。山云。腳不濕。教中有性修二門。洞上名借功明位。大抵因修而悟。從凡入聖。白衣庶民直拜冢宰。若先悟後修。從聖入凡。積代簪纓本來尊貴。雖飄零萬狀。骨骼猶存。所以道。貧子喻中明此道。獻珠偈媗蓎i羅。汝等諸人。要見二尊宿見處麼。看取天童一狀領過。頌云。

  抗力霜雪(貧則獨善一身)。平步雲霄(達則兼濟天下)。下惠出國(苦瓠連根苦)。相如過橋(甜瓜徹蒂甜)。蕭曹謀略能成漢(葵花向日)。巢許身心欲避堯(柳絮隨風)。寵辱若驚深自信(悟須實悟參須實參)。真情參跡混漁樵(未免靈龜曳尾)。

  師云。蓬蒿貪雨露。松柏耐風霜。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此隨緣不變之旨。簪纓落薄之談。有力大人堪任此事也。平步雲霄。一超直入如來地。已是太遲也。殊不知。積代簪纓本來富貴。論語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也。司馬相如字犬子。少喪父母。九歲與人牧豬。聞藺相如為卿相。改名相如。棄豬就學。豬主杖之。先生問知賢。留門外草庵。十年無書與讀。遣去。過昇仙橋。題柱曰。若不乘駟馬車。不過此橋。後造得子虛賦。將軍楊得意。夜宿殿中。誦此賦。帝曰。朕恨不與此人同時。將軍奏曰。見在蜀地。帝命往召。同乘駟馬車過橋。封侍中。蕭何曹參。成漢高祖帝業。巢父許由。避堯洗耳飲牛。老子云。寵辱若驚。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以上四雙八事。皆一句密老。一句洞山。妙哉圭峰舉喻。譬如皇族淪落微賤。習以性成。後遇薦拔。雖復本位。三端六藝。要重更改習學力用方全。雖然天童分上猶落階級。不見道。寵辱若驚深自信。真情參跡混漁樵。

第五十七則  嚴陽一物

  示眾云。弄影勞形。不識形為影本。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若非騎牛覓牛。便是以楔去楔。如何免得此過。

【舉】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猶是分外)。州云。放下著(貼體衣衫會須脫卻)。嚴云。一物不將來。放下箇甚麼(人不知已過牛不知力大)。州云。恁麼則擔取去(喚不回頭爭奈何)。

  洪州武寧縣新興嚴陽尊者。初參趙州。問一物不將來時如何。此與僧問報慈。情生智隔。相變體殊。情未生時如何。慈云隔。暮故底。道情也未生隔箇甚麼。此與一物不將來放下箇甚麼。孟八郎漢大同。州云放不下則擔取去者。言下大悟。佛果法語舉。黃龍頌云。一物不將來。兩肩擔不起(果云。明眼人難謾)。言下忽知非(退步墮深坑)。心中無限喜(如貧得寶)。毒惡既忘懷(無始宿業盡時清淨)。蛇虎為知己(異類等解)。寥寥千百年。清風猶未已(誰不景仰)。師所居常一蛇一虎手中與食。故如得果人。尊者稱之。趙州古佛與尊者。不測聖凡底人。出一言發一問。千古之下。與人為龜鏡。天童見近日師僧粗心轉盛。所以打草驚蛇。頌云。

  不防細行輸先手(黑白未分前猶是正中偏)。自覺心粗媿撞頭(虎口堣U子)。局破腰間斧柯爛(且道如今甚麼時節)。洗清凡骨共仙游(頭輕眼明)。

  師云。王介甫老。持棋隱語云。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唯其不敢先。是以無所爭。唯其無所爭。是故入於不死不生。棋乃爭先法。贏則贏箇先手。輸則輸箇頭撞。趙州於爾未下子以前。早先見數著。嚴陽只管橫飛直逴。剩占幾路。不知斧柯已爛也。王氏神仙傳。晉隆安時。信安縣王質。採薪至眩室坡。見石室四童子奕棋。與質物。如棗子。含之不飢。棋終斧柯爛於腰間。衣袂隨風。抵暮還家。已數十年矣。趙州放下著。擔取去兩轉語。抽筋拔髓。換骨洗腸。便與趙州。把手共行。步虛輕舉也。有底道。清閒真道本。無事小神仙。雖然莫將無事為無事。往往事從無事生。

第五十八則  剛經輕賤

  示眾云。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返同魔說。因不收。果不入。底人。還受業報也無。

【舉】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我作糞中蟲)。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老僧最先入)。以今世人輕賤故(叢林驢騾蹴踏龍象)。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甚麼處去也)。

  師云。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圭峰科此經。為轉罪成佛。此菩提煩惱。不二。生死涅盤不二。梁昭明太子。科判此經。為能淨業障分。傅大士頌。先身有報障。今日受持經。暫被人輕賤。轉重復還輕。此正是依經解義也。後面四句便有衲僧氣息。道。若了依他起。能除遍計情。常依般若觀。何慮不圓成。前四句功德力。後四句觀行力。六祖口訣云。佛言。持經之人。合得一切人恭敬供養。為多生有重業障故。今生雖持此經。常被人輕賤。不得敬養。自以持經故。不起我人等相。不問冤親。常行恭敬。有犯不校。常修般若波羅蜜。歷劫重罪悉皆消滅。又約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後念覺心。以後念覺心。輕賤前念妄心。妄不能住。故云先世罪業即為消滅。妄念既滅罪業不成。即得菩提。此理事二解皆約觀行也。僧問雲居。承教有言。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此意如何。居云。動則應墮惡道。靜則為人輕賤。崇壽稠云。心外有法。應墮惡道。守住自己。為人輕賤。萬松道。兩箇老漢俗氣也不除。且道。天童分上又作麼生。頌云。

  綴綴功過(唯除頓覺人)。膠膠因果(并法不隨順)。鏡外狂奔演若多(腳下煙生)。杖頭擊著破灶墮(百雜碎)灶墮破(靈從何生聖從何至)來相賀(伏惟墮[忏-千+羅])。卻道。從前辜負我(何不早道)。

  師云。功即持經。過即先業。既立妄因。必招妄果。楞嚴云。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此迷真執妄也。般若觀照真也。功過因果妄也。真智現前。妄業消滅。阿耨菩提皎然本具。此正教意。衲僧分上如何。嵩嶽破灶墮和尚。山塢有廟。殿安一灶。烹宰祭祀不輟。墮領侍者入廟。以杖敲灶三下咄云。此灶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恁麼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傾墮破落。安國師號為破灶墮。須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設拜云。我本廟神久受業報。今日蒙師說無生法。脫此處生在天中。特來致謝。師曰。是汝本有。非吾強言。神再拜而沒。土瓦合成。聖從何來。無我人相。般若智也。以真智為妄業。從來辜負。今日相賀。烹宰物命極多全無福利。禪老敲三拄杖便得生天。咄。鬼怕惡人難展掌。賊憑贓物易承頭。

第五十九則  青林死蛇

  示眾云。去即留住。住即遣去。不去不住。渠無國土。何處逢渠。在在處處。且道。是甚麼物。得恁麼奇特。

【舉】僧問青林。學人徑往時如何(舉步即迂迴)。林云。死蛇當大路。勸子莫當頭(慣曾著毒)。僧云。當頭時如何(許爾大膽)。林云。喪子命根(果然)。僧云。不當頭時如何(怎只由爾)。林云。亦無迴避處(築著磕著)。僧云。正恁麼時如何(且莫著忙)。林云。卻失也(雖是死蛇解弄也活)。僧云。未審向甚麼處去也(不信搜懷)。林云。草深無覓處(頭上漫漫腳下漫漫)。僧云。和尚也須隄防始得(迴來也)。林拊掌云。一等是箇毒氣(將謂侯白更有侯黑)。

  筠州洞山第三世。師虔禪師。初從夾山來參悟本。本問。近離何處。林云。武陵。本曰。武陵法道何似此間。林云。胡地冬抽筍。本曰。別甑炊香飯。供養於此人。師乃出去。本曰。此子向後走殺天下人去在。林在洞山栽松。有劉翁者。從師求頌。師示之曰。尖尖三尺餘。鬱鬱覆荒草。不知何代人。得見此老松。翁呈悟本。本曰。賀翁之喜。此人第三世洞山也。林辭悟本。之山南府青銼山。住庵經十載。忽憶悟本遺言。乃曰。當利群蒙。豈拘於小節哉。遂至隨州。緣會眾請。住土門小青林蘭若。故號青林。嘗曰。汝等諸人。直須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方可保任。若不如是。非吾子息。僧問。學人徑往時如何。這僧大悲閣下要去中都。更誇知處直捷要路。殊不知。直下便是早太迂迴也。林以死蛇當大路拒之。這僧不顧危亡道。當頭者如何。已著毒了也。有底道。何不棒喝行令。林又何曾放過。道。喪子命根。這僧稍覺痛痒。待覓出身之路道。不當頭者如何。林云。亦無迴避處。只這青林也免不得。這僧筋舒力盡道。正恁麼時。左右無可奈何。如何即是。林曰。卻失也。活人手段。於斯乃見能遣能呼。有擒有縱分。付爾身上取摘不下。與爾拈卻便有下落。僧云。未審向甚麼處去也。林云。草深無覓處。不道無。只是不可見。這僧也怪。道和尚也隄防始得。青林將一條死蛇。招撥這僧。末後卻著腰纏腳。遂拊掌一下云。一等是箇毒氣。萬松道。熏天炙地。無盡燈云。青林樞機急峻。非獨一時之光。亦曠世為標式耳。萬松道。惱亂春風卒未休。更看。天童吹花擺柳。頌云。

  三老暗轉柁(夜壑藏舟)。孤舟夜迴頭(澄源著棹)。蘆花兩岸雪(自他玄契)。煙水一江秋(上下冥通)。風力扶帆行不棹(隨流得妙)。笛聲喚月下滄洲(任運落前溪)。

  師云。丹霞淳禪師頌。長江澄徹印蟾華。滿目清光未是家。借問漁舟何處去。夜深依舊宿蘆花。二老同頌澄源湛水尚棹孤舟。丹霞用雪竇頌玄沙和尚云。本是釣魚舡上客。偶除鬚髮著袈裟。祖佛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萬松道。將謂別有。古今詩話云。川峽呼梢翁篙手。為長年三老。杜詩云。蜀鹽吳麻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長年三老長歌堙C白晝攤錢高浪中。此事如人行舡相似。不著兩岸。不住中流。丹霞夜宿蘆花。天童信風橫管。且道。轉柁迴舟時作麼生。夜深不向蘆灣宿。迥出中間與兩頭。

第六十則  鐵磨牸牛

  示眾云。鼻孔昂藏。各具丈夫相。腳跟牢實。肯學老婆禪。透得無巴鼻機關。始見正作家手段。且道。誰是其人。

【舉】劉鐵磨到溈山(相見已了)。山云。老牸牛汝來也(撩蜂剔蠍)。磨云。來日臺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麼(氣毒煙火然)。山放身臥(半路抽身)。磨便出去(一撥便轉)。

  師云。溈山自稱水牯牛。以鐵磨為牸牛。安名賞號作家相見也。他雖是尼。久參溈山。去山十里卓庵。一日參子湖。湖問。莫是劉鐵磨否。磨云。不敢。湖云。左轉右轉。磨云。和尚莫顛倒。湖便打。看他與溈山。放則雙放。收便雙收。佛果謂之隔身句。意通而語隔。要知意句俱到麼。更看天童脫體頌出。頌云。

  百戰功成老太平(安家樂業)。優柔誰肯苦爭衡(饒人不是癡)。玉鞭金馬閑終日(雖有如無)。明月清風富一生(受用不盡)。

  師云。小僧多說佛。老將不論兵。山前麥未辨青黃。廬陵米不知價利。更論佛法誰曾夢見。東漢陳蕃傳曰。蕃能樹立風聲。抗論昏俗。而驅馳險隘之中。與刑人腐夫爭衡。二人相見不樹立風聲。不驅馳險隘。優游平易。老成圓熟。天童賞讚不盡何也。得處自然忘計較。用時全不費工夫。

第六十一則  乾峰一畫

  示眾云。曲說易會。一手分付。直說難會。十字打開。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不信試舉。看。

【舉】僧問乾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快馬不如鈍坑)。峰以拄杖一畫云。在這堙]且信一半)。僧舉。問雲門(疑則別參)。門云。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乞漢語)。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會麼會麼(恁麼解說更難理會)。

  師云。越州乾峰禪師。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此問本出楞嚴經第五。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門戶在甚麼處。若依經解此義。如來自說。與圓通張本。第六卷中。文殊方揀圓通也。若衲僧分上。天童曾道。十方無壁落。從本來元沒遮欄。四面亦無門。只這堳K是入處。所以乾峰一畫云。在這堙C不知者往往喚。作乾峰與這僧指路。不然道。與這僧畫斷更不他游。決不是這箇道理。爾不見。雲門注解得。八米九糠。黃龍南云。乾峰一期指路。曲為初機。雲門乃通其變。故使後人不倦。萬松道。曹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被陸沈。雲門久在乾峰曹山疏山。這僧謂必知乾峰用處。故求請益。若卻用乾峰針線。乃繫驢橛也。忽然拈出睦州秦時[車+度]輅鑽。只得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這僧不會乾峰意。雲門別與一條活路。大似潑油救火。鼓扇消冰。竹庵早曾點破。頌云。乾峰不用指陳。雲門休打骨董。自然東海鯉魚。築著帝釋鼻孔。竹庵更比雲門。忒曬慈悲。人越難會。不如天童於冷眼不防卻較些子。頌曰。

  入手還將死馬醫(下霹靂手用狼虎藥)。返魂香欲起君危(揭棺救死別有神方)。一期拶出通身汗(藥不瞑眩厥疾弗瘳)。方信儂家不惜眉(和頂堥S卻)。

  師云。乾峰死馬醫。醫不可。這僧已是喪身失命底人。雲門收得返魂香。能令已死者再甦。拾遺傳。漢延和元年。西胡月氏(音之)國。遣使獻香四兩。大如雀卵。色如桑椹。至始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帝取香焚之。其死未三日皆活。香氣三月不歇。香出聚窟洲人鳥山。樹如楓。香聞數里。名返魂樹。伐根玉釜煮汁黑粘。一名驚精魂。二名返生。三名振檀。四名卻死。天童小參云。十分收得返魂香。一等來撾塗毒鼓。雲門一落索。天童道。是返魂香。諸方變為塗毒鼓。直教轉身吐氣不得。把斷咽喉。塞卻鼻孔。也百體汗流一場。誌公云。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熱病得汗。雖然萬松眉毛有幾莖。

第六十二則  米胡悟否

  示眾云。達磨第一義諦。梁武頭迷。淨名不二法門。文殊口過。還有入作分也無。

【舉】米胡令僧問仰山。今時人還假悟否(還曾迷麼)。山云。悟即不無。爭奈落第二頭何(如何免得)。僧迴舉似米胡(是第幾)。胡深肯之(肯即不無爭免第二)。

  師云。京兆米禪師。一曰米七師。一曰米胡。俗舍第七美髯。因有二名。八方珠玉。嗣雪峰。今據仰山同參。嗣溈山。這僧正問。自古上賢還達真正理麼。胡曰。達。僧云。只如真正理作麼生達。此與假悟底時節不殊。胡云。當時霍光賣假銀城。與單于契書。是甚麼人做。佛果稱胡。為大善知識。名不虛傳。僧曰。某直得杜口無言。胡曰。平地教人作保。只如米胡道達。仰山道。悟即不無爭奈落第二頭何。若不假悟。又道唯人自肯乃方親。勝默和尚常謂。投子拈古。內秀俏措無賽。嘗拈此話云。然仰山恁麼道即得。還免得自己落麼。若免得。更有一人。大不肯在。若免不得。亦落第二頭。米胡雖然肯他。自己還有出身之路也無。諸人試點檢看。若點檢得出。兩人瓦解冰消。若點檢不得。且莫造次。頌云。碧岫峰頭借問人。指山窮處未安身。雖然免得重陽令。爭似靈苗不犯春。萬松道。不得春風花不開。及至花開又吹落。忠國師問紫璘供奉。佛是何義。璘曰。是覺義。國師曰。佛曾迷否。璘曰。不曾迷。國師曰。用覺作麼。璘無對。此亦本無迷悟之意也。常愛雪竇道。本無迷悟。數如麻。獨許靈雲是作家。悟即落第二頭不悟又唯人自肯。如何即是。天童自有方便。頌云。

  第二頭分悟破迷(普州人送賊)。快須撒手捨筌[四/弟](放下著)功兮未盡成駢拇(終是分外)。智也難知覺噬臍(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兔老冰盤秋露泣(戀著即不堪)。鳥寒玉樹曉風淒(坐著即不可)持來大仰辨直假(一點難謾)。痕玷全無貴白珪(切忌觸破)。

  師云。第二頭分悟破迷。明來暗謝。智起惑亡。皆是途中事。周易略例。[四/弟]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四/弟]。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然則言者象之[四/弟]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若向第二頭。道少他悟。達一迴不得。爭奈道。設有妙悟亦須吐卻。快須撒手到家更無一物。始忘[四/弟]捨筌。功夫智識。盡屬第二頭。及盡功夫。不可智知。始得少分相應。莊子外篇駢拇第八云。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注駢拇足大指。連第二指也。枝指六指也。功若不盡。如駢拇連無用之肉也。春秋。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臍。注云不及也。智不到處。智不能知。兔老圓月也。丹霞淳和尚道。水澄月滿道人愁。冰盤秋露泣。戀著即不堪也。大荒經。崑崙丘上。有琅玕玉樹。結子如珠而小也。玄中銘。靈木迢然鳳無依倚。與鶴不停機。皆不許守戀坐著也。鳥寒而凄。不欲落他根株枝葉也。詩抑篇。白珪之玷尚可磨也。玉內病曰瑕。體破也。外病曰玷。色污也。此頌。仰山貴白珪無玷。不落第二頭。如何是第一頭。大悟後方知不是。

第六十三則  趙州問死

  示眾云。三聖雪峰。春蘭秋菊。趙州投子。卞璧燕金。無星秤上兩頭平。沒底舡中。一處渡。二人相見時如何。

【舉】趙州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探竿在手)。子云。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影草隨身)。

  師云。舒州投子山大同禪師。初謁翠微無學禪師。適遇堂上經行次。而便前進接禮問。西來密意師。如何示人。微駐步顧視之。子曰。乞師指示。微曰。更要第二杓惡水那。子忽省契。拜謝而退。微曰。子無墮卻。子曰。時至根苗自生。他日偶問。如何是佛理。微曰。佛則不理。子曰。莫落空否。微曰。真空不空。因示纖頌曰。佛理何曾理。真空又不空。大同居寂住。敷演我師宗。子還本鄉桐城投子山。趙州始於桐城相見。州曰。莫是投子庵主麼。子曰。茶監錢施我一文。州先上山。子攜油瓶後至。州曰。久響投子。到來只見賣油翁。子曰。爾只見賣油翁。且不識投子。州曰。如何是投子。子提起油瓶曰。油油。子置茶筵相待。自過胡餅。與趙州。州不管。子令侍者過胡餅。州禮侍者三拜。且道。他意如何。蘇州永光真禪師。上堂云。言鋒若差。鄉關萬里。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趙州將此意問。若非投子。卒難搆副。是他便道。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此與尋常不脫皮。要白柳棒底。言意似同。就理正與趙州問頭相應。州云。我早侯白。伊更侯黑。子由是道聲集眾。奏請應讖。名寂住院。白雲端頌。死去活來牙尚露。投明須到已先行。誰家別館池溏堙C一對鴛鴦畫不成。試看天童一筆丹青。頌云。

  芥城劫石妙窮初(及盡今時始得成立)。活眼環中照廓虛(絕後重甦欺君不得)。不許夜行投曉到(已涉程途)。家音未肯付鴻魚(已是妄傳消息)。

  師云。智度論。有城四方百由旬。滿中芥子百年取一粒。芥子盡劫未盡。劫石者。梵語劫波。此云時分。樓炭經。有一大石。方四十里。百歲諸天來以羅穀衣拂。石盡劫猶未盡。窮盡此芥城劫石。此乃及盡今時。卻到空劫以前時。然後眼活也。環中者。莊子。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言循環而無窮得其環中者也。環中虛處體也。循環無窮用也。詩傳云。大曰鴻。小曰雁。西漢使謂單于曰。天子於上林射得雁。雁足有蘇武繫書。由是單于不敢欺。漢蔡伯喈女。名琰字文姬。與董嗣作妻。沿邊為理。嗣巡綽被番人虜。琰與王為妃。思鄉修書。蠟彈內繫雁頸上。雁至漢地。飲水彈落魚吞。漁人剖魚得書。知琰所在。此頌。不許夜行。投明須到。不曾家醜外揚妄通消息。雖然上覆天童。適來侍者謝傳法誨。

第六十四則  子昭承嗣

  示眾云。韶陽親見睦州。拈香於雪老。投子面承圓鑒。嗣法於大陽。珊瑚枝上玉花開。薝蔔林中金果熟。且道。如何造化來。

【舉】子昭首座問法眼。和尚開堂承嗣何人(早知今日成閑管悔不當時用好心)。眼云。地藏(恩歸有地)。昭云。太辜負長慶先師(肘膊不向外曲)。眼云。某甲不會長慶一轉語(佯打不知)。昭云。何不問(引得狼來屋寑鞳^。眼云。萬象之中獨露身意作麼生(覿面相呈)。昭乃豎起拂子(兩重公案)。眼云。此是長慶處學得底。首座分上作麼生(劈筈奪窠)。昭無語(只跳得一跳)。眼云。只如萬象之中獨露身。是撥萬象不撥萬象(卻被葫蘆倒繳藤)。昭云。不撥(話作兩橛)。眼云。兩箇(明眼難謾)。參隨左右皆云。撥萬象(轉見不堪)。眼云。萬象之中獨露身聾(兩彩一賽)。

  師云。法眼久參長慶稜。既嗣地藏。長慶下昭首座。平昔與師商搉古今。中心憤之。即領眾特詣撫州責問。師知舉眾出迎。特加禮。待賓主位。各掛拂子一枝。茶次。昭忽變色抗聲曰。長老開堂的嗣何人。師曰。地藏。昭曰。何太辜負長慶先師。某同在會下數十餘載。商量古今。曾無間隔。因何卻嗣地藏。此事不在多年。也不在久學。如一宿覺高亭簡。豈可外人評量。昭首座黨護門風。不通議論。橫生譏剝。法眼當時深愍此輩不通方者作十規論誡之。學者不可不覽。且人情之與道力。優劣天懸。故將本分事酬他道。我不會一轉因緣。是他大方之家。不辯不爭。卻將長慶會下當年曾熟論底事校證。昭以舊日相待纔與拶著。七華八裂。參隨急救。轉見不堪。可謂陣敗不禁苕(帚掃也。昭與眾[忏-千+麼][忏-千+羅]而退。眼方略與止住曰。首座殺父殺母。猶通懺悔。謗大般若。誠難懺悔。昭竟無對。自此卻參眼。發明已見。更不開堂。古人惡來善應。嗔來慈應。然後以平等佛慧而開發之。此子昭首座還嗣法眼。猶不足以酬厚德洗初心也。天童只將昭公問處法眼末後一句。頌之自然頭正尾正。頌云。

  離念見佛(草枯鷹眼疾)。破塵出經(雪盡馬蹄輕)。現成家法(不少不剩)。誰立門庭(盡從這堿y出)。月逐舟行江練淨(一多無礙去住自由)。春隨草上燒痕青(頭上薦取夾山)。撥不撥(轉必兩頭走)。聽叮嚀(事不厭細)。三徑就荒歸便得(下坡不走)。舊時松菊尚芳馨(快便難逢)。

  師云。圓覺序道。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鶩驟。華嚴經道。有一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一微塵中。一切塵亦然。有一明眼人。破塵出經卷。利濟一切人。天童引兩本大經。集成一聯頌。撥萬象者。且萬象誰萬象。獨露誰獨露。此現成公案。家法常存。誰更立門庭。開戶牖。華嚴宗。三舟玩月各逐舟。行一道澄江千里孤應。惠崇詩。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謝玄暉詩。餘霞散成綺。澄江淨如練。月逐三舟。春隨百草。三舟百草萬象也。月之與春獨露也。天童頌。見撥與不撥。大曬心粗。這堨u宜叮嚀子細。不見。子方上座。亦自長慶至。眼亦舉前話問。方亦舉拂子。眼曰。恁麼又爭得。方曰。和尚尊意如何。眼曰。喚甚麼作萬象。方曰。古人不撥萬象。眼曰。萬象之中獨露身。說甚麼撥不撥。方忽悟。法眼前話末後。道萬象之中獨露身聾。此話末後。又道萬象之中獨露身說甚麼撥不撥。可謂欲去便歸。歸便得。算來田地苦無多。昭公方公。究妙失宗。濁智流轉之過也。陶淵明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蔣詡字元卿。開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交游。此頌法眼承言會宗。開發二師之妙不失長慶之旨。如何是長慶旨萬象之中獨露身。

第六十五則  首山新婦

  示眾云。吒吒沙沙。剝剝落落。刀刀蹶蹶。漫漫汗汗。沒可咬嚼。難為近傍。且道。是甚麼話。

【舉】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可曬新鮮)。山云。新婦騎驢阿家牽(是何道理)。

  師云。汝州寶應省念禪師。蔡州人姓狄氏。參風穴。穴示眾云。昔日世尊以青蓮花目。顧視迦葉。正當恁麼時。且道。說箇甚麼。首山便下去。侍者入室請益曰。念法華為甚麼。不祇對和尚。穴云。念法華會也。次日山與真園頭(汝州廣慧真也)。同上立侍次。穴云。作麼生是世尊不說說。真曰。鵓鳩樹頭鳴。意在麻畬堙C穴云。爾作許多癡福作甚麼。何不體究言句。仍問山。爾作麼生。山云。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穴語真曰。爾何不看念法華下語。山後出世。上堂云。要得親切莫將問來。問在答處。答在問處。若將問來。老僧在汝腳底。汝若擬議則沒交涉。一日拈竹篦云。汝若喚作竹篦即觸。不喚作竹篦即背。汝諸人且喚作甚麼。葉縣省和尚掣得折作兩截。拋向階下卻云。是甚麼。山云。瞎縣便禮拜。諸方喚作背觸關。俗諺有云。顛倒顛。新婦騎驢阿家牽。佛國頌云。首山有語。古今傳。此語休云。返倒顛。新婦醉騎驢子去。時人笑殺阿家牽。不似天童頌得可喜。頌云。

  新婦騎驢阿家牽(草木不勞拈出)。體段風流得自然(描不成畫不就)。堪笑學顰鄰舍女(弄巧成拙)。向人添醜不成妍(取笑傍觀)。

  師舉。圓通秀鐵壁頌云。何勞一日三梳頭。扎得根牢即便休。大抵輸他肌骨好。不塗紅粉也風流。首山答話不用緣飾。自然婆婦體段俏措。如西施心痛。捧心而顰。更益其美。醜女學顰。更益其醜。此責口耳之學。不務妙悟者。一心也待做風流。四枝八脈傍不肯。

第六十六則  九峰頭尾

  示眾云。神通妙用底。放腳不下。忘緣絕慮底。抬腳不起。可謂。有時走殺。有時坐殺。如何得恰好去。

【舉】僧問九峰。如何是頭(高超威音之前)。峰云。開眼不覺曉(明不越戶)。僧云。如何是尾(獨步劫空之後)。峰云。不坐萬年床(穴不棲巢)。僧云。有頭無尾時如何(先行不到)。峰云。終是不貴(奴見婢殷勤)。僧云。有尾無頭時如何(末後大過)。峰云。雖飽無力(有甚麼用處)。僧云。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君臣道合上下和同)。峰云。兒孫得力室內不知(各安其分)。

  師云。筠州九峰道虔禪師。福州官懷人。姓劉氏。雖遍經法席。而受印于石霜。初住九峰。玄徒尤盛。後居洪州泐潭而終。敕諡大覺。一日僧問。如何是頭。若是道眼不通明。差別智不具。論箇頭尾先後。心懵然不知下落。峰云。開眼不覺曉。曾有僧問。人人盡言請益。未審。師將何法拯濟。峰云。汝道鉅嶽還曾乏寸土麼。僧云。恁麼則四海參尋。當為何事。峰云。演若迷頭心自狂。僧云。還有不狂者麼。峰云。有。僧云。如何是不狂者。峰云。突曉途中眼不開。這箇便是開眼。不覺曉底榜樣。僧云。如何是尾。峰云。不坐萬年床。又有僧問。如何是然燈前。峰云。勤勞不得力。僧云。如何是正然燈。峰云。頭大尾小。僧云。如何是然燈後。峰云。退位不知閑。此是不坐萬年床底榜樣也。僧云。有頭無尾時如何。峰云。終是不貴。開眼覺曉也。僧云。有尾無頭時如何。峰云。雖飽無力。退位知閑也。僧云。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峰云。兒孫得力。飽而有力也。室內不知。終是尊貴也。宗鏡錄曰。入吾宗中先須知有。然後保任。又曰。頭尾須得相稱。不可理行有闕。心口相違。若入宗鏡。理行俱圓。石霜九峰師也。示眾云。初機未搆大事。先須識取頭。其尾自至。疏山出問。如何是頭。霜曰。直須知有。疏曰。如何是尾。霜曰。盡卻今時。疏曰。有頭無尾時如何。霜曰。吐得黃金堪作甚麼。疏曰。有尾無頭時如何。霜曰。猶有依倚在。疏曰。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霜曰。渠不作箇會解。亦未許渠在。故九峰曰。諸上座古人說箇頭。也只令汝知有。說箇尾只教汝盡卻今時。有如許多不相應底事。所以教汝向這堙C屏當卻銷磨卻。令汝今日相應去成辦去。若是當人體爾。真實琣p。不可更恁麼說話也。雖然如是。須是箇人始得。且莫異口同音。快須努力珍重。萬松以九峰公案。證九峰公案。注也注了。說也說破。其餘意味分付天童。頌云。

  規圓矩方(碗兒團圞盤兒四角)。用行舍藏(升兒堸j斗兒娷遄^。鈍躓棲蘆之鳥(豈解高飛遠揚)。進退觸藩之羊(不能獨步大方)。喫人家飯(快須吐卻)。臥自家床(切忌生根)。雲騰致雨(春生夏長)。露結為霜(秋收冬藏)。玉線相投透針鼻(聯綿無間)。錦絲不斷吐梭腸(翻覆通同)。石女機停兮夜色向午(文彩縱橫意自殊)。木人路轉兮月影移央(解行不觸今時道)。

  師云。縱橫得妙。左右逢原底人。莊子所謂。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如其不然。則膠柱調絃。刻舟記劍也。寶藏論。夫進脩之由。中有萬途。困魚止泊。鈍鳥棲蘆。其二者不識於大海。不識於叢林。人趣乎小道。其義亦然。周易大壯卦。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進。無攸利。艱則吉。喫別人家飯。臥自己床。如云喫官飯放私駝。又云解將冷口喫人熱食者。難得出則為雲為雨。入則冰結霜凝。此乃乍出乍入。未是作家。直得針線貫通。毫芒綿密。機絲不掛。文彩縱橫。正當石女機停時。已早木人路轉。正當夜色向午處。已早月影移央。此末後兩句。只是一句。今時儒學文章士。謂之隔句對。萬松恁麼離堅合異。要與天童相見。諸人不得辜負九峰。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四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五

                侍者離知錄
                後學性一校
                生生道人梓

第六十七則  嚴經智慧

  示眾云。一塵含萬象。一念具三千。何況頂天立地丈夫兒。道頭知尾。靈利漢。莫自辜負已靈埋沒家寶麼。

【舉】華嚴經云。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熊翻斤斗驢舞柘枝)。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妄想執著亦不惡)。

  師云。華嚴大疏首尾。清涼大師。科此段經。名開因性。普賢行願疏。名開物性源。如何開耶。出現品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注云凡夫妄想權小執著顛倒通上二種)。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便舉一塵包含大千經卷之喻。前頌萬象之中獨露身。離念見佛破塵出經。正是此科經也。又云。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正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清涼大疏云。眾生包性德而為體。攬智海以為源。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體。達本忘情。故談斯經而為顯示。釋曰。此則兼明眾生迷真之由也。譬如福德智慧具足相貌之人。忽然夢見貧病苦身。即相變也。不見本身。即體殊也。執認云是我身。即情生也。不信自身福德端正。即智隔也。僧問報慈。情生智隔。相變體殊。情未生時如何。慈云。隔。諸方罔知出處。多以相為想。就便辨之。學者應知。仰山勘香嚴。如來禪許師兄會。祖師禪未夢見在。且道。如來禪相去多少。試將華嚴經文。參我天童頌意。頌云。

  天蓋地載(通上徹下)。成團作塊(刀斧斫不開)。周法界而無邊(十方無壁落)。析鄰虛而無內(佛眼覷不見)。及盡玄微(好事不如無)。誰分向背(無迴避處)。佛祖來償口業債(言多傷行)。問取南泉王老師(忌卻杉山)。人人只喫一莖菜(更無餘事可營為)。

  師云。巖頭道。直須向自己胸襟流出。將來與我蓋大蓋地。今言天蓋地載。何其顛倒也。蓋就人情而言之。人情皆謂天地生人。謂之三才。佛教反以人生天地。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堨敦竣@團。鍊做一塊。周法界無邊表。楞嚴經。佛告阿難。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萬松常舉。信心銘。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或有人問。世間何物最大。當曰真空。何以故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故。或有人問。世間何物最小。當曰真空。何以故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故。嗚呼三祖何人哉。出一則語。天下衲僧跳不出。僧問趙州。如何是玄中玄。州云。汝玄來多少時也。僧云。玄之久矣。州云。若不是老僧幾乎玄殺。洞山玄中銘。向道莫去。歸來背父。既周法界。打成一塊。豈勞塵外別有玄微。豈有前後向背。佛不出世。也不曾減。佛出世指示演說。也不曾添。譽海之寬。誇日之明。不足可言。並為增語。南泉杉山。普請擇蕨菜次。南泉拈起一莖曰。這箇大好供養杉山云。非但這箇。百味珍羞。他亦不顧。南泉云。雖然如是。箇箇須嘗過始得。大陽明安。上堂云。莫行心處路。莫坐無處功。有無二俱離。廓然天地空。所以南泉道。大家喫一莖菜。更覓一莖入地獄如箭射。萬松道。今日人七。

第六十八則  夾山揮劍

  示眾云。寰中天子敕。閫外將軍令。有時門頭得力。有時室內稱尊。且道。是甚麼人。

【舉】僧問夾山。撥塵見佛時如何(何必)。山云。直須揮劍。(果然)。若不揮劍漁父棲巢(坐則非佛)。僧舉。問石霜。撥塵見佛時如何(見即不撥撥即不見)。霜云渠無國土。何處逢渠(不坐即佛)。僧迴舉似夾山(往來不易)。山上堂云。門庭施設不如老僧。入理深談猶較石霜百步(各得一橛)。

  師云。潭州石霜慶諸禪師。初在溈山充米頭。方篩米次。溈曰。施主物不可拋棄。霜曰。不拋棄。溈於地拾一粒示之曰。爾道不拋棄。這箇甚處得來。師無對。溈曰。莫欺這一粒。百千粒從這一粒生。霜曰。然則這一粒。自何處生。溈大笑歸方丈。晚上堂曰。大眾米埵麻峞C後參道吾。問觸目菩提。吾喚沙彌添淨瓶水。悟如前舉。霜在道吾。兩夏而受印。會昌之厄。混跡潭州瀏陽陶家坊。朝游夕處。大中初有僧。自洞山至舉。洞山初秋夏末。兄弟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良久曰。只如萬里無寸草處。又作麼生去。霜曰。出門便是草。僧復舉似洞山。山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語。且大唐國堹鄏陷X人。囊錐始露住石霜道場。果符悟本之記。二十年海眾千餘。往往長坐不臥。屹若株杌。枯木堂名自茲立焉。僧問撥塵見佛。所問是一。夾山道。若不揮劍漁父棲巢。石霜道。渠無國土何處逢渠。萬松道。入理深談不如石霜。門庭施設猶較夾山百步。莫有兩彩一賽底麼。天童道甚。頌云。

  拂牛劍氣洗兵威(太平本是將軍致)。定亂歸功更是誰(不許將軍見太平)。一旦氛埃清四海(但盡凡情)。垂衣皇化自無為(別無聖解)。

  師云。臨濟宗風。金剛王寶劍。殺佛殺祖。夾山截斷老葛藤。打破狐窠窟。晉書。雷煥善天文。張華因望斗牛間。常有異氣。邀煥。夜登樓仰視。煥曰。僕察之久矣。寶劍之精上於天。在豫章酆城縣界。華乃薦雷。為酆城令。修獄掘基。得石匣。有雙劍。光甚艷發。送一與華。留一自佩。華被誅失劍。煥卒子為州從事。佩父劍至延平津。劍躍墮水。使人投之。見兩龍有文章。投者懼迴。說苑。武王伐紂遇雨。散宜生曰。此非妖歟。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此頌若不揮劍漁父棲巢。易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無為之化不令而行。此頌無巢可棲。渠無國土。無劍可揮。何處逢渠也。同安察禪師道。妙體本來無處所。通身那更有蹤由。萬松道。許爾親見石霜。猶較夾山百步。要見夾山麼。劍為不平離寶匣。藥因投病出金瓶。

第六十九則  南泉白牯

  示眾云。成佛作祖。嫌帶污名。戴角披毛。推居上位。所以真光不耀。大智若愚。更有箇便宜聾。佯不采底。知是阿誰。

【舉】南泉示眾云。三世諸佛不知有(只為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只為不知有)。

  師云。飛山法師戒珠。作別傳心法議。毀斥南泉曰。若願輩。不嗜學不知本。不足以語如來教。無盡燈附集依通。率易辯敘南泉初習律。次聽華嚴楞伽。入中百門觀。聞馬祖傳言外道。屢扣其旨頓獲忘筌。一日行粥。馬祖問。桶堿O甚麼。泉曰。這老漢合取口。作恁麼語話。泉臨機不讓馬祖。如此後來。卻向趙州手媕v債。泉問座主。涅盤經以何為極則。主曰。以如如為極則。泉云。喚作如如早是變也。今時沙門須向異類中行始得。趙州於僧堂前問。異則不問。如何是類。泉乃兩手托地。州以腳一踏。泉便倒地。州走入延壽寮。叫云悔悔。泉令侍者問州。悔箇甚麼。州云。悔不更與兩踏。泉上堂云。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食他國家水草。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國家水草。如今不免隨分納些子。總不見得。泉一日見浴主燒浴云。齋後請水牯牛浴。浴主去請。泉云。將得繩索來麼。州以手拽泉鼻。泉云。是即是太粗生。州問。知有底人向甚麼處去。泉云。向山前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州云。謝師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泉將順世。首座問。和尚百年後向何處去。泉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座云。某甲隨和尚去得否。泉云。汝若隨我。須銜取一莖草來。此異類話。南泉首唱。溈山和之。道吾雲巖傳授。今為曹山三墮。道吾到南泉。泉問。闍梨名甚麼。吾云。宗智。泉云。智不到處作麼生宗。吾云。切忌道著。泉云。灼然道著即頭角生。三日後與雲巖。在後架把針次。泉過乃問。前日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合作麼生行履。吾便抽身入僧堂。泉便去。巖問吾。師弟適來為甚。不祗對和尚。吾云。爾得恁麼靈利。巖不薦。卻去問泉云。適來公案。智頭陀作。麼不祗對和尚。泉云。他卻是異類中行。巖云。如何是異類中行。泉云。不見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直須向異類中行。巖亦不會。吾知巖不薦乃云。此人緣不在此。便同迴藥山。巖遂舉前話。山云。子作麼生。會他這箇時節。便迴來。巖無對。山乃大笑。巖便問。如何是異類中行。山云。吾今日困。別時來。巖云。某甲特為此事歸來。山云。且去。巖便出。吾在方丈外。聞巖不薦。不覺咬得指頭血出。卻下來問。師兄問和尚那因緣。作麼生。巖云。和尚不為某甲說。吾便低頭。二人侍立。山問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吾便珍重出去。巖遂問山。智師弟為甚麼。不祗對和尚。山云。我今日背痛。是他卻會。爾去問取。巖遂問。師弟適來為甚麼。不祗對和尚。吾云。我今日頭痛。爾去問取和尚。后雲巖遷化。遣人馳辭書至。吾覽後曰。雲巖不知有。悔當時不向伊道。然雖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玄覺云。古人恁麼道。還知有也未。雲巖當時不會。甚麼處是不會處。翠巖芝云。道吾道。雲巖不知有。悔當時不向伊道。只如恁麼道。道吾還知有也無。萬松道。雲巖為洞山之師。一派之源。再四再三。不知有此事。萬松具錄。也要與後人傍。參助一半力。豈唯雲巖不知有。翠巖芝道。道吾還知有也無。萬松道。非但道吾。翠巖還知有也未。不見。僧問長沙。為甚三世諸佛不知有。沙云。未入鹿苑時。猶較些子。僧云。狸奴白牯。為甚麼卻知有。沙云。汝爭怪得伊。萬松到此只可傍觀。大小天童讚歎有分。頌云。

  跛跛挈挈(不近休忙)尷尷毿毿(人不喜覷)。百不可取。一無所堪(開門又軟種火又濕)。默默自知田地穩(靴堸坅頭)。騰騰誰謂肚皮憨(呆媦誚l)。普周法界渾成飯(吐不出咽不下)。鼻孔纍垂信飽參(拋半撒半)。

  師云。跛挈痿羸不唧嬼貌。藥山看經次。柏巖曰。和尚休猱人得也。山卷卻經曰。日色早晚。曰。日正當午。山曰。猶有這箇文彩在。曰。某甲無亦無。山曰。汝大曬聰明。曰。某甲只如此。和尚尊意如何。山云。我跛跛挈挈。百醜千拙。且恁麼過。灌溪閑和尚頌云。抖擻多年穿破衲。尷毿一半逐雲飛。拈來搭向肩頭上。也勝時人著錦衣。百不可取。一無所堪。眾中如百拙。一世作閑人。默默自知田地穩。騰騰誰謂肚皮憨。梵志翻著襪。人皆謂是錯。寧可刺爾眼。不可隱我腳。王梵志奇人。此語大播人間。可謂皮燈毬兒內明外暗。末後句頌。飽參到爛骨董地面。眉毛眼睫上都是飯顆。一朝撐破疥肚皮。五臟心肝都吐出。

第七十則  進山問性

  示眾云。聞香象渡河底。已隨流去。知生不生性底。為生之所留。更論定前定後作筍作篾。劍去久矣。爾方刻舟。蹋轉機輪。作麼生別行一路。試請舉看。

【舉】進山主問脩山主云。明知生不生性。為甚麼。為生之所留(照故捩鼻木)。脩云。筍畢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還得麼(鼻孔在他人手堙^。進云。汝向後自悟去在(大小厭良為賤)。脩云。某甲只如此。上座意旨如何(刺頭向人懷堙^。進云。這箇是監院房。那箇是典座房(打得毬子別處去)。脩便禮拜(且作好心相待)。

  師云。襄州清溪山主洪進禪師。為地藏琛和尚第一座。時有二僧俱禮地藏。藏曰。俱錯。二僧並無語。下請益脩山主。主曰。汝自巍巍堂堂卻禮拜他人。豈不是錯。進聞之不肯曰。汝自迷暗焉可為人。脩憤然上堂頭請益。藏指廊下曰。典座入庫下去也。脩乃省過。進一日問脩曰。明知生不生性。為甚麼。為生之所留。菴提遮女。婆羅門種。舍衛城西二十餘里長提村婆私膩長者女也。因家作大會。命佛及僧。提遮故得振其嘉聲焉。文殊大士問頗有明知生不生相(前作性)。為生所留者否。女曰。有之。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者是也。脩山主答筍畢竟成竹去。而今作篾使得麼。篾竹皮束物竹索也。筍嫩無力。蒼竹有力。筍力未充。不堪作蔑。覺範觀音贊。憫我心明力不迨。時時種子發現行。如人因酒而發狂。戒飲輒復逢嘉醞。此亦言其力未充也。慚愧古人熟爛教乘。出辭吐氣。與脩多羅合。進山主要拈轉話頭。方復不許道。汝向後自悟去在。脩曰。某甲見處只如此。上座意旨如何。脩公先向四平八滿處坐定。進公遣起必然別有一條活路。遂指道。這箇是監院房。那箇是典座房。且道。明得生不生性。明不得生不生性。且道。為生所留。不為生所留。脩便禮拜。他參活句不參死句。此與典座入庫下去也。更無兩樣。諸方皆言法眼下一味平實。體中玄。請看前話。天童見此話出格奇特。所以盡情徹底頌出。頌云。

  豁落亡依(板翻繫驢橛)。高閑不羈(掣斷黃金鎖)。家邦平怗到人稀(穩處下腳)。些些力量分階級(強生節目)。蕩蕩身心絕是非(見怪不怪)。是非絕(其怪自壞)。介立大方無軌轍(太平無忌諱何處不風流)。

  師云。此頌進山主這箇是監院房。那箇是典座房。亡依倚時自然廓落。不羈縻處法爾高閑。平怗家邦幾人能到。須是無煩惱可斷。無禪道可參。十二時中除著衣喫飯是閑用心處。據進公問意。亦微有徵古驗今分階級。定力量底鉤線。然其蕩蕩身心。本絕是非也。脩公也不妨會如來禪平實商量本分說話。爭奈百丈道。依經解義三世佛冤。所以微分力量。權立階梯。道筍則嫩無力用。竹則篾引千鈞。言跡之興也。是非所以成。進公為渠鏟卻。別指生機一路。殊非開戶牖立軌轍欺誣道伴。脩公設拜以謝不敏。還識二公當家鑪[革+(備-人)]麼。入火更須精鍛鍊。上砧方耐重鉆鎚。

第七十一則  翠巖眉毛

  示眾云。含血噴人。自污其口。貪柸一世償人債。賣紙三年欠鬼錢。萬松為諸人請益。還有擔干計處也無。

【舉】翠巖夏末示眾云(猶嫌少在)。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自揚家醜)。看。翠巖眉毛在麼(不害口磣)。保福云。作賊人心虛(也是火堣H)。長慶云生也(雪上加霜)。雲門云關(攔街截巷)。

  師云。明州翠巖永明大師。諱令參。湖州人。蒙雪峰記別。大張法席。一日上堂曰。自一夏以來。為兄弟東語西話。看。翠巖眉毛在麼。諸方多道。本欲首身不覺兩重公案。更見保福道作賊人心虛。一向道背底插柴自隱口過。佛果云。人多錯會道。青天白日說無向當話。無事生事。先自說過。免得別人點檢。且喜沒交涉。長慶云生也。萬松道。依舊在眼上。雲門關字。普字號一字禪。三箇皆嗣雪峰。見當家人說無外話。見翠巖示眾奇特。故大家唱和。古人下語。不犯手勢。有座主就華嚴講下。請巖齋。巖云。山僧有箇問頭。若答得即齋。乃拈起胡餅云。還具法身麼。主云。具。巖云。恁麼則喫法身也。主無對。當講法師代云。有甚麼過。巖不肯。雲門代云。特謝和尚降重空筵。覺範謂雲門大師僧中王也。果然天童一串穿來從頭頌出。頌云。

  作賊心(臟物已露)。過人膽(傍若無人)。歷歷縱橫對機感(白拈巧偷)。保福雲門。也垂鼻欺脣(探頭太過)。翠巖長慶。也脩眉映眼(佯打不知)。杜禪和有何限(天童杜撰何似萬松)。剛道。意句一齊鏟(欲隱彌露)。埋沒自己。也飲氣吞聲(養子不及父)。帶累先宗。也面牆擔板(家門一世衰)。

  師云。雪竇道。善竊者鬼神不知。既為保福天童覷破。翠巖不是好手。殊不知。許大雲門長慶。都被翠巖用一莖眉毛。一時穿卻鼻孔。若藏頭露影。算甚太手強人。故能歷歷縱橫對機應感。保福云。作賊人心虛。雲門云關。皆衲僧鼻孔長也。千里已聞乾屎殠。三冬猶嗅爛瓜香。翠巖道眉毛在麼。長慶便道生也。乃壁上高僧一呼便應。瓶中養鵝隨聲。已出底時節。豈識情可卜度也。此所以道脩眉映眼。冷地看人。一點謾他不得。有底道。一夏葛藤上生枝引蔓。而今剪草除根。一齊鏟卻。殊不知。三十年後。此話大行去在。何必囊藏被蓋。飲氣吞聲。恁麼則面牆擔板。累及先宗也。諸方道。徐六擔板只見一邊。尚書不學牆面。疏面牆無所睹見。君不見。靈山放出白毫相。照見東方萬八千。

第七十二則  中邑獼猴

  示眾云。隔江鬥智。遯甲埋兵。覿面相持真鎗實劍。衲僧所以貴全機大用也。從慢入緊。試吐露看。

【舉】仰山問中邑。如何是佛性義(這箇座主卻堪持論)。邑云。我與爾說箇譬喻(宜假不宜真)。如室有六窗中。安一獼猴(還肯寧息麼)。外有人喚云狌狌。獼猴即應(再來不直半文)。如是六窗俱喚俱應(只要檀郎認得聲)。仰云。只如獼猴睡時。又作麼生(莫寐語)。邑乃下禪床把住云(覺來也未)。狌狌我與爾相見(何不早恁麼道)。

  師云。朗州(統要鼎州)。中邑洪恩禪師。馬祖八十餘員大善知識之一。仰山之叔祖也。仰山江陵受戒。迴往謝戒。邑見山年幼。以獼猴應六窗。說佛性義。如拍大嬭諕小孩兒。山埋兵掉鬥。忍俊不禁。禮謝畢曰。今蒙和尚譬喻。無不明了。更有一事。只如內獼猴瞌睡。外獼猴欲相見時。如何奇哉。真師子兒便露法窟爪牙。邑不覺自下禪床。執仰山手。作舞云。狌狌與爾相見了也。何不說箇比喻。雲居錫云。中邑當時。不得仰山這一句。何處有中邑也。先師與勝默師伯。二十餘歲。叢林敬畏。鄭州寶和尚。名震河洛。先師遍參往見。州云。兄弟年俊。正宜叩參。老僧當年念念。常以佛法為事。先師避席進曰。和尚而今如何也。州云。如生冤家相似。先師曰。若不得此語。幾乎枉行千里。州下禪床。握先師手曰。作家那。遂留數日。夾山謂佛日死灰堣@粒豆爆。蓋謂此也。玄覺云。若不是仰山。爭得見中邑。且道。甚麼處是仰山得見中邑處。萬松道。報恩法堂上。崇壽稠云。還有人定得此道理麼。若定不得。只是箇弄精魂腳手。佛性義在甚麼處。萬松道。向弄精魂腳手上辨取。佛鑑云。仰山放憨。中邑賣俏。俏措賣來憨癡。憨癡放來俏措。雖然獼猴睡著。其奈肚奡i惺。直饒杜絕六窗。狌狌何處不相見。諸人要見二老淆訛麼。各各面皮厚三寸。萬松道。覓箇識慚愧漢不可得。唯天童老人較些些。頌云。

  凍眠雪屋歲摧穨(蟄戶不開)。窈窕蘿門夜不開(龍無龍句)。寒槁園林看變態(幾乎死殺)。春風吹起律筒灰(喜得重甦)。

  師云。汝南先賢傳曰。時大雪積地丈餘。洛陽令躬出按行見。人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為賢。舉為孝廉。此頌中邑說喻。睡語一上。終是不惺惺。窈窕蘿門夜不開也。忽被仰山點破。中邑便全體作用。枯木重陽。春風吹起律筒灰也。蔡邕月令。截竹為管。謂之律。置之密室。以葭莩為灰。以實其端。其月氣至則飛灰而管空。陽氣生。死中活也。如中邑仰山作家相見。見了後如何不勞久立。

第七十三則  曹山孝滿

  示眾云。依草附木去。作精靈。負屈啣冤。來為鬼崇。呼之則燒錢奏馬。遣之則咒水書符。如何得家門平安去。

【舉】僧問曹山。靈衣不掛時如何(蟭蟟脫殼猶抱寒枝)。山云。曹山今日孝滿(不負平生)。僧云。孝滿後如何(寬行大步)。山云。曹山愛顛酒(有何不可)。

  師云。僧問同安威禪師。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安云。路邊神廟子。見者盡擎拳。僧云。見後如何。安云。室內無靈床。渾家不著孝。這僧問靈衣不掛時如何。洞山初道。卸了炙脂帽子。脫卻狐臭布衫。作箇脫灑衲僧。後來僧問如何是佛。答麻三斤。若到這箇時節。便會曹山今日孝滿。這僧也好。要見今日曹山行履。問孝滿後如何。山云。曹山好顛酒。覺範道。心如明鏡口如醉漢。一日僧問。清稅孤貧乞。師拯濟。山召清稅。僧應喏。山云。清源白家酒三盞。猶道未沾脣。又有僧。問金峰。金柸滿酌時如何。峰云。金峰不勝酩酊。佛果拈云。承言會宗。明機普應。則不無金峰。子細點檢。將來也太漏逗。若有人。問蔣山金柸滿酌時如何。只對他道。山僧自來天戒。又有僧問曹山。十二時中如何保任。山云。如過蠱毒之鄉。水也不得沾他一滴。曹山有時醉醉媬蘄禲C有時醒不分晝夜。為他黃糧夢斷閨閤情忘。洞山問雲居。大闡提人。殺父害母。孝養何在。居云。始成孝養。此名孝滿顛酒底人。洞山道。觸目荒林論年放曠。天童慣曾游戲其間。頌云。

  清白門庭四絕鄰(腦後見腮莫與往來)。長年關掃不容塵(設有一點無著處)。光明轉處傾殘月(否極泰生)。爻象分時卻建寅(陰慘陽舒)新滿孝(淚痕猶未罷)。便逢春(相喚打秋千)。醉步狂歌任墮巾(熟不講禮)。散髮夷猶誰管係(千自由百自在)。太平無事酒顛人(七村堻o漢快活)。

  師云。眼媯菬F。不得底太局狹生。曹山道。若是世間粗重貪嗔癡。雖難斷。卻是輕。若是無事無為淨潔。此箇重無以加也。所以洞山道。明月堂前時時九夏也。至道不可形容。古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比興連類以喻至道。報慈贊龍牙半身頌云。日出連山。月圓當戶。不是無身。不欲全露。二老皆洞山兒孫。覺範云。其家風機貴迴互。使不犯正位。語忌十成。使不墮今時。而報慈匠心獨妙語不失宗。為可貴也。此光明轉處。傾殘月。喻孝滿逢春也。周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疏。九二當據建寅建丑之間。於時地之萌芽初有出者。即是陽氣發見之義。乾卦之象其應然也。老杜飲中八仙歌。脫巾露頂王公前。與天子呼來不上舡。皆忘形忽禮。非可以涯岸檢束也。丹霞天然。一日橫臥天津橋上。留守鄭公前導喝之。師不顧問之。徐曰。我無事僧也。鄭敬異之。雪峰眾晚參。峰在中庭臥。太原孚上座云。五州管內只有這箇和尚較些子。峰便起去。此皆披襟散髮無事酒徒。曹山孝滿如何受用。四時春富貴。萬物酒風流。

第七十四則  法眼質名

  示眾云。富有萬德。蕩無纖塵。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百尺竿頭進步。十方世界全身。且道。甚麼處得來。

【舉】僧問法眼。承教有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何是無住本(合取狗口)。眼云。形興未質(莫眼華)。名起未名(畢竟喚作甚麼)。

  師云。文殊問維摩。身孰為本。答貪欲為本。問貪欲孰為本答。虛妄分別為本。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顛倒想為本。問顛倒想孰為本。答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肇公注云。心猶水也。靜則有照。動則無鑑。癡愛所濁。邪風所扇。湧溢波蕩。未始暫住。以此觀法。何往不倒。譬如臨面湧泉責己本狀者。未之有也。又云。若以心動為本。則有因相。生理極初動。更無本也。若以無法為本。則有因無生。無不因無。更無本也。又云。無住故倒想。倒想故分別。分別故貪欲。貪欲故有身。既有身也。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自茲以往。言數不能盡也。肇公以最初動念根本不覺。為無住本。傳燈清涼國師。答皇太子心要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安國師舉。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者不住色不住聲。不住迷不住悟。不住體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則是一切處。而顯一心。若住善生心則善現。若住惡生心則惡現。本心則隱沒。若無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也。六祖問荷澤。知識遠來也。大艱辛。將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其主試說看。澤曰。以無住為本。見則為主。荷澤顯宗記云。自世尊滅後。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此無住本即以本分事。名無住也。若以真妄融即。一有多種。二無兩般。法眼答處。出寶藏論。形興未質。名起未名。形名既兆。游氣亂清。雪竇拈起拄杖云。大眾拄杖。是形名雙舉。形即無形。名即無名。一等沒見識瞎漢。只認箇無形段無名姓底。便為極則。辜負法眼。違背永明。壽禪師唯心訣云。無一名不播如來之號。無一物不闡遮那之形。又有一等孤陋寡聞。不肯究理參問。只道。本來有甚。萬松道已。太多生。他云。如何免得。萬松道。本來少甚。爾但恁麼會去。因參法眼兼見天童。頌云。

  沒蹤跡(羚羊掛角)。斷消息(久負不逢)。白雲無根(妙體本來無處所)。清風何色(涌身那更有蹤由)。散乾蓋而非心(尚能出岫)。持坤輿而有力(不費精神)。洞千古之淵源(盡向這堿y出)。造萬象之模則(一法之所印)。剎塵道會也。處處普賢(欄街截巷)。樓閣門開也頭頭彌勒(築著磕著)。

  師云。視之無形。普天匝地。聽之無聲圓音無間。雲雖無根。太虛為片雲所點。風雖無色。大地為風輪所持。劉禹端公問雲居。雨從何來。居曰。從端公問處來。公喜而謝之。居卻問曰。問從何來。公無語。西禪與官員坐次。禪云。風作何色。官無語。禪卻問僧。僧拈起衲衣云在府中鋪。禪云。用多少帛子。僧云。勿交涉。禪無語。雲門代云。咄這話墮阿師。雪竇併作兩頌。雨從何來。風作何色。龍門萬仞曾留宿客。進退相將誰遭點額。風作何色。雨從何來。不用彈指。樓閣門開。波波稜稜南方未迴。天童頌無住本。白雲無根。清風何色。頌立一切法。散乾蓋而非心。持坤輿而有力。善慧大士心王銘。觀心空王。玄妙難測無形。無相。有大神力。管子曰水出而不流曰淵水。遠而流曰源。上古之前。千古淵源也。萬象自茲而形。華嚴普賢行願品。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普眼不見普賢。見與不見俱普賢也。若不見處無。不名普也。入法界品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乃至悉見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兜率陀天。一一皆有彌勒。又有頌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皆不識。此皆立一切法之標榜也。還見法眼麼。常因送客處。記得別家時。

第七十五則  瑞巖常理

  示眾云。喚作如如早是變也。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這媮晹陸悃s分也無。

【舉】瑞巖問巖頭。如何是本常理(有理不在高聲)。頭云。動也(可知理也)。巖云。動時如何(再犯不容)。頭云。不見本常理(相物作價)。巖佇思(卻識慚愧)。頭云。肯即未脫根塵(箇中無肯路)。不肯即永沈生死(當堂不正坐那赴兩頭機)。

  師云。台州瑞巖師彥禪師。閩人。姓許氏。始問巖頭。安箇名立箇字。創號本常理。巖頭有時放過。只與照破道。動也。瑞巖好彩三十棒。何幸免卻來。是他尚不顧危亡。道動時如何。撩虎頭編虎尾。巖頭半醉半醒又放過。只與照破道。不見本常理。大方之家。容物如此。巖方佇思。這堨縐鴐\木巖前差路多處也。頭已是不惜身命。與截斷走路。剖開當陽長安官道云。肯即未脫根塵。不肯即永沈生死。溈山喚作法窟爪牙。生擒活捉。略無閑暇功夫。夾山會下一僧到石霜。入門便道。不審。霜云。不必闍黎。僧云。恁麼則珍重。又到巖頭如前。頭乃噓兩聲。僧云。恁麼則珍重。纔迴步。頭云。雖是後生。亦能管帶。僧歸舉似夾山。山明日上堂。喚僧如法舉似前話。山云。大眾還會麼。若無人道。老僧不惜兩莖眉毛道去也。乃曰。石霜雖有殺人刀。且無活人劍。巖頭且有殺人刀。亦有活人劍。臨濟下謂之七事隨身。巖頭見瑞巖志誠請益。非是機鋒勘辨之時。故憫物垂慈道眼相見。瑞巖隨言領悟。後來自喚主人翁。莫受人謾。蓋為曾遭毒手永劫難忘。此話古今無人拈掇。不是天童。憑誰賞鑒。頌云。

  圓珠不穴(甚處下手)。大璞不琢(可惜功夫)。道人所貴無稜角(就理藏鋒)。拈卻肯路根塵空(十二處忘閑影響)。脫體無依活卓卓(三千界放淨光明)。

  師云。世記潘岳與夏侯湛為友。二人並美姿容。張謂贊和氏之璧瑩而無瑕。隋侯之珠圓而不穴。削圓方竹杖絕卻紫絨氈。白玉碾做象牙梳。黃金打作[金+俞]石筋。弓絃上結紐子。缽盂上安柄。爾試迴光定省看。何人不如是。百丈道。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既肯則未脫根塵。拈卻肯路根塵自空也。六根六塵既空。六識自歸覺海。凡物有圭角即不能圓轉。欲要活卓卓無粘綴無依倚。但向肯不肯處著眼。自然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洞山所以半肯半不肯。疏山所以肯諾不得全也。還識此人歸計麼。金鎖玄關留不住。行於異路且輪迴。

第七十六則  首山三句

  示眾云。一句明三句。三句明一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上路。且道。是那一句在先。

【舉】首山示眾云。第一句薦得。與佛祖為師。(猶是萬松兒孫)。第二句薦得與人天為師(教壞人家男女)。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說這不唧啷嬼漢)。僧云。和尚是第幾句薦得(你試卜度)。山云。月落三更穿市過(三句可辨一鏃遼空)。師云。三句之作。始於百丈大智。宗於金剛般若。丈云。夫教語皆三句相連。初中後善。初直須教渠發善心。中破善心。後始名好善。則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法非法非非法。總恁麼也。若只說一句。令眾生入地獄。若三句一時說。渠自入地獄。不干教主事。說道如今鑒覺得自己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鑒覺。是中善。亦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後善。雲門有時云。天中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春緣。作麼生承當。自代云。一鏃破三關。然雖有此意。未嘗立為三句。後得鼎州德山第九世圓明大師諱緣密。上堂云。德山有三句語。一句函蓋乾坤。一句隨波逐浪。一句截斷眾流。後得鼎州普安山道禪師。頌上三句。一函蓋乾坤頌。乾坤并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見。頭頭用不傷。二截斷眾流頌。堆山積嶽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冰消瓦解摧。三隨波逐浪頌。辯口利舌問。高低應不虧。還如應病藥。診候在臨時。三句外。當人如舉唱。三句豈能該。有問如何事。南嶽與天台。往往指此頌。為雲門所作。此皆看閱之不審也。道嗣德山密。密嗣雲門。雲門雖有天中函蓋一鏃三關之語。因密公拈出。道公頌之。祖述三世而三句始明。此與大陽三句。三玄三要。大同小異。首山示眾云。第一句薦得與佛祖為師。黃蘗為南泉首座。一日占泉座位。泉至問。首座甚年行道。蘗云。威音王佛以前。泉云。猶是王老師兒孫下去。蘗便退歸本位坐。鏡清道毘盧有師法身有主。謂之佛祖向上人。此所以謂第一句薦得與佛祖為師也。靈樹遺封盒子。云堂中首座人天眼目。首座乃雲門也。此所以謂第二句薦得與人天為師也。爾莫見萬松恁麼道。便謂南泉可與佛祖為師。雲門只可與人天為師。可謂癡人面前不得說夢。萬松且略舉一二以為榜樣。其自救不了者。不入祖位。何足道哉。僧便問。和尚是第幾句薦得。爛泥埵釣諢C山云。月落三更穿市過。此乃行人更在青山外也。天童見此話無人敢下口。遂向查手刺腳處。交加頌出。頌云。

  佛祖髑髏穿一串(一任伊勃跳)。宮漏沈沈密傳箭(不許外人知)。人天機要發千鈞(以輕勞重)。雲陣輝輝急飛電(貶眼蹉過)。箇中人看轉變(計在臨時)。遇賤則貴貴則賤(心知本自同所以無飲怨)。得珠罔象兮至道綿綿(一念不生全體現)。游刃亡牛兮赤心片片(淚出痛腸)。

  師云。佛祖髑髏一串穿卻。然後可與佛祖為師。可謂透出毘盧頂[寧+頁]行。卻來化佛舌頭坐。宮漏沈沈密傳箭。殷夔漏刻法曰。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於方輿踟躕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入踟躕經緯之中。蓋上鑄金為司晨。具衣冠。兩手執箭。又軍中密令。夜中傳箭。此言向朕兆未分以前。薦得可與佛祖為師。纔落今時為第二頭。且於人天路上作箇小歇場。心地觀經。電光三昧。衲僧喚作瞥地處。若是箇中人。有時佛祖頭上行。有時人天路上走。水牯牛隊堙C異類中行。王荊公觀俳優。詩云。諸優戲場中。一貴復一賤。心知本自同。所以無欣怨。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養生篇。庖丁為文惠公解牛曰。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此二事頌月落三更穿市過。至道綿綿密密。宮漏傳箭相似。赤心片片為人。如游刃恢恢得珠罔象也。今人見天童用莊子。便將老莊。雷同至道。殊不知古人借路經過。暫時光景耳。忽有箇出來道。莊子豈不知首山行履處。但向道。月落三更穿市過。是外篇是內篇。

第七十七則  仰山隨分

  示眾云。如人畫空下筆即錯。那堪起模作樣。堪作甚麼。○萬松已是露栓索。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舉】僧問仰山。和尚還識字否(是甚麼字)。山云。隨分(當仁不讓)。僧乃右旋一匝云。是甚麼字(已見偏傍)。山於地上書箇十字(更書畫點)。僧左旋一匝云。是甚麼字(半滿俱分形聲轉注)。山改十字作卍字(機輪轉處智眼猶迷)。僧畫一圓相。以兩手托。如修羅掌日月勢云。是甚麼字(細看切腳)。山乃畫圓相。圍卻卍字(天下衲僧跳不出)。僧乃作樓至勢(門外金剛笑汝)。山云。如是如是。汝善護持(關空鎖夢牢收掌)。

  師舉。慈覺勸孝文首篇頌云。父母未生前。凝然一相圓。釋迦猶不會。迦葉豈能傳。十四祖龍樹。於法座上隱身現○相。提婆曰。此尊者現佛體相。以示吾輩也。以此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虛明。譬此而已。圓相之作東土。始於忠國師。付侍者耽源。承讖記傳於仰山。今遂目為溈仰家風。明州五峰良和尚。嘗製四十則。嵩明教為序稱之。良云。圓相總六名。一圓相。二義海。三暗機。四字學。五意語。六默論。溈仰宗派云。耽源謂仰山曰。國師傳六代祖師圓相九十七箇。吾滅後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道。吾詳此讖事。在汝躬。仰山既得以火燔之。源一日又謂曰。向傳圓相宜深秘之。山曰。已燒卻了也。源曰。於子即得。來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錄一本。山乃重錄呈似。一無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出眾作○相。以手托呈。卻叉手立。源以兩手。交拳示之。仰進前三步。作女人拜。源點頭。仰禮拜。九十七種圓相交拳。名羅剎三昧。女拜名女人三昧。此皆三昧。王三昧中流出普門示現也。又有一梵僧來參。仰於地上畫半月相。僧近前添作圓相。以腳抹卻。仰展兩手。僧拂袖便出曰。我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又僧禮拜了。仰不顧。僧問和尚。還識字否。仰曰。隨分。僧畫○相托呈。仰以衣袖拂之。僧又作半月相托呈。仰以兩手作背拋勢。僧以目視之。仰低頭。僧遶師一匝。仰便打。僧遂出。此仰山壁立千仞。與德山臨濟峻機不別。仰坐次。又有僧來作禮。仰不顧。僧問。師識字否。仰云。隨分。僧右旋一匝曰。是甚麼字。這般施設待教有識情。成何宗旨。若總無道理。西天東土凡聖同參。觀音會下一僧來參巖頭。以手左邊作一圓相。又右邊作一圓相。又中心作一圓相。欲成未成。頭以手一撥。僧無對。頭乃喝出。僧方跨門。頭卻喚迴問。汝是洪州觀音來麼。僧云。是。頭問。只如適來左邊圓相作麼生。僧曰。是有句。頭曰。右邊圓相聾。僧曰。是無句。頭曰。中間圓相作麼生。僧曰。是不有不無句。頭曰。只如吾恁麼又如何。僧曰。如刀畫水。頭打趁出。這僧不得圓相宗旨。妄生穿鑿。若不是巖頭。幾被惑亂一上。據這僧見仰山問識字否。乃右旋一匝。伎倆已盡。仰山十字注也注了。說也說破。更要後面許多粥飯氣作麼。那堳搢鴞p此。當初纔問師識字否。只道自來文寡。看他如何。不見。昔有一僧。居常閑過。一僧勸云。上座年雋。可惜虛擲寸陰。僧云。爾待教我作甚即得。勸云。何不看經。僧云。不識字。勸云。何不問人。僧云。是甚麼字。其勸者無語。可謂文不加點樂不加聲也。僧又左旋一匝曰。是甚麼字。此與尋常從東過西卻從西過東。拍左邊膝此是教意。拍右邊膝此是祖意。是同是別。仰山星移斗轉。改十字作卍字。梵語修羅此云非天。梵語羅[目+侯]此云障蔽。以手障日月故。此僧畫圓相。如修羅掌日月勢。九十七種圓相。名為修羅三昧。梵語樓至此云啼泣。賢劫千佛。為千王子。末後得籌。最後成佛。遂啼泣云。我何薄祐。窮底得籌。忽復笑云。我當盡取九百九十九佛方便裗Y。今護法神執杵者是。僧末後作樓至勢。其意可知。仰云。如是如是。此是諸佛護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汝善護持。善哉善哉。好去。其僧禮謝了。騰空而去。時有一道者。曾見經五日來問。仰云。汝還見否。者云。某正見出門騰空而去。仰云。此是西天羅漢故來探吾。者云。某雖睹種種三昧。不辨其理。仰云。吾以義為汝解釋。此是八種三昧。是覺海變為義海。其體則同。然此義有因有果。即時異時。總別不離隱身三昧也。所以道。涅槃心易得。差別智難明。試看。天童如何下手。頌云。

  道環之虛靡盈(擔雪填河)。空印之字未形(切忌彫刻)。妙運天輪地軸(權衡在手)。密羅武緯文經(將相全才)。放開捏聚(睦州猶在)。獨立周行(老氏復生)。機發玄樞兮青天激電(措手不及)。眼含紫光兮白日見星(照破四天下)。

  道環之虛靡盈。此人牛不見處。正是月明時。慈覺道。誰知末後一著。卻是未分以前。道環。莊子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天童借頌圓相托呈勢。空印之字。雖十字改卍字。其實非世間文字可執。道副對達磨。如某甲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大寧寬禪頭到法昌。遇公作(廿)此相。寧便出作務。明日上堂。法座前曰。昨日公案作麼生。寧作齒僧菑F。復以腳擦卻。昌曰。寬禪頭名不虛得。遂陞座曰。忽地晴天霹靂聲。禹門三尺浪泙渹。幾多頭角為龍去。蝦蟹依前努眼睛。此頌與天童機發玄樞。青天激電同參。天輪地軸。武緯文經。皆左右二匝。十字卍字血脈也。放開捏聚。獨立周行。頌脩羅掌日。樓至擎拳圍卍字讚善哉也。春秋題辭云。天之為體。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屬焉。然天地有高下之形。四時有升降之理。日月有運行之度。星辰有次舍之常。乃至諸星運轉。纏度如輪。故為天輪也。河圖括地象曰。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掣。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家語。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又文能經天。武能緯地。無文無以懷遠。無武無以禦亂。睦州示眾云。裂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僧問。如何是裂開。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恁麼道。汝又作麼生。僧云。某甲不恁麼道。州云。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僧云。如何是捏聚。州歛手而坐。老子云。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樞機之發。如電光石火。眼有神光。名為巖電。白日見星。此如暗中樹影水底魚蹤。非肉眼能見。覺範寄靈源云。暗中樹影平生意。水際魚蹤病後機。想見瘦容無住著。倚藤閑看暮雲歸。還知仰山行履處麼。皁上烏雞深夜繡。暗中一線實難通。

第七十八則  雲門餬餅

  示眾云。絻天索價。搏地相酬。百計經求。一場[忏-千+麼][忏-千+羅]。還有知進退識休咎底麼。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此問太高生)。門云。餬餅(一舉四十九)。

  師云。雲門上堂云。一言纔舉。千差同轍。該括微塵。猶是化門之說。若是衲僧合作麼生。若將祖意佛意。這堸荈q。曹溪一路平沈。還有人道得麼。道得出來。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餬餅。僧云。這箇有甚麼交涉。師云。灼然有甚麼交涉。乃云。爾勿可作了。見人道著祖師意。便問超佛越祖之談道理。爾且喚甚麼作佛。喚甚麼作祖。則說超佛越祖之談。便問箇出三界。爾把將三界來。有甚麼見聞覺知礙著爾。有甚麼聲色法。與汝可了。了箇甚麼碗。又有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蒲州麻黃。益州附子。又曰。來來。我更問爾諸人。橫擔拄杖道。我參禪學道。便覓箇超佛越祖底道理。我且問爾。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屙屎送尿。至於茆沆娷峇l。市肆媔R賣羊肉案頭。還有超佛越祖底道理麼。佛果云。有者作一圓相。土上加泥。添枷帶鎖。萬松道。若要敲枷打鎖鉆鎚。問取天童頌古。頌云。

  餬餅云超佛祖談(一大藏教詮注不及)。句中無味若為參(甚處下口)。衲僧一日如知飽(始知餬餅醍醐毒藥)。方見雲門面不慚(雲門無眼見人)。

  師云。洞山初禪師指通機頌云。洞山寥索一無可有。無味之談塞斷人口。直饒巧饌千般。爭奈飽人不愛。若是餓鬼相嚵[口+童]底。橫咬豎咬狗齧枯骨相似。直待嚼破舌頭。擲在一邊。卻與雲門相見。相見後如何。各各面皮厚三寸。

第七十九則  長沙進步

  示眾云。金沙灘頭馬郎婦。別是精神。琉璃瓶崸窵糕。誰敢轉動。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寬行大步。一句作麼生。

【舉】長沙令僧問會和尚。未見南泉時如何(早晨有粥)。會良久(問著便屎臭氣)。僧云。見後如何(更與挑剔)。會云。不可別有也(只向屎堆媊冪芊^。僧迴舉似沙(走口送舌漢)。沙云。百尺竿頭坐底人(竿下底一場[忏-千+麼][忏-千+羅])。雖然得入未為真(孤危不立道方高)。百尺竿頭須進步(甚底大如箇割捨)。十方世界是全身(始信蒲團不是天)。僧云。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果有這箇在)。沙云。朗州山灃州水(築著磕著)。僧云。不會(可煞聰明)。沙云。四海五湖王化堙]一任勃跳)。

  師云。湖南長沙招賢大師。諱景岑。覺範云。禪師大寂之孫。南泉之子。趙州之兄。當時衲子。倔強如仰山者。猶下之。而呼以為岑大蟲。上堂云。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堹馦`一丈。事不護已。向汝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中。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諸人道。三世諸佛。共法界眾生。是摩訶般若光。光未發時。汝等眾生。向甚麼處委。光未發時尚無佛無眾生消息。何處得山河國土來。沙令僧問會庵主。主乃南泉下不出世。潛符密證之徒。燈錄列在末後無機緣語句中。然此話既在。合作一傳。也不為分外。僧作專使。去見庵主。傳長沙法旨云。庵主未見南泉時如何。會默然。僧進云。見南泉後如何。會云。更不可別有也。萬松道。一死不再活。僧迴舉似沙。沙述偈云。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此與巖頭道雪峰德山不會末後句。病痛一般。萬松常向人道。大似箇人把祖父家門。產業并眷屬自身。一契賣卻。置得箇水晶瓶子。終日隨形守護。如眼睛相似。莫教萬松見。定與捏破。教伊撒手掉臂。作箇無忌諱快活漢。勝默道。撒手懸崖下。分身萬象中。然後朗州山灃州水。四海五湖王化堙C方可配天童水牯牛拖犁拽鈀。頌云。

  玉人夢破一聲雞(開眼不覺曉)。轉盻生涯色色齊(無盡藏中受用不了)。有信風雷催出蟄(節氣不相饒)。無言桃李自成蹊(水到渠成)。及時節力耕犁(避者不做)。誰怕春疇沒脛泥(做者不避)。

  師云。天童得超方三昧。略去庵主緊抱竿頭。不敢轉動處。撥動若一向恁麼去。法堂上草深一丈。優波[毛@匊]多。有著身見者。求度於祖。祖曰。求度之法。要信吾言。不違吾教。人曰。既來投師。固當聞命。祖乃化一險崖。山聳喬木。令其上樹。又於樹下。化作大坑深廣千肘。祖令放腳。其人受教即放二腳。令放一手。便放一手。令復放手。其人答言。若復放手便墮坑死。祖曰。先約受教。云何違我。是時其人身愛即滅。放手而墮。不見樹坑。即證道果。長沙朗州山灃州水。謂之善用險崖之句。若非玉人夢破別有生涯。爭得四海五湖斬新日月。毛詩習習谷風。催之驚蟄。春分後一候。雷乃發聲。漢書。李廣傳贊。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宗鏡云。既蘊德行。不言而信。若桃李之自成蹊也。又朗州山灃州水。此語乃拖泥帶水邊事。三聖在會下。令秀上座問沙。南泉遷化向甚麼處去。沙云。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秀云。不問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南泉遷化向甚麼處去也。沙云。教汝尋思去。秀云和尚只有千尺寒松。且無抽條石筍。沙不對。秀云。謝師答話。沙亦不對。秀舉似三聖。聖曰。若實恁麼猶勝臨濟七步。聖親上方丈云。和尚早來答話。可謂光前絕後。沙不答。聖云。我從來疑著這漢。佛印頌云。客見長沙陌路同。令人依約探家風。須彌萬仞磨今古。折草量天枉用功。古人把定處放得行竿頭進步。放行時把得定壁立千仞。為甚麼如此自由自在。湖南城埵n養民。米賤柴多足四鄰。

第八十則  龍牙過板

  示眾云。大音希聲大器晚成。向盛忙百鬧堙C佯呆待七古千年後。慢返。且道。是如何底人。

【舉】龍牙問翠微。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一迴拈出一迴新)。微云。與我過禪板來(著本圖利)。牙取禪板與翠微(兀兀瞪瞪)。微接得便打(情知是)。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西來意(半肯半不肯)。又問臨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頑皮癩肉)。濟云。與我將蒲團來(好本多同)。牙取蒲團與臨濟(將錯就錯)。濟接得便打(順手骨朵)。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得恁軟頑)。牙後住院。僧問。和尚當年問翠微臨濟祖意。二尊宿明也未(貧兒思舊債)。牙云。明即明矣。要且無祖師意(焦塼打著連底凍)。

  師云。湖南龍牙山居遯禪師。初參翠微臨濟。後參德山洞山。一日問洞山。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山云。待洞水逆流則向爾道。師於此悟入。佛果道。龍牙當時取禪板時。豈不知是打他。住院後。僧問。和尚見二尊宿。是肯他不肯他。牙云。肯即肯他。要且無祖師意。佛果道。山僧即不然。肯即未肯。要且無祖師西來意。佛日杲禪師頌。子卿不下單于拜。始末睊簅~帝儀。雪後始知松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兒。雪竇一向抑之。真如哲云。翠微臨濟可謂本分宗師。龍牙一等是撥草瞻風。與他後人為龜為鑑。舉住後僧問處。乃云。龍牙瞻前顧後。應病與藥。大溈則不然。待問當初二尊宿明不明。劈脊便棒。非唯扶豎翠微臨濟。亦乃不辜他來問。萬松道。真如正是濟下鉆鎚。不能放過。要見龍牙肘後神符。須是當派天童眼目。頌云。

  蒲團禪板對龍牙(計穩甘屠眷)。何事當機不作家(咬人狗不露齒)。未意成褫明目下(人無遠見)。恐將流落在天涯(必有近憂)。虛空那掛劍(不假鋒鉾事)。星漢卻浮槎(別有向上一路)。不萌草解藏香象(佛眼覷不見)。無底籃能著活蛇(一般拈弄與君殊)。今日江湖何障礙(太平無忌諱)。通方津渡有舡車(何處不風流)。

  師云。龍牙蒲團禪板。翠微臨濟對眾教伊拈來。為甚用不出。百丈舉野狐話了。黃蘗問。古人錯答一轉語。墮野狐身五百生。轉轉不錯合做甚麼。丈云。近前來向汝道。蘗近前先與丈一掌。丈云。將謂狐須赤。更有赤須狐。此真當機作家。龍牙非不作家。未意成褫明目下。不欲當機雷奔電掃。一期峭峻。古詩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謂之寒乞。無含蓄。僧問鏡清。學人未達其源。請師方便。清云。是甚麼源。僧云。其源。清云。若是其源。爭受方便。侍者問。適來是成褫伊。清云。無。者又云。是不成褫伊。清云。無。者云。和尚尊意如何。清云。一點水墨兩處成龍。成褫猶成就結裹也。恐成流布敗辱門風。洞山囑曹山曰。吾于雲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授汝。汝善護持。無令斷絕。向去若遇真法器。方可傳授。直須秘隱。不得形露。慮屬流布難接後人。僧問同安察。如何是無干戈。安云。虛空不掛劍。玉兔不被鱗。聞世傳。天河與海通。海濱年年八月。有浮槎往來。不失信。博望侯張騫。乃多齎糧食乘槎而去。匆匆不覺晝夜。奄至一處。見城郭居室。室中多織女。唯一丈夫。牽牛臨渚。不飲驚問。何人至此。騫問。此是何處。曰。君可往蜀問嚴君平。乃如其言。君平曰。某年月有客星。犯牛斗。因話錄。漢書載。張騫窮河源。言奉使之遠。實無天河之說。唯博物志說。有人齎糧乘槎。到天河。見飲牛丈夫。問君平。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此頌龍牙當用時卻放過。放過後別作主宰。僧問曹山。不萌之草。為甚能藏香象。山云。闍梨幸是作家。又問曹山作麼不萌草。無底籃。是龍牙不用之大用。故香象非驢騾蹴蹋。活蛇非死在句下。龍牙示眾云。參方人須透佛祖始得。新豐和尚道。佛祖言教。如生冤家。始有參學分。若透不得即被佛祖謾去。僧便問。佛祖還有謾人之心也無。牙云。爾道江湖還有礙人之意麼。又云。江湖雖無礙人之意。為時人透不得。江湖成礙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礙人。龍牙透過祖意。如生冤家。所以道。明即明矣。要且無祖師西來意。江湖豈能礙人。俗諺云。自家不會浮。怨他河曲淥。一老宿云。自家不會浮。怨他坑熱。

第八十一則  玄沙到縣

  示眾云。動即影現。覺即塵生。舉起分明。放下穩密。本色道人相見。如何說話。

【舉】玄沙到蒲田縣。百戲迎之。次日問小塘長老。昨日許多喧鬧。向甚麼處去也(又鬧也)。小塘提起袈裟角(果然手忙腳亂)。沙云。潦挑沒交涉(謝證據)。

  師云。福州玄沙宗一大師。諱師備。芒鞋布衲菲食自怡。雪峰高其苦行。常以備頭陀呼之。世傳。玄沙不出嶺。保壽不渡河。因蹶傷足指。歎曰。是身非有。痛自何來。是身是苦。畢竟無生休休。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遂迴復因閱楞嚴而發明。故應機捷敏與修多羅合。至與雪峰徵詰亦當仁不讓。峰曰。備頭陀再來人也。閩帥王審知。令公王延彬。皆以師禮之。眾常八九百。沙到蒲田縣。百戲迎之。次日問小塘長老。昨日許多喧鬧向甚處去也。小塘提起袈裟角。也不妨緊峭。第一不得向喧靜昨日今朝處著眼。蹉過當陽一段大事。小塘不費心力。信手拈起袈裟。沙云。潦挑沒交涉。小塘甚處是沒交涉處。玄沙是許不許。大溈哲云。大溈即不然。或有問。但鳴指一下。如有箇衲子出來。云潦挑沒交涉。卻肯他。何故大丈夫漢。捋虎鬚也是本分。且道。利害在甚麼處。又云。小塘懷藏至寶。遇別者以增輝。玄沙本分鉆鎚一擊。乃光流千古。法眼別云。昨日有多少喧鬧。法燈云。今日更好笑。看他二尊宿是當派下兒孫。覷破玄沙用底。一向寬遮外羅卻就堙C暗箭相射。天童具通方眼。見伊家長媯u。徹底頌出。頌云。

  夜壑藏舟(衲子難謾)。澄源著棹(肯墮死水)。龍魚未知水為命(當局者迷)。折筋不妨聊一攪(打草驚蛇)。玄沙師小塘老(一狀領過)。函蓋箭鋒(易開終始口)。 探竿影草(難保歲寒心)潛縮也老龜巢蓮(藏身處沒蹤跡)。游戲也華鱗弄藻(沒蹤跡處莫藏身)。

  師云。玄沙問昨日喧鬧。如莊子大宗師篇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琲咫坐j情也。天童以玄沙昨日今日置問。藏舟密負以驗小塘。卻來澄源湛水堜|棹孤舟。此玄中銘恐滯死水。玄沙句中眼活。要人識動靜根源。臥龍球和尚曰。欲得省要卻是山河大地。與汝發明。其事既常。亦能究竟。若從文殊門入者。一切有為土木瓦石助汝發機。若從觀音門入者。一切音響。蝦蟆蚯蚓助汝發機。若從普賢門入者。不動步而到。我以此三門。方便示汝。如將一隻折筋攪大海水。令彼魚龍知水為命。若常知動靜語默來去根源。早不空過。此頌玄沙為人處。若是作家。函蓋箭鋒。探竿影草。把定放行。看取提袈裟與沒交涉。看是何道理。史記龜策。傳太史公曰。余至江南。觀其行事。云龜千歲乃遊蓮葉之上。此沒交涉。潛縮也不妨游戲。游戲也不妨潛縮。今畫魚藻圖。藻水草也。隨波搖漾自成文章。又藻水草有文者也。見論語。山節藻梲。要識二老麼。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第八十二則  雲門聲色

  示眾云。不斷聲色是隨處墮。聲求色見。不見如來。莫有就路還家底麼。

【舉】雲門示眾云。聞聲悟道(雙丸塞耳)。見色明心(兩葉遮睛)。觀世音菩薩將錢來買餬餅。放下手卻是饅頭(又被風吹別調中)。

  師云。天童舉話談其神駿。略其玄黃。本錄。雲門示眾云。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作麼生。是聞聲悟道。見色明心。舉手云。觀世音菩薩將錢來買餬餅。放下手。元來卻是饅頭。圓通國師道。韶陽老人。可謂唱彌高而和彌寡。如今卻向延聖拂子頭上。入方網三昧。東方入定西方起。乃至男身入定女身起。還會麼。野色更無山隔斷。月光直與水相通。萬松道。海中尋不得。岸上卻相逢。更看。天童甚處相見。頌云。

  出門躍馬掃攙搶(閫外將軍令)。萬國煙塵自肅清(風行草偃)。十二處亡閑影響(併作一家)。三千界放淨光明(更無兩樣)。

  師云。聞聲悟道。道豈有聲。見色明心。心豈有色。此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仁義之兵無敵於天下。攙搶棓彗其殃一也。以聲色為影響。表不實也。影謂鏡像水月。響謂空谷傳聲。此皆在道心中。為攙搶也。萬國猶萬法也。十二處猶六根六塵也。三千界光明。照破影響。由除影響。放出光明。不見。百丈古靈道。靈光獨耀迴脫根塵。忽若根根塵塵皆遍法界。又作麼生。將謂是饅頭。卻是餬餅。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五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六

                侍者離知錄

第八十三則  道吾看病

  示眾云。通身做病。摩詰難痊。是草堪醫。文殊善用。爭如參取向上人得箇安樂處。如何是安樂處。

【舉】溈山問道吾。甚麼處來(來處要分明)。吾云。看病來(福田第一即不無)。山云。有幾人病(更要兩等)。吾云。有病者不病者(卻是爾有第二月)。山云。不病者莫是智頭陀麼(陷虎之機)。吾云。病與不病。總不干他事。速道速道(卻被葫蘆倒繳藤)。山云。道得也沒交涉(禍不入慎家之門)。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二十三歲參百丈大智。充典座二十年。因撥火悟道。後與華林。賭淨瓶下語。贏得溈山。連帥李景讓。奏號同慶寺。相國裴休。嘗咨玄奧。師嘗見野火問道吾。還見火麼。吾曰。見。山云。從何處起。吾曰。除去行住坐臥。請師別致一問來。山休去。佛鑑拈云。炎炎野火。人人皆見。獨有道吾。見得迥別。萬松道。一等是看病。不似道吾覷透心肝五臟。溈山通方便。相席打令道。道得也與他沒交涉。唯有天童道。沒交涉處。正好道。頌云。

  妙藥何曾過口(吞不入吐不出)。神醫莫能捉手(無處摸索)。若存也渠本非無(唯言遍天下)。至虛也渠本非有(不見一纖毫)。不滅而生(虛若谷神常不死)。不亡而壽(道先象帝自長生)。全超威音之前(舒不到頭)。獨步劫空之後(卷不到尾)。成平也天蓋地擎(把定乾坤)。運轉也烏飛兔走(斡旋造化)。

  師云。紅絲脈斷。藥病俱亡。服藥忘了口來。診脈忘了手來。所謂攢簇不得底病。華陀拱手。扁鵲攢眉。道有通。身無影像。道無。遍界不曾藏。齊朝曇鸞法師。得仙經十卷。後逢流支三藏。問曰。佛法中有長生不死法。勝得此土仙方否。三藏唾地曰。此土那有長生法。縱得延年報盡還墜。即懷中探出無量壽觀經。授與鸞曰。此大仙方。常得解脫。永出生死。楞嚴十仙報盡。還來轉入諸趣。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壽。東坡上佛印詩。長生未暇學。且學長不死。全超威音之前。先天而未成。已成獨步劫空之後。後天而既壞不壞。成平也。天蓋地擎。運轉也。烏飛兔走。此喚作全體作用攝用歸體。靜為天地本。動合聖賢心。還會這般說話麼。撥開妙淨圓明眼。識取吉祥安樂人。

第八十四則  俱胝一指

  示眾云。一聞千悟。一解千從。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剋的簡當處試拈出看。

【舉】俱胝和尚凡有所問。只豎一指(費許多氣力作麼)。

  師云。婺州金華山俱胝禪師。初庵於天台。有尼名實際。到來頂笠執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拈下笠子。三問。胝並無對。際便去。胝曰。日勢稍晚。且留一宿。際曰。道得即宿。胝又無對。際去後。胝自歎曰。我雖處丈夫形。而無丈夫之氣。擬棄庵諸方參學去。其夜山神告曰。師不須離此山。將有大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果旬日天龍和尚至。師罄誠迎禮。具陳前事。天龍豎指示之。胝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僧到。唯舉一指。無別提唱。所畜童子。於外被人詰曰和尚說何法要。童子豎起一指。歸舉似胝。胝以刀斷其指。童子叫呼走出。胝召一聲。童子迴首。胝卻豎起一指。童子忽然領悟。胝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萬松道。好與截卻指頭。長慶代云。美食不中飽人喫。萬松道。不貪香餌味。可謂碧潭龍。玄沙云。我當時若見。與拗折指頭。萬松道。不唯與童子雪冤。抑亦與後人出氣。玄覺云。且道。玄沙恁麼道。意作麼生。萬松道。果然疑著。雲居錫云。只如玄沙恁麼道。肯伊不肯伊。若肯何言拗折指頭。若不肯俱胝過在甚麼處。萬松道。過在肯不肯。先曹山云。俱胝承當處莽鹵。只認得一機一境。一種是拍手拊掌。是他南園奇怪。萬松道。水中擇乳須是鵝王。玄覺又云。且道。俱胝還悟也未。若悟為甚麼。說承當處莽鹵。若不悟又道用一指頭禪不盡。且道。曹山意旨在甚麼處。萬松道。曲高和寡。期遇知音。後來嘉山來禪師。在鎮府西天寧。人問。鐵牛和尚塔何在。山以手指之。忽然省發。乃成頌云。鐵牛鐵牛。更莫別求。有人問我。豎起指頭。萬松道。雖是承當莽鹵。要且不借傍來。不見。明招獨眼龍問國泰深禪師。古人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作麼生拈卻三行咒。泰豎起一指。招云。不因今日。爭識得這瓜州客。萬松道。假令患狀殊。先須療其本。參同契。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可謂夜深認得來時路。不待天明便出關。佛國頌云。問答機緣豈易酬。無錢難作好風流。心中有事說不得。只向忙中豎指頭。若要作好風流說心中事。更參天童和尚。頌云。

  俱胝老子指頭禪(縮卻驢蹄)。三十年來用不殘(至今蹺手亂下)。信有道人方外術(這堥洃ㄤ菕^。了無俗物眼前看(猶嫌少在)。所得甚簡(偪塞乾坤)。施設彌寬(不消一捏)。大千剎海飲毛端(不留涓滴)。鱗龍無限落誰手(天童猶在)。珍重任公把釣竿(不妨驚人手段)。師復豎起一指云看(慚惶殺人)。

  師云。萬古常空一朝風月。豈止三十年用不殘。莊子大宗師篇。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若無方外之術。爭得世出世間全在一指頭上見徹根源。古詩道。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天童近取諸身。唯用一指。簡易之道。要而不繁。維摩毛吞大海名小不思議經。華嚴。塵含法界名大不思議經。楞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又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娷鄐j法輪。莊子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驚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燀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自制浙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所謂。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後來接得斷指童子。國泰[王+舀]別峰相見。嘉山來誤入桃源。今日天童頌後。又豎一指云。看。柏山大隱和尚道。大小天童隨人腳跟走。五祖演和尚舉。僧問投子。如何是十身調御子。下禪床立。還有僧問老僧。亦下禪床立。為甚卻依樣畫貓兒。待我計較成即說向爾。是知。俱胝指頭。一迴飲水。一迴著噎。教萬松別作箇甚麼向當。擲下拂子云。一任諸方點檢。

第八十五則  國師塔樣

  示眾云。有打破虛空底鉆鎚。擘開華嶽底手段。始到元無縫罅處。不見瑕痕處。且誰是恁麼人。

【舉】肅宗帝問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即今也不少)。國師云。與老僧作箇無縫塔(向甚處下手)。帝曰。請師塔樣(描不成畫不就)。國師良久云。會麼(這堣ㄠo會不會莫別求)。帝云。不會(卻較些子)。國師云。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卻諳此事(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後帝詔耽源問。此意如何(作家君王不忘遺囑)。源云。相之南譚之北(天高地厚日左月右)。中有黃金充一國(偪塞虛空)。無影樹下合同舡(密密金刀剪不開)。琉璃殿上無知識(寂寂簾垂不露顏)。

  師云。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自受心印。居南陽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門。道行聞于帝里。唐肅宗上元二年。敕中使孫朝進。齎詔徵赴京。待以師禮。初居千福寺西禪院。及代宗臨御。復迎止光宅精藍。十有六載隨機說法。大歷十年十二月九日。右脅長往。諡大證禪師。佛果云。多有人道。國師無語便是塔樣。若恁麼會。達磨一宗掃地而盡。啞子也會禪。昔有二僧住庵。旬日不相見。上庵主問。多日不見在甚麼處。下庵主曰。在庵堻y箇無縫塔。上庵主曰。某甲也欲造箇。就師借取樣子可否。下庵主曰。何不早道。恰被人借去也。法眼云。且道。借伊樣不借伊樣。萬松道。國師無語。下庵主為甚卻支梧說道理。雪竇云。肅宗不會則且致。耽源還會麼。只消一箇請塔樣。盡西天此土諸位祖師。遭這一拶。不免將南作北。有傍不肯底。出來我要問爾那箇是無縫塔。萬松道。不是即道。吉州耽源山真應禪師。受業于馬祖。久為國師侍者。國師既化。帝詔源入內舉問前話。源亦良久曰。聖上會麼。帝曰。不會。源述偈曰。相之南譚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舡。琉璃殿上無知識。或云湘之南譚之北。浮山遠錄公。作牛頭南馬頭北。但得旨忘筌。無不可者。雪竇道不免將南作北。正謂此也。僧問新羅大嶺。如何是一切處清淨。嶺云。截瓊枝寸寸是寶。析栴檀片片皆香。丹霞淳和尚頌云。乾坤盡是黃金國。萬有全彰淨妙身。耽源黃金充一國。丹霞國亦是黃金。更較一線道。無影樹下合同舡。周易略例云。同舟而濟。則胡越何患乎異心。若漸卦三四。異體和好物莫能間。順而相保似若同在一舟。上下殊體。猶若胡越。利用禦寇。何患乎異心。此言同身共命利害同也。法真一禪師問。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為甚麼道琉璃殿上無知識。萬松道。坼殿了相見。然後看天童拈向爾面前築著爾鼻孔。頌云。

  孤迴迴(不與萬法為侶)。圓陀陀(無缺無餘)。眼力盡處高峨峨(斫額望不及)月落潭空夜色重(盡十方界如一鋌墨)。雲收山瘦秋容多(體露金風)。八卦位正(天地合其德)。五行氣和(日月合其明)。身先在堥ㄗ蚖礡]到即不點)。南陽父子兮卻似知有(且信一半)。西竺佛祖兮無如奈何(千聖從來立下風)。

  師云。雪竇道層落落影團團。此一句合頭語也。天童道孤迴迴圓陀陀。萬劫繫驢橛也。眼力盡處高峨峨。三世諸佛護持以為無見頂相。雪竇頌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南泉指花如夢相似。亦云。見聞覺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試將此頌。比天童月落潭空夜色重。古人大曬有功夫。後來佛鑑一時注破。頌云。無縫塔兮不是影。廓然一入真如境。爍迦羅眼電光流。杳杳冥冥不見頂。此亦眼力盡處高峨峨。天童頌針線貫通云。峨峨青山著秋瘦。毛髮凋殘風骨舊。此亦雲收山瘦秋容多。可謂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到這堣K卦既位正。五行亦氣和。運作修營無忌諱。何勞入市問孫賓。身先在堥ㄗ蚖礡C天依懷禪師赴杉山請。入院。上堂云。二十年樂慕此山。今日且喜。到來因緣際會。山僧未到此山。身先到此山。洎乎來到。杉山卻在山僧身內。南陽父子兮卻似知有。不敢道是。只道卻似箇知有底。爾道。為甚不全許。恐辜負他國師父子。西竺佛祖為甚也沒奈何。當道鑄成金堠子。正齋行下鐵饅頭。

第八十六則  臨濟大悟

  示眾云。銅頭鐵額。天眼龍睛。雕觜魚腮。熊心豹膽。金剛劍下是計不納。一籌不獲。為甚麼如此。

【舉】臨濟問黃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殺人可恕情理難容)。蘗便打(棒棒見血)。如是三度乃辭蘗。見大愚(便重不便輕)。愚問。甚麼處來(險照顧滿^。濟云。黃蘗來(杖瘡猶在)。愚云。黃蘗有何言句(這埵n報讎)。濟云。某甲三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喫棒。不知有過無過(更少六十棒)。愚云。黃蘗恁麼。老婆為爾得徹困。更來問有過無過(再犯不容)。濟於言下大悟(始知痛痒)。

  師云。鎮州臨濟院慧照禪師諱義玄。曹州南華人。姓邢氏。初遍習經論。知非要捷。而造黃蘗。隨眾三年並不參問。但秉節默處而已。首座異其殊眾。勉勸參學。無盡燈辨誤。竊謂。濟居三年。黃蘗豈不放人問事。既放之也。如濟之器識。不能致一問端。須待首座教之。然後能問乎。嘗見楊無為作。濟贊。正法眼藏瞎驢邊滅。黃蘗老婆大愚饒舌。又見。佛果作睦州贊。辛辛辣辣。啀啀喍喍。穿濟北為大樹。推雲門墮險崖。言如枯柴。理不可階。是之謂陣蒲鞋。本錄悟後便云。元來佛法無多子。愚云。這尿床鬼。適來問有過無過。而今又道佛法無多子。是多少來。搊住云。道道。濟於大愚脅下。築三拳。愚托開云。汝師黃蘗。非干我事。濟返黃蘗。蘗問。來來去去有甚了期。濟云。只為老婆心切。遂舉前話。蘗云。這大愚老漢。饒舌待見。與打一頓。濟云。說甚待見。即今便打。遂與黃蘗一掌。蘗吟吟笑云。這風顛漢。來這寍貌篘翩C濟便喝。蘗云。侍者引這風顛漢。參堂去。溈山問仰山。臨濟得大愚力黃蘗力。仰云。非但捋虎鬚。亦解坐虎頭。濟後示眾云。我于先師處。三次問佛法大意。三次被打。如蒿枝拂著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云。某甲下手。濟拈棒度與。僧擬接。濟便打。雪竇云。臨濟放處較危。收來太速。天童見他父子倜儻不群。黃蘗用處臨濟傳來。揀緊切處頌出。頌云。

  九包之雛(羽翼既成)千里之駒(神駿亦備)。真風度籥(一竅虛通)。靈機發樞(一撥便轉)。劈面來時飛電急(不容擬議)。迷雲破處太陽孤(舊時光彩)。捋虎鬚(萬松門下誰敢)。見也無(急著眼)。箇是雄雄大丈夫(爭奈老婆心切)。

  師云。此讚臨濟。如謝超宗寔有鳳毛。黃蘗昔年曾掌百丈。今日遭他臨濟毒手。真龍生龍子。鳳長鳳雛。瑞應圖云。鳳有九包。一曰。歸命。二曰。心合度。謂天度也。三曰。耳聽達。四曰。舌曲申。五曰。彩光色。六曰。冠短州。當朱色也。七曰。銳鉤。八曰。音激揚。九曰。腹戶。九方堙為秦穆公相馬。果千里駒。此喻臨濟之神俊一日千里也。纔悟便解真機大用。諸方有一聯云。黃蘗腮邊轟一掌。大愚脅下築三拳。良由真風度籥。故得靈機發樞。上句稟受師承。下句自性宗通也。老子云。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橐無底囊也。亦皮[革+(備-人)]也。籥三孔笛也。芭蕉徹云。譬如琴瑟箜篌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本出楞嚴經。劈面來時飛電急。言其峻機迅辯也。迷雲破處大陽孤。言其悟明也。捋虎鬚。莊子云。孔子見盜跖退而曰。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撩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見也無。天童指似于人。令參學人體取全機大用當仁不讓。喚作衲僧巴鼻。無盡居士作續清涼傳。所請輒應後。見說解脫禪師打文殊。不覺讚云。真大丈夫也。還見臨濟悟處麼。羞殺河陽新婦子。驚甦木塔老婆禪。

第八十七則  疏山有無

  示眾云。門欲闔一拶便開。舡欲沈一篙便轉。車箱入谷無歸路。箭筈通天有一門。且道。向甚麼處去。

【舉】疏山到溈山便問。承師有言。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掛入唇齒)。忽然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承言者喪滯句者迷)。溈山呵呵大笑(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疏山云。某甲四千里賣布單來。和尚何得相弄(草鞋錢還來未)。溈喚侍者取錢。還這上座(不義之財於我如浮雲)。遂囑云。向後有獨眼龍。為子點破去在(更有四千里)。後到明昭舉前話(一客煩兩主)。昭云。溈山可謂頭正尾正。只是不遇知音(自是浦繩短非干古井深)。疏復問。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又恁麼來也)。昭云。更使溈山笑轉新(別人拳頭畫地)。疏於言下有省(還了布單債)。乃云。溈山元來笑埵酗M(始覺破皮見血)。

  師云。撫州疏山光仁禪師。參洞山問。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山曰。不諾。無人肯。疏云。還可切也無。山曰。闍梨即今還切得麼。疏云。切不得即無諱處。後在香嚴會下。僧問嚴。不慕諸聖。不重已靈時如何。嚴云。萬機休罷。千聖不攜。疏在眾作嘔聲曰。是何言歟。嚴問。阿誰。眾曰。師叔。嚴曰。汝不諾山僧耶。疏出眾曰。是。嚴曰。汝莫道得麼。疏曰。道得。嚴曰。汝試道看。疏曰。若教某道。須還師資禮始得。嚴乃下座禮拜了。躡前語問之。疏曰。何不道。肯諾不得全。嚴曰。肯又肯箇甚麼。諾又諾於阿誰。疏曰。肯則肯他千聖。諾則諾于自己。嚴曰。饒爾恁麼。也須三十年倒屙。設住山無柴燒。住水無水喫。分明記取。後住疏山。果如嚴記。二十七年病愈。自曰香嚴記我三十年倒屙今欠三年。凡食後以手抉而吐之。以應嚴記。疏後問鏡清道怤禪師。肯諾不得全。汝作麼生會。怤曰。全歸肯諾。疏曰。不得全又作麼生。怤曰。箇中無肯路。疏曰。方愜病僧意。溈山懶安。禪門三懶之一也。亦曰長慶大安禪師。示眾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疏不遠四千里。賣布單去問。值溈泥壁次便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豈不是和尚語。溈曰。是。疏曰。忽若樹倒藤枯時如何。溈放泥槃。大笑歸方丈。疏隨後曰。某四千里賣布單。特為此來。和尚何得相弄。溈喚侍者。討錢還伊布單令去。因囑向後有獨眼龍。為汝點破去在。後果遇明昭點破。疏山四千里賣布單。特為此話。今時傍家行腳者。亦可本分事上留心。但隨方建立遞相讚揚。不可如疏山向眾中作嘔聲。不道伊別無長處。破羯磨。破轉法輪。破和合僧。必招現報。香嚴受記。疏山抉吐應記。皆作後人榜樣。疏山亦不可測地位中人也。疏尋常接機。手握木蛇。僧問手中是甚麼物。疏提起蛇曰。曹家女。雪峰入山。採得一枝木。其形似蛇。背上題曰。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寄與溈山大安。溈曰。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疏山既因此話。見溈山。亦用木蛇。或親傳。或倣像。不可知也。明昭又問疏。虎生七子。阿那箇無尾。疏曰。第七箇無尾。雲門韶國師。皆參疏山。矮師叔名遂冠古今。天童只將溈山笑處。疏山覷破。明昭舉處。徑直頌出。頌云。

  藤枯樹倒問溈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大笑呵呵豈等閑(險作相弄會)。笑埵酗M窺得破(將謂別有)。言思無路絕機關(四千里地賺我來)。

  師云。外道立阿憂為吉。經頭以字是。阿字言無憂。字言有。故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此乃鯨吞海水盡也。世尊良久。此乃露出珊瑚枝也。外道禮。讚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香嚴瑞道。語是謗。寂是誑。語寂向上有路在。大溈借此。以為示眾。疏山見道加藤倚樹。便道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怎生不教溈山大笑。溈山言無展事。語不投機。疏山承言者喪。滯句者迷。當時若問萬松。但云蒼天蒼天。不見道春行冬令。

第八十八則  楞嚴不見

  示眾云。有見有不見。日午點燈。無見無不見。夜半潑墨。若信見聞如幻翳。方知聲色若空花。且道。教中還有衲僧說話麼。

【舉】楞嚴經云。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是何心倖)。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自知即得)。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心忙手急推出擁入)。

  師云。天童見雪竇引經簡略。亦概舉教眼。舉處雖略。頌處甚詳。楞嚴第二。先明非見之物是前塵。次明非物之見是真性。今全舉次段。正是此公案。經云。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長水璿師注云。此文之意。展轉結歸。都有五重。經文存三而隱二意。若具論者合云。若不見吾不見之處。亦不見吾見處。既不見吾見處。吾見自然非物。吾見若非是物。汝見亦非是物。汝見既非是物。云何非汝真見。佛果舉。阿難意。世界燈籠露柱。皆有名相。見精明元。喚作甚麼物。願令我見。佛意我見香臺時。爾作麼生。阿難云。我亦見香臺。即是見佛見處。佛言。我見香臺則可知。我若不見香臺時。爾作麼生。阿難云。我亦不見香臺。即是見佛不見。佛言。汝云不見。自是汝知。他人不見處。爾如何得知。古人到這堙C只可自知。與人說不得。雪竇出教眼。單頌見佛。天童深得經意。頌出真見。頌云。

  滄海瀝乾(依前白浪滔天)。太虛充滿(不見毫釐絲忽)。衲僧鼻孔長(千里寒梅度暗香)。古佛舌頭短(一字真言道不滿)。珠絲度九曲(枉勞心力)。玉機纔一轉(文彩縱橫意自殊)。直下相逢誰識渠(是甚麼面孔)。始信。斯人不合伴(貶入孤獨地獄)。

  師云。雪竇道。劫石固來猶可壞。滄溟深處立須乾。然後太虛充滿。佛眼之嗣。竹庵珪和尚。與伯父持一居士。俱喜楞嚴經。庵曰。若離前塵。有分別性。正是生死根本。士駭曰。佛妄說耶。庵曰。佛固不妄。且約只今居士對面徵詰之心。果安在。士歎曰。佛說解第一空名師子吼。汝行矣。無滯此。庵後上堂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送落花。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喝一喝云。三十年後。莫道能仁教壞人家男女。萬松只將前三句。注破公案。據雪竇直頌見佛。佛果單提佛不見處只可自知。天童頌瀝乾滄海偪塞太虛。竹庵直明非物之見亦生死根本。此衲僧鼻孔長。皆出教意外。別出一隻眼。古佛舌頭短。萬松道。古佛就機隨他意。語俯為下機。故說半字。衲僧一向全提正令。故有別傳之道。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破句讀楞嚴經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忽然頓省。人曰。和尚道破句也。安曰是吾悟處。竟不改。時號安楞嚴。萬松道。也是因邪打正。珠絲度九曲。世傳。孔子厄於陳。穿九曲珠。遇桑間女子。授之以訣。密矣思之。思之密矣。孔子遂曉以絲繫蟻。引之以蜜而穿之。泗州普照宗和尚作天童頌古拈古序云。屈曲相通。肖貫珠之絲蟻。裴迴相附。猶布雨之雲龍。浮山九帶集。有屈曲垂帶。大意明曲為今時事。玉機纔一轉。如玉機一梭未成文彩。天童舉洞山初秋夏末話了乃云。出門是草。涉芊芊莽莽之間。葉落知秋。墮黯黯青青之處。到這堙C須體取機雖轉紐。印未成文處始得。良久云。水明老蚌懷胎後。雲重蒼龍退骨時。直下相逢誰識渠。始信斯人不合伴。夾山云。坐斷主人翁。不落第二見。須知有一人不合伴。萬松道。獨來將謂無相識。鬧堜艙M逢故人。

第八十九則  洞山無草

  云眾云。動則埋身千丈。不動則當處生苗。直須兩頭撒開。中間放下。更買草鞋行腳始得。

【舉】洞山示眾云。秋初夏末兄弟。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唆貓入枯井)。又云。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一言既發駟馬難追)。石霜云。出門便是草(自看腳下)。大陽云。直道。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沒爾迴避處)。

  師云。石霜遇會昌之厄。以民服寓長沙瀏陽陶家坊。大中初。一僧自洞山。夏滿而至。霜問。近離何處。僧云。洞山。霜云。和尚有何言句示徒。僧云。和尚近于解夏日。上堂謂眾曰。兄弟秋初夏末。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良久云。只如萬里無寸草處。又作麼生去。霜云。出門便是草。僧復舉似洞山。山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語。且大唐國堹鄏陷X人。既而囊錐始露。果熟香飄。眾命再緇。住石霜道場。果符悟本之記。石霜因此公案。道行天下。後來大陽延禪師云。如今直道。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且道。合向甚麼處行履。良久云。莫守寒巖異草青。坐著白雲宗不妙。圓通善國師云。且道。諸人即今腳跟下一句。作麼生道。若道萬里無寸草。許爾參見洞山。若道出門便是草。許爾參見石霜。若道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許爾參見大陽。若總道不得。許爾參見延聖。何故唯有好風來席上。更無閑語落人間。萬松道。若要三句總道得。更須參見天童。頌云。

  草漫漫(直下無底傍無邊)。門堛虪~君自看(照顧絆倒)荊棘林中下腳易(荒田揀草)。夜明簾外轉身難(淨地卻迷人)。看看(事不厭細)。幾何般(枯木巖前差路多)。且隨老木同寒瘠(但存今日志)。將逐春風入燒瘢(必有稱心時)。

  師云。大陽道。直道。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天童便道草漫漫。門堛虪~君自看。恰似說話不作意游戲其間。出門是草。人皆易知。亦易迴互。不出門亦是草。人難知難轉身。所以道。平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是好手。天童道。荊棘林中下腳卻易。平淨地上不出門庭。夜明簾外轉身甚難。是須各自著眼。無人替代。又云。幾何般。延聖四般。萬松五般。點檢將來不出末後兩句。要識天童掌後處麼。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

第九十則  仰山謹白

  示眾云。屈原獨醒。正是爛醉。仰山說夢恰似覺時。且道。萬松恁麼說。諸人恁麼聽。且道。是覺是夢。

【舉】仰山夢往彌勒所。居第二座(且道第一座是誰)。尊者白云。今日當第二座說法(低聲來說是非者)。山乃起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摩訶衍法(此義文長)。離四句絕百非。謹白(言清行濁)。

  師云。仰山七歲入定。見身與教主及迦葉二十七祖等。同會精舍。其堂處空無柱石。地色如琉璃。覺已與諸祖。同是梵相披金襴。跣足居第八位。一尊者年貌甚高。呼曰瞿曇。某今當法事。仰便下座就揵椎白曰。大眾。淨心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言訖就座。及眾僧。悉商量此釋義耳。仰又自說夢中往彌勒處。安第三座。統要亦云第三座。與本錄同。有一尊者白槌曰。今當第三座說法。山僧乃起白槌云。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諦聽諦聽。梵語摩訶衍那。此云大乘。四句百非。馬祖藏頭白。海頭黑。公案已剖判分明。此不復也。大溈秀曰。依文解義則不無。忽然彌勒會中。有箇作者。纔見伊道摩訶衍法。便云合取兩片皮。非唯止絕仰山寐語。亦免使後人夢中說夢。萬松道。大溈若解迴光返照。和萬松無地容身。莫有夢中了了。醉媬蘄籇頂礡C頌云。

  夢中擁衲參耆舊(熟鏡難忘)。列聖森森坐其右(犬啣赦書諸候避路)。當仁不讓揵椎鳴(心不負人)。說法無畏師子吼(面無慚色)。心安如海(吞納百川)。膽量如斗(傍若無人)。鮫目淚流(點點是血)。蚌腸珠剖(赤心片片)。譫語誰知泄我機(手足俱露)。龐眉應笑揚家醜(因誰致得)。離四句絕百非(言猶在耳)。馬師父子病休醫(走疼走痛神鬼難明)。

  師云。東北方有國。常覺無夢。中方有國。夢覺常半。以夢中所作為虛。以覺來所作為實。西南方有國。常夢五十日一覺。以覺者為虛以夢中為實。此覺夢虛實未易知也。龍牙頌。在夢那知。夢是虛。覺來方覺夢中無。迷時恰似夢中士。悟後還同睡起夫。教中以夢。為獨頭意識覽獨影境。仰山久無顛倒夢想。如何作這去就。法華云。常作是好夢。金光明十地菩薩。十種夢境。有夢益嘉。磁州大明詮大師。好俳諧談笑。仁山琠M尚。囑定侍者。常拘檢之。大師曰。人生一夢。快樂一世是好夢。拘檢一世是惡夢。我寧作好夢。次日侍者抽單。仰山雖夢中。猶與摩訶衍法游戲。亦聖眾之習氣。揵椎非惟白椎。凡鐘魚警眾。總為揵椎。譯為聲鳴。師子吼。證道經。師子吼無畏說。心安如海。法華經。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蜀志。尚書大將軍姜維。字伯約。世語斗膽。姜維天童。無一字無來歷。任昉述異記。南海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泣淚成珠。異聞續說。漢武帝幸瓠子河。有人長尺餘。獻洞穴珠一枚。東方朔云。河底有穴。深數百丈。有赤蚌。腸生此珠。徑寸明耀絕世。仰山只知淚出痛腸。不覺舌在口外。酒陶真性。夢泄天機。四句百非一時吐出。僧問馬師父子離四句絕百非。前僧作西來意問頭。仰山下摩訶衍注腳。仰山。亦馬祖之重孫。為甚麼藥。病不同。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

第九十一則  南泉牡丹

  示眾云。仰山以夢中為實。南泉指覺處為虛。若知覺夢元無。始信虛實絕待。且道。斯人具甚麼眼。

【舉】南泉因。陸亙大夫云。肇法師也甚奇特。(也是遼東白豕)。解道。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豎起兩指)。泉指庭前牡丹云。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隔壁過狀)。

  師云。唐陸亙。字景山。吳郡人。官至宣歙觀察使。加御史大夫。初問南泉。弟子瓶中養鵝。漸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損瓶。不得毀鵝。和尚如何出得。南泉召曰。大夫。亙應諾。泉云。出也。亙從此解悟。留心理性。游泳肇論。至涅槃無名論第七妙存篇。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齊觀則彼已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于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亙舉此兩句以為奇特。殊不知。正是說夢。雖然大小石頭和尚因。看肇論。至通古第十七篇。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豁然悟道。乃云。聖人無己。靡所不己。便作參同契。佛果道。陸亙恁麼問。奇則甚奇。只是不出教意。若道教意是極則。世尊何故更拈花。祖師何故更西來。南泉答處。用衲僧巴鼻。與他拈病。破他窠窟。遂指庭前花。召大夫云。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如引向萬丈懸崖上。打一推令他命根斷。若只在平地上推到。彌勒佛下生。也未會。在圓通善國師。豎起拂子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天童只就夢中。變起華胥國土。頌云。

  照徹離微造化根(行到水窮處)。紛紛出沒見其門。(坐看雲起時)。游神劫外問何有(心外無法)。著眼身前知妙存(滿目青山)。虎嘯蕭蕭巖吹作(乞火和煙得)。龍吟冉冉洞雲昏(挑泉帶月歸)。南泉點破時人夢(纔好睡語)。要識堂堂補處尊(是處是慈氏)。

  師云。肇公寶藏論離微體妙品。其出微其入離。知入離。外塵無所依。知出微。內心無所為。內心無所為。諸見不能移。外塵無所依。萬有不能羈。天童頌南泉照徹離微造化根。紛紛出入見其門。見出微入離二門。只一門分其內外。其實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游神劫外問何有。天地同根也。著眼身前。知妙存。萬物一體也。根之與體。能生天地萬物。如龍吟霧起。虎嘯風生。有感必應。所以庭前一株花。遍見普天春花。萬松說箇夢。先有不睡底人。次有睡。因睡不覺有夢。因夢見境。因境見別有一身境中分別受用。若識得常不睡底。人許多葛藤一筆句下。要知補處慈尊麼。此時若不究根源。直待當來問彌勒。

第九十二則  雲門一寶

  示眾云。得游戲神通大三昧。解眾生語言陀羅尼。拽轉睦州秦時[車+度]輅鑽。弄出雪峰南山鱉鼻蛇。還識得此人麼。

【舉】雲門大師云。乾坤之內(包裹乾坤底聾)。宇宙之間(立成宇宙底聾)。中有一寶(不信搜懷)。祕在形山(形山是寶)。拈燈籠向佛殿堙]早是驢戲井)。將三門來燈籠上(那堪井覷驢)。

  師云。雲門大師。愛作這箇去就。盛忙百鬧半路抽身。一日示眾。舉肇公寶藏論。若全舉合云。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虛照。內外空然。寂莫離見。其用玄玄。雪竇拈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掛在壁上。達磨九年不敢正眼覷著。如今衲僧要見。劈脊便棒。圓通國師道。不謬為德山兒孫。本錄將三門。來燈籠上。作麼生。自代云。逐物意移。又云。雷起雲興。佛果道。羅什乃肇公受業師。瓦官寺佛馱跋陀羅。此云覺賢。乃嗣法師。無盡燈。列于覺賢法嗣之列。覺賢嗣西竺佛大先。佛大先與達磨。同參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肇臨刑之日。乞七日假。造寶藏論。雲門拈來示眾。不可與爾座主相似解釋義理。只要爾下箇注腳。拈燈籠向佛殿堙C常情可以測度。將三門來燈籠上。常情測度得麼。本分宗師終不將實法繫綴人。所以雪竇道。中有一寶。掛在壁上。若非天童借來用。幾成滯貨。頌云。

  收卷餘懷厭事華(水深波浪靜學廣語聲低)。歸來何處是生涯(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爛柯樵子疑無路(日月不到處)掛樹壺公妙有家(別是一乾坤)。夜水金波浮桂影(通上徹下)。秋風雪陣擁蘆花(大小明白)。寒魚著底不吞餌(待勞下釣)。興盡清歌卻轉槎(又被風吹別調中)。

  師云。水歸大海波濤靜。雲到蒼梧氣象閑。所以道。相罵饒爾。接嘴相唾。饒爾潑水。此雲門收卷餘懷。厭事華。華字二用。一則去華取實。二則厭多事繁華。歸來何處是生涯。上句寶藏論。下句雲門著語。向甚麼處摸索。若乃停機佇思。一念萬年。直饒爛卻斧柯。也是遲棋鈍行。前頌嚴陽見趙州語。已有爛柯樵子本傳。前頌雪峰末後句。亦有掛樹壺公本傳費長房。見壺公賣藥不二價。懸壺樹上。輒跳入壺。長房樓上見之。知非常人。乃曰。掃除進餌不謝。積久知篤信。語曰。日暮無人時來。語房隨我跳入。房承其言。亦跳即入壺矣。見有樓五色重門。左右侍者數十人。上句頌寶藏論。下句頌雲門語。次兩句。上句頌明。下句頌白。言論意雖明白。幾人薦得。雲門通其變。指出一條活路。寒魚著底。不吞餌。此用舡子夜靜水寒魚不食。金波桂。影滿舡明月也。金波桂影。月之異名。天童道。清光照眼似迷家。趙州道。老僧不在明白堙C所以興盡清歌。卻轉槎也。且道。向甚麼處去。夜深不向蘆灣宿。迴出中間與兩頭。

第九十三則  魯祖不會

  示眾云。荊珍抵鵲。老鼠啣金。不識其寶。不得其用。還有頓省衣珠底麼。

【舉】魯祖問南泉。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媬辿炳o(少賣弄)。如何是藏(法堂前佛殿後)。泉云。王老師與汝往來者是(有甚死急)。祖云。不往來者(道頭知尾告往知來)。泉云。亦是藏(一遍生活兩遍作)。祖云。如何是珠(得一望二)。泉召云。師祖(老僧不是不拈出)。祖應諾(闍梨不是不將來)。泉云。去。汝不會我語(平生肝膽向人傾)。

  師云。終南山雲際師祖禪師。法嗣南泉。天童誤為魯祖。就此辨之。學者應知。且池州魯祖山寶雲禪師。法嗣馬祖。乃南泉兄也。況師祖南泉。以名呼之。因此公案悟去。南泉之子無疑也。初問南泉。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媬辿炳o。此語本出永嘉禪師證道經。梵天琪和尚注云。梵語摩尼此云如意。又云無垢光。亦曰增長。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具三種義。一隱覆義。覆藏如來故。二含攝義。含攝一切眾生國土故。三出生義。能生無漏因果人天道行故。初約迷時。後約悟時。中間剋體。又勝鬘。有二種如來藏。一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二不空如來藏。具過琩F不思議佛法。終南山雲際師祖禪師。初在南泉時。問摩尼珠人不識。又問珠。泉云。去汝。不會我語。師祖從此信入。圓通國師云。如今還有人信入麼。若有罔象到時光燦爛。若無。离婁行處浪滔天。佛果云。盡大地。是如來藏。向甚麼處著珠。盡大地。是摩尼珠。喚甚麼作藏。雪竇別云。嶮。百尺竿頭作伎倆。不是好手。這媯蛘o箇眼。賓主互換便能深入虎穴。或不恁麼。縱饒師祖悟去。也是龍頭蛇尾。要見頭尾完全。須是天童和尚。頌云。

  別是非明得喪(眼埵陬活^。應之心指諸掌(見處通透用時明白)。往來不往來(總不干他事)。只這俱是藏(恁麼不恁麼總得)。輪王賞之有功(廉者不取貪者不與)。黃帝得之罔象(已勞心力)。轉樞機能伎倆(百不如汝)。明眼衲僧無鹵莽(事不厭細)。

  師云。心珠歌。玩珠吟。多說此珠。名如意寶。少言如來藏。唯永嘉一宿覺。向如來藏媬辿炳o。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如何是藏。如何是珠。往來者是。不往來者亦是。這堶n爾別是非。明得喪也。應之于心。得之于手。指諸掌。本出論語。南泉指藏。指珠如放在汝掌中。指似與汝。既往來不往來。是藏。喚應。喚不應。俱是珠。何疑。且道。珠中出藏。藏中出珠。打作一團。分為兩段。法華經。佛告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黃帝使象罔索珠。前頌首山三句中已明。機輪轉處。知眼猶迷。若非無伎倆中能作伎倆。不能道去汝不會我語。雲際這堮岩h。洞山云。歡喜即不無。如糞掃堆頭。拾得一顆明珠相似。萬松道。我不似洞山乞兒見小利。歡喜則不歡喜。如來藏中擊碎一顆明珠相似。

第九十四則  洞山不安

  示眾云。下不論上。卑不動尊。雖能攝已從他。未可以輕勞重。四大不調時如何侍養。

【舉】洞山不安。僧問。和尚病還有不病者麼。(一任分疏)。山云有(強主張)。僧云。不病者還看和尚否(世諦流布)。山云。老僧看他有分(本分相見)。僧云。和尚看他時如何(有甚麼眼相見)。山云。則不見有病(只是不肯參假)。

  師云。古人臨行。老病死境界中游戲。就中洞山奇怪。既云微疾。大眾看候。一僧問。和尚病還有不病者麼。這僧言中有響。句塈e機。也要看病人具眼。山云。有。抓著癢處。病減十分。僧云。不病者還看和尚否。倒行此令。要人知不恁麼。山云。老僧看他有分。若以世情測度。不病者合看病者。洞山卻道。老僧看他有分。豈是人情問候道理。這僧要徹底相見。更問。和尚看他後如何。這堶n爾十二時中常須奉重。夜眠早起。問候起居。始是知恩孝順底人也。山云。老僧若看。即不見有病。此是平生行履。臨行得力處也。山復問僧。離此殼漏子。向甚麼處。與吾相見。僧無對。山有頌云。學者雖多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慇懃空堥B。頌畢剃頭聲鐘。坐堂辭眾告寂。眾號慟。山開目辨愚癡齋。更延七日。再辭眾坐逝。大定繼燈錄。皇統間。咸平府大覺寺法慶禪師。嗣佛國白禪師。嘗掌書記。初住泗州普照。後遷嵩少。破汴被虜。北方牧牛。講僧識之。次居東京。因侍者讀洞山錄作愚癡齋。者云。古人甚奇。覺云。吾化後汝可喚之。若能迴來。是有道力也。後預知時至。乃作頌云。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將離本主。白骨當風揚卻。免占檀那地土。衣物盡付侍者。齋僧始聞初夜鐘聲坐逝。侍者曰昔約令喚。遂喚三聲。覺應曰。作麼。者曰。和尚何裸跣而去。覺曰。來時何有。者欲強穿衣。覺曰。休留與後人。者曰。正恁麼時如何。覺曰。也只恁麼。復書一偈云。七十三年如掣電。臨行為君通一線。鐵牛勃跳過新羅。撞破虛空七八片。儼然而化。壽七十三。皇統三年五月五日也。洞山識不病底。大覺識不死底。所以二老來去自由。天童拈云。得往得來。得來得往。我看他有分。他看我不然。正恁麼時如何體悉。良久云。宿霧尚深無見頂。春風常在不萌枝。天童拈彰底事之全機。已如上說。頌見古人之剋力。又作麼生。頌云。

  卸卻臭皮袋(草枯鷹眼疾)。拈轉赤肉團(雪盡馬蹄輕)。當頭鼻孔正(也須撥轉始得)。直下髑髏乾(切忌見鬼)。老醫不見從來癖(手到病除)。少子相看向近難(渠無國土何處逢渠)。野水瘦時秋潦退(龍行舊道)。白雲斷處舊山。寒(是真難滅)。須勦絕。(君子一言)。莫顢頇(點燈喫飯)。轉盡無功伊就位(葉落歸根)。孤標不與汝同盤(來時無口)。

  師云。石頭和尚道。欲識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天童卻道卸卻這皮袋。洞山天童。皆石頭下子孫。如此相違。如何和會。臨濟亦道赤肉團上有無位真人。天童卻教拈卻赤肉團。爾且道。無位真人。向甚處安身立命。佛日和尚道。山僧未來時。燕京人鼻不正。山僧特來扳正。萬松道。佛日鼻孔落在燕京人手堙C僧問香嚴。如何是道。嚴曰。枯木媕s吟。僧曰。某不會。嚴曰。髑髏堬晰。後有僧問石霜。如何是枯木媕s吟。霜云。猶帶喜在。僧曰。如何是髑髏堬晰。霜云。猶帶識在。又有僧問曹山。山以偈示之曰。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識盡眼初明。喜識盡時消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僧再問。如何是枯木媕s吟。曹曰。血脈不斷。僧曰。如何是髑髏堬晰。曹曰。乾不盡。祖庭事苑。作乾盡。若據天童頌并序。赤肉團獨露真常。髑髏眼瀝乾漏識。乾盡亦不惡。世諺有云。老醫少卜。言醫老始明。卜少則靈。所以洞山老作不見有病。少子相看向近難者。擬親即疏。擬向即乖。寒松病枝。因病轉奇。維摩瘦而不羸者。因病而為道日損。西京奉聖。深禪師病起頌云。氣絕絕情緒。舉意無意路。眴目尚無力。長年不出戶。芙蓉楷和尚道。只此一頌。自然紹繼老僧。此水瘦潦退雲斷。山寒也。須勦絕。莫顢頇。病要除根。醫須勿藥。轉盡無功。伊就位。孤標不與汝同盤。還知麼。麗水一星金。流沙混不得。

第九十五則  臨濟一畫

  示眾云。佛來也打。魔來也打。有理三十。無理三十。為復是錯。認怨讎。為復是不分良善。試道。看。

【舉】臨濟問院主。甚處來(掌云這堥荂^。主云。州中糶黃米來(卻實頭)。濟云。糶得盡麼(入草求人)。主云。糶得盡(兩搭不迴頭)。濟以拄杖一畫云。還糶得這箇麼(有甚死急)。主便喝(蝦蟆叫)。濟便打(伏手骨朵)。次典座至。舉前話(少賣弄)。座云。院主不會和尚意(口是禍門)。濟云。爾又作麼生(上身上來也)。座便禮拜(轉見不堪)。濟亦打(趁手快)。

  師云。本錄無典座。又問供養主。甚麼處去來。主云。州中糶黃米去來。濟云。糶得盡麼。主云。糶得盡。濟亦以拄杖一畫云。糶得這箇盡麼。主便禮拜。濟云。猶較些子。萬松道。有何不可。院主被棒。賞不避仇讎。供養主蒙恩。誅不擇骨肉。天童據盡令而行。要見全機大用。頌云。

  臨濟全機格調高(也好與一頓)。棒頭有眼辨秋毫(一點難謾)。掃除狐兔家風峻(師子全威)。變化魚龍電火燒(大小神通)。活人劍(猶較些子)。殺人刀(這漆桶)。倚天照雪利吹毛(誰敢正覷)。一等令行滋味別(這醋可曬釅)。十分痛處是誰遭(打云是爾是爾)。

  師云。臨濟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人境兩俱奪。若遇其中人。便全體作用。此臨濟格調最高處也。手上出來。手上打。眼上出來。眼上打。四方八面來。旋風打。离婁黃帝時人。百里見秋毫之末。棒頭有眼。明如日月。半點也不容。不唯掃除狐兔。亦能變化魚龍。魚躍禹門三級。雷電燒尾成龍。棒喝迅機神用如是。七事隨身。有殺人刀活人劍。浮山圓鑒遠錄公。出十六題。令投子青禪師頌。亦有殺人刀活人劍。雪竇頌巴陵吹毛劍。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輿。圓天為蓋。彎弓射槫桑。長劍倚天外。僧問臨濟。如何是吹毛劍。濟云。禍事禍事。不見道。德山釅醋。曾喫知酸。臨際用出黃蘗。傳來亦不弱。竹庵云。劈面三拳。攔腮七掌。盡大地人。不識痛痒。只有一箇認痛。猶受醫在。不見臨濟道。如蒿枝拂。相似。

第九十六則  九峰不肯

  示眾云。雲居不憑戒珠舍利。九峰不愛坐脫立亡。牛頭不要百鳥啣花。黃蘗不羡浮柸渡水。且道。別有何長處。

【舉】九峰在石霜作侍者。霜遷化後。眾欲請堂中首座接續住持(便好學能無伎倆不應如秀拂塵埃)。峰不肯乃云。待某甲問過。若會先師意。如先師侍奉(路見不平)。遂問。先師道。休去歇去(費力作麼)。一念萬年去(忘前失後漢)。寒灰枯木去(有甚氣息)。一條白練去(切忌點污)。且道。明甚麼邊事(只要無事)。座云。明一色邊事。(兩般了也)。峰云。恁麼則未會先師意在。(一朝權在手)。座云。爾不肯我。那裝香來(果然不會)。座乃焚香云。我若不會先師意。香煙起處脫去不得(氣急殺人)。言訖便坐脫(這堿し簼狾b恁麼去)。峰乃撫其背云。坐脫立亡則不無(出身猶可易)。先師意未夢見在(脫體道應難)。

  師云。筠州九峰道虔禪師。親傳石霜之道。得殺活杖子。具衲僧巴鼻。首座擔板。只得一橛。當時見道恁麼則未會先師意在。只道吾不如汝。便教九峰無地容身傾心歸伏。不見道。爭之不足。讓則有餘。今時參學人只道。古人坐脫立亡。今人臨行手忙腳亂。又見毆陽文忠公見嵩山老僧。道今人念念在亂。臨終安得定。這迴一向尋速生速滅。覺範頌云。死時應盡便應盡。坐脫立亡誇小兒。酪出乳中無別法。死時何苦欲先知。二朝士問寶峰照和尚。古人臨終去住自在。何道致之。峰云。先僧將來。自縊死去。臨終眾僧。求峰遺訓。峰作惡語數句而終。石霜首座。若到這箇地面。免被九峰逼死。佛果示杲上人法語云。嗟。見一流拍盲野狐種族。自不曾夢見祖師。卻妄傳。達磨以胎息傳人。謂之傳法救迷情。以至引從上最年高宗師。如安國師趙州之類。皆行此氣。及誇初祖隻履。普化空棺。皆謂此術有驗。遂致渾身脫去。謂之形神俱妙。而人厚愛此身。怕臘月三十日慞惶。競傳歸真之法。除夜望影。喚主人公。以卜日月聽樓鼓。驗玉池。覘眼光以為脫生死法。真誑諕閭閻。捏偽造窠。貽高人嗤鄙。復有一等。假託初祖胎息說。趙州十二時別歌。龐居士轉河車頌。遞互指授。密傳行持。以圖長年及全身脫去。或希三五百歲。殊不知。此真是妄想愛見。萬松道。今時下視諸方者。多以臨行要人看。好癭上塗煙脂。有甚可喜。石霜一生置枯木堂。安枯木眾。往往常坐不臥。坐脫立亡者極多。獨九峰不肯首座。今時好坐脫立亡底。何不參取九峰不肯處。且道。九峰具甚麼作用。問取天童。頌云。

  石霜一宗(蜂攢蟻聚)。親傳九峰(冰消瓦解)。香煙脫去(生死自在即不無)。正脈難通(先師意未夢見在)。月巢鶴作千年夢(樹倒不飛)。雪屋人迷一色功(日出後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坐斷十方猶點額(切忌生根)。密移一步看飛龍(別般造化)。

  師云。天童仁義。先于貧處斷。世情偏向有錢家。萬松道。門庭施設。不如九峰。入理深談。猶較座元百步。勝默和尚作。祖庭詠史詩。元座徒亡一炷煙。九峰不是抑高賢。若將一色為承紹。辜負先師不借緣。石霜示眾有云。未嘗忘照。猶為外紹為臣種。亦曰借。若誕生。絲毫不隔。如王子生下。則能紹大位。謂之內紹。名王種。名句不借也。借則一色邊事耳。不得已。應機利生為挾帶。點額飛龍。亦禹門化魚之事。亦周易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得位之象。豈比月巢鶴夢。雪屋人迷者哉。還識石霜傳九峰處麼。摘破香囊薰大國。撥開天竅吼真風。

第九十七則  光帝樸頭

  示眾云。達磨朝梁武。本為傳心。鹽官識大中。不妨具眼。天下太平國王長壽。不犯天威。日月停景。四時和適有光風化。人王法王相見。合談何事。

【舉】同光帝謂興化曰。寡人收得中原一寶。(少賣弄)。只是無人酬價(傾國莫換)。化云。借陛下寶看(因便接勢)。帝以兩手引袱頭腳(幸遇其人)。化云。君王之寶誰敢酬價(一併交足別無少缺)。

  師云。魏府興化存獎禪師。初依臨濟。濟圓寂為三聖首座。後見大覺。開堂拈香曰。此一炷香。本分為三聖師兄。三聖于我太孤。本分為大覺師兄。大覺于我太賒。不如供養臨濟先師。僧問。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化云。打中間底。僧作禮。化云。大眾興化。昨日赴箇村齋。半路逢卒風暴雨。卻于神廟媮衒o過。後唐莊宗幸河北。僧問。王程有限時如何。化云。日馳五百駕。迴至魏府行宮。詔化至。賜座茶畢。遂問。朕收下中原。獲得一寶。未曾有人酬價。化云。略借陛下寶。看。帝以兩手引袱頭腳。化云。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帝大悅賜紫衣師號。化皆不受。又賜御馬一疋。萬松道。第一要識取君王。更要知處中原。然後問爾寶下落。玄覺徵云。且道。興化肯同光。不肯同光。若肯興化眼在甚麼處。若不肯同光過在甚麼處。萬松道。空生不解金剛旨。問得疑心滿世間。雪竇云。至尊所得。只可旁觀。若非興化作家。往往高價酬卻。萬松道。恰似不齋來。翠巖芝云。興化當時下著。可謂酩酊。如今作麼生斷。萬松道。喫棒了判案。雲峰悅云。真不掩偽。曲不藏直。有眼底辨取。萬松道。問著箇瞎漢。黃龍心云。興化一期見機而作。爭奈埋沒伊一朝天子。當時若但向道蚌蛤之珠收得也無用處。教伊向後別有生涯。免見遞相鈍躓。而今若有人問。又作麼生酬價。萬松道。七九六十三收。這一隊老漢沒箇敢著價者。唯有天童相物作價兩無虧欠。頌云。

  君王底意語知音(一發善言)。天下傾誠葵藿心(千里福應)。掇出中原無價寶(兩手分付)。不同趙璧與燕金(別是一家珍)。中原之寶呈興化(分付著頭)。一段光明難定價(自買自賣)。帝業堪為萬世師(裂破古今)。金輪景耀四天下(猶有化在)。

  師云。同光年號也。如大中天子即宣宗也。後唐莊宗。在位三年。癸未改同光元年。喚作中原一寶。已是強名。畢竟喚作甚麼。大小天童只道得箇君王底意語知音。看他莊宗行兵。則從真定服中山。取漁陽兼魏慱。策馬渡河。而梁氏失國。偏師西指。而劍閣不守。所以自稱收得中原一寶。只是無人酬價。此以衲僧分上未遇知音。不逢別者。終不開拳。興化傾誠。不敢辜負天府大寶。葵藿向日而傾。衛其足也。所以刖足鮑莊子不如葵也。掇出中原無價寶。此頌引袱頭腳。輪王髻中珠不可輕分付。古今天子對辯。未有如莊宗善用時機。佛事人情一時周足。有官人謁歸宗。宗拈起兩帽子腳。示之云。還會麼。官曰。不會。宗曰。老僧病頭風。莫怪不卸帽子。官人無語。萬松道。韓信功高誰與同。轉身拆卻連雲機。趙國有和氏之璧。燕昭王築臺。置千金於上。延天下之士。故名黃金臺。又頌云。中原之寶。一段光明。輝天鑒地。南泉道。不作貴不作賤。爾作麼生買。所以難定價也。金輪王王四天下。銀輪三天下。銅二。鐵一。准上可知。金輪雖有七寶。只能景耀四天下。不如中原一寶盡十方法界。皆是一段光明。叵耐興化。容易便道。略借陛下寶看。同光是一朝天子。作大檀越。布施與他。可謂作家君王天然有在。萬松常笑。三角示眾云。大凡說法須是應時及節。及至住庵時。值賊執刀問。和尚有珍寶否。角云。僧家之寶非君所宜。賊云。是甚麼寶。角便喝。賊不領以刃加之。法雨頌云。結茅絕頂居三角。家寶不能深蘊卻。草次開囊欺鑒人。卞和刖足胡為錯。錯遇桀紂兮施禮樂。不似興化莊宗不傷和氣。僧問法雲圓通秀鐵壁。知師久蘊囊中寶。今日當筵略借看。壁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勿謂法雲拈不出。須知興化敢商量。

第九十八則  洞山常切

  示眾云。九峰截舌。追和石霜。曹山斫頭不辜洞嶺。古人三寸得恁麼密。且為人手段在甚麼處。

【舉】僧問洞山。三身中。那身不墮諸數(前三三後三三)山云。吾常于此切(氣急殺人)。

  師云。本錄中問。三身中那一身說法。山云。吾常于此切。疏山仁禪師始問洞山。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山曰。不諾。無人肯。疏曰。還可切也無。山曰。闍梨即今還切得否。疏曰。切不得則無諱處。山肯之。僧後問曹山。先師道。吾常於此切。意旨如何。山云。要頭斫取去。僧又問雪峰。峰以拄杖劈口打曰。我也曾到洞山來。承天宗云。一轉語海晏河清。一轉語風高月冷。一轉語騎賊馬趁賊。試請辨看。忽有箇衲僧出來。道總不恁麼。也許伊具一隻眼。元來藥山下。子孫旁提護諱。好本多同。不見。僧問石霜。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霜乃咬齒示之。僧不薦。霜遷化後問九峰。先師咬齒意旨如何。峰云。我寧可截舌。不犯國諱。僧又問雲蓋。蓋云。我與先師。有甚冤讎。保寧勇和尚頌云。此切堪傷向外求。至親何故似冤讎。始終滿面無慚色。更被曹山乞爾頭。好即甚好。太犯風煙。爾看。天童幾般綿密。頌云。

  不入世(物外橫身)。未循緣(刮篤成家)。劫壺空處有家傳(貓兒尾頭尿)。白蘋風細秋江暮(清虛冷淡)。古岸舡歸一帶煙(目斷天涯)。

  師云。不入世未循緣。腦後見腮。莫與往來。劫壺空處有家傳。洞山恁麼唱。曹山恁麼和。雪峰恁麼斷送。三臺須是大家催。蓋黃河從源頭濁了也。周起風土記。萍蘋芹菜之名。大者蘋。小者萍。白蘋者。柳惲詩。汀湖採白蘋。日暮江南春。洞埵麻k客。瀟湘逢故人。後人名其處。為白蘋汀。風細秋江暮者。宋玉風賦。夫風生于青蘋之末。浸淫溪谷。緣于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謂之白蘋者。苗菁而花白也。敢問。古岸舡歸向甚麼處去。誰知。遠煙浪別有好思量。

第九十九則  雲門缽桶

  云眾云。棋有別智。酒有別腸。狡兔三穴。猾胥萬倖。更有箇淆頭底。且道。是誰。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塵塵三昧(有願不撒沙)。門云。缽媔滷薋堣禲]撞頭磕額攔腮樸面)。

  師云。華嚴。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又云。塵塵爾法法爾。這僧問處。直要雲門當面拈出。雲門道。缽媔滷薋堣禲C且道。拈出不拈出。有底便認。和聲送事。就句呈機。有底道。缽媔熔价优珔瞗C桶堣蘌I點皆濕。更有一般。著甚死急。道。缽埵雀滿C桶埵酗禲C佛果道。漱口三年。正為汝輩。雪竇道。多口阿師難下嘴。元來小膽爾看。天童擘破面皮。頌云。

  缽媔滷薋堣禲]碗盛杓戽)。開口見膽求知已(只為分明極翻令得所遲)。擬思便落二三機(天童第四)。對面忽成千萬里(是必早迴程)。韶陽師較些子(未敢相保)。斷金之義兮誰與相同(心不負人)。匪石之心兮獨能如此(面無慚色)。

  師云。僧問忠國師。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文殊堂婺U菩薩。僧云。學人不會。師云。大悲千手眼。佛鑑頌。時年蔬菜賤。滿地蘿葡頭。一文買一箇。得者飽齁齁。這堳K見天童與雲門出一隻手。提折腳鐺子也。周易繫辭。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注云。金堅剛之物。而能斷之。言利之甚也。毛詩邶柏舟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注石雖堅尚可轉。席雖平尚可卷。言已心志堅平過于石席。且道。忠國師。佛鑑。雲門。天童。恁麼氣急作甚。赤心片片知人少。覿面堆堆睹者稀。

第百則  瑯琊山河

  示眾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此藥亦能殺人。此藥亦能活人。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且道。利害在甚麼處。

【舉】僧問瑯琊覺和尚。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迷時三界有)。覺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悟後十方空)。

  師云。汾陽無德昭禪師。北地苦寒。因罷夜參。梵僧乘雲而至勸。不可失時。此眾雖不多。六人大器。道廕人天。陽明日上堂云。胡僧金錫光。為法到汾陽。六人成大器。勸請為敷揚。時大愚芝。慈明圓。瑯琊覺。法華舉。天勝泰。石霜永等。皆在席下。滁州瑯琊山。開化廣照禪師。諱慧覺。西洛人。父為衡陽太守。捐館。扶襯歸洛。過澧州。登藥山古剎瞻禮。觀其游處。宛若舊居。緣此出家。得法于汾陽。應緣滁水。與雪竇明覺。同時唱道。天下指為二甘露門。逮今淮南遺化如昔。湖南祇林和尚。纔見僧來便云。魔來魔來。以木劍揮之。潛入方丈。如是十二年。後置劍無言。有僧問。十二年前為甚麼降魔。林云。賊不打貧兒家。僧云。十二年後為甚麼不降魔。林云。賊不打貧兒家。此名一劍下分身之意。首楞嚴第四。富樓那問。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說者云。若解則已知。覺體本妙。無明本空。山河大地。如空花相。若惑則能所妄分。強覺俄起。三細為世。四輪成界。瑯琊云。我則不然。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此喚騎賊馬赶賊。奪賊槍殺賊。薦福信云。先行不到。末後太過。萬松道。徐六檐板。各見一邊。要除見滲漏。須見天童始得。頌云。

  見有不有(一般麵草)。翻手覆手(由人故造)。瑯琊山堣H(叉手云慧覺)。不落瞿曇後(一語傷人千刀攪腹)。

  師云。見有不有。其有自朽。見怪不怪。其怪自壞。摩訶衍論。十四祖龍樹祖師造也。乃云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此翻手覆手也。瑯琊上堂云。見聞覺知。俱為生死之因。見聞覺知。俱為解脫之本。譬如師子返擲。南北東西。且無定止。汝等諸人若也不會。且莫辜負釋迦老子。吽。此所以不落瞿曇後也。瞿曇梵語。具云喬答摩。此云地勝。謂除天外在地人中。最殊勝故。方今後五百歲。去聖時遙。人多懈怠。如何得不落後去。裂破古今。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六(終)。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