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第十九章 正知正見

    第十九章 正知正見

  (這一節)此章要探究當初佛陀所講的「正見」為何?因為有很多的大師、很多的法師,他們都有一套自 己對正見的定義,已經看太多了!現在看看佛陀是怎麼定義「正見」?於是把「正見」方面集中,讓大家可以來參考。「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 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標出一個很重要的正見。

  這裡講的是「色」,但是這個「色」代表「五陰」,不管是從五陰或是六入處,或是從六界,記得!「五 陰」是我們的身心,從我們身心的角度,或是從六入處--六根、六塵,「六塵」就是講整個世間現象界的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整個世間的六入處,包括 身心內外這些都是。「六界」就是整個山河大地的存在。我們的身體就是由大自然的地、水、火、風、空所組合而成,也是法界裡面的一分子,不管從哪個角度,常 常都只是一個代表而已。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你都要去體證、要去求證到「無常」,第二個法印就是「無我」,就是整個我們修行要扣住的核心。我們的聞思已經建 立不少的基礎了,現在漸漸地歸納修行邁向究竟解脫的重點核心。

  「若所有色」只是一個代表,不管蘊、界、處,不管是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大小、好醜、遠 近……這些,全部都是一樣,都要去體會到「無常」、還有「無我」。你體會到「無我」,就能夠體會到「無我 所」;你能夠體會到「無我」、「無我所」,對於外面的抓取,就可以放得下。當你體會到「無我」,對「自我」生命的抓取,就可以完全的放下。

  「如是見者,是為正見」是佛陀對「正見」很明確的一個定義,修行就是要去如實深觀五陰、六根、六 界、身心內外……,一切都是「無常」剎那生滅變異。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卻是我們修行說要見法、要開悟、要證果,整 個核心都要扣住這裡,進而體證「無我」、「無我所」。不要以為這很容易、沒什麼,此種人都是常把「無常」、「無我」,當做只是一個概念、名相,或是當做口 頭禪,用嘴巴說而已。如果能夠實際去實修實證,十個結一定會逐漸的斷除而解脫自在。所謂體證到「無我」、「無我所」,就是十個結--身見結、疑結、戒禁取 結……一一 破除,有正確的聞思、正確的理解,十個結就必然一一的破除。

  (第二節)「當正觀察眼無常,如是觀者,是名正見」「眼無常」就是指六入處,所謂陰、界、處(蘊、 界、處)都是一樣,「六界」有時稱為「持」,所謂「陰、持、入」都是一樣。所謂「陰、持」,「持」就是六界,「入」就是六入處的「入」。

  (第三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佛陀對世間、對眾生看得很清 楚,眾生、一般人,只要還沒有解脫以前,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一般眾生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取諸境界,心 便計著」你喜歡什麼,就被境界粘著;你不喜歡什麼,也是一樣被境界粘著。所謂「粘著」,不是說你喜歡的、才被粘著;你不喜歡的境界,一樣被境界把你礙著, 成為境界的奴隸,就是「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實去看到世人在二元對立的世界打滾,然後你能夠 超越出二元對立,就叫「正見」,超越二元對立。「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話。「如來離於 二邊,說於中道」就是超越二元對立,而走在中道上,上次有講過了,在此就不再重複。

  (第四節)對於各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要去看到它的苦、它的無常,有所求、就會有 苦,你就有迎拒。此經文最主要告訴我們:因為你各種感受之後,會有迎、有拒的心,於是你的內心就會繃緊、就會用力,就會被境界所束縛,那個苦就跟在後面。 當有樂受的時候,你會抓取,怕樂受消失;偏偏樂受不可能如你所願,此亦即樂受為何也會產生苦?最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有得失心、迎拒心。

  (第五節)「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如果一個人真 正能夠建立起正見,就已經走在八正道上,已經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

  (第六節)「若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 罪,親近、不親近,卑法、勝法,穢污、白淨,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一般佛教都是在講緣起、緣起法,不錯!佛教是很 強調緣起、緣起法,但是什麼是緣起?什麼是非緣起?我們要清清楚楚區分出來。【法義分享】一切以「明」為根本,「無明」就是我們的愚癡無知,對於現象界、 萬事萬物,對我們身心內外的無知,對是非、好壞這些的無知,即是「無明」。

  我們修行就是要把心靜下來,然後如實去了悟這些實相,一切以「明」為根本,就是把無明、愚癡、無知 轉換過來,成為「明」、清楚了知。「無明」就是愚癡、沒有智慧,「明」就是打開智慧眼,有正知正見,有智慧。所謂「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實 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這方面的分別是很重要,到後面第25章 第六節再講述。《阿含經》裡面99﹪都是講述「三法印」、 「緣起法」,及分別種種法義,但是何謂「非緣起法」?何謂「非緣起法」?什麼叫做「無分別」?《阿含》裡面對這些深義所談並不多,初期《大乘經論》,就是 在闡揚《阿含》裡面的深義,後面這兩點是滿重要的。

  如果真正腳踏實地的修行,又體證到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則一切的大、小乘之爭,都會煙消 雲散。不但沒有大、小乘之爭,也不會有宗教、派系之別,希望大家慢慢去體會、去消化,含意很深!《阿含》的深義,也就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都是要用心靈 去領悟、體會,不是用頭腦去思惟、想像,更不是用嘴巴講。真正心領神會,是言語道斷,你要體會無分別法、緣起法,一定要先體會「緣起」,才能夠進一步體悟 「非緣起」。所謂「緣起法」就是「先知法住智」的「法住智」,「非緣起」是屬於「涅槃智」。還有所謂「有分別」與「無分別」,「有分別」就是緣起法,「無 分別」就是「非緣起法」。

  所謂「非緣起法」,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課程大部分都是講述「緣起法」、「三法印」,「無常、苦、 無我」的三法印,都是「緣起法」方面,如果沒有好好去體悟「無常」、「無我」,沒有好好去體會「緣起法」,沒辦法真正體證「涅槃」、「非緣起」方面。比如 「空」是非常深!非常奧妙!但是「空」的深奧,如果沒有透過現象界的這些去觀察到,你體會不到「空」的深奧、「空」的奧妙。

  舉例來講,我們現在看黑板上的字,或是看什麼東西,都是直接眼睛一投射出來,就直接看到目的地(目 標),但是跟目的地(目標)之間的距離、那個「空」,你平常卻都疏忽掉,平常都沒有去注意到、沒有去看到,我們都是直接一看,就像現在看到後面一張美麗的 相片,我就直接看到上面,這裡有一盆樹在這裡,我們很少去看到我跟樹之間的「空」,大家要慢慢去感受、慢慢去看到。還有,你所坐的位置跟喇叭的位置,我們 平常都是你眼睛一投射出來,就是直接看到這個喇叭,你現在要慢慢去看到,因為你一投射出來,看到那個喇叭,你是看到有、看到緣起,但是要慢慢看出這之間的 空間、還有它的存在,包括這一盆花的存在,是因為有空間,它才能夠存在。一切的「有」,都是建立在「空」之上。如果沒有這個「空」、沒有虛空,所有的現象 界、萬事萬物不可能存在,「緣起法」也不會存在。

  所謂「空」,你要慢慢的感覺出來,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就是一個空間,但是它不是我們頭腦理解的一 個「沒有東西、死死板板的」的空間,一個空洞的東西,不是光這樣而已。不錯!我們現在能夠理解的,是一個空間的存在,但是這個「空」,事實上我們所有能夠 存在,生命能夠存在、能夠看,也都是因為有「空」的奧妙,這是很妙的!以後大家慢慢去體會「空」的奧妙,因為你能夠真的看到「空」,才能知道何謂「無色 界」。在禪修裡面,一樣可以初禪到四禪,然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的禪定,但是那是在禪修裡面。事實上,你平常歷緣對境裡面,如果真正覺醒度夠, 你隨時都可以處在「無色界」裡面。

  現在先看比較單純的一個「有」跟「空」,像這一張木材材質所做成的桌子在這裡,這是一個緣起的 「有」,有實際的材料在這邊,所以它佔有相當的空間,現在這一張桌子所佔的地方,我沒辦法再容下椅子,叫做有質礙的東西--物質,它會有排他性。桌子旁邊 的地方,就是「空」,它沒有排他性,可以容許我的手在這裡游動,我要拿一張椅子在這裡,一樣可以,「空」可以接納「有」的存在。我們一般一看就只看到這張 桌子,但是卻沒有看到你跟桌子之間這個「空」的存在,還有桌子旁邊這個「有」,旁邊的這個「無」。這個就是「無」,這個是「空」,要慢慢去體會。

  包括老子《道德經》裡面都有提到:「有」來自於「無」,「有」來自於「空」。,這個「空」它不是頑 空,這樣的比喻比較深。具體的空間能夠容許我們走動,能夠在這裡走動,就是因為這裡有空間。我能夠站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有空間,現在先把那個「空」,能夠 讓你這個身體、東西放上去。這個「空」,現在先慢慢去體會到它的存在,能夠去看到「空」,我們以前都直接就看到標的物,但是之間那個「空」,我們都忽略 掉,現在要具體的體會出來,很重要!

  再來,有時候我們到中鼎的頂樓,從比較高處,然後向四處去望,看到廣大的空間,有時候到小山上,去 看開曠的空間,去感受、去體會那個虛空,它能夠包容萬事萬物,我們平常都只看到「有」,很少去看到「無」,很少去看到「空」。因為「空」,一般的眾生感覺 度、敏覺度不夠,是看不到它的重要。所以,佛陀為什麼說你要「先知法住智」?後面你才能夠知道「涅槃智」啊!一般人家說如果沒有內容的戲,很難演!也很少 人會看,大家都要看很有內容的戲,對不對?「空」,看起來好像沒就什麼內容,但事實上它是最深奧的,然而因為你一開始不容易看到,因此佛陀就講:要先看到 「緣起」,然後你才能夠看到「非緣起」。

  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空」,是一個形容,形容東西從有變無,它變化的一個過程,它是一個空性, 《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事實上描述整個就是講「空」的世界,不是空性,「空性」與「空」是不一樣。如果深入具體來講,本意是講「空」。

  所謂「空性」與「空」的區別,「空性」是我們對事情、萬事萬物,它演變的一個無常性、沒有自主, 「空性」它是一個形容、一個描述,所有現象界的這些生起,它們都沒有自主性,不是我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如果說我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就可以有一個 自主,比如地球要形成,不是地球本身在決定;比如太陽要形成,也不是太陽本身在決定。恐龍要在地球誕生、出生,不是恐龍在決定;恐龍要在地球消失,也不是 恐龍在決定。所以,所有現象界,所有萬事萬物的本身,它們的存在與消失,都不是自己在決定,包括所有的神、所有的上帝、所有的天地都一樣,只要你是眾生, 眾生就是眾因緣和合而生,就是沒有自主性,都是由大自然整個法界的各種因緣具足之後,它就會產生,就是「空性」一個重要的詮釋。

  比如無常,當它緣起、緣聚而生之後,一定是無常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一直的變化,就是空性,告訴 你它沒有一個恆常不變,它不會固定不變,「空性」告訴你它都是這樣一直在演變、一直在演變,你沒辦法讓它恆常不變,因此「空性」告訴你,它一直在無常流 變、無常生滅變化,就是剎那生滅變異,故而成、住、壞、空,包括「成」到「住」,也是貫穿著「空性」,成、住、壞、空這整個變化過程都是告訴你,萬事萬物 它都是一個空性,都是無自主性,都是無常,叫做「空性」,因此它是對於現象界的一種描述,然後那些智慧者、那些開悟者,他們深觀這些萬事萬物的變化之後, 告訴我們一個它的特性,萬事萬物存在的一個特性。「性空」也是一樣,告訴我們現象界所有存在的這些,它的特性就是空無自性。

  所謂「性空」、「空性」,都是人類那些智者、開悟者,他們對萬事萬物深入去觀察之後,發現的一個萬 事萬物演變的法則,它的特性的一種描述。

  但是「空」就不一樣,「空」它是一個法界的存在,它是一個實相的存在,所謂實相,你不要落入有形有 相、一個固定物的實相,而是說它是實際的一個存在,講更具體一點,就是我們現在整個宇宙的空間,無邊無際的空間,無邊無際的「空」,就是這個「空」。包括 你現在所做,你眼前週遭旁邊的整個空間,都叫做「空」,故而「空」它是一個實際的存在,也就是法界實際的一個存在。所謂「空性」、「性空」,是因為有 「空」,才會產生「緣起有」,萬事萬物所有現象界的這些存在,才會因為有「空」,《心經》所講的色、色不異空,所謂的「空」就是這個。因為有「空」,才能 夠產生「緣起」--現象界的緣起有,實際去觀察之後,發現它們的存在都是沒有自主,都是無常,都是剎那生滅變異。

  所以,這些解脫者、智慧者,他們歸納出一個「空性」、「性空」,今天佛教界一個很普遍的扭曲,很普 遍的一個誤解,都把「空性」、「性空」,跟這個「空」都混為一談,以後我們會再深入解析。如果混為一談,就沒辦法知道「空」是什麼,這個「空」最重要的核 心就消失了。當你真正契入涅槃界,真正體會涅槃界,一定要體會到這個「空」,一定要體證到這個「空」,不是去了悟「空性」,這樣而已。了悟「空性」、「性 空」,這只是見法。,這樣知道喔,所謂有分別、無分別,「有分別」就是緣起法、還有「空性」,都是屬於有分別。所謂「無分別」就是這個「空」。「緣起法」 就是有分別的無常、無我,「非緣起法」就是「空」。佛教有的人很反對我們談到本體、宇宙本體方面,有的人就很反對,認為佛教不談宇宙本體,因為他不知道空 是什麼。

  我們曾經播放現代創世紀的幻燈片,要慢慢深入去體會,天文學家認為現在的宇宙是從一個大爆炸開始, 但是這只是一個推論,但不是那麼單純,以後我們有時間再講。在好幾百萬年、還是很久以前,如果以現在天文學家他們推算,現在最遠可以觀測到的,是將近一百 五十億光年,現在可以看到邊緣的宇宙、銀河系,是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前的,哈伯望遠鏡可以拍到,但是不是那麼單純說一個大爆炸這樣就解決了?不是那麼單純。 事實上,佛教所講的「空」,它是無邊無際,時間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至於說為什麼從「空」裡面會產生這些?在上次講述現代創世紀方面的,有稍微講過,因 為在虛空裡面、宇宙裡面,它就自然的存有很多能源,當它因緣條件具足的時候,就會從能源轉換極微、極微細的粒子,然後慢慢凝結成夸克,再來介子、質子、中 子、電子這些,慢慢的原子就這樣出來,然後慢慢形成分子,這些能源物質化的過程,都是能源與能源的轉換。

  能源的轉換,就是《心經》所講的「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大家仔細要慢慢去看經文內容。事實上,包括 整個宇宙、天文方面都有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然後又講到宇宙本體,但是一般人被文字障礙住了,結果把《心經》裡面的那個「空」,又落入在「空性」 裡面一直繞。如果你在這裡繞,看不到宇宙的存在,記住!所謂「空性」、「性空」,都還是人類頭腦裡面的一個哲學名相、一個詮釋,是我們看萬事萬物存在的實 性,以它的特性,然後做一個詮釋。所以,大家要先體證「無常」,「先知法住智」,然後逐步上來,到後面這些「涅槃智」,大家就可以漸漸體會到。不是說照一 般的推論來推論,事實上一半對、一半不對。

  (第七節)所謂「正見」有兩種,一般就是「世間法的正見」,也就是「世間法的八正道」與「出世間法 的八正道」,這裡以「正見」標示出來,世間法的正見跟出世間法的正見,在前面的課程也已經講述過了。

  (第八節)「不知清淨道,及諸無上淨,於餘求淨者,至竟無淨時」「不知清淨道」就是不知道解脫道, 不知道什麼叫做究竟的解脫方法,不知道解脫道。「及諸無上淨」不知道修行是要斷除十個結、斷除我慢;真正最上的清淨,就是我慢斷除淨盡,也就是十個結斷 盡。「於餘求淨者」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解脫道,不知道從內心裡面下工夫,向心外去求法,叫做「於餘求淨者」。如果你向心外去求法,向心外去求淨土,到他方世 界去求淨土,這樣「至竟無淨時」你在繞個百千萬次,也都還在那裡繞。

  記得好像在1980年, 當時候當兵要從台灣移防到金門去,就在移防出去之前,買了一本書「極大與極小」,就是有關天文科學方面的,是探討現象界的極大與極小,當然那裡面都有提到 愛因斯坦相對論方面的,裡面有一則啟示滿有意思的,是從愛因斯坦相對論裡面,去推論出一個現象,如果人類現在站在地球上的這一點,然後用一支無限、比哈伯 望遠鏡更厲害的無限望遠鏡,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可以看到無邊無際、無限遠的地方,你知道在鏡頭這裡出現的是什麼?它可以看到無限。當然這是推論,因 為現在還沒辦法發明比哈伯望遠鏡更厲害的,因為這是從愛因斯坦相對論裡面,去推論的一個現象,就是說人類站在地球上,用一支無限遠的望遠鏡,來看宇宙的邊 際,然後一直看,後來你在這個盡頭呈現的是什麼?知道嗎?竟然能夠看到自己,在無限遠那一端呈現出來的,竟然是自己後面的後腦袋,你知道嗎?你用無限遠的 一個望遠鏡一直看,看到後面在那裡出現的,竟然是自己的後腦袋,自己的頭、自己的背面,這是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面,去推論出來的一個奇妙的世界。

  當然這裡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宇宙的邊在哪裡?你一直去找,找宇宙的邊到最後宇宙的極限,宇宙的 邊就在你的背面,就是「起點就是終點」,當然「終點也就是起點」。每一個點,它是起點、也是終點。在此,去體會一個更深法義:你所能活的,就是當下這一 點。極樂世界、淨土的邊際就是在這裡,你能夠停得下來,你能夠靜得下來,苦邊、宇宙的邊際、苦的邊際就現前,淨土就現前。我們可以從天文物理方面,愛因斯 坦就提出來空間就是無限,無限大就是成立,因此愛因斯坦提出來:空間是彎曲的,事實上我們看出去的,現在舉例來講,因為它是無限,現在我們以為是平面,但 事實上空間是彎曲,愛因斯坦提出來的是彎曲的。我們看出去以為是直線,事實上它是這樣的彎,但是我們還是以為它是直線,所以當它這樣繞回一圈到這裡的時 候,你還是一樣以為是直線,這就是奧妙!

  你是直線前進,但是因為空間彎曲,你也一樣都跟著彎曲,你也以為都是直線,我們把它穿過去,那個無 限就是可以穿越。因為後來愛因斯坦也迷惑住,怎麼會這樣呢?他也搞不懂啊!所以,事實上包括黑洞這些,愛因斯坦他是推論出來的,他不是證明出來的,厲害就 是在這裡,事實上他最擅長的就是物理、化學方面,還有數學方面,他去推論、推論到很多奇妙的結果出來,所以到後來他也是很驚訝有這些結果出來,但是他沒辦 法去求證,於是後來的科學家慢慢再去求證,現在你把宇宙這些當作一門學問,在探討、在求真,你未必會臣服,如果一個科學家,他是以站在我是、我能,認為我 懂得比別人多,我很厲害、我IQ180,我各方面都比別人強,我要挑戰那個無限,我要挑戰那個世界邊,我要跟上帝挑戰……,你是帶著我慢在求、在知、在證,你們很難臣服的,到最後不是增加很多的知識,不然有可能到最後你是會 發瘋,因為你不臣服,然後又發現很多這些不是你所能夠想像的。

  事實上,佛陀對這些也都有去求知求證,發現到後來就是無邊無際,而且佛陀發現到這些的奧妙,他不希 望大家成為天文學家,只是一直在探討、探討,但是沒有落實回來,看我們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你一直要向外去求,一直向外去追,愛因斯坦就告訴你:推論到 後來,淨土、終點,就是在現在。所以,我們?的可以結合這些,然後再印證佛教裡面所講的很多甚深義。一個阿羅漢沒有自我的抓取、自我的衝動,本身沒 有任何的主宰欲,有關阿羅漢的世界描述方面,希望大家從證初果、二果……這樣上來,你要「先知法住智」,要徹底體證「無常法印」,這一次禪修至少要體證到。事實上,所謂「歸 零」就是放下一切的壓力,比如這個杯子裡面的水,我現在跟你講羅漢果的味道很不錯,甘甘甜甜的,但是我有喝到,知道它確實的味道,但是對你來講,如果你還 沒有喝到,縱使我再怎麼對你來講,都只是頭腦裡面把過去的一些知見,然後做一個聯想、做一個體會。

  所以,不管再怎麼樣說,你都還不是真正親自喝到,對你來講都只是頭腦裡面的一個知見,叫做還沒有親 證。當你真正喝到之後,就「言語道斷」,不必說什麼啊!你真正喝到,叫做親證。當你真正體證到「無常法印」,叫做體證。

  本來心很散亂,生滅是我們看到現象界的產生之後,再標示一個標籤上去,但是本來可以不要的,本來是 可以不用的,就好像說沒有一些玩具讓你玩,你的心靜不下來,又會有很多妄念,被很多妄念拉走,因此提供一些玩具讓你玩,但是此玩具已經導向你去體悟法,這 是一個安全玩具,一個開發智慧的玩具,可以讓你玩,又可以讓你慢慢開智慧,透過這些讓你的心越來越寧靜、越純淨了,慢慢的越單純,後來就體會一個滅。當你 越能夠穩定下來,再來你連這些都不要,因為當你還在那裡滅、滅、滅的時候,都還是在火車後面跑,所謂「即知即滅」,你看到的、你體會到的、你聽到的,當下 它就消失了,你現在聽到我講話的聲音,它都馬上成為過去,因緣就一直消失、消失、消失,即生即滅、即知即滅,你知道、你聽到的當下,你現在聽到我講話聲音 的當下,你聽到那個聲音,它就成為過去了。

  如果你去回憶我剛才所講的那一句話,則我現在當下正在所講的,你就沒有聽到。唯有讓前面所講的那些 話,流過、流過,才能夠清清楚楚聽到我現在正在發出當下的聲音。對你的苦受、樂受也是一樣,當下去體會它,當下的靜坐是有內涵的,你是有體悟到法流,你是 要體悟法流,不是「空坐」,你的心是一個明覺。

  你有精進的心,但是要真的無所求,要能夠歸零,身心很柔軟,把「自我」交出來,交給法界,把過去的 知見、方法,記得!尤其在實修的時候,要儘量把過去的方法,至少在禪修這幾天裡面,你都要放下。如果你還抓著過去的方法,身、心沒辦法很柔軟,沒辦法實際 去做,你就跟不上來,後面越來越深入,你就沒辦法去體會了。所以,大家不用怕自己沒有基礎,就算有基礎、也全部都要打掉,要隨時歸零。

  你要真正能夠隨時歸零,才能夠見法,不管你是否老參,過去懂得多少,事實上懂得越多,歸零的力道要 越強,都要活在當下。所以,不用擔心自己不是老參,修行打坐基礎不是很久、不是很穩……,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我們有正知正見、身心柔軟下來,很快就可以去體悟到法,體證到「三法印」。

  「正見者為清淨道;正見修習多修習,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若婆羅門……」這裡所講的「婆羅門」,不是婆羅門教,而是「梵行清淨者」、修行人。如果一個修行人、清淨的梵行者 「貪欲永斷」,能夠修到貪、瞋、癡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為無上清淨」才是真正最高的清淨,也就是貪、瞋、癡的斷。把外面環境、房間打掃的多乾淨,都是 次要的,我們內心的貪、瞋、癡能夠清淨,才是真正的「無上清淨」。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