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光般若经卷第二


    放光般若经卷第二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学五眼品第四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应般若波罗蜜者。从何所来而生是间。于是间去复生何所。
  佛告舍利弗言。菩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于兜率天上来生是间。或于他方佛国来生是间。或从人道中来生是间。从兜率天上来者。终不失般若波罗蜜。诸陀邻尼诸三昧门诸众智门悉皆在前。从他方佛国来者。便疾成般若波罗蜜。于智慧中日日增益。诸深法要皆现在前。却后乃成般若波罗蜜。所生常见诸佛不离诸佛。从人道中来者。是菩萨未及阿惟越致者。诸根闇钝不能疾得般若波罗蜜。不能便见陀邻尼门。舍利弗。汝所问菩萨习行般若波罗蜜者。于是间终当生何所。是菩萨当生他方佛国。从一佛国复生一佛国。常见诸佛不离诸佛。
  世尊。复有菩萨无有沤和拘舍罗。从四禅行六波罗蜜。持是禅福生长寿天。不尽天寿来生世间供养诸佛。是菩萨辈诸根闇钝不大聪明。
  舍利弗。复有菩萨行于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禅念。三十七品大慈大悲。持沤和拘舍罗禅福不能稽留。常生诸佛所教授处。当生是拔陀劫中成逮觉者。常不离般若波罗蜜。复有菩萨以行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定。以沤和拘舍罗不随禅生。生于种姓大豪贵家。生梵志家生迦罗越家。所可生处常教众生。复有菩萨行四禅四等意四无形定。以沤和拘舍罗不为禅所稽留。来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常教授诸天净佛国土。教授众生供侍诸佛。复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行第一禅。生于梵天于梵天中尊。从梵天已至十方诸佛转法轮处。请诸佛世尊转于法轮。复生一生补处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具于四禅具四等意四无形定。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具足三昧不随禅处常见诸佛供事世尊。持清净行便生兜术天。于其天上随其寿命诸根具足。为无央数诸天人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已复来生世间人中。作阿惟三佛。舍利弗。复有菩萨得六神通不生欲界形界无形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礼事诸佛。复有菩萨得六神通游诸佛刹。其所至处。无有声闻辟支佛教名。复有菩萨持六神通生诸佛刹。其寿无量往生其国。复有菩萨以六神通游诸世界。到无佛处于其刹中叹佛法众。令彼众生闻三尊之功德。闻已欢喜皆得往生诸佛国土。复有菩萨从初发意得于四禅得四清净四无形定。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不生三界常生有益于众生之处。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从初发意便上菩萨位至阿惟越致地。复有菩萨从初发意便得阿惟三佛转于法轮。益于无数亿百千众生已。于无余界而般泥洹。其法留住或半劫一劫。复有菩萨适发道意便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与诸无数亿百千诸菩萨。共游诸佛国净诸佛土。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四禅四等至四无形定。皆于其中而自娱乐。住于四禅从四禅起还至解脱禅定。解脱禅起至无形定。从无形定起入解脱禅。从解脱禅起至无思想慧禅。复从是起还入解脱。以沤和拘舍罗入蒱佉阇三昧。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复有菩萨以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不取声闻辟支佛证。复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入三十七品。诸发小道者各使得度。诸有声闻及辟支佛所得道慧。皆是菩萨之忍也。行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为阿惟越致。舍利弗。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生兜术天者。当知是拔陀劫中诸菩萨等也。复有菩萨以四禅福乃至佛十八法。所可有道志不信受。当知是菩萨则一生补处。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从一佛刹复至一佛国。建立众生使至道场。知是菩萨从初发意以来。当更无数阿僧祇劫乃成佛耳。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为众生故不说无益之事。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为众生故。从一佛国复至一佛国断三恶趣。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常以惠施安乐一切。恣所求索象马车乘衣被财谷国城珍宝皆给与之。复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能自变身如佛形像。入三恶趣。随其语言而为说法皆度脱之。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变身如佛遍至十方。教授众生能净佛土。已至十方。悉观诸佛威仪法则好丑清浊。而便自起上妙最尊殊异之土。淳以一乘教诸一生补处菩萨。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便具大士三十二相诸根特异。众生见者莫不敬喜。因其欢喜以三乘法。而度脱之令般泥洹。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先当学清净身口意。便得诸根特异已得殊异亦不自举亦不下人。复有菩萨从初发意行檀波罗蜜尸波罗蜜。乃成阿惟三佛。初不堕三恶趣。复有菩萨从始发意至阿惟越致。初不忘舍十善之行。复有菩萨行檀尸波罗蜜。得作遮迦越罗。得化众生建立十善。所有财宝惠施众生。复有菩萨行檀尸波罗蜜。亿百千反作遮迦越罗。常供养诸佛恭敬启受。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为诸众生照明法化。乃至阿惟三佛不离照明。是故菩萨常明佛法。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行者。常摄身口意不善之事不令妄起。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摄身口意。
  佛言。菩萨心念不持身口意。诸恶因缘用作罪事。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身口意。虽有身口意。终不嫉恚邪见。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无杀盗淫无懈慢意意初不起恶智之事。若有菩萨不能舍此诸恶事者此非菩萨。复有菩萨行六波罗蜜者。除身恶行除口恶言除意恶念。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除身口意。
  佛言。菩萨不猗身口意是故能除。菩萨从初发意以来常奉十善。是故过诸声闻辟支佛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净于佛道净于六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净于佛道。
  佛言。菩萨不猗身口意。不猗六波罗蜜。不猗罗汉辟支佛。不猗菩萨亦不猗佛。所以者何。于一切法无所猗故。是为菩萨道。舍利弗。复有菩萨一一行诸波罗蜜。用是故无能伏者。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行六波罗蜜无能伏者。
  佛言。菩萨行六波罗蜜者。不有念五阴六情。不有念色声香味细滑法。不有念十八性。不有念三十七品。不有念六波罗蜜。不有念佛十种力四无所畏佛十八法不共。不有念声闻辟支佛道。不有念佛道。不有念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是舍利弗。菩萨行六波罗蜜。于功德中展转增益。用是故无能伏者。
  复次舍利弗。菩萨住于般若波罗蜜具足萨云若。以诸慧不堕恶趣不堕贫贱中。所受身体诸根具足人不憎恶。常为诸天阿须伦所敬爱。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慧。
  佛言。菩萨以具足诸慧尽见恒沙诸佛世尊。从诸世尊听受法教。悉闻诸佛德好之法。得慧菩萨无有佛想亦无菩萨想。亦无声闻辟支佛想。亦无我想亦无人想。亦无诸佛国想。慧行菩萨行檀波罗蜜。亦不见檀亦不见般若波罗蜜。行三十七品亦复不闻三十七品名。亦不见佛十八法。舍利弗。是为菩萨之慧。以是慧故具足诸法。亦不贡高见一切诸法。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净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净于肉眼。
  佛言。有菩萨以肉眼见百逾旬中二百逾旬。有菩萨以肉眼见一阎浮提见二阎浮提见四天下。有菩萨以肉眼见千世界见二千世界有见三千世界。是为菩萨于肉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天眼。
  佛言。菩萨以天眼见四王天上所有悉识悉知。从忉利天至第六天乃至阿迦腻吒天。菩萨悉见悉识悉知。从四王天上至阿迦腻吒天。此诸天人。皆不识不知不见菩萨天眼所见。菩萨天眼。悉见十方恒沙世界。众生生死善恶之事悉见悉知。是为菩萨于天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于慧眼净。
  佛言。菩萨慧眼不作是念。有为法无为法。有道法俗法。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识无法不觉。是为菩萨于慧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得法眼净。
  佛言。菩萨以法眼。见是人坚信坚住于法。是人无相无愿之脱立。于五根受不中止定。于不中止定成解脱慧。以解脱慧度于三碍。有身碍有狐疑碍有邪信碍。度是三碍得须陀洹便道得念于淫怒痴薄得斯陀含。精勤于道却淫怒痴得阿那含。便消五爱。一者色爱二者无色爱三者痴爱四者恨戾爱五者乱志爱。已度是者便得罗汉。如是行空菩萨便得空脱便成五根。疾近不中止禅至罗汉道。是人已得无相解脱。逮得五力乃至罗汉。是为菩萨得法眼净。菩萨所知生法即是灭法便逮五根。是为菩萨得法眼净。菩萨发意。从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具足信根精进办根沤和拘舍罗根。持是三根及诸功德。便生王者家大种姓家梵志家迦罗越家。生四天王上至第六天。便于其中育养教化众生。随其所乐净佛国土礼事诸佛。不堕声闻辟支佛地当成三耶三佛。是为菩萨得法眼净。法眼菩萨悉知一切从佛受决未受决者。有动还者不动还者。有具足神通者未具足者已。具足神通游诸世界礼事诸佛者有未得是者。得佛国净者得不净者。菩萨教化众生者不教众生者。菩萨为诸佛所称誉者不称誉者。菩萨有亲近诸佛者有不亲近者。菩萨成佛其弟子众诸菩萨数。其数无限者有限者。是菩萨成佛时。以诸菩萨为僧者不以菩萨为僧者。有菩萨以勤苦行成佛者不以勤苦行成佛者。有菩萨一生补处者未补处者。有菩萨至道场者不至道场者。有菩萨坐树下降致魔者不致魔者。是诸众事一一悉知。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得佛眼净。
  佛言。已得金刚三昧得萨云若。佛十种力四无所畏。行四等心十八不共大慈大悲。是菩萨眼所见诸法一切众事。无事不见无声不闻无物不护无法不觉。舍利弗。是为菩萨得阿惟三佛得最正觉眼。菩萨欲得五眼净者。当习六波罗蜜。所以者何。诸所有善法悉含在六波罗蜜中故。一切菩萨声闻辟支佛法诸法等者。无过般若波罗蜜等。般若波罗蜜者。是五眼之母。菩萨学五眼者。疾成阿惟三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度五神通品第五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念具足度五神通。逮诸菩萨无量神足。能动天地变身无数更合为一。彻视无碍石壁皆过。譬如鸟飞无所触碍。能履水蹈虚身出水火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有是神通不自贡高不见贡高。用本空故。谁有能起是神足者。唯有得萨云若者乃能起是耳。舍利弗。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为已得神足之证。耳所彻听为过诸天人耳。虽得彻听亦不贡高。于有无之中了无所得。于有空无空无所生。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天耳慧神通之证。能知他人心中所念。知有淫怒痴者无淫怒痴者。知有爱欲意无爱欲意者。知有有者知无无者。知有乱意无乱意者。有多者有少者。有定意者无定意者。有脱者无脱者。有高者有下者。虽知是不自贡高。何以故。是意非意故意不可思议故。以神通灭宿命之证。识一意至百意。从一日至百日一月至百月一岁至百岁一劫至百劫。无数百劫无数千劫无数亿百千那术。尽自识知。名姓种族所作所习寿命长短。所受苦乐死此生彼从彼生此。所作事物威仪礼节都识所。更不以神通而自贡高。菩萨学如是为学般若波罗蜜。以神通明识宿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之道。所得高下各随本行。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谤毁圣贤信邪倒见。以邪见因缘自怀其身死堕地狱中。为人身善言念亦善。不谤圣贤正见信行得生天上。能见十方众生乃至五道。所见如是其一神通之德尽见十方。持神通灭漏尽之证。不取声闻辟支佛道。不持余法当成阿惟三佛。不以神通漏尽证故而自贡高。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神通。其功德转增上乃至阿惟三佛。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檀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计空无狐疑。菩萨住尸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不疑罪福以空无所起故。舍利弗。有菩萨住羼波罗蜜中。净除萨云若迹以空故不起嗔恚。菩萨住惟逮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于身精进不起懈怠。菩萨住禅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定志意不起。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净除萨云若迹不起愚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六波罗蜜中。净除萨云若迹从空来往。不疑不犯。不嗔不忍。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亦不施与亦不有贪。不戒不犯。不进不退。不忍不恚。不定不乱。不慧不痴。不谤不誉。不有为不无为。如是舍利弗。无所从生法。无有骂者无有叹者。无有为无无为。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得奇特之德。诸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具足之德以教众生净佛国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授决品第六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发等意于一切人发等意。已便得一切诸法等。已得诸法等便能等意于一切法。便为现在诸佛菩萨罗汉辟支佛之所爱敬。所在生处眼终不见恶色意初无恶念。行般若波罗蜜菩萨终不耗减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尔时说般若波罗蜜行时。坐中有三万比丘。以身所著衣尽用奉佛。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于是佛笑。时阿难从坐起正衣服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会当有意。
  佛告阿难。是三万比丘于是寿终当生阿閦佛国。却后六十二劫皆当作佛号声闻支头。复有六万欲天子。皆当生弥勒佛前。皆当出家作沙门。佛之威神令会者见东方千佛及四部众及诸十方各千佛现。尔时沙诃楼陀刹土。不如彼佛国土严净。尔时坐中有十千人。皆发愿言。我曹皆当作功德生彼净国。尔时佛知善男子意所念佛复笑。
  阿难白佛。愿闻笑意。
  佛告阿难。见是万人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已见。
  佛言。是万人寿终皆当往生彼诸佛国。皆不离诸佛世尊。后当作佛号庄严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摩诃般若波罗蜜妙度品第七

  尔时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须菩提摩诃迦叶。及诸大神通比丘。复有余大神通菩萨摩诃萨。诸优婆塞优婆夷。俱白佛言。唯世尊。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摩诃萨之最大度上度妙度无上尊度。唯世尊辩才之度无与等者。复无无等度法度空度空无相度诸法空度有无空度具足诸德空度。唯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其功德普具无能伏者。唯世尊。令是菩萨摩诃萨成般若波罗蜜功德。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已作是无等等之施。无与等者。种种具足檀波罗蜜。身体种种无有与等者。已得无等之利行般若波罗蜜。自致得成阿惟三佛。唯世尊。世尊亦复行般若波罗蜜。种种无与等法之本。种种无等之欲本。种种无与等五阴之利。转无上法轮。过去当来诸佛世尊。行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亦复转于无上法轮。唯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欲得度于诸法彼岸。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唯世尊。若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诸天龙鬼神诸阿须伦世间人民。皆当为作礼。
  佛告诸大会比丘及诸菩萨。当为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者作礼。诸天龙神皆当作礼。
  佛告舍利弗。世有菩萨摩诃萨。便有诸天帝王世间人民。便有梵志迦罗越种。便有转轮圣王。便有四大天王乃至阿迦腻吒天。便有须陀洹道罗汉辟支佛道。便有菩萨便有佛道。已有菩萨便有供养衣服饮食床卧七宝珠玑璎珞琉璃摩尼。舍利弗。天上世间人所娱乐便身之具。以菩萨故皆悉有是。所以者何。行菩萨之事。住于六波罗蜜中调伏众生。使布施乃成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安隐众生者。当行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舌相光品第八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普遍三千大千世界。于其舌根出种种无央数百千光明。彻照十方各一恒沙国。是时东方及十方国土无央数诸菩萨。见是光明各各自白其佛。是何瑞应有是大光明。
  佛告诸菩萨言。西方去是度一恒边沙。有佛世界名沙诃。其佛号释迦文。出舌相光明。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今有是应。
  于是十方恒沙国诸菩萨各白其佛言。我等欲往见释迦文及诸菩萨。并欲闻般若波罗蜜。诸佛各各告诸菩萨言。欲往随意。于是诸菩萨各各取诸名华名香。种种幢幡珍宝华盖。发其国土来诣忍界。诸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天各持天上诸名香华来诣佛所。诸天人诸菩萨皆悉来至。见释迦文佛已。各各供养散诸名华。所散华宝即于佛上在虚空中化成四柱台。其台高显四面窗向。台遍三千大千刹土各各莫不见有好台。罗列分别不相障蔽。其台妙好交露庄严未曾所有。于是坐中诸亿百千人。各各从坐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世尊。愿使吾等于当来世逮得法利当如世尊。今于百千众围绕说法。所现感动亦当如是。佛于是知诸大众各已有仍堪任于诸法无所从生法忍。佛便笑。
  阿难白佛。何因缘笑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是亿百千众皆得无所从生法忍。却后六十八亿劫劫名散华。皆当作佛号觉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摩诃般若波罗蜜行品第九

  于是世尊告须菩提言。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所从因成就般若波罗蜜。是时诸会菩萨大弟子诸天人意念言。今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自持辩才说耶是佛威神乎。须菩提知诸菩萨大弟子天人意之所念。语舍利弗言。敢佛弟子。所说法所出音声所可教授。皆是世尊大士之务。佛所说法事与法不相违背。是善男子。学法以法作证。舍利弗。我等当承佛威神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非我等所入境界也。声闻辟支佛。不能为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于是舍利弗须菩提。共白佛言。唯世尊。言菩萨菩萨者。何所法中有言菩萨乎。我等初不见法有菩萨者。我初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字。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当为何所菩萨而说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及字。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两间中止。
  佛告须菩提。譬如字众生为众生。言我人言生是男是士是夫是作是知是觉。
  佛告须菩提。设是名法但著名字。亦不生亦不灭。从久远以来但共传字耳。
  佛语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所谓菩萨及菩萨字。但著字法从久远以来但行其字。亦不生亦不灭。须菩提。譬如所有色痛想行识但著字法。从久远以来因缘合为数。诸因缘合数法。亦不生亦不灭也。所谓般若波罗蜜。所谓菩萨及菩萨字亦复如是。
  佛告须菩提。所谓眼耳鼻舌身意。从久远以来但著字法。亦不生亦不灭。色声香味细滑法亦复如是。亦不内亦不外。亦不生亦不灭。从久远以来但著字法。般若波罗蜜菩萨及字。亦不内亦不外。亦不在两中间止。
  佛告须菩提。譬如内身所有名为头。字为颈肩臂脊肋髀[月+耑]肠脚。是法亦不生亦不灭。亦不内亦不外。亦不两中间止。所谓般若波罗蜜菩萨及字亦复如是。
  佛告须菩提。譬如外诸所有草木枝叶茎节。从久远以来但著名字。是字亦不生亦不灭。亦不内亦不外。所谓般若波罗蜜菩萨及字亦复如是。
  佛告须菩提。譬如过去诸佛世尊。从久远来因字如住。是字亦不生亦不灭。亦不内亦不外。须菩提。譬如梦响幻热时之炎。如如来所化皆著字数法。所谓般若波罗蜜所谓菩萨及字。亦不生亦不灭。亦不内亦不外。亦不两中间止。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学字法合法及权法数。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色痛想行识字有常无常。亦不见五阴字有苦有乐。亦不见五阴有我无我。亦不见五阴空无相无愿。亦不见五阴净亦不见寂。亦不见著亦不见断。亦不见五阴生亦不见灭。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及十八性亦复如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不于有为性中现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字。亦复不于无为性中见。所以者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想念故。行般若波罗蜜住于无想法。成三十七品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字。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字。行般若波罗蜜。成佛十八法。亦复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字。亦不见菩萨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已尽超越诸法之相。超越已亦不见亦不断。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学知字数合法。觉已不入色。亦不入痛想行识。亦不入眼耳鼻舌身意。亦不入色声香味细滑法。亦不入十八性。亦不入意识觉。亦不入苦乐。亦不入不苦不乐。亦不入有为性。亦不入无为性。亦不入檀尸羼惟逮禅。亦不入般若波罗蜜。亦不入相好。亦不入菩萨身。亦不入五根。亦不入慧度。亦不入度神通。亦不入度慧亦不入内外空。亦不入所有无所有空。亦不入教化众生。亦不入净佛国土。亦不入沤和拘舍罗。何以故。不见诸法当有可入者。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入。便增益六波罗蜜便履菩萨位。履菩萨位过阿惟越致地。具足诸神通具足神通已游诸佛国。育养众生供养礼事。净佛国土尽见诸佛。从诸佛求愿即随其所欲而皆得之。从诸佛世尊闻法。得诸陀邻尼三昧门。乃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无有断绝时。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具知是法数著字。于须菩提意云何。色痛想行识为是菩萨耶。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萨耶。
  须菩提对曰。非也世尊。
  佛言。于须菩提意云何。以色声香味细滑法为是菩萨耶。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是菩萨耶。
  对曰。非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以地水火风空识为是菩萨耶。
  对曰非也。以痴为是菩萨耶。行识名色六入栽觉爱受有生死是菩萨耶。
  对曰非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离五阴六衰六情十八性地水火风空。离十二因缘。是菩萨耶。
  对曰非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五阴十二因缘如。为是菩萨耶。
  对曰非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可离如为菩萨耶。
  须菩提对曰。非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观何等义。而言五阴六衰十二因缘及如非菩萨。亦不离五阴六衰十二因缘及如为菩萨也。
  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初不见有众生。当于何许有菩萨。云何以五阴六衰十二因缘为菩萨。云何当离五阴六衰十二因缘为菩萨。如如亦非菩萨。离如亦非菩萨。无有是处。
  世尊赞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学当作无所见学。不见众生不见般若波罗蜜。于须菩提意云何。以五阴常故言菩萨耶。以五阴无常故为菩萨耶。以五阴是我所为菩萨耶。非我所为菩萨耶。以五阴空无相无愿故言是菩萨耶。
  须菩提对曰。非也世尊。
  佛言。离五阴空无相无愿为是菩萨耶。
  须菩提对曰。非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观何等义。而言五阴空无相无愿非菩萨。亦不离五阴空无相无愿为菩萨乎。
  须菩提白佛言。初不见五阴。当云何以五阴故言菩萨。初不见有常。云何以无常故言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初不见有乐。云何以五阴苦为菩萨。初不见有我。云何以五阴无我而为菩萨。初不见有人。云何以五阴空故而言有菩萨。世尊初不见有相。云何以五阴无相而为菩萨。世尊初不见愿。云何以五阴无愿而为菩萨。
  尔时世尊赞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菩萨摩诃萨学。当于五阴作空无相无愿无所见无所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学。
  佛告须菩提。汝向者所言。我不见法有菩萨。实如所言。须菩提。法法不相见。法不见法性。法性亦不见法。五阴性不见法性。法性不见五阴性。六情性不见法性。法性不见六情性。
  佛告须菩提。有为性不见无为性。无为性不见有为性。有为不离无为。无为亦不离有为。
  佛告须菩提。菩萨作是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见。虽不见诸法。亦不恐亦不畏惧不悔亦不懈怠。何以故。以不见五阴。不见眼耳鼻舌身意。亦不见色声香味细滑法故。亦不见淫怒痴。亦不见十二因缘。亦不见吾我。亦不见知见事。亦不见三界。亦不见声闻辟支佛意。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法。亦不见佛亦不见佛法。亦不见道。一切诸法尽不见。亦不恐亦不怖亦不畏惧。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以故不恐不畏。
  佛告须菩提。以菩萨意识法不可得不可见。以是故不恐不畏。菩萨当于诸法。当作无所得无所见学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字。亦不见菩萨意。是则菩萨学是则菩萨行。

    摩诃般若波罗蜜学品第十

  是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羼惟逮禅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色痛想行识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六情内外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十八性。欲消灭淫怒痴。欲消灭吾我想。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狐疑。欲除犯戒望见。欲除三界淫诤。欲舍六衰习。欲除四食。欲舍四渊流四结四颠倒。欲舍十恶知十善之行。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四禅三十七品四等心及佛十八法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学意三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四禅及四空定。欲得师子游步师子奋迅三昧者。欲得诸陀邻尼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宝三昧。月幢三昧。诸法普至三昧。观印三昧。真法性三昧。作无垢幢三昧。金刚三昧。诸法所入门三昧。三昧王三昧。王印三昧。力净三昧。月幢三昧。诸法所入真辩才三昧。诸法言所入照十方三昧。诸法陀邻尼门印三昧。不妄诸法三昧。诸法都聚印三昧。虚空所止三昧。净三昧。处三昧。不起神通三昧。作上幢三昧。菩萨欲得是诸三昧门及余三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摩诃萨欲满一切众生之所愿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欲具足诸功德。持是具足之德不堕罪处。亦不生卑贱之家。亦不在罗汉辟支佛地住。亦不为菩萨顶诤。当学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语须菩提言。云何为菩萨顶诤。
  须菩提报言。菩萨摩诃萨不以沤和拘舍罗行六波罗蜜。复不以沤和拘舍罗趣空无相无愿三昧。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顺菩萨道。是为菩萨顶诤。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以故。名为菩萨顶诤。
  须菩提报言。所谓法爱是。
  问言。何等为法爱。
  须菩提报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入于五阴计校五阴空无相无愿。是为顺法爱。入于五阴计校五阴空寂无常苦空非我。是为菩萨法爱。计校言当灭五阴。是无为证是非证。是成道。是著是断。是可习是不可习是菩萨行。是非菩萨行。是道是非道。是菩萨学是非菩萨学。是六波罗蜜是非六波罗蜜。是沤和拘舍罗是非沤和拘舍罗。是菩萨顺法爱。
  须菩提语舍利弗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入法中计校分别。是为菩萨顺法爱。
  舍利弗语须菩提言。何等为菩萨顺道。
  须菩提报言。菩提行般若波罗蜜。不以内空观外空。不以外空观内空。不持内外空观空空。不持空空观内外空。亦不以空空见大空。亦不以大空观空空。亦不以大空见最第一空。最第一空亦不见大空。第一空亦不观有为空。有为空亦不观第一空。亦不持有为空观无为空。亦不持无为空观有为空。亦不持无为空观无边际空。亦不以无边际空观作空。作空亦不观性空。性空亦不观作空。作空亦不观自空。自空亦不观性空。自空亦不观诸法空。不持诸法空观自空。诸法空亦不观无空。无空亦不观诸法空。诸法空亦不观有空。有空亦不观无空。有空亦不观无有空。无有空亦不观有空。舍利弗。菩萨作是行般若波罗蜜。转上便应菩萨之道。
  复次舍利弗。菩萨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不念五阴。亦不贡高。亦不念眼耳鼻舌身意。不念色声香味细滑法。亦不念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不念亦不贡高。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亦不念道意妙无与等者。亦不念不贡高。所以者何。是意非意。意性广大而清净故。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云何意性广大而清净。
  须菩提报言。于淫欲痴亦不合亦不散。不与尘劳合亦不散。不与恶行及六十二见合亦不散。亦不与声闻辟支佛意合亦不散。是为菩萨意性广大而清净。舍利弗复问言。意为有耶言是意非意。
  须菩提报言。意无所念时。有意无意宁可得可见可知不。
  舍利弗报言。唯须菩提。不可得不可见不可知。
  须菩提语舍利弗。若意无念时。亦不见有意亦不见无意。亦不可得亦不可见。是故即为清净。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为无意意。
  报言。于诸法无作无念是为无意意。
  舍利弗复问。无为无作亦是意耶。于五阴无为无作亦复是意。乃至道无为无作亦是意耶。
  须菩提报言。如是如是。如所问。
  是时舍利弗赞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如须菩提为是佛子为从佛生为从法化生。则为法施非为思欲施。随其证而为说法。实如佛所举乐空寂行第一。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便为阿惟越致。终不离般若波罗蜜。菩萨欲学知声闻辟支佛地。当学般若波罗蜜。当读当习当持。欲学菩萨地当学般若波罗蜜。当读当学当持当习。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广说三乘之教。菩萨摩诃萨声闻辟支佛。亦当从是中而学成。

    摩诃般若波罗蜜本无品第十一

  是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我亦不觉有菩萨亦不见菩萨。当为何等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当教谁不见诸法终始。云何当为菩萨作字言菩萨耶。世尊。是字必不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是字亦不见亦不可得。世尊。我亦不见五阴终始。云何当为菩萨作字。是故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世尊。我亦不见六情六衰终始。当云何为菩萨作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是字亦不可见不可知。云何为菩萨建字。是字亦不可见亦不可知。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世尊。亦不见十八性。亦不见十二因缘终始。世尊。我亦不见十二因缘生灭根本。亦不见淫怒痴终始。亦不见六十二见。亦不见六波罗蜜终始。亦不见吾我亦不见人亦不见寿。亦不见命众生终始。亦不见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四禅四等四无形禅之终始。佛志法志僧志戒志施志天志。安般志死志终始。亦不可得见。我亦不见佛十八法终始。世尊。五阴如梦如响如光如影如幻如炎如化终始不可得。寂静不生不灭终始。不著不断终始。及如法性之法真际终始。皆不可见。世尊。我亦不见善恶之法终始。我亦不见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之终始。世尊。我亦不见当来过去今现在之终始。我亦不见不当来不过去不现在法之终始。我亦不见世尊终始。我亦不见十方恒边沙国土。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诸弟子及菩萨众终始。世尊。诸法之终始。尚不可得不可见。当教何等菩萨。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见字亦不住亦不不住。是字不可得知。亦不可得亦不可见。是故字亦不住亦不不住。何为菩萨作字。何以故。诸字法皆不可见亦不可得。世尊。菩萨者合数建字法。亦无有与作字者。五阴十八性十二衰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无有与作字者。世尊。譬如梦字响光影炎化名虚空。世尊。譬如言地水火风空。亦无有与作字者。言戒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是字亦无有与作字者。言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其字亦无有与作字者。言菩萨言道言佛佛法。其字亦无有与作者。言善恶言有常无常苦乐有我。言寂言寂静所有无所有。其字无有与作者。以是故我狐疑。所以者何。诸法终始不可得见而为菩萨作字。世尊。是字亦不住于法性。何以故。是字无所有不可得。是故字亦不住亦不不住。若菩萨摩诃萨闻作是说般若波罗蜜。不惋不悔不懈不怠不恐不怖。当知是菩萨审谛住阿惟越致地。住于无所住。
  复次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色痛想行识不当于中住。眼耳鼻舌身意不当于中住。色声香味细滑法不当于中住。六识不当于中住。六栽不当于中住。六觉不当于中住。地水火风空识不当于中住。十二因缘不当于中住。何以故。以色痛想行识空故。世尊。若五阴空者为非五阴。五阴亦不离空。空亦不离五阴。空则是五阴。五阴则是空。是故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于五阴中住。乃至十二因缘亦不当于中住。何以故。十二因缘空故。十二因缘则是空。空则是十二因缘。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不当于中住。佛十八法亦不离空。空则十八法。十八法则空。是故不当于中住。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六波罗蜜不当于中住。何以故。六波罗蜜空故。住则非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不离空。空亦不离六波罗蜜。是故世尊。菩萨不当于六波罗蜜中住。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文字数不当于中住。文字数若多若少不当于中住。何以故。文字数空故。
  复次世尊。行般若波罗蜜菩萨。神通亦不当于中住。何以故。神通则是空。空则是神通。
  复次世尊。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色痛想行识无常。不当于中住。何以故。无常空故。假令无常不空则非无常。空亦不离无常。无常则是空。空则是无常。是故菩萨不当于中住。五阴苦五阴无我亦不当于中住。五阴空亦不当于中住。五阴寂静亦不当于中住。
  复次世尊。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如不当于中住。法及法性不当于中住。真际不当于中住。
  复次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不当于中住。世尊。菩萨摩诃萨无有沤和拘舍罗。作吾我想著于五阴。有仍五阴受般若波罗蜜。亦不顺般若波罗蜜。不得具足般若波罗蜜。便不能得出生萨云若。
  复次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著于吾我想。住于诸陀邻尼三昧门。以想识求陀邻尼三昧门。又复有仍受般若波罗蜜。亦不应不顺般若波罗蜜。不得具足般若波罗蜜。不能得出生萨云若。何以故。不受色痛想行识故。不受五阴则非五阴。所以者何。其性空故。诸陀邻尼三昧门不受。不受则非陀邻尼三昧门。其性空故。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不受。本性空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观性空之法。虽观于诸法不当使有所著。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无所受三昧。积聚广大无限之用。诸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萨云若亦不受。乃至内外空及有无空亦不受。何以故。不可以相行故。所以者何。相行有垢故。何等相。五阴相三昧相是谓垢相。当作是受当作是念。不尔者异道人先尼。终不有信于萨云若慧。何等信。信于般若波罗蜜不以相。信解受持观其所应。亦不以相亦不以无相。作是不受相先尼得解信要。便得度空性之慧。不复受痛想行识。所以者何。以见解空相之法。何以故。亦不于内见慧亦不于外见慧。亦不离内外事见慧。何以故。亦不见法当有可识知者。亦不于内五阴见慧亦不于外五阴见慧。亦不离五阴见慧。以是因缘先尼得解。得解已便得信要于萨云若。是谓比诸法等信以为证。而不见诸法。先尼作是解脱已。便于诸法无所受。不想不念故。是法亦无有得者亦无有受者亦无有解者。是法亦非受亦非持亦不可获亦无有念。一切诸法皆无念故。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以于般若波罗蜜通达来往于彼此岸者何。于诸法无所受。不受色痛想行识者于诸法无所受故。乃至三昧陀邻尼门无所受。于诸法亦无所受。不具足三十七品佛十力佛十八法不共终不中道般泥洹。何以故。三十七品非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非十八法。是法非法亦不非法。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受五阴。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观。言何许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为是谁。谁有是般若波罗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复作是念言。不可得法不可见法非为般若波罗蜜。
  于是舍利弗问尊者须菩提言。贤者何等法不可得不可见。
  须菩提报言。般若波罗蜜不可得不可见。禅惟逮羼尸檀波罗蜜。亦不可得亦不可见。以外空内空及有无空故。五阴亦不可得见。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神通。亦不有亦不可得见。法性法住真际佛萨云若。亦不有亦不可得见。以内外空有无皆空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若作是观作是念。意不惓不厌不恐不怖。当知是菩萨终不离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问尊者须菩提。何以当知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报言。如色之状貌离色。如痛想行识状貌离痛想行识。如檀波罗蜜状貌离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状貌离般若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乃至真际亦复如是。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五阴状貌何类。六波罗蜜佛十八法状貌何类。法性及如真际其状貌何类。
  须菩提言。五阴无所有之状貌。六波罗蜜佛十八法真际亦无所有之状貌。其类非物之类。舍利弗。是故当如五阴状貌离五阴。如六波罗蜜状貌离六波罗蜜。乃至真际亦复如是。五阴离五阴相。乃至真际亦离其相。相亦离其真际。
  舍利弗问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中便出生萨云若耶。
  报言。如所问无有异。何以故。诸法无所出亦无所生。
  舍利弗又问。何以故。诸法无有生无有出。
  须菩提报言。五阴空亦不见其出亦不见其生。般若波罗蜜佛十八法真际。亦不见其出亦不见其生。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以渐近萨云若。已渐近萨云若便得身意相净。已得身意相净便无淫怒痴。意强梁贪意不复生。意终无六十二见事。终不于母人腹中生常得化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育养众生普净佛国土。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离诸佛世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学当作是行。

    放光般若经卷第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