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七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七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萨云然念。从初发意不离萨云若念。行尸波罗蜜意初不堕淫怒痴。亦不念淫怒痴。亦不为所缠裹。诸不入道捡事。嫉妒恶戒恚意懈怠乱意愚痴项佷。自用著于吾我。及二地意悉无。何以故。皆知诸法相空皆知诸法无所有无所成。观见诸法皆无转还。皆解诸法相度诸世事。处于无为具足沤和拘舍罗增益功德。为行尸波罗蜜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不于世受尸波罗蜜之报。至般若波罗蜜。但欲益于一切教化众生。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四禅四等四无形禅。虽行诸禅不受禅福。何以故。以沤和拘舍罗。知诸禅相皆空。亦知动还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行沤和拘舍罗。行观行净亦不趣须陀洹。不取须陀洹果。至阿罗汉亦不取其果。何以故。知诸法相空及知不转还法。亦行三十七品过于二地。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无所从生法忍。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八惟无禅及九次第。亦不取须陀洹道。何以故。悉知诸法相空知不动还。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佛十力业及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大慈大悲。净佛国土教化众生。然后乃逮萨云若。菩萨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其智甚广大乃行是深法。然不受其报。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所以者何。菩萨于所有处不动不转。
  世尊。何等为于所有处不动不转。
  佛言。于无所有而不动转。于五阴所有不转。于六波罗蜜所有不动。于诸禅四等所有不转。于三十七品所有不转。于三脱门所有不转。于大慈大悲所有不转。于十力十八法所有不转。所以者何。是诸法所有皆无所有故。须菩提。不可以无所有逮觉所有。
  须菩提言。世尊。宁可持所有逮觉所有不。
  佛言不也。
  须菩提言。世尊。宁可持无所有逮觉无所有不。
  佛言不也。
  如是世尊。将无所逮无所觉耶。
  佛言。有逮觉不以是四句。
  世尊。是逮觉当云何。
  佛言。诸逮觉者亦非所有亦非无所有。逮觉者亦非戏言亦非不戏言。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戏言。
  佛言。言五阴有常无常是菩萨戏言。五阴苦乐者是菩萨戏言。五阴是我所非我所是菩萨戏言。五阴净不净者是菩萨戏言。分别知五阴者是菩萨戏言。知四谛者是菩萨戏言。念四禅四等及四无形禅三十七品总三脱门八惟无九次第禅是菩萨戏言。我得须陀洹道至阿罗汉辟支佛道是菩萨戏言。我具足菩萨十住是菩萨戏言。我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是菩萨戏言。我具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是菩萨戏言。我逮萨云若是菩萨戏言。我尽诸习绪是菩萨戏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五阴有常无常。亦不戏亦不不戏。乃至萨云若有常无常。亦不戏亦不不戏。所以者何。于所有亦不戏所有。于无所有亦不戏无所有。于所有无所有中亦不戏无不戏。是故须菩提。五阴及萨云若为非戏也。菩萨于般若波罗蜜行亦不以戏。
  须菩提言。云何五阴不戏乃至萨云若不戏。
  佛告须菩提。五阴无所有乃至萨云若亦无所有。诸可无所有者皆非戏。以是故五阴及萨云若皆无有戏。须菩提。菩萨作是学般若波罗蜜者。得上菩萨位。
  须菩提言。世尊。诸法所有尚不可得。云何得菩萨位。为用二地为用佛道乎。持何等得位。
  佛言。菩萨亦不以二道亦不以佛道也。遍学诸道乃上菩萨位。如第八贤圣遍学诸道。虽在乎地未受果证。菩萨亦如是。皆行诸道得菩萨位。未及萨云若。未得金刚三昧。得功德时乃具足逮萨云若。
  须菩提言。世尊。若菩萨遍学诸道尔乃上位者。菩萨为复在第八地取须陀洹道耶。在斯陀含地得斯陀含道。在阿那含地得阿那含道。在阿罗汉地得阿罗汉道。在辟支佛地得辟支佛道。在佛地得佛道耶。此诸道各自异。世尊。云何菩萨皆当遍学诸道上菩萨位耶。若菩萨于是八地受八道者。是终不然。在菩萨位便逮萨云然者亦复不然。若菩萨得声闻辟支佛道至萨云然者。亦复不然。世尊。我当云何知菩萨遍入诸道上菩萨位。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菩萨终不于八地得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道以逮萨云若。须菩提。菩萨从初发意常行六波罗蜜。以慧见八地。何等八。净地性地四贤圣八地观地薄地无垢地已办地辟支佛地。以慧观过于八地。以道慧过菩萨位。过位已以萨云若慧舍诸习绪。须菩提。第八地者是菩萨之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慧及习绪除。亦是罗汉慧观。亦是菩萨辟支佛慧。亦是菩萨忍。具足声闻辟支佛道。以道慧上菩萨位。以萨云若慧除诸习绪。以是故须菩提。菩萨当遍具足诸道。尔乃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成阿惟三佛已为众生作道地。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道。何等为道慧之道。
  佛言。当起诸道净于诸道遍观众生。及相貌像尽觉尽知。皆遍知已当教一切分流广化。遍采音声令得大声。遍三千大千刹土当如响相。以是故菩萨当遍具足诸道。当知道慧悉知众生之意。亦当知泥犁复知泥犁之趣。亦当知众生罪报。当断泥犁缘作罪之报。薜荔畜生亦当知之。薜荔畜生缘作报应悉当断之。当知真陀罗摩睺勒诸龙阅叉。当知人之因缘。人道果报。亦当知天从四天王上至三十三天。亦当知天人因缘天人果报。当知三十七品法三脱门法。亦当知十力。亦当知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大慈大悲佛十八法。尽知是已。立诸众生于三乘之道。须菩提。是为菩萨具足道慧。菩萨学是已皆知众生意之所愿。已知所愿如应说法初不断绝。所以者何。普知众生根生死之趣。菩萨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所可应行法。三十七品所行二地所行。尽入般若波罗蜜中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及三十七品及道法。是诸法亦不合亦不散。亦无有形亦不见见一相。一相者则无相。云何能致道。是法亦不见亦无有形一相。一相者则无相。云何能致道。世尊。譬如虚空亦无所没亦无所致。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是空法亦无所致亦无所趣。以众生不知法相无所有故。佛为说三十七品。及诸法有所致有所办。虽尔须菩提。所有五阴六波罗蜜内空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四无碍慧四无所畏。佛十力十八不共大慈大悲。至萨云若。于贤圣法律亦不合亦不散。亦无有形亦不可见。亦无有对一相无相。如来以是故欲度脱众生。以世俗因缘而说是教。非第一最义。是故菩萨当遍学诸道。以慧观随习俗。于法中有应用者不应用者。何等是菩萨应用何等是菩萨所不应用。罗汉辟支佛道以慧观学而所不用。以萨云若慧当用诸法。菩萨如是于贤圣法律。当学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说贤圣律。贤圣律者为何谓。
  佛告须菩提。声闻辟支佛菩萨摩诃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亦不与淫怒痴合亦不不合。是我所非我所亦不合亦不散。亦不狐疑亦不不狐疑。于戒行亦不合亦不散。于欲于色于无色界亦不合亦不散。于不黠及顽佷亦不合非不合。凶暴亦不合非不合。于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三十七品大慈大悲及有为无为性。亦不合亦不散。何以故。以诸法无有形不可见。无有对一相无相。无色不与无色合亦不散。不可见不与不可见合亦不散。无有对不与无对合亦不散。一相不与一相合亦不散。无相不与无相合亦不散。须菩提。是名为贤圣律。亦无形不可得见。亦无对一相无相。是菩萨无相度。菩萨当作是学。作是学已当得诸法无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为不学色声香味细滑识法相耶。不学地水火风空识相耶。不学六波罗蜜相耶。不学有无空相耶。不学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三十七品三脱门相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大慈大悲四谛相贤圣相。不学逆顺十二因缘相耶。不学有为无为性相耶。于是诸法无相亦不学。所作相亦不学。菩萨当云何过于二地上菩萨位。上菩萨位已云何逮萨云若。逮萨云若已云何转法轮。转法轮已云何以三乘法度脱众生。
  佛告须菩提。若诸法有相者。菩萨当学诸法相。诸法无形亦不可见。亦无有对一相。一相者则无相。是故菩萨亦不学相亦不学无相。云何作是问。
  佛言。若前有相后便有相。以前法无相故后亦无相。是故菩萨亦不学相亦不学无相。所以者何。有佛无佛一相性常住如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非相非无相云何。为念般若波罗蜜。菩萨若不念般若波罗蜜者。不能过于二地。不过二地者不能过菩萨位。不能过菩萨位者不得无所从生。不得无所从生者不得菩萨神通。不得神通者不能净佛土教化众生。不净佛土教化众生者。不能逮萨云若。未逮萨云若者。不能转法轮。不能转法轮者不能安立众生于三乘法。亦不能安立众生于三福地。一者施。二者戒。三者念诸善法。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诸法亦非无相亦非一相。无相之法当云何念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者非菩萨之念。菩萨以无念是为般若波罗蜜相。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无念是般若波罗蜜相。
  佛言。于诸法无所念。是为般若波罗蜜相。云何于诸法无所念。
  佛言。不念五阴六情。是为般若波罗蜜念。不念色声香味细滑识法。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不净。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四禅四等及四空定。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三尊不念三福。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灭尽不念安般守意。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无常相苦相非我相。不念四颠倒十二因缘。不念吾我寿命及知见相。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三脱门。不念三十七品法。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八惟无九次第禅。不念四禅。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十慧不念六波罗蜜。不念内外空及有无空。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十力不念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不念大慈大悲。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萨云若是般若波罗蜜念。不念断诸习绪。是般若波罗蜜念。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不念五阴。乃至断诸习绪复不念。是般若波罗蜜念。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念五阴无所有。何以故。须菩提。诸有相者无有般若波罗蜜念。不念淫怒痴所有。不念无道之处所有。何以故。诸有想者为无般若波罗蜜念。诸有相者为无六波罗蜜。何以故。诸有贪者亦无有六波罗蜜。是名为著诸有。缚著者无有度脱。须菩提。著有者。无有三十七道品念。亦无三脱门念。乃至萨云若亦无念。何以故。缚著于有故。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有何等为无有。
  佛言。有二者为有。
  世尊。何等为二。
  佛言。五阴相者为二。十二衰相者为二。有佛相者为二。有道相有为无为相者是则为二。须菩提。一切相乃至无有相是皆为二。适有二便有已有便有世间众生。不得离生老病死忧悲勤苦。以是故须菩提。当知有二者无有六波罗蜜。亦无有道亦无所逮亦无所觉。何况能舍五阴及萨云若者。
  佛告须菩提。尚无道念那得须陀洹至罗汉辟支佛道。那得离诸习绪。

    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有相者不得顺忍不得逮觉。若无相者当得顺忍不。当及声闻八地不。当及辟支佛地不。当及菩萨地不。可得度脱不。能得道念不。能令罗汉辟支佛习绪除不。能使菩萨得上菩萨位不。上菩萨位已能得萨云若不。得萨云若已能灭诸习绪不。世尊。若无意若不生意不起是法相。可逮萨云若不。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无有相者亦无有顺忍。亦不能除诸习绪。
  复问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有相意耶。于五阴有相耶。乃至萨云若有相耶。有淫怒痴相无有淫怒痴相耶。有六衰有六衰尽相耶。有近有近尽相耶。有觉有觉尽相耶。有爱有爱尽相耶。有受有受尽相耶。有有有有尽相耶。有生有生尽相耶。有死有死尽相耶。有忧悲勤苦有忧悲勤苦尽相耶。有苦有苦尽相耶。有四谛有四谛尽相耶。有萨云若有萨云若尽相耶。有习绪有习绪尽相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无有相亦无无相。须菩提。菩萨顺忍者则无相。是菩萨无有相则为念道。无有有相无有无相。则是菩萨之果报。
  佛言。有相则是菩萨道。无相则逮觉。是故须菩提。当知诸法所有皆无所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无所有云何于无所有中得逮觉。而于诸法得自在。
  佛告须菩提。我本为菩萨行六波罗蜜。从第一禅至第四禅。观禅性不念贡高。亦不倚禅亦不味禅。于四禅事寂净无所悕望。已安足于禅便处于神通。天眼彻视天耳彻听。意知他人宿命所从来。自识宿命便飞行。虽尔不以是神通贡高。不味不倚于六通无所分别。须菩提。我以应一合相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便觉四谛。具足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处众生于三乘。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云何于无所有中起四禅。六通无所有。众生为无所有。如来云何安立众生于三乘。
  佛告须菩提。若淫怒痴及余诸非法之事。若有所有无所有者。我为菩萨时不于有无中起四禅。是故须菩提。亦不有所有亦不无所有。是故我初发意行菩萨道时行四禅。
  佛告须菩提。若神通中当有所有无所有者。我终不于神通中觉所有无所有而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于神通知所有无所有故。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白佛言。若菩萨于诸法所有无所有。于禅五通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云何菩萨于无所有法中。未曾所知能知未曾所学得学。从是中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菩萨已从过去诸佛所。供养若干佛菩萨。所从诸佛闻。无所有中无有佛无有辟支佛。无所有中无有罗汉。无所有中无有众贤圣。从无所有中无有毛发许所有。菩萨作是念言。无所有中亦无有须陀洹乃至佛皆无所有。以诸法无所有故。我或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我或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假令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诸可有行相众生我当立著无相地。须菩提。诸有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欲度脱众生故。便习未曾习者。未曾学者未曾受者便学便受。于诸过去诸佛所学。先学六波罗蜜劝人令行六波罗蜜。见人行者代其欢喜。以布施无贪垢故便得大富。以布施故便守戒便得天上人中尊。以布施故便得三昧。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故。便得智慧品解脱品见解脱慧品。持是诸品及六波罗蜜。得过二地上菩萨位。已上位已便净佛土化众生。便逮萨云若转法轮。以三乘度众生。须菩提。菩萨以是先当从檀波罗蜜起。次得诸慧是亦不可得。何以故。无有实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从初发意以来自持戒劝人持戒。见人持戒代其欢喜。以持戒得天上人中之豪。贫者以财施之。复以戒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而立之。以五品之德过出二地上菩萨位。度脱众生。便逮未曾所知所学所习。皆学知习之。何以故。欲习无所有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忍劝人使行。见人行忍代其欢喜。饱足众生以财安立。或以五品之德过于二地上菩萨位。何以故。所施与亦无有要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自行精进于善劝人精进。见人精进代其欢喜。复以财物给足众生。以戒忍辱五品之德。过出二地上菩萨位。何以故。所施亦无有要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四禅四等四无形定劝人令行。见人行者代其欢喜。以位于禅布施穷乏。教令智慧解脱见慧过出二地上菩萨位。何以故。所有者无有要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从发意以来。行般若波罗蜜以财给足众生。立以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见慧。自行六度劝人令行。见人行者代其欢喜。以沤和拘舍罗过于二地上菩萨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无有形故须菩提。菩萨从是便得本所不学本所不知本所不应。皆学皆知皆得所应。
  复次须菩提。菩萨学诸未曾学者。从初发意以来。常有萨云若念解诸有无之事。便念三尊行。常念天行戒念施念。佛问须菩提。云何为念佛。念佛者不以色痛想行识念。何以故。五阴无有坚要故。无坚要者为无所有。佛念者为无念。
  复次须菩提。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当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不当以金色光明念。何以故。佛形无有坚要故。无坚要者为无所有。念佛者为无念。
  复次须菩提。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当戒性智慧品三昧品解脱品见解脱品。不当以是五品念如来。何以故。以是无有坚实故。无有坚者为无所有。念佛者为无念。
  复次须菩提。念如来不以十力念。不以四无所畏念四等大慈大悲佛十八法四无碍慧。不以是念如来。何以故。无有坚实故。不坚实者无所有。念佛者为无念。
  复次须菩提。念如来者不以十二因缘念。何以故。无有坚要。无坚要者为无所有。念佛者为无念。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当作佛念。以是故。知次第学未曾学者习未曾应者具足悉应顺。至诸道应作是学。具足三十七品及三三昧。便具足萨云若慧。便应所有无所有。觉不坚固要。便得所有无所有处。须菩提。云何为法念。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当念善恶法。亦不念当受莂不受莂。亦不当念俗法道法。亦不念有漏无漏法。亦不念贤法愚法。亦不念三界法。亦不念有为无为性法。何以故。诸法无有坚要无有坚要者为无所有。念法为无所念。学法念以应所有无所有。便逮萨云若。便逮所有无所有处。须菩提。菩萨当念法念。须菩提。菩萨当云何念僧。菩萨从初发意至萨云若。常念僧为无念。如是须菩提。菩萨当作僧念。须菩提。菩萨云何念戒。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以来不缺于戒。不差于戒。善摄于戒当念有无。如是念者为顺所应。便逮萨云若无有有无之处。须菩提。云何菩萨念施。所有无所有应施。所可物施及以法施。于中不起乱意。亦不念有所施无所施。虽持身命支节布施。于中。亦不起乱意。何以故。无有坚要故无坚要者则无所有。常念于施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云何当作天念。诸须陀洹。生四天上者至于六天。诸生天者无有坚要无坚要者为无所有。须菩提。当顺是念至成萨云若。须菩提。诸阿那含生于色天及无色天亦无坚要。无坚要者为无所有。菩萨当顺是念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常念六念顺其所应。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欲学所顺所习欲成诸功德。当学内外空及有无空。当学三十七品大慈大悲。当学菩萨道行。皆逮有无之要尚无毛发之相。何况有萨云若相。须菩提。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得随次第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所有皆无所有。乃至五阴六衰无所有诸性无所有三十七品无所有萨云若慧亦当无所有。亦无佛无法无比丘僧。亦无有道亦无果报。亦无著断亦无逮觉。诸法亦皆无所有。
  佛告须菩提。诸法有所有无所有可得见不。
  须菩提言。不可得世尊。须菩提。云何言诸法所有皆无所有五阴及逮觉耶。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于是法无有狐疑。但为当来之世三乘道家。恐或言若诸法所有无所有。何谁著者何谁断者。不知著断之事。便能败戒毁戒不知所趣如是败戒行者各各趣三恶处。世尊。我不敢有狐疑。我畏当来之世。是故问如来耳。

    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于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诸所有者皆无所有。菩萨为见何等。为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菩萨以所有皆无所有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诸有倚著者难得解脱。有倚相者不得逮觉。亦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无倚相者为有逮觉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耶。
  佛言。逮觉已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则是无所倚。以不别法性故。欲得无所倚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则为欲示一切法性。
  世尊。若无所倚者无有逮觉则无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缘菩萨从第一住至十住耶。何因缘得无所从生法忍。何因有五通及六波罗蜜之德。而受诸法之德。摄取佛国教化众生供养诸佛。一切有至般泥洹。
  佛言。无所倚者与五通之报等。与十住等。与六波罗蜜等。及供养诸佛功德等。以是故至般泥洹供养不断。
  须菩提言。世尊。无所倚及五通六波罗蜜有何差别。
  佛言。无有差别说有差别。
  世尊。云何三事有差别。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倚所施。亦不自倚亦不倚受者。至般若波罗蜜亦无所倚。行神通亦无所倚。行三十七品亦无所倚。行三三昧亦无所倚。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无所倚。逮觉诸佛法亦无所倚。须菩提。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无所倚。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诸魔魔天无能坏者。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意受持六波罗蜜。受四禅四等大慈大悲。及四空定四无碍慧。四无所畏三十七品。总三脱门。佛十种力佛十八法。云何受持八十种好。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所作施戒忍辱精进及诸禅事。皆以般若波罗蜜行。及三脱门四等大慈及三十七品。所作所念皆不离般若波罗蜜。及三三昧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八十种好。皆不离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一意行般若波罗蜜受持六波罗蜜。乃至八十种好。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六波罗蜜初无二相。乃至八十种好亦无二相。世尊。云何行六波罗蜜至八十种好。不以二相。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皆悉具足总持诸波罗蜜及三十七品而行布施。
  须菩提言。世尊。是事云何。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以漏意行檀波罗蜜。于无漏作念言。我为是谁所施何物受者为谁。于是三事无相受念。尔时亦不见意及所施受者。至十八法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无有相亦不见六波罗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八十种好亦无有相亦无所见。
  须菩提言。世尊。以无相无所作法。云何得具足六波罗蜜云何具足三十七品云何具足三空及十种力。云何具足四无所畏佛十八法。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无相施随众生所欲。或索肌肉妻子国城珍宝。所有财谷皆不逆人。作是施时或有人来问菩萨言。用是无相布施为作虽有是言我续。布施不可断绝。持是布施与众生共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无相念亦无施意亦无物意亦无受者意。亦不见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何以故。所见一切皆悉空故。如是谁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如是作为则是真作。则能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则为行六波罗蜜。则为具足三十七品及三脱门。则为具足佛十八法。如是行者则为不受布施之报譬如第六天王有所欲者但念即至。菩萨如是。但意念诸法皆具足至。以布施之德能供养诸佛悉能饱满诸天及人。以沤和拘舍罗行檀波罗蜜。安立众生于三乘法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檀波罗蜜。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悉知贤圣无漏道法之戒。不毁不乱奉贤圣戒。于诸法无所鼍亦不鼍五阴。亦不鼍三十二相亦不鼍四性。亦不鼍四天王至三十三天。不鼍须陀洹至罗汉辟支佛。亦不鼍转轮圣王。所作功德但欲与众生共为萨云若。不相不倚亦不以二。但为世事非最要义具足戒已以沤和拘舍罗起四禅。不以贪受天眼。以天眼观十方诸佛。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初不离天眼。以天耳净尽闻诸佛所说经法不失所闻。至得自辩悉知诸佛之意。知诸佛意已便能饶益一切众生。持识宿命之慧。觉诸所作不失本行。以无漏之法立众生于三乘。随众生所欲而悉授之。须菩提。是为无相具足尸波罗蜜。
  佛言。菩萨云何具足于忍。从发意至坐道场。若众生来以刀杖捶加于菩萨。菩萨终不起意当起二忍。一者忍辱二者无所从生法忍。起意念言。以刀捶杖加我者为谁。受者为谁。当观法相。观法相者亦无所有亦无所观。无所观者便得无所从生法忍。住二忍已便具足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便具足三十七品及三脱门。便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菩萨已住是法便得神通。非是二地所能及者。具足神通已便具足六波罗蜜。以天眼慧见十方佛。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忘佛念。复以天耳慧闻十方佛所说教法悉知诸佛。诸佛所念悉复逮。知众生之意如应说法。自知宿命以慧皆识众生功德。持诸善本功德劝勉众生。以漏尽之慧立众生于三乘。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行。教化众生净佛国土。具足萨云若慧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转于法轮。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羼波罗蜜。
  佛言。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惟逮波罗蜜。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身意精进具足四禅。于四禅起便得无数神通。变化来往手扪摸日月。持是精进遍至十方无数刹土。供养诸佛一切所有供养之具。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天世人皆当恭敬。是菩萨至般泥洹。以神足到十方听受诸佛法言。所闻法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忘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具足萨云若。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具足惟逮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以无漏道法。具足意精进。口不言恶。身不行恶。意不念恶。亦不鼍苦乐有常无常。不鼍有我无我。不鼍有为无为。不鼍三界。不鼍四禅及四空定四等三脱门三十七品。至十八法亦无所鼍。亦不鼍声闻辟支佛。不鼍声闻辟支佛道。亦不鼍菩萨。亦不鼍菩萨地。亦不鼍五趣。亦不分别是天是人是畜生是泥犁是薜荔。亦不分别是须陀洹道是罗汉道是辟支佛道。亦不分别。是菩萨道。亦不分别是萨云若。亦不鼍诸法诸道亦不分别。所以者何。是诸法者。皆无有要无可鼍者亦无可分别者。以具足意精进。便救一切魔怨众生。救众生已亦不见众生。具足精进已亦不见精进。具足佛法已亦不见佛法。净佛国土亦不见不得。具足精进便受诸善法。亦不于是善法中生念。遍游诸国救益众生。所作变化自恣无碍。或雨诸华或散诸香。或以伎乐鼓乐弦歌事。或震动事或以光明。或以国土七宝示现或以搏弈。或现水火随道而入。尽为因缘使行十善。或以施戒而摄取之。或以支解身体妻子国土。或以自身随众生意而摄取之。须菩提。菩萨以沤和拘舍罗无相。行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于无相之法行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除如来三昧。一切余三昧皆当具足。具足四禅具足四等及四空定。皆当逆顺行八惟无及九次第禅。行空无相无愿三昧电光三昧金刚三昧直治三昧。住是禅波罗蜜便得三十七品。住于三昧具足道慧。诸三昧门皆来入是。具足道慧具足十住地作行。至萨云若终不中道取证。于三昧中住游诸佛刹供养诸佛。于诸佛所殖诸德本。净佛国土游诸四域教化众生。广立众生于六波罗蜜。或立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随其所欲而满其愿。于是禅波罗蜜者。悉总持诸陀邻尼门。便得四无碍慧便受神通。终不堕女人胞胎。不受色欲无生不生。虽生不著于生。何以故。善观于幻法知所有如幻。救济众生便得无众生之相。以无所得法立众生于无所得法。以世俗数不以最上要。以禅波罗蜜遍入诸禅及解脱禅。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舍禅波罗蜜。行道慧入萨云若慧。便尽习绪为以自救当复救余。救他人已为诸天及人及阿须伦而作福田。如是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是为具足无相三昧。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无相法具足般若波罗蜜念。
  佛言。菩萨不见法有实成者。亦不见五阴实成者。亦不见五阴生。亦不见五阴来生处。乃至须陀洹道亦不见所生。亦不见来住处。以虚空故其实不可得。亦不见须陀洹漏尽法。行般若波罗蜜以解有要无要之法。如是解者便解内外及有无空。于诸法无所入。亦不入于五阴。乃至于道亦无所入。学无所有。般若波罗蜜便具足菩萨道。何等为菩萨道。则六波罗蜜是。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于无所有成佛道。具足六波罗蜜。具足三十七品及五神通。随众生所欲。于六度中有贪嫉者以檀波罗蜜授之。有恶戒者以道戒授之。有嗔恚者以忍授之。有懈怠者以精进劝之。有乱意者以禅救之。有愚痴者以慧授之。至解脱品解脱见品皆以授之。有声闻道意者随其本应。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随本授之。有大乘者以佛道授之。以是方便能作无央数变化。乃至恒边沙诸佛国土。随人所欲则能变其刹土之好。满诸众生之愿。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欲取国土随其愿。譬如第六天人所有衣食伎乐随意即至。菩萨以六波罗蜜行菩萨道。随意所愿尽皆具足。逮萨云若。于五阴无所受。于一切诸法道法俗法善法恶法。皆悉具足无所受。后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时。国土所有皆悉随意即得。无有持来者亦无有持往者。亦如第六天上。何以故。诸法无所恃亦无所倚。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无所有相。是为具足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于无所破坏法无相法无所有法中。能具足六波罗蜜念。云何于是无形法而知差别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于无相法以一相而逮正觉。
  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五阴如幻如响如梦如影如热时焰如化。持是五阴行六波罗蜜。五阴无相如幻如响如梦如影如热时焰。何以故。梦幻之法无所有故。无所有者则一相。一相者则无有相以是故。须菩提。当知檀波罗蜜无有相。所布。施及主受者皆无有相。作是知者则为具足檀波罗蜜。作是具足檀波罗蜜已。终不于六波罗蜜转还。便于六波罗蜜中具足四禅四等四空定。悉具足三十七品。具足内外空及有无空。便具足三脱门。具足八惟无九次第禅。具足五通。具足诸陀邻尼门。具足四无碍慧四无所畏十种力。悉具足佛十八法。
  佛语须菩提。菩萨以住于贤圣无漏法。便能飞行供养诸佛。随其所安救济众生。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戒或以忍或以精进摄取众生。或以禅或以智慧摄取众生。随其所善而教之。为众生故受生死法。不与同归。亦不受生死勤苦。为众生故种天上人中之福。欲以摄取众生故。知诸法无有相。便学须陀洹道法亦不于中住。及学罗汉辟支佛道法亦不于中住。何以故。悉知诸法已当逮萨云若慧故。非罗汉辟支佛之所知。
  佛语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无有相。知六波罗蜜无有相。乃至诸佛法亦知无有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五阴如梦如幻如响如影如热时焰如化。行尸波罗蜜知五阴如梦如幻化。便以无相具足尸波罗蜜。持戒不犯不毁。善持戒不犯不毁。善持不乱。习智慧贤圣业。遍护诸戒以法义。戒身口意以等于诸戒。不以戒鼍四性及遮迦越王。亦不言我持是戒当生四天及第六天上。亦不念言持是戒得须陀洹道乃至罗汉辟支佛道。何以故。诸法一相为无有相故。无相之法终不逮无相法。有相之法亦不逮有相法。有相之法亦不逮无相之法。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无相法具足尸波罗蜜上菩萨位。已上菩萨位便逮得无所从生法忍。便行道慧具足神通。住于诸陀邻尼门。便得四无碍慧。从一佛国游一佛国供养诸佛如来。摄取众生净佛国土教化众生。生五趣之世不著于生死行。譬如弥遮加越王坐起行来无有知者。育养众生不仰臣下不娆人民。譬如须延头须延头者晋言甚净如来转法轮。于三乘无有菩萨可教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便般泥洹后令化佛教授众生一劫。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尸波罗蜜。诸法便随从之。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五阴如幻如梦如响。以无相法具足羼波罗蜜。须菩提。菩萨以二忍事具足羼波罗蜜。何等为二。从初发意至于道场。于其中间若有众生。持刀杖捶来挝打割刺。菩萨欲具足羼波罗蜜者意不起乱。当计念言。谁有骂者谁有割者谁有挝者。何以故。以诸法无有相。如是观者便具足羼波罗蜜。以具足是忍便得无所从生法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无所从生法忍为是灭为是智耶。
  佛言。于忍不起毛发恶意者是为智。以是智得无所从生法忍。
  须菩提言。世尊。声闻辟支佛无所从生法忍。及菩萨摩诃萨无所从生法忍有何差别。
  佛言。须陀洹智及灭至罗汉辟支佛智及灭。是菩萨摩诃萨之忍。须菩提。是为声闻辟支佛之差别。菩萨摩诃萨有是忍者过出二地上。以住无所从生法忍者。便行菩萨道便具足道慧。不离三十七品。不离三脱门。不离神通。教化众生净佛国土逮萨云若。须菩提。菩萨以无相法具足羼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菩萨住于五阴。如幻如梦如响如野马如热时之焰。于是无相法便行身意精进便办神通。游诸佛刹供养诸佛。以身精进教授众生。立众生于三乘。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无相法具足惟逮波罗蜜。意精进者。以意精进于圣贤无漏之法。具足诸善本法三十七品法。具足三脱门。具足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具足十力四无所畏佛十八法。菩萨于中学已当具足萨云若慧。消诸习绪具足成相。得普遍光明三倒十二法轮转。能令三千大千刹土六反震动。能以光明照遍三千大千刹土。能出音声遍三千大千刹土。诸众生闻音者必至三乘之道。须菩提。菩萨精进所有饶益弘大如是。菩萨住精进。尽具足诸佛法逮萨云若慧。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五阴如梦如幻。具足于禅波罗蜜。行四禅四等四无形禅及三脱门电光三昧金刚三昧真禅三昧除佛三昧。诸余无央数三昧意皆遍至。亦不味诸三昧。亦不受其果报。何以故。以菩萨尽知诸三昧相法空。所有者皆无所有。无相不味无相。无所有不味无所有。以不味故不随禅生至形无形处。何以故。不见其形故。亦不见三昧亦不见三昧相。亦无所见故便具足无相三昧。持是三昧过出二地上。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以禅波罗蜜出过罗汉辟支佛道上。
  佛告须菩提。菩萨以禅学内外空及有无空。于空法不见有住处。声闻辟支佛法及萨云若法皆空。以是空故上菩萨位。
  世尊。云何是菩萨位。云何非菩萨位。
  佛言。诸有倚著非菩萨位。无所倚著是菩萨位。
  世尊。云何为倚云何不倚。
  佛言。五阴十二衰是菩萨倚。乃至萨云若亦是菩萨倚位者须菩提。都不见诸法亦无有名字。尽无所倚是菩萨位。何以故。五阴所有事萨云若所有事。亦非行亦非说亦非见。须菩提。是为菩萨受是为菩萨位。菩萨以是上位便具足诸三昧尚不随禅生。何况随淫怒痴生而有所作。是事不然。但以幻法饶益众生。不见众生亦不见幻。于无所得法中摄取佛土教授众生。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禅波罗蜜转无倚法轮。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知诸法如幻如梦诸法如响如化如光影如热时焰。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知诸法如幻如焰。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持梦幻示人。亦不见响亦不见持响示人。亦不见光影幻化热时焰。亦不见持此示人。何以故。诸凡愚夫于梦幻诸法皆著颠倒。诸罗汉辟支佛诸菩萨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梦幻法亦不见。有亦不见可持示人者。所以者何。诸法所有者皆无所有。亦无所成亦无所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终无贪相。亦不成就相亦不生相。是事不然。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亦不念法有生者有成者。菩萨如是行者。亦不生五阴。亦不生三界。亦不生诸禅。亦不生于解脱禅。亦不生三十七品。亦不生三脱门。亦不生六波罗蜜。当具足于第一地。至十住不于中生欲。何以故。是处不可得亦不可见。况当于中生欲意。虽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于不见中尽见诸法。皆来入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诸法。何以故。诸法及般若波罗蜜一无有二亦非二事。何以故。为如如教如法性教如真际教。是诸法无有别。
  须菩提白佛言。假令诸法无有别无有散。云何有善恶之教言。有漏无漏教言。道法俗法有为无为之法教。
  佛言。于须菩提意云何。如诸法之法。颇有善恶有漏无漏。若道若俗有为法无为法不。颇见有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法不。颇见有佛道不。
  须菩提言。不见也世尊。是故须菩提。诸法无有别无有相无所生无所有。须菩提。我本为菩萨初不见诸法有要者。亦不见五阴。亦不见有为无为。从须陀洹至佛道亦无所见亦无所得。须菩提。菩萨欲学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当善于所有无所有。菩萨善于无所有者。则能具足道慧教授众生摄取佛国。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降诸众生不见于三界。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应无所有。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eTextWizard V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