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玄义
隋 天台智者大师 说
门人 灌顶 记
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不二之旨。是以三业致请,蒙脱苦涯,四弘为誓,使沾上乐。故娑婆世界,受无畏之名,宝藏佛所,禀观音之目。已成种觉,号正法明。次当补处,称为普光功德。其本迹若此,宁可测知,方便随缘,趣举一名耳。
今言观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娄吉低输,此言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
经者由义,文理表发,织成行者之心,故曰经。
普门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阂,故称普门。
品者,类也。义类相从,故名为品也。
大部既有五章明义,今品例为此释。五意者:一释名,二出体,三明宗,四辩用,五教相。
释名为二,一通释,二别释。通者,人法合明,别者,人法各辩。何故尔,缘有利钝,说有广略。
今就通释为四:一列名,二次第,三解释,四料简。
一列名者,十义以为通释。所以者何?至理清净,无名无相,非法非人,过诸数量,非一二三。但妙理虚通,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故立无名之名。假称人法,虽非数量,亦论数量。故《大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今处中说,略用十义,以释通意也。十义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迹,九缘了,十智断。
第二次第者,此有两意:一约观明次第,二约教明次第。约观,则总、初、中、后心,因圆果满。约教,则该括渐、顿、小、大诸经。约观以人法为初者,欲明观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譬如人受一期果报,揽阴成人,虽具无量德行,必先标名字。故以人法居初,意亦例此。人法居九义之初可尔?何意乘以人法为次耶?此须据经,经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即前辩人,后云方便之力。普门示现,即却论于法。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
二次慈悲者。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是故明慈悲也。
复次,若就言说为便,初慈后悲,亦是就菩萨本怀。欲大慈与乐,既不得乐,次大悲拔苦,故初慈后悲。若从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后方以大慈与乐。又就行者先脱苦后蒙乐,故先悲后慈,今从前义次第也。
三福慧者。初则人法相成,此据其信。次则慈悲与拔者,此明其愿。欲满此愿,必须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资导,以行填愿,事理圆足。若智慧增明,则大悲誓满,拔苦义成。若福德深厚,则大慈誓满,与乐义成。故福慧居三也。
复次,言说为便,先福后慧。若化他本意,先欲实慧利益,如其不堪,方示福德。又资故先福导故先慧。
四真应者。若智慧转明则契于法性,法性即实相名。为法身,法身既显能从真起应,真显应起,只由福慧开发,故次第四也。又若就方便化物,先用应,后用真,今从前义为次第也。
五明药珠二身者。先明真应,直语证得未涉利人。今明两身,俱能益物。真身破取相,谕如药;应身对万机,类于珠。就两字明次第者,与慈悲相似也。
六明冥显者。前明二身道理,即能显益。今辩被缘得冥益,或得显益,故次二身后明也。
七明权实者。前缘得益,何意不同?良由权巧无方,赴机允当,不失其宜,二智之力,故以此为次也。先权后实者,此就浅深为次也。若依文者,先以实益次以权度,此随物为次。若就佛本意,先只为一大事因缘,先显实益,众生未堪,后用权度。
八明本迹者。虽复益物权实之巧,而巧有优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迹之殊,权实略而且横。今欲细判高下,以明次位,若其本高所作,权实之迹则妙,是故次总略之后,辩其细妙之能也。非本无以垂迹,故先明本;非迹无以显本,应先迹也。
九明了因。缘因者,上来行人发心修行,从因克果,化他利物,深浅不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顺论,未是却讨根本。今原其性德种子,若观智之人,悲心、誓愿、智慧庄严,显出真身,皆是了因为种子。若是普门之法,慈心誓愿,福德庄严,显出应身者,皆是缘因为种子,故次第九也。
十明智断者,前明缘了,是却讨因源;今明智断,是顺论究竟。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始则起自缘因,终则涅槃断德。若入涅槃,众行休息,故居第十也。
二约诸教明次第者,又为通别。通义可解。别今当说。如华严顿教,教名大方广佛华严。依题初明人法,此人秉法,必具慈悲。菩萨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必证真应。既能利物,则辩药珠。物得其益,有冥有显。而未得别论权实本迹,缘了智断者。通义则有,别意则无。何故尔?佛一期化物,明于顿渐。顿教虽说,渐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所以不明者,彼经明小隔于大,如聋如哑。覆于此权,未显其实,故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言无权实也。
言无本迹者,彼经未发王宫生身之迹,寂灭道场法身之迹,未弹指謦欬,发久远所得生法二身之本,故言无本迹。言无缘了智断者,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常住之因,当克智断菩提本果,故言无也。
次约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义,无真应等七种。何故尔?二乘教中,但明灰身灭智,那得从真起应?既无真应,将何益物?
私难:通论备十,别语但三,此三若约真谛,则随通义,乃具十意,何止但三?若言是别,别应约中道,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种,何意无七?
私答,通论十意,此约三乘,别语三科,的据菩萨。三藏菩萨,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义。既伏而不断,故无真应七法。
师云:「齐教止三。」若约方等教,对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显两益等六意,然犹带方便调熟众生,故不得说权实等四意。
若明般若教,虽未会小乘之人,已会小法,皆是摩诃衍。但明人法等六意,亦带方便,未明权实等也。
若约法华教,则会小乘之人,汝实我子,我实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开权显实,发本显迹。了义决定,不相疑难。故知法华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迹八意,前诸教所不明,法华方说,故云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今所说者,即是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也。三世诸佛,调熟众生,大事因缘,究意圆满,备在法华。故二万灯明,但说法华。息化入灭,迦叶如来,亦复如是。
若约涅槃,即有二种,所谓利钝。如身子之流,皆于法华悟入,八义具足,不待涅槃。若钝根弟子,于法华未悟者,最为此人,却讨源由。广说缘了,明三佛性。若论性德了因种子,修得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缘因种子,修得成解脱,断德涅槃。若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若修得成就,则是不纵不横。三点法身,故知涅槃所明,却说八法之始,终成智断,十义具足。
此历五味,论十法次第。约四教则可解。故知十法,收束观教,结撮始终,商略大意,何观而不摄?何教而不收?意气宏远,义味深邃,前后有次第,粗细不相违,以释生起意也。
问:「法华前教,同有六意,云何为异?」答:「华严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乳。三藏中三意,于利人密去,于钝人成酪。方等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生酥。般若六意,约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熟酥。若法华八意,于钝人成醍醐。」
第三解释者。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法即五阴能成之法。此之人法,通于凡圣。若色受想行识,是凡鄙法,揽此法能成生死之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出世法,揽此成出世圣人。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槃是。」虽通凡圣,不无差别。上中下恶,即成三途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阶差,若更细论,百千万品。
圣人人法,亦复不同。若三藏有门,观众生我人,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但有五阴之法,此即人空法不空。观此法无常,生灭不住,发生暖顶等位,即是揽方便之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成圣,生方便有余土,揽法性色识等成彼土行人。若空门明有实法之体,揽此实法,得有假名之人,观三假浮虚,会入空平。暖顶即揽方便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成无学,生方便土,揽法性五阴,成彼土行人。余两门人法,例此可知。
摩诃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体有假用。但观假名阴入等,性本自空。故《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从初心,终于后心,常观人法俱空。」故《大论》云:「菩萨常观涅槃行道。」以观人空,即是了因种子者。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佛者即觉,觉是智慧。始觉人空,终觉法空,故知观人空是了因种也。」观法空是缘因种者。《大论》云:「法无上者涅槃是,以生死阴断涅槃阴兴。」《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识亦如是。」《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时,得无等等色,无等等受想行识。」当知涅槃是无上法也,揽此法成无上之众生,号之为佛。故知观法空,是缘因种也。以观人法空即识三种佛性,故《大经》云:「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不即者,此明正因佛性非阴非我。非阴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阴故非缘,故言不即六法也。不离六法者,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不离阴空而有缘因,故言不离六法也。佛从初发心,观人法空,修三佛性,历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观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证之人法。
前一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之人,称观世音,后一番问答,分释揽无上之法,故称普门。当知人法因缘故,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二释慈悲者,悲名愍伤慈名爱念。愍故拔苦,念故与乐。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坚。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誓愿如胶,亦复如是。悲心愍伤,拔于世间苦集因果兴两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此两誓愿,从大悲心起。以慈爱故,欲与道灭,出世因果之乐,兴两誓愿。所谓法门无边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此两誓愿,从大慈心起。但前明人法,凡圣不同,今辩慈悲,大小亦异。
若三藏行人,观分段生老病死八苦,即起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观分段颠倒结业,而起誓愿:烦恼无量誓愿断。欲令众生观此因果,无常生灭,念念流动,修于道品,即起誓愿:法门无量誓愿知。若观真谛,无为之理,即起誓愿:无上佛道誓愿成。如此慈悲,缘有作四谛所起也。
复次通教,观老死八苦,如幻如化,众生颠倒,谓为真实,即起誓愿。观贪恚痴等,如幻如化,众生颠倒,为之受恼,即起誓愿。观即色是空,即识是空,即贪痴等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空亦不可得,而众生不能即色是空,即起誓愿。
又观涅槃,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而众生谓有佛道可求,即起誓愿。是约无生四谛,起慈悲誓愿也。
别教观假名之法,森罗万象,应须分别,导利众生。那得沈空取证,观此苦果,非止一种,即起誓愿。无量之苦,由无量集,集既无量,治亦无量,灭亦无量。如此誓愿,缘界内外苦集因果,无量四谛,而起誓愿也。
圆教观法界圆融,本非违非顺,非明非闇。无明闇故则违,违之则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则顺,顺之则有道灭因果,缘此违顺因果,而起慈悲。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运吸铁。今(编者注:按《观音玄义记会本》,「今」作「令」。)此慈悲,不作众生,及以法想。任运拔苦与乐,故名无缘慈悲也。
菩萨从初发心,修无缘慈悲,历六即位。今此观音,是分证慈悲。若前一番问答,明无缘大悲拔苦,一心称名,即得解脱。后一番问答,从无缘大慈普门与乐,皆令得度。故知以大慈大悲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三释福慧者,亦名定慧。定名静爱,慧名观策。《大论》云:「定爱慧策。」寂照之智,无幽不朗,如明镜高堂,福德禅定,纯厚资发,如明灯净油。亦称为目足备得,入清凉池,池即涅槃。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严法身。释此定慧,自有多种。三藏以无常观理为慧,以事中诸禅定为福,以定资慧,发真无漏。天然之理,名为法身。若通教但以体法,异于析法尔。若别教以缘修智慧,与诸禅定,助开中道法身也。圆教以实相观为慧,实相寂定为福,共显非定非慧之理,名实相法身。
今圆教菩萨,从初发心,修此不二定慧,历于六即。观音所以用智光照苦者,苦是颠倒迷惑所致,智慧是破惑之法,故智慧能拔苦。《华严》云:「又放光明名智慧,又放光明名无恼。」《思益》亦然。《请观音》云:「普放净光明,灭除痴闇暝。」故知前问答,应机拔苦,是从慧庄严以得名。后问答,住首楞严普现色身,不起灭定。现此威仪,安禅千偈,赞诸法王。故知普门示现,从福德受名。良以福慧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四释真应者,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集藏名身。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机而应。譬如揽镜像对即形。此之真应,不得相离。若外道作意修通,虽能变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现,岂可以此为应?尚未破四住,显偏真理,那忽有中道真应?若二乘变化修通所得,此亦非应,譬如图画,作意乃成,了不相似。大乘不尔,得实相真。譬得明镜,不须作意,法界色像,即对即应。如镜写像,与真不殊,是时乃名真寂身应。
菩萨从初发心,历于六即。今经前问答,明于真寂而不动,法界大益,观音从真身得名。后问答,明随机广利,出没多端,普门是从应身得名。良以真应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五释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者,药王疗治苦患,出柰女经。珠是如意之宝。广历诸教,明治病得宝。
今约圆教明者,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菩萨亦如是,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宝,随意而不穷不尽。菩萨大慈熏身,与众生乐,名如意珠王身。
此亦约六即判位。就前问答,遍救幽畑苦难,此从药王身以得名。从后问答,称适所求,雨实相雨,得涅槃乐,此从如意珠王身以得名。故知二身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
六释冥显两益者,冥是冥密,显是彰露。大圣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众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譬如日月照世,盲虽不见,实荷深恩。故药草喻云,而诸草木,不觉不知,只同是一地。下品不知上品,冥显两益。如文殊不知妙音神力所作,以不知故,名为冥益。
此亦约六即判位。若就前问答,不见形声,密荷深祐,名为冥益。圣人之益,虽不可知,圣欲使知[虫+昆]虫能知。如后问答,亲睹色身,得闻说法,视听彰灼,法利显然。故知观音,从冥益得名,普门从显益得名,以冥显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七释权实者,权是暂用,实非暂用。略言权实,则有三种:一自行论权实,自观中道为实,二观为权。二就化他论权实,他根性不同,或说权为实,说实为权,不可定判,但约他意,以明权实也。三自行化他合明权实者,若自观三谛,有权有实,皆名为实,化他随缘,亦有权有实,皆名为权。
用此三义历四教。复就自行权实,明六即判位。寻此品意,是明自行化他论权实。前问答,从自行化他之实智益物;后问答,从自行化他之权以益物。故知权实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八释本迹者,本名实得,迹名应现。若通途作本迹者,世智高凡夫,本意难测,乃至别教本迹。若圆教无始发心,初破无明所得法身者,名之为本。垂形百亿,高下不定,称之为迹。若一往判真应,多用上地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地地传作此判,真本唯据于高,应迹唯指于下。此义不可。今细明本迹,则与真应异。本是实得,始坐道场,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迹为上地之佛,及作上地菩萨。悉名为迹,不可以上地高故,称之为本,始得初住目之为迹。何以故?实不得上地,上地非本;实得下地,下地非迹。故《寿量》云:「随自意,随他意,是本迹意也。」
就本迹明六即。就前问答,不可说示,但冥祐前人,从本地得名。后问答,殊形异状,应现度脱,从迹地得名。故知本迹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九释了因缘因者,了是显发,缘是资助;资助于了,显发法身。了者,即是般若观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庄严。缘者,即是解脱,行行助道,福德庄严。《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喻于缘,耘喻于了。
通论教教,皆具缘了义。今正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佛具二种庄严之果。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缘了也。此之性德本即有之,非适今也。《大经》云:「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亦用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即了因种子,本自有之。又云:「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思益》云:「一切众生,即灭尽定。」此即缘因种子,本自有之。以此二种方便修习,渐渐增长,起于毫末,得成修得合抱大树,摩诃般若,首楞严定。
此一科,不论六即,但就根本性德义尔。前问答,从了种受名。后问答,从缘种受名。故知了因缘因,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十释智断者。通途意智,即有为功德满,亦名圆净涅槃。言有为功德者,即是因时智慧,有照用修成之义,故称有为。因虽无常,而果是常,将因来名果,故言有为功德满也。断即无为功德满,亦名解脱,亦名方便净涅槃。言无为者,若小乘但取烦恼灭无为断,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此乃无体之断德也。大乘是有体之断,不取灭无为断,但取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名为断德。指此名无为功德。故《净名》云:「不断痴爱,起诸明说。」又云:「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爱见为侍,亦名如来种。乃至五无间,皆生解脱,无所染碍,名为一切解脱。」即是断德无为也。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灰身灭智,既其无身,将何入生死?而论调伏,无碍无染,灭智何所照寂?如此智断圆极,故法身显著,即是三种佛性义圆也。
法身满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满,故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虽非是因,而名为正因。虽非是果,而名为法身。《大经》云:「非因非果名佛性者,即是此正因佛性也。」又云:「是因非果,名为佛性者,此据性德缘了,皆名为因也。」又云:「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据修得缘了皆满。」了,转名般若。缘,转名解脱,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称为果也。佛性通于因果,不纵不横。性德时名三因,不纵不横。果满时,名三德。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智德既满,湛然常照,随机即应,一时解脱,断德既满,处处调伏,皆令得度。
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故知以智断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
问:「此十义名字出余经,那得用释此品?」
答:「大乘义通,众经共用。若不许此者,『佛性』出《涅槃》,『五住二死』出《胜鬘》,诸师那得浪用,通众经耶?此品在文,虽无十名,总将二问答,帖十义意,宛然可解。今已如前,今更别点句句来证十义者。如文云:『以何因缘名观世音?』又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即是据人名也。后文云:『普门示现。』即是明法也。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即慈也。愍诸四众,即悲也。欲知智在说,十九说法,即智慧也。一时礼拜,得无量无边福德之利,即福德也。自在之业,即法身也。何故尔?法身于一切得自在,智慧契此,故名为业。《寿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威神之力,巍巍如是,如是满足之名,即是真身也。普门示现神通力,即应身也。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药树王身也。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即如意珠王身也。福不唐捐,即冥益也。三十三身,即显益也。现佛身,即实智也。现余身,即权智也。观音身即本,余身即迹也。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迹,闻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若有闻是品者,即证了因。功德不少,即缘因。不肯受,常舍行故,及即时观其音声,观即智,皆得解脱。种种调伏众生,八万四千发心等,是利益即断也。」
第四料简者。
问:「人对观音,法对普门者,方等有普门法王子。标于人名,此义云何同?」
答:「此应作四句分别:人非法,法非人;人即法,法即人。若约《华严》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实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若作不次第意者,人即实相,实相即人,人法不二也。若三藏有门,明无假人,但实法,此法非人。若空门揽实法,成假人,人法两异。若其不离人论法,不离法论人,此乃是二谛意,非中道之人法也。若方等对小明大,论人法者,明小,同三藏;明大,同《华严》。般若、涅槃等例尔。今方等中明普门者,即大乘意。今明普门是法,何得有法无人?彼明普门是人,何得但人无法?此则人法互举,彼经标人,此处标法尔。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余弟子各就余法门论第一。本以智慧断惑,发真无漏,余人无慧,那得入道!既得道果,果知有慧,但各举其初门,别称第一。譬如刀刃断物,必藉于背,方有利用。诸数如刀背,慧数如刀刃。今普门义亦尔,但以缘因之法,当普门之名,何得无了因之人耶?若并从观音标名者,此则通漫。欲使世谛不乱,互举别名。如身具六根,但称为净眼净意,岂得无余根邪?」
料简慈悲者。
问:「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乐。大慈与乐,乐至即是拔苦。何意两分?」
答:「通论如此,别则不然。譬如拔罪于狱,未施五尘,身虽免痛,根情未娱,此但拔苦,未名与乐。又如施五尘于狱,耳眼虽悦,不名拔苦,为从别义,各显一边,故别说尔。」
问:「此中何意不论喜舍?」
答:「四无量心,名虽有四,但是三义。《大经》云:『忧毕叉,毕叉名舍。』舍者,两舍也。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喜者,从乐生喜,初欲与乐,众生苦重,不能得乐,则无所可喜。若拔苦竟,即能得乐,还遂本怀,故乐后加喜。苦后无此,故不开喜。如阿输加王,七日应死,虽有五欲之乐,忧苦切心。又如一身少许痛恼,能夺一身之乐,故知苦重,不得乐也。」
问:「禅支明喜在前,乐支在后,复云何?」
答:「禅支就从粗入细,此中庆彼得乐,故喜心在后也。复次外道,修四无量,自证禅定,作想虚运彼无实益,不能令他拔苦得乐,虽自获定,虚妄世法,报尽还堕,不免于苦,自他俱无利益。若二乘修四无量,但自拔苦,于他无益。自拔分段,未免变易,灰身灭智,非究竟乐。今菩萨不尔,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禅乐;非贤圣者,不同自拔于苦。不同自受乐故,即与他乐;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亦是即拔苦是即与乐,即与乐亦是即拔苦,但分别说之,誓愿相对。前明拔苦,后明与乐尔。」
料简福慧者。
问:「观音对智称之而拔苦,普门对福见之而得乐,何也?」
答:「智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恼,若治闇惑之苦,岂不用智解之光?故称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门,门名能通,通至涅槃安乐之处。初习此法,是得乐因,后证此法,是得乐果。故对此普门,明其与乐也。」
问:「福慧相须,本不相离,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若慧而无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风中然灯摇飏,摇飏照物不了。故知福慧相资,二轮平等,堪能运载也。若尔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与乐邪?」
(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答:」)「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大小乘皆备四句。如六度菩萨,修般若,分阎浮提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断惑,此犹属福德摄,即名此福是智故。此智是福,不断惑故。若声闻人,智慧能断,苦者智慧非福德,如饿罗汉也。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如白象也。若大乘四句者,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无明,此慧还属福德摄,不破无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方等般若,带小明大。若带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今此普门,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故《大论》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那得无定,得首楞严定,何曾无慧?』论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大经》云:『佛性者,有五种名:亦名般若、亦名师子吼、亦名首楞严、亦名金刚、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禅不慧,非慧不禅,禅慧不二。』不二而二,分门别说,作定慧二解。故《释论》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禅定明百八三昧。此是二说二,即不二。」
料简真应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应,应而非真,真而非应,亦真亦应。若非真非应,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此亦可解。应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论亦得是应,而不得名真。真而非应者,二乘人入真断结,灰身灭智,不能起应,此亦是通论其真尔。亦真亦应者,此则别显中道为真,即真而论用为应,真应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应尔。
今依文互举,一往言其真应。前番问答,明真身常益;后番问答,明应身间益。常间不得相离,二鸟俱游,二往为论,真身亦恒亦不恒,应身亦间亦不间。若小乘明义,例如善吉,石窟观空,见佛法身,莲华尼则不见。此岂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义?丈六之应亦有见不见,此岂非应身,有间有不间义?大乘法身亦尔,于理为恒益,于情为不恒益。应身亦尔,此缘灭彼缘兴无有断绝,是不间义。同质异见,是其间义。而今分别,一往前问答,属恒益;后问答,属不恒益也。
料简药珠二身者,药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宝之用。故经云:「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宝,亦能治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还治父母眼。」《大品》云:「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义。若别据一边,约除患以譬药,证乐以况珠尔。
料简冥显两益,凡有三十六句。
料简权实二智者。前问答,实智照真,而众生得脱;权智照假,而众生得度。度为度权,亦度于实;脱为脱真,亦脱于假。
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脱于权,七难消除,二求愿满是也;或因真智解脱于实,三毒皆离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实,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权,于怖畏急难之中,得无畏是也。或二俱度脱,或二俱不度不脱。今依文判,互出一边,前文脱权,后文度实。」
料简本迹者,通论本迹,俱能拔苦与乐。故《寿量》云:「闻佛寿无量,得清净无漏无量之果报,即是从本得乐。」《请观音》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此是从迹拔苦,众生不达本源,故流转苦恼,若识本理,即于苦而得解脱也。众生若不见迹中施化,不能三业种福,则无功德之因,焉致乐果。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前问答,是明迹本;后问答,是明本迹。
问:「本迹与真应云何异?」
答:「真应就一世横辩,如诸经所明;本迹就三世竖论,如《寿量》所说。」
料简缘了者。
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答:「具。」
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邪?」
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答:「阐提既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若依他人,明阐提断善尽,为阿梨耶识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无记无明,善恶依持,为一切种子。阐提不断无明无记,故还生善。佛断无记无明,尽无所可,熏故恶不复还生。若欲以恶化物,但作神通,变现度众生尔。」
问:「若佛地断恶尽,作神通以恶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恶。如人画诸色像,非是任运。如明镜不动,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议,理能应恶。若作意者,与外道何异?」
(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答:」)「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佛亦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以有性恶,故名不断,无复修恶名不常,若修性俱尽,则是断不得为不断不常。阐提亦尔,性善不断,还生善根。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虽起于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缚不脱,行于非道,通达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也。」
料简智断者,此是一法异名,不得相离。如人一体,何故从智拔苦,从断与乐?然而慧解之心称智,无缚碍身称断,譬如人被缚,运力属智,萧然附外属断。运力属心,故名智慧庄严;附断体散属色身,名福慧庄严。今经文言说,不得一时,故互举智断。
若深得此十义意者,解一千从,广释观世音普门义,则不可尽也。
第二,别释名者为二,先明观世音,次明普门。
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通释如前,别者则以境智因缘故,名观世音。
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议境智,二不思议境智。思议境智又二:一约理外,二约理内,理外为四。
一天然境智。只问此境:为当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为当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尔,非佛天人所作,照与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
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义,何故尔?境自生境,既称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从智生,岂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
次明因缘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缘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缘共生义,共生有二过,堕自他性中。
次绝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说境智,此即离境离智。无因缘而辩境智者,此是无因缘绝待。从因缘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一往谓绝,理而穷之,不成绝待。[立+立]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计。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得如前四种。计执是实,余妄语,性实之执,见爱生著,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转不息。
云何执此,而生苦集?随执一种境智,谓以为是,随顺赞叹,心则爱著,而生欢喜,即是贪使。若人违逆责毁,心则忿怒,而生嗔恚,即是嗔使,贪恚既起,岂非痴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执,矜傲于人,岂非慢使?既执此为是,今虽无疑,后当大疑,岂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计我,岂非身见?六十二见,随堕一边,岂非边见?如此妄执,不当道理,岂非邪见?执此是实,计为涅槃,岂非见取果盗,谓此为道,依之进行,岂非戒取因盗?十使宛然,皆从所执境智上起,将此历三界四谛,则有八十八使。就思惟历三界,则有九十八使。此则集谛结业,颠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绝,于其境智,不识苦集,何处有道灭?既不识四谛,则破世间出世间因果;无世出世法,故无法宝。不识出世果,无佛法,不识出世因,无僧宝。贤圣之义,一切俱失。若作如此执自生境智者,只是结构生死,增长结业,过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将何等为理外耶?故《大论》云:「凡夫三种语见慢名字,圣人但一种语名字。」今凡夫见慢取著,谬用佛语,介尔取著,乖理成诤,虽傍经论,引证文字,如虫蚀木,偶得成字,寻其内心实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则以境智起见,伤命早夭,故为龙树所破。今不取此为境智,以释观世音。自生境智既尔,余三句亦然。
二明思议理内境智者。亦作上四门,名字虽同,观智淳熟不生执见,毕故不造新,成方便道,发生暖顶,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觉,豁然得悟,破诸见惑,与理相应。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谬。此之真观,名之为智,所照之理,名之为境,以发无漏,故称理内境智。虽见此理,终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议境智也。今明观世音,亦不从此境,智因缘得名也。
次明不思议境智者。若自他共无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诸经论所明,或从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等,若不尔者,云何辩境智耶?
答:「经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缘。假名字说,无四性执。若人乐闻自生境智,即说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时宜闻自境自智,闻必生善。或时对治说自生境智,说必破惑。有时说此,令即悟道,若无四悉檀益诸佛如来,不空说法。虽作四说,无四种执,无执故无见爱。众生闻者,如快马见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为智。此智所照,名之为境。如是通达,则识苦集道灭,三宝四谛,宛然具足。
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证,成真谛理内思议境智。如前说。
若不以果为证,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为境智,是字不在内外中间,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无所有故。虽作四句明境智,实不分别四句境智。虽作四句闻境智,实不得四句境智。虽体达四句境智,实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四句思惟图度,故名不思议境智。」
《金光明》云:「不思议智,照不思议智境。」此具如《大本玄义》境智妙中广说。龙树先破一异时方,然后释如是我闻等义。今类此先破理外境智,后明不思议四悉檀,悉檀义如《大本玄义》。夫依名字为便,应先明观智,次辩世境之音,若解义为便,前明世境,次辩观智,如先有境,可得论观,若未有境,何所可观?譬如镜鼓,后方映击。今从义便,先明世音,后论观智也。
世者为三:一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国土世间。既有实法,即有假人假实正成,即有依报,故名三种世间也。
世是隔别,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种五阴、十种假名、十种依报,隔别不同,故名为世也。间是间差,三十种世间差别,不相谬乱,故名为间。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故名为界。
今就一法界,复有十法,所谓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则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缘生法。六道是惑因缘法,四圣是解因缘法。《大经》云:「无漏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即得三菩提灯。」是诸因缘法,即是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故明十种法界,三十种世间,即是所观之境也。
此境复为二,所谓自他。他者,谓众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由心造。」
问:「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答:「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华严》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岂不各各具三谛境邪?音者,即十法界口业之机也。界既不同,音亦有异。」
问:「众生各有三业,何意但观音?」
(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答:」)然通论,皆得常念恭敬,得离三毒,即是观世意,礼拜供养。所求愿满,即是观世身。而今但言观世音者,旧释此义为六。
一趣立者,诸名不可累出,举一趣以标名。若称为观世身者,已复还问,此言何意?不名观世音,此则非问。
二随俗者,释迦所说,以音声为佛事,故言观世音,若游诸国土,随彼所宜。
三互举者,能观所观。所观即众生色心也。今从能观,故但言观。能闻所闻,能闻是圣人耳识,所闻是众生音声。今取所闻之音声,举所闻得能闻,举能观得所观,从此为名,故言观世音。
旧问:『能所既尔,何不取所观之色心?能闻之耳识,以标名,称为闻色心菩萨耶?』
旧答云:『菩萨一观于色心,此是应广;众生之一音,此是机狭。若从难者,则机有两字,应但一字,便是应狭机广,故不如所难。』
今更作难:此语应从义理,那得逐字?菩萨以能观色心,何意不能观音声?众生何意?但以声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应,此逐字为观,则感应齐等,若为判其广狭?
今不作此,明互举凡圣感应皆通三业,而圣人与意,凡夫与声,故言观世音尔。
四义摄者,如发声,必先假意气,触唇口,其音能出。口业若成,则摄得身意。若观于口业,亦摄得身意观余不尔,故言义摄。
五隐显者,身虽礼拜,意虽存想,未知归趣何等,故名隐。若口音宣畅,事义则彰,故名显。举显没隐,故言观世音。
六难易者,临危在畑。意则十念难成,身则拜跪迟钝。口唱为急,故成机,从易受名也。
又第六为有缘,观音昔为凡夫,居兹忍界,见苦发誓,今生西方,多还此土,既有誓缘,急须称名。
今明若如前六义,皆偏有所举。若依《释论》,其义即圆。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觉观是口行,受为心行,心觉观故,尚具三业,何况发音成声,而不备三业耶?但举一观,即备三应。但举一音,即备三机。而凡情谓声强智利,逐物标名,圆义往推,悉皆具足。
第二明观者又为二,一结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观之智。
结境即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四谛境,三三谛境,四二谛境,五一实谛境,六无谛境,此具出《大本玄义》。
二明观智者,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观,智就因缘,则四番因缘论观。四谛亦有四番论观,三谛有两番论观,二谛有七番论观,一实谛则一番论观,无谛则无观,如此等义具在《大本》。
今约三谛明观。若通论,十法界,皆是因缘所生法。此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道第一义谛。若别论,六道界,是因缘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萨界是假,佛界是中。论境即有二意。
今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
次第者,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此之三观,即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二道种智,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三一切种智,能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通而为论,观智是其异名,别而往目,因时名观,果时名智。此三观智,即是《大经》,四种十二因缘观,下、中、上、上上。《涅槃》通取析法,明于四观,《大品》《璎珞》直就《摩诃衍》,但明三观三智,今若开二经合。《涅槃》者,应开衍法,从假入空观,生灭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经合,下中二观,同是一切智也。
若将三经,若开若合,对五眼者,天眼肉眼,照粗细事,皆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若三观三智,从此即入体法一切智。若四观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智。故肉眼天眼为本,若入一切智对慧眼,道种智对法眼,一切种智对佛眼。《中论》偈「因缘所生法」一句,为观智之本。三句对三智。若将三观智对四教,即须开之如前。若将涅槃四观对四教,下智是生灭一切智,对三藏教也;中智是体法一切智,对通教也;上智即道种智,对别教;上上智即一切种智,对圆教。
所以应明三机,那忽对四教者何?若无教即无观,禀教修观得成于智,所以明教也。教必有主,有主即佛也。或可一佛说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四教既有四主,即应有四补处。即是四种菩萨,辅佛弘此四教也。
若言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不可说。」一教尚不可说,云何有四?
答:「理论实尔,皆不可说。赴缘利物,有因缘故,亦可得说。非但生生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说。以佛教门,出生死苦。」
三藏教者,如《释论》,引迦旃延子,明菩萨义。释迦初为陶师,值昔释迦佛,发愿从是已来,始发菩萨心,即是行人所求菩提,即名为法,深厌苦集,欣求灭道,即起慈悲心,誓度一切。行六度行,行愿相扶,拔苦与乐,所以者何?悭名为集,堕饿鬼名苦行,檀名道,悭息名灭,菩萨自伏悭贪,悲心熏物。众生称名,即能脱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应可度。即能示现,令得安乐。当知为满弘誓,而修檀行也。乃至愚痴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道,痴伏名灭。修慧度时,自破苦集。为成悲心,以熏众生,众生称名,即得解脱,自证道灭,以成慈心。以熏众生,众生有感,应机得度,故知行填于愿。行此六度,各论时节,尸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不妄语是尸满,歌利割截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精进满,尚阇黎坐禅是定满,劬傧大臣分地是般若满。
如此修行,至初僧祇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祇,心知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祇,心知口言;过三僧祇已,又百劫种相,百福成一相,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现时方称菩萨摩诃萨,但伏惑不断,如无脂肥羊,取世智为般若,即此意也。
用此菩萨行,对声闻行位者。初僧祇,可对总别念处。二僧祇,可对暖法。三僧祇,可对顶法。百劫种相,可对忍法。坐道场时,可对世第一。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即对十六心。发真乃至九解脱,无学也。尔时坐道场上,三十四心断惑,正习俱尽,名为三藏佛。所以释迦精进,弟子纯熟,以精进故,九劫前超八相成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说教门。此中补处位,在百劫种相,伏惑住最后身,六度行成,誓愿将满,慈悲熏于众生,拔苦与乐。若就此辩者,但是因缘生法,世智明观,即是三藏教,观世音义也。问:「依三藏说,释迦弥勒,同时发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贤劫中佛耶?」
答:「释迦值弗沙,促百劫,弥勒值诸佛,何必不促,为九十一劫耶?」
若尔则无百劫义?
答:「任此法门,则有百劫,以精进力传超。」
通教者,如《大品》明三乘之人,同以第一义谛,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槃,共缘一理,用观断惑通也。亦名共般若教。此事与三藏异,《释论》破云:「岂以不净心,修菩萨行,如毒器盛食,食则杀人。」檀有上中下,谓舍财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舍身,何得中舍名檀?满中檀,但名施,非波罗蜜。不见能所财物,三事皆空。非悭非施,此是真檀波罗蜜,乃至非愚非智,无著空慧名真般若,不取世智。论云:「若不信空,一切皆违失。」当知汝所修,皆不与理相应,若信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以空故,能成一切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一切法也。
又复菩萨,无量劫修行,何但三阿僧祇?如是等种种破三藏失,以显摩诃衍,中通教意也。《大品》云:「菩萨发心,与萨波若相应,此即观真断结,与理相应也。」发心已来,即观真断结,便称菩萨,即是假人也,又观真即是法也。常与慈悲俱起,自断苦集,修道灭,亦以慈悲誓愿,断一切众生苦集,与其道灭,体达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灭,三事俱亡以行檀,乃至一切法无所著名般若,以此诸行填愿,即能破四住惑,见第一义。则有三乘共十地,所谓干慧乃至佛地。
若将此十地来对声闻者,干慧地对总别念处,性地对四善根位,八人地对八忍,见地对初果,薄地对二果,离欲地对三果,已办地对四果,支佛地自对支佛位。菩萨地,自是出假方便,道观双流,断正侵习佛地尽故。论云:「是人烦恼尽习不尽。」以誓扶习还生三界,利益众生净佛国土,岂同三藏菩萨,伏惑行六度行耶?此菩萨修行断惑,余残未尽譬若微烟,慈悲五道示现度物。众生若称名,若感见,即能拔苦与乐,解脱得度也。
此是通教体假入空观,亦名一切智,即是通教观世音义也。
别教者,别异通也;别明不共般若,故言别也。此教虽明中道,为钝根人方便说中,次第显理,广明历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次第修习恒沙法门,助显中理,前却四住,次破尘沙,后破无明。」十信通伏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亦是通伏诸惑,而正断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断无知,成道种智;兼伏界外尘沙,十回向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正修中道伏无明,十地断无明,见佛性成一切种智。譬如烧金,尘垢先去,然后镕金,次第断结亦复如是。此菩萨发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断无明,成就真应,大誓慈悲,熏于法界众生,机感即拔苦与乐。
此是从空出假,观道种智,别教观世音义也。
圆教者,此正显中道,遮于二边,非空非假,非内非外。观十法界众生,如镜中像,水中月,不在内,不在外;不可谓有,不可谓无,毕竟非实;而三谛之理,宛然具足。无前无后在一心中,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观智既尔,谛理亦然,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即于初心,具观三谛一切佛法,无缘慈悲,于一心中,具修万行诸波罗蜜。入十信铁轮,已能长别苦轮海,四住惑尽,六根清净,名似解进。入十住铜轮,初心即破无明,开发实相,三智现前,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湛然应一切,即是开佛知见,示悟入等。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即是圆教一实之谛,三观在一心中也。」《大品》云:「若闻阿字门,则解一切义。」《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是故敬礼初发心,即是义也。」此中知见,但称为佛知佛见,即是一切种智。知佛眼,见佛眼,见佛智,知非不照了,余法从胜受名,譬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大论》云:「十智入如实智无复本名,但称如实智。」言十智者,谓世智他心苦集灭道法,比尽无生也。眼亦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但称为佛眼。《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若例此语,学小乘者,虽有慧眼,名为肉眼也。
若能如是解者,名圆教人法,约无作四谛,起无缘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应二身,真遍法界,药珠普应,一切横竖逗机,冥显两益。以无缺宝藏,金刚般若拔根本究竟解脱,以首楞严法界健相,与三点涅槃大自在乐。是名中道第一义谛。观一切种智,是名圆教观世音义也。
问:「此观,观众生非空非有,云何行慈悲?」
答:「如《净名》中说。」
问:「若观十法界,非空非假者,即是破一切因果耶?」
答:「若不明中道,则不识非权非实,亦无权无实,则无四番因果。若明中道则权实双照,得有三种权四谛,苦集因果,三种道灭因果,乃至一实无作四谛,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一念心中。所以者何?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故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即是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名僧宝,事和,即有前三教贤圣僧,与理和,即有圆教四十二贤圣僧。故《大经》月光增损,而举两喻,前十五日约光论增,后十五日约光论减。而其月性实不偏圆,前后往望不无盈昃。月性圆者喻于实相,光明增减以喻智断。智光增者,即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断光减者,即是诸法不灭而烦恼灭。《大经》亦称无明为明,故知用譬邪光灭也。如是增减日日有之,如是智断地地皆具。若十五日体圆光足,则月不更圆,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极,菩提智满,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体尽光减,究竟无余,此喻无明已遣,邪倒永除,无惑可断,故云不灭不灭名大涅槃。初三日月,即喻三十心智断;次十日月,喻十地智断;十四日月,喻等觉智断;十五日月,喻妙觉智断。《仁王》《天王》等《般若》,以十四日,譬十四般若,即此意也。如此明僧宝智断,皆约中道一实相法,一切因果无所破失也。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计断常等,即是破生灭四谛,世出世因果,破三藏三宝。若但说无常生灭者,即破无生四谛,通教三宝,若但说体法,不生不灭真谛者,即破无量四谛,别教三宝,若但说次第,显非空非假者,此亦破圆教无作四谛,一体三宝。传传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后所破失者少,可以意得。」
问:「若圆修实相,一法三谛,一心三观,具足诸法,亦应一教四诠,称于圆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别耶?」
答:「上开章云:次第三观,一心三观,明教亦二。若一教圆诠,一切诸法者,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别,逗钝根人。若不假渐次,分别圆顿,何由可解?用别显圆,故先明四教也。」
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又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法即三方便,引导弄引开空法道。若入佛慧方便无用,故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知但一圆顿之教,一切种智,中道正观,唯此为实观世音,余皆方便说也。
复次若有所说,若权若实,悉是方便非权非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说示,不生不生,妙悟契理,方名为真。此亦无实可实。
次明观心者。
夫心源本净,无为无数,非一非二,无色无相,非偏非圆。虽复觉知,亦无觉知,若念未念,四运检心,毕竟叵得。岂可次第不次第,偏圆观耶?
犹如虚空等无有异。此之心性毕竟无心。有因缘时,亦得明心。既有论心,即有方便正观之义。譬如虚空,亦有阴阳两时。心亦如是,虽无偏圆,亦论渐顿。若作次第观心者,即是方便渐次意也。
若观心,具有性德三谛,性德三观,及一切法,无前无后无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法,千种性相。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千种三谛,无量无边法,一心悉具足。此即不次第观也。
《华严》云:「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若观心空,从心所起一切皆空。若观心有,从心所生,一切皆有。心若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空,空则非空。以不定有,有则非有。非空非有,双遮二边,名为中道。若观心非空非有,则一切从心生法,亦非空非有。如是等,一切诸法,在一心中。若能如是观心,名上上观,得诸佛菩提。
《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身相既等于佛,观心相亦等于佛。」《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当知观此心,源与如来等。」若作余观观心,皆是方便,名为邪观。若作如此圆观,名为真实正观。即开佛知见,坐如来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来室。安忍此法,即是著如来衣。修此观慧,即是如来庄严。其人行住坐卧,皆应起塔。如此观心,名观佛心也。
第二明普门即为二:一通途明门,二历十义解释。
通六意者:一略列门名,二示门相,三明权实,四明普不普,五约四随,六明观心。
列门名者:通从世间,如人门户,通至贵贱居室。凡鄙以十恶五逆为门,通至三途;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禅四定等为门,通至人天;外道以断常为门,通至惑苦;爱以四倒为门,见以四句为门。善恶虽殊束而为言,俱是有漏,世间之门,通至生死尔。
若就佛法论门,亦复众多,三藏四门,通有余无余涅槃;通教四门,近通化城,远通常住;别教四门,渐通常住;圆教四门,顿通常住。此则四四十六教门,又有十六观门,合三十二门。能通之义,分别其相,在《大本》玄中。
二示门相者,三藏四门,所谓阿毗昙是有门,成论是空门,昆勒亦空亦有门,车匿非空非有门,一一广明行法判贤圣位,由门通理。
通教四门者,谓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一作行相判贤圣位,由门通理。
别教四门,观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有门;观佛性空,如迦毗罗城空即无门;观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宝,罪人见石,是亦有亦无门;观佛性离二边即中道,非有非无门,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门通理。
圆教四门名不异别,但一门即三门,三门即一门。不一不四,无历别之殊,圆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议行位之相,由门通理。此义皆在《大本》。
次论诸门权实,三藏通教,教观十六门,能通所通,皆是权。别教教观,能通是权,所通是实。圆教教观八门,能通所通,皆是实。具论在彼《玄义》。
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外道,见爱等门,尚不能通,出三界,何况普耶?三藏通教,虽通化城,亦复非普;别教渐通,亦非普义。唯圆教教观,实相法门,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谛,一时圆通,圆通中道,双照二谛,独称为普门也。
复次如《净名》中说,入不二门者,生死涅槃为二。不依生死,不依涅槃,名为不二,亦复非一。何以故?既除于二,若复在一;一对不一,还复成二,岂名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不无。不有是破假,不无是破空。不有是破二,不无是破一。若尔者,应存中道亦空。《大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道,中道既空于二边,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名不可得,空是为入不二法门,即是圆教就空门,辩普门之意也。
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门,文殊说无说,为不二门,《净名》杜口,为不二门。细寻彼文,皆有四门义。肇师注云:「诸菩萨历言法相,即有门,文殊言于无言,此即空门。」《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亦是普门意。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亦空亦有门。《净名》默然,即非空非有门。」《大品》四十二字门,先阿后荼,中有四十字,皆具诸字功德,此亦是不二普门。上方便品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譬喻》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众经明实理门者,悉普门意也。四随观心等,悉在《大本》。
二别释普门者。至理非数,赴缘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无量,广略宜然。且存中适十义。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十成就众生普。
上通途普门,已约法竟。此十普门,皆约修行,福德庄严。前五章是自行,次三章是化他,后二章结前两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后一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愿,后二是行。总生起者,菩萨见一切苦恼众生,起大慈悲,此心虽不即是菩提心,能发生菩提心。譬如地水,虽非种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复如是。
次誓愿者,若但慈悲喜多退堕,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时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须起誓愿要期,制持此心即菩提坚固。
次明修行者,若但发愿,于他未益,如无财物,势力权谋,不能拔难。菩萨亦尔,须福德财,神通力,智慧谋,乃可化导。《大经》云:「先以定动,后以慧拔。」修行填愿,意在此也。
次断惑者,成论人无碍道伏,解脱道断,若然者,修行是伏道为因,断惑是解脱道为果,若毗昙,明无碍道,一念即断,那得容与七觉,而有伏惑之义,以方便道伏,无碍道断解脱道证。引《释论》云:「无碍道中行名菩萨,解脱道中行名佛。」此约究竟为语,佛证三菩提,名解脱道也。若然者修行,是方便道,断惑是无碍道,入法门是解脱道,取此自行次第也。
次神通者,若欲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示意,同情说法,是示口,随其类音,此是化他次第也。
供养诸佛结自行,非但华香,四事是供养,随顺修行,是法供养,于供养中最大。经云:「汝随我语,即供养佛,禀教而行,是结自行也。」成就众生,是结化他菩萨四威仪中,尚不忘众生,何况入诸法门?净佛国土,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故一句,结化他也。
次解释者。始从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语乃通不出众生法缘无缘。若缘众生,众生差别,假名不同,因果苦乐有异,尚不得入于法缘之慈,何得称普耶?若法缘,无人无我无众生,从假以入空,尚不得诸假名,何况是普。若无缘慈者,不缘二十五有假名,不缘二乘涅槃之法,不缘此二边。虽无所缘,而能双照空假,约此起慈,名无缘慈。慈通三谛,称之为普也。
别释者,若修众生缘慈者,观一法界,众生假名,可不名普。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种性相。冥伏在心,虽不现前宛然具足。譬如人面备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师善识。今众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复如是。凡人多颠倒,少不颠倒,理具情迷,圣人知觉,即识如彼相师。知此千种性相,皆是因缘生法。若是恶因缘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脱,观此苦而起大悲。若观善因缘生法,即有乐性相,乃至乐本末,观此而起大慈。具解如《大本》。
今约初后两界,中间可解。
地狱界,如是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无者,不应从竹求火,从地求水,从扇求风。心有地狱界,性亦复如是。
地狱相者,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善观心者,即识地狱之相。如善相师,别相无谬,故名相也。
体者,以心为体,心觉苦乐,故以当体,譬如钗铛环钏之殊,终以银为体质,六道之色乃异,只是约心,故心为体也。乃至运御名力,缘山入火,皆是其力也。
作者,为动曰作,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恶也。
因者,业是因也。
缘者,假藉为缘也,如爱润业,因缘合也。
果者,习果也。如地狱人,前世多淫,生地狱中,还约多淫,见可爱境,即往亲附,名习果也。
报者,报果也。昔有淫罪,今堕地狱,受烧炙之,苦名报果也。
本者,性德法也。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揽修德即等有性德,揽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后相在,故言等也。
地狱界,十相性,既如此,余九亦然。
问:「当界,有十性相可然?云何交互相,有余界?交互已难可信,云何地狱,有佛性相本末耶?」
答:「《大经》云:『夫有心者,皆当得三菩提,如仙豫杀婆罗门,即有三念。』又婆薮,地狱人好高,刚柔等义,虽在地狱,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狱界,即有佛性。
佛相者,即是性德之相也。《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圣人鉴之,泠然可别也。』
体者,即是地狱界心,实相理也。
力者,法性十力,变通大用也。
作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如师子筋、师子乳也。
因者,正因也。
缘者,性德缘了也。
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
报即大涅槃果果也。
本,即性德;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德中,性德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也。
《大经》云:『雪山之中有妙药王,亦有毒草。』地狱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况余界耶?地狱互有九界,余界互有,亦如是。」
菩萨深观十法界众生,千种性相具在一心,远讨根源照其性德之恶,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况不照修得善恶耶?如见雪山,药王毒草。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观性德善乐,爱念欢喜起大慈心,欲与其乐。
此十法界,收一切众生罄无不尽,缘此众生假名修慈,岂非众生慈普耶?
问:「地狱界重苦未拔,云何言与乐耶?」
答:「众生入地狱时,多起三念,菩萨承机即与乐因,故言与乐也。又菩萨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余界苦轻,与乐义可解。」
二法缘慈者,观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恶,悉皆虚空。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识,行识皆空,十法界处所,处所皆空。无我,无我所,皆不可得。如幻如化,无有真实。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众生云何强计为实?良以众生,不觉不知,为苦为恼,不得无为寂灭之乐。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与其此乐,故起大慈。《净名》云:「能为众生,说如此法,即真实慈也。」若缘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缘十法界法,岂非普耶?是名法缘慈普也。
三无缘慈者,若缘十法界,性相等差别假名,此假则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则非空。非假故不缘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缘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边,无住无著,名为中道,亦无中可缘,毕竟清净。如是观时,虽不缘于空假,任运双照二边,起无缘慈悲,拔二死之苦,与中道之乐。如磁石吸铁,无有教者,自然相应。无缘慈悲,吸三谛机,更无差忒,不须作念,故言无缘慈悲也。行者始于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于五品弟子。观行无缘慈悲,进入十信位。相似无缘慈悲,入于十住,方是分证。无缘慈悲,乃至等觉,邻极慈悲熏众生。不动如明镜无念,如磁石任运吸铁,故名无缘慈悲。明镜如慈体,现像即与乐。磁石如悲,能吸铁即拔苦。三谛具足名之为普,通至中道,故称为门也。
二弘誓普者,弘名为广,誓名为制,愿名要求。是故制御其心,广求胜法,故名弘誓也。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缘苦乐。弘誓亦约四谛。若见苦谛逼迫,楚毒辛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若见集谛,颠倒流转,迷惑系缚,生死浩然,而无涯畔,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也。清净之道,众生不识。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立于此道,故言未安令安。灭烦恼处,名为涅槃。子果缚断,获二涅槃。约此起誓,故云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生死因难识,苦果易知,故先果后因。涅槃理妙,须方便善,故先因后果。《大经》云:「不解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醍醐。」如此四意,但一往耳,只迷心起业,业即感果。欲识果源,知果因集。制心息业,则生死轮坏,烦恼调伏,名之为道。修行不懈,苦忍明发,子果俱断,证尽无生,名之为灭。虽有四别,终是一念,更非异法。四谛既尔,弘誓亦然。
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即厌下攀上,约此立誓,是不名普。二乘见三界火宅,畏此修道,此乃见分段四谛,亦不名普。若别教,先约分段,次约变易,此亦非普。若圆教菩萨,于一心中,照一切苦集灭道。遍知凡夫见爱,即有作之集。二乘著空,即无作之集。故《净名》云:「法名无染,若染于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结习未尽,华则著身,即是变易之惑,全未除也。」《大经》云:「汝诸比丘,于此大乘,未为正法,除诸结使,即无作集也。」乃至顺道法爱生,亦是无作集也,是名遍知集。遍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报,有作之集,招分段苦,无作之集,招变易苦,即知苦谛也。遍知对治苦集之道灭,从五戒十善,不动不出,二乘四谛,十二因缘,通至有余,无余涅槃。通教亦尔,别教历别,通至常住,不能于一道,有无量道,不名普道。圆教中道,即是实相。《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修如此道,名为圆因,称为普道。」故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烦恼,永无遗余,譬如劫火,无复遗烬,故名普灭。所观四谛既周,缘谛起誓,何得不遍?故称弘誓普也。
私用,观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恶,而起弘誓。论普不普,自是一节大义。与四谛语异,故逭用之,亦应善也。
三明修行普,先明次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中。
四明断惑普者,若从假入空,止断四住惑,华犹著身,未为正法。除诸结使,但离虚妄,非一切解脱。若从空入假,止除尘沙,不依根本而断,亦不名普。若空假不二,正观中道,根本既倾,枝条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断惑普也。
五入法门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门,不能入二,何况众多?若修历别之行,阶差浅深,我唯知此一法门,余不能知者,此亦非普。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营从复有营从。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谓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复有无量法门,而为眷属,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门普。
六神通普者,若大罗汉,天眼见大千,支佛见百佛土,菩萨见恒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缘境既狭,发通亦小。今圆教菩萨,缘十法界境,发通遍见十法界,而无限极三乘尚不知其名,何况见其境界?眼见既尔,余例可知。神通妙中当广说。
七方便普者,进行方便,是道前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后方便;今正明道后方便也。若二乘及小菩萨,所行方便,入一法门。若欲化他,齐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后,俱非是普。圆教菩萨,二谛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双照二谛,二谛神变,遍十法界。而于法身,无所损减,道前道后,皆名为普。
八说法普者,二乘小菩萨说法,不能一时,遍答众声。又殊方异俗,不能令其俱解。《大经》云:「拘絺罗于声闻中,四无碍辩,为最第一,非谓菩萨也。」今圆教人,一音演法,随类得解,以一妙音,遍满十方界,如修罗琴,随人意出声,故名说法。普说法妙中广说。
九供养诸佛普者,就此为二,一事二理。《华严》云:「不为供养一佛,一国土,微尘佛乃至为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合掌,赞诸法王,以身命财,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云雨,供养诸佛也。」理解者,圆智正观之心,名为觉。觉即是佛义,万行功德,熏修此智。此智名一切修,功德资供,此智即是供养一切智。《净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故云供养诸佛普。
十成就众生普者,譬萤火灯烛星月,为益盖微。日光照世,一切草木丛林,遍令生长,华果成就。外道如萤火,二乘如灯烛,通教如星,别教如月,成就义约。
今圆教圣人,慈慧饶润,冥显两益,而无限量。《华严》云:「菩萨不为一众生,一国土,一方众生,发菩提心。乃为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国土众生发心,成立利益,一时等润。」譬如大雨,一切四方俱下,故名成就众生普。普门之义,何量何边,岂可穷尽?如《净名》之俦,不能受持。
今此观世音普门,即对三号。观即是觉,觉名为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来;普门即正遍知。此之三义,不可穷尽。若见其意,则自在说也。私就普门品,搜十普之义:证成此者,若如观音,愍诸四众,受其《璎珞》者,诸是不一之名,愍是悲伤之义,此即慈悲普。有慈悲任运,有弘誓普义也。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是净佛国土,岂非修行普?自既无缚,能解他缚,自既无毒,令他离毒。一时称名,皆得解脱,皆是遍悉之言,岂非断惑普?普门示现,即是入法门普。方便之力,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为说法,即说法普。多所饶益,即成就众生普。分作二分,奉二如来,即供养诸佛普。如是义意,悉在经文,故引以为证也。
第二释体者,以灵智合法身为体。若余经明三身者,则单以法身为体,此品但有二身义,故用理智,合为体也。只此智即实相理,何以故?若无灵智实相,隐名如来藏。今知权实相,与理不二,如左右之名尔。若明实相体义,广出《大本玄义》。
第三明宗者,以感应为宗。十界之机扣,寂照之知致,有前后感应之益。益文虽广,直将感应往收,如牵纲目动,所以用感应为宗。余经或用因果为宗。今品不尔者,因果语通。从凡乃至上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经文意,似不至此。机家虽有因果,但以感为名。圣虽无因果,但以应为名,则扶文义便也。
感应义有六:一列名,二释相,三释同异,四明相对,五明普不普,六辩观心。具在《大本》。
问:「若言机者,是微善之将生。恶微将生,亦是机不?」
答:「然。」
问:「机为是善,为不善?若已是善,何须感圣?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将生?」
答:「性善冥伏,如莲华在泥,圣人若应,如日照则出。」
又问:「若言机是关者,为善关,不善关?若已是善,何须关圣而成善?若非是善,复何得关圣而成非善?凡圣条然,何曾相关?」
答:「善关于大慈,恶关于大悲,故言相关。」
问:「若言宜释机者,此乃是应家观机,用与之言,那释感义?」
答:「圆盖圆底,互得相宜。」
问:「为用法身应,为用应身应?应身无常,此则无应,法身若应,此则非法身?」
答:「法既言身,何不言应?应身既称应,何意不应?故俱应。」
又问:「感应,为一为异?若一感即是应,凡便是圣,若异则不相关?」
答:「不一不异,而论感应。」
问:「感应为虚为实?若是实者,凡夫是实,实则何可化?若言是虚,虚何所化?」
答:「云云。」
以他问:「圣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圣人是能应,凡夫是所应;所感非是感,所应非是应,云何言感应道交?」
答:「所感实无感,从感名所感,言圣人是所感。所应实无应,从应名所应,言凡夫是所应。还是感所为应,能应能为感,所亦是应所为感,能感能为应,所既无感应之实,亦无感应之异。不异而异者,圣没所感目为能应,凡没所应自为能感,故言感应道交。」
私难:此语若实,无感应之异,今圣没能感,凡没能应,何不圣没能应?凡没能感,若如此则无凡圣之殊,若不如此感应便异,何言不异?又感能,无感能之实,而名感能者,何不名应能?若应所无实,何不名感所?若尔则无凡圣感应,若不尔则是异,云何不异?
又难:若以感能,为应所感,所为应能,此是自生义。若能应只是所应,能感只是所感,还是自生义。若应能生应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感能应生所,应所应所能应,皆是从他生,岂非他性义?若共生则二过,若离二,堕无因过。
问:「若尔则无感应?」
答:「圣人以平等无住法,不住感,以四悉檀随机应尔。」
问:「妄执之善能感不?」
答:「妄执是恶亦得感。」
问:「妄执既非一,应亦为二。」
答:「应本无二,为缘何所不作。」
问:「凡名凡僻,善则招乐,恶则感苦,圣名为正。正则非善非恶,非苦非乐,善恶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恶之正耶?」
答:「正圣慈悲,拔其善恶之僻,令入非善非恶之正,故有感应。」
第四慈悲利物为用者。
「二智不当用耶?」
答:「二智语通,今别附文,以盛明隐显之益,故以此当用尔。」
他释法身冥益为常,应身暂出还没为无常。今明法身常寂而恒照,此理宜然,应身处处利益,未常休废,亦是常义。若言有应不应,以为无常者,法身亦有益无益。故知俱是常无常,俱有冥显,如日月共照,一亏一盈,如来恒以常无常二法,熏修众生,故言二鸟双游,而呼为常无常尔。譬如种植,或假外日风雨,内有土气暖润,而万物得增,冥显两益,亦复如是。此中应用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辩慈悲益物之用,具在《大本》玄中。
问:「观音利物,广大如此,为已成佛,犹是菩萨?」
答:「本地难知,而经有两说。如《观音授记经》,明观音势至,得如幻三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王名威德。化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观音。右名宝尚,即是势至。往问佛,何供养胜?佛言当发菩提心。从如来初发菩提心,次阿弥陀佛后,当成正觉。观音名普光功德山王,势至名善住功德宝王。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若《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二文相乖,此言云何?乃是四悉檀化物,不可求其实也。」
第五明教相者,夫观音经部党甚多,或《请观世音》,《观音受记》,《观音三昧》,《观音忏悔》,《大悲雄猛观世音》,等不同。今所传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华》之一品。而别传者,乃是昙摩罗谶法师,亦号伊波勒菩萨,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师。师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诵念,患苦即除,因是别传,一品流通部外也。此品是《法华》流通分,既通于开权显实之教,令冥显两益,被于将来,以十法界身,圆应一切,使得解脱。圆人秉于圆法疏通,此圆教,故即是流通,圆教相也。五味为论,即是流通,醍醐味也。
问:「文云:『方便之力,种种不同。』说亦应异,何得是圆教相?」
答:「就能说之人,为圆弘圆教,遍逗法界之机,机虽不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随机而偏例。如佛于一乘,分别说三,岂可令佛,便是声闻缘觉耶?又付属云:『若人深信解者,为说此经。若不信者,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既奉佛旨,圆逗万机,种种不同,只是流通圆教。」
又问:「能说人,圆于教,亦圆行人机异,此人禀何教耶?若禀偏教,与鹿苑人同。若禀圆教,机亦应一。」
答:「昔鹿苑佛未发本显迹,不会三归一,人法未圆,所禀方便不得称圆。今经已开显权实,虽是种种身,本迹不思议一,虽说种种法,为开圆道,于义无咎。」
问:「上文云:正直舍方便,此中那言以方便?」
答:「上正显实,故言其舍。此《中论》用,故言示现,体用不思议一也。」
|